第三章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类型和理念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第一章:广播电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掌握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理解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广播电视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掌握程度第二章:广播电视节目2.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广播电视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理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3.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技术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发展趋势和挑战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广播电视媒体经营与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掌握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4.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实际案例,理解其责任和伦理问题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的掌握程度第五章: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与批评5.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的掌握程度第六章: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与创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社会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社会的影响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7.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7.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制作过程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与采编8.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掌握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理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协调与配合8.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协调与配合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协调与配合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广播电视受众研究9.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掌握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的相互关系9.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的实际案例,理解其相互关系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相互关系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10.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掌握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在实践中的应对10.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对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第十一章:广播电视产业的未来发展11.1 教学目标了解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理解广播电视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与策略11.2 教学内容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实际案例,理解其角色与策略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与策略的掌握程度第十二章: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创新与拓展12.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性12.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性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实际案例,理解其新方向与可能性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的掌握程度第十三章:广播电视媒体的国际化发展13.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掌握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理解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3.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地位与作用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掌握程度第十四章: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14.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掌握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的掌握程度第十五章:广播电视教育的实践与创新15.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教育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广播电视教育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教育实际案例,理解其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广播电视概论展开,涵盖了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特点、传播原理、传播方式、社会影响、媒体经营与管理、节目评估与批评等多个方面。
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特性、功能及对社会的影响
2、电视减少了人与人的交流,导致电视孤僻症、 电视瘾; 电视减少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机会;儿童电视自 闭症;” 电视情感幼稚病。电视忧虑、恐惧症。
3、电视对人的感知和思维能力的影响 长期收看电视,可能导致逻辑思维 能力减退,甚至导致逻辑思维麻痹。
二、电视对社会生活方面:
1.电视是逃避现实的。 它分散了我们对现实世界重要事件的注意力, 如贫穷、饥饿、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政治事件; 电视是一种洗脑剂。它歪曲了人们对现实的认识。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和功能
一、即时现场传播 二、 双重信息传播(电视 三、媒介兼容传播 四、线性连续传播
第二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功能
电、文化娱乐 和提供服务等四大功能。
第二节 广播电视对社会的影响
一、广电媒体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四、电视对政治的负面影响 电视是一种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电视操纵在资本 家手中,维护的是资本的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电 视成为影响政治走向的工具。
加州州长施瓦辛格
五、电视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误导:
1、电视对社会问题分析评论的片面性或不成熟 的看法造成难以把握、意想不到的后果; lizi kaijiang
三、电视对文化方面:
1.电视被有限、狭窄的题材所困扰。 这些题材包括性和暴力、死亡、贪婪,这些对观 众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迟钝的观众)。它对人的复 杂性反映得不适当,反映得不全面;
2、电视节目过于程式化。
3.商业电视为了经济利益而背离电视的基本文化目的 4、电视同化了我们的文化。它消除了民族 文化中地区之间的多样性。
2信息服务启发引导大众经济行为3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09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5月18日在为该书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黄勇表示2008年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总收入含财政补助收入为166721亿元其中广播电视收入135004亿元
广播电视节目的系统构成分类
完
❖ 7)连续报道(追踪式、递进式) 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受 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连续、 及时的报道,完整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发生、 发展、结局及其影响
❖ 8).综合报道 是对某一新闻事件、问题和某一领域的情况 做较全面、概括的反映。
❖ 9).新闻评论 是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 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和分析, 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 象的电视新闻体裁
四、 服务性节目
❖ 1.服务性节目指那些实用性强、能直接帮助受众解 决思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那一类节 目
❖ 2.服务性节目的子系统构成:
单项型、综合型;信息型、咨询型、技能型、 广告型
❖ 3 服务性节目的服务内容: a 政治思想服务; b 为受众的生活服务; c 促进产、供、销,为生产服务; d 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开辟财源
❖ 4、电视新闻的功能 宣传政策、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传授知识
二、 电视社教节目
社教类节目是指以传播政治、思想、伦理和 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推动社会精神 文明建设为目的的广播电视节目。 (公众利 益服务节目、公共教育节目、教学节目)
❖ 1. 知识性节目 是向受众传授维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规 范和知识,承担个人社会化功能的节目。
第三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系统构成(分类)
一、对广播电视节目系统各要素的分类
❖ 分类方法 :从节目起源分(“种”、“子”),从节 目 选题范围 分(综合性、专题),从服务对象分(一 般对象、特定对象),按传播地域分(对外、国内、 地区),按节目来源(自办、联办、交换、转播、联 播),按是否有主持人(主持人、非主持人),按受 众是否参与(参与性、非参与性)......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笔记——简略版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广播、电视的概念1.广义的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传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
按传输方式、按传播符号。
P32.狭义的广告专指声音广播。
P33.声音广播又称音频广播或广播,指通过一定的电声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节目、供人们收听的传播媒介。
P44.广告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广播节目的采编、制作、传送活动。
P45.广播电台运用无限电波传送节目的机构。
P46.广播站运用导线传送广播节目的机构。
P47.无线和有线无线广播,可以进行长距离传播。
有线广播,无。
P48.调频和调幅调频广播特点:具有噪音小、音质好、抗干扰强,但覆盖面小。
P4调幅广播即长、中、短波的声音广播。
特点:覆盖范围广,但容易受干扰。
9.模拟和数字广播P410.地面和卫星广播P4第二节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11.广播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初创、发展、繁荣三个时期。
P612.初期中的基础知识?a.英国科学家麦克韦在总结前人对电和磁的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并证明这种波是以光的速度向外传播的。
P6b.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DKA. P713.发展时期有哪些特点a.迅速在世界各国普遍发展起来。
(数量上)P7b.调频电台出现。
P8c.对外广播也迅速发展。
1927年,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早正式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
P814.繁荣时期有那些特点a.技术进步。
60年代后,广播的技术手段迅速发展,收音机日益小型化,成为“随身听”。
b.立体声。
P8c.网络广播异军突起。
P9d.趋向“榨播”。
P915.电视产生发展经历的时期a.诞生期-1)无限“电视之父”:在电视发展史上,苏格兰人约翰。
洛吉。
贝尔德。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输。
P102)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BBC),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1:广播电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怎样?人们对广播电视并不陌生。
其一,广播电视和亿万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其二,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
其三,广播电视是一种与人们接触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
但人们对广播电视又是陌生的。
因此人们需要增加对广播电视工作及其事业发展情况的了解。
专业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更是如此2:什么是广播电视?人们往往从以下不同角度看待广播电视这一事物:由于广播电视是依赖现代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的,而且拥有庞大的技术系统,人们把它作为通讯技术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发挥的无与伦比的作用,以及它在新闻传播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人们把它作为新闻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可以是一种最为普及、通俗、方便的教育途径,并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人们把它作为舆论宣传和社会教育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以一种独特的也是最易为人们接受的艺术方式向人们提供信息、审美欣赏和娱乐消遣,人们把它作为文化艺术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不仅成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且可以通过传播信息的方式促进社会物质生产,还能够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人们把它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
当然,说广播电视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人们往往不太容易理解。
所以也可以通俗和具体的表述为“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3:广播电视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大众媒介的发明和运用时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发生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相对原已存在的各种传播方式而言,广播电视不仅是“看”和“听”这些简单的传播形式的延伸,更是一个质的伟大飞跃,他使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并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巨大的影响,广播电视业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普及、最受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介。
广播电视的高速度发展,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变革,也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并日益发生着新的层出不穷的变化。
电视新闻类型
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不断变革、演进是电 视新闻形式创新的结果,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 与视频报道观念的更新,新的报道形式仍然会 不断涌现。
电视新闻的类型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 比如根据题材划分: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 育新闻、娱乐新闻、气象新闻、时政新闻等; 根据收视对象划分:“三农”新闻、民生新闻、 少儿新闻;也可以根据主要表现元素划分:口 播新闻、图片新闻、影像新闻、字幕新闻、现 场报道、连线报道等等。
发生器,在电视屏幕打出字幕,用简洁文字
向观众传播最新消息,它是电视新闻最简便
的报道方式。”
如:随新闻画面一起出现的标题字幕,
叠加在画面的文字信息或单独的蓝屏字幕信 息。此外,国际上还有一种通用的字幕新闻 形式:“标题新闻”,在CNN、BBC等国际 新闻大台都有运用。
从狭义上看,字幕新闻是独立于电
两条。
3、责任制
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的每一次字幕新闻
组前后均有凤凰的台标,在内地,广西卫视则在
每一条字幕新闻前均有台标“引路”。这看似是
小的举措,我们认为是负责任的表现,同时在一
定程度上完成了电视台形象推广的必要环节。
有时可以在每一组新闻后注明编辑人员姓名,
不只是因为要将责任落实到人,这也是对人劳动 的尊重。
(二)现场感强的新闻。
现场感是通过画面和音响传递给观众的,
如果这个素质不突出。观众就不会被吸引,现
场报道的优势也无法体现。如高考考场、学术
讨论会、报告会等。此类新闻就是用现场报道
也无法体现出现场感,体现不出现场报道的优
势,所以,在选择制作现场报道时,一定要注
意到:“现场本身就具有新闻价值。”
电视台获奖新闻《银联营煤矿5名遇险矿工安全脱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原理1.广播电视新闻为何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广播电视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传播,是迄今为止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以及对现代人行为影响最重大、最深刻、最广泛的新闻传播。
世界电视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证明,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哪一家主流广播电视台,无不是把广播电视部门看做是最核心的重要部门,把广播电视新闻视为电台、电视台的旗帜。
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无不是最早、最快凝聚和应用着人类最先进的高新科技结晶的领域。
在我国,“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新闻性节目是广播电视宣传的骨干”。
这是因为广播电视媒体的特性和独家优势所决定的。
2.广播新闻的定义是什么?广播新闻是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3.电视新闻的定义是什么?电视新闻是运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4.广播媒介的特性是什么?广播的特性是“即时同声传播性”。
广播新闻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就一定要尽可能与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同步的传播有关新闻信息,同时注意充分发挥声音的表现力,生动的传播新闻信息。
5.电视媒介的特性是什么?电视的特性是“即时形声传播性”。
电视的特长至少表现在:传播形象化,传播及时化,传播内容广泛化,传播形式多样化。
6.认识电视媒介的特性与电视现场直播有什么关系?在电视新闻传播中,注意发挥电视的特性,将会使电视传播发挥和体现出最大的绝对优势,使其他传播媒介望尘莫及。
为此,应当充分认识和善于运用电视现场直播等传播方式。
注意发挥电视的优势,将会使电视在与其他各种传播媒介的相互比较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
二.广播电视新闻体裁(上)1.采摄电视新闻消息要注意哪些关键环节?1.仔细观察,精神捕捉典型画面。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新媒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三章广播电视新媒体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媒体的界定及特征1.新媒体的概念界定新媒体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1)新媒体是“多对多的传播”、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2)新媒体的特点是非线性播出或“数字化”和“互动性”。
(3)新媒体并不算是一个科学的概念。
新媒体是个相对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相对于报纸,期刊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因此它是一个时间概念,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和“旧”的界限会逐渐模糊,直至消失。
2.新媒体的特征(1)基于数字基础数字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也是新媒体的核心技术,因此也有人称新媒体为数字媒体。
所以,新媒体是一个技术概念,本质上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
(2)交流互动交互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最突出的特点。
(3)非线性传播非线性传播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
非编系统的普及使得音视频编辑和操作变得简单易行,信息传播也得益于网络技术和检索技术的进步,由定向传播转变为实时和准实时内容的交互服务。
视频点播技术(VOD)就是典型的非线性传播方式,它使传播内容形成资源池,用户由此获得了选择信息的充分自主权,并且获得了极佳的双向互动效果。
3.新媒体的技术依托(1)数字化多媒体技术①它极大地简化了新闻采编的每一个操作环节。
②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只能传递单一类型信息的限制,实现了多媒体内容的融合传播,尤其是流媒体技术的诞生与成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音视频的随时体验因此成为可能。
(2)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则提供了相互连接的信息传播通道。
计算机网络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信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随后,与数字技术相融合,使得网络中的计算机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交互传播。
①从Web1.0到Web3.0。
②从IPv4到IPv6。
(3)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是指通信中传受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使数字信息的传播摆脱了电线、光缆等实体网络的限制,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传播。
第三章:新闻的类别、结构
(4)悬念结构 开头设置悬念,对读者有较强吸引力。 在新闻中不是大量使用。(在《今日说法》中常使 用)
三、一般新闻结构的布局安排
对材料处理和安排的构造叫结构。 新闻结构的具体布局安排通常包括四 个部分:导语、主体、结尾、背景
新闻导语
(1)新闻导语的形式 一般常见的几种-----叙述式 提问式 描述式 评论式 结论式 引向式
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 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 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观众不会注意 容易引起歧义 消息来源)
(7)不要包含全部细节(若在导语中使用细节,只 能包含一个片段,或能引起观众注意的细节)
(8)不要罗列数字(若有必要,则应选择一个最重 要的数字)
2、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要求 除了一般语言的要求外,还要求---- 通俗 口语 平易近人 亲切自然
3、文字新闻语言同电子新闻语言的异同
书面语:是文字符号,一经记载可永久流传,完全 句多、长句多、关联词多、句子结构严密、层次条 理清楚,富于逻辑。。
口语:比较粗俗、随说随逝,不易保存。
新闻结尾
(1)结尾的形式---- 小结式:对事实概括总结 号召式:作者提出号召 展望式:对前景进行展望 分析式:分析肯定成绩,指出问题 评论式:作者对报道事实加以评论
(2)结尾写作注意的问题 不要与导语重复 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 有实际内容,不要空喊口号 生动有趣,深化主题 结尾20法
(3)怎样安排事件 在传统的五个W一个H的6个新闻要素中,广播电视新闻
导语最有可能提供的是WHAT
新闻五要素,即五个“W”。 什么事(What,何事)? 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 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 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 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 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
第三章 新闻体裁
(三)新闻特写
• 新闻特写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场 景的形象化报道。 • 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过 程中的某个片段或画面,对准这个特写镜 头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 ,如见其人或如闻其声的感觉。
(三)、短评
1. 定义:
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运 用便捷的评论体裁。
• 2. 特点:
•
•
(1)短小精悍 (2)新鲜独到
(3)生动灵活 (4)重在分析
(四)、编者按 1. 定义: 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 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迅社、广播、 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 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文学、社会学与新闻结合的体裁 1.报告文学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黄钢《地质之光》; 理由《扬眉剑出鞘》
2.调查报告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如:一篇关于某农村党支部优良作风的调 查报告,开头这样写: “在**县**村大队办公室门前5米远的地 方,有一排苹果树,一到秋天,树上挂满 了红红的苹果,磕头碰脑伸手可摘。每天 不知有多少人从树下经过,但是没有一个 人摘一个苹果吃。有一天夜里刮风,刮落 了几个苹果,保管员把它捡起来,放到办 公室的桌子上,一连几天也没有人动。
• 6.新闻特写——独立的新闻体裁 • 报告文学回到文学队伍了,也就是说文艺 特写走了,新闻特写以其真实性和文学性 为一体的独特身份,成为新闻领域中的一 支奇葩。 • 1980年,《人民日报》特辟“特写”专栏 ,专门刊登小特写,及时反映全国各地的 新鲜事,一个个镜头,一朵朵浪花,富有 浓郁的生活气息。
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类型和理念
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类型和理念引言广播电视新闻作为重要的媒体形式,扮演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塑造公众观念的重要角色。
不同于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广播电视新闻通过声音和图像直接传达信息,更加生动直观。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而言,了解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类型和理念,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本类型1. 记者采访类新闻记者采访类新闻是广播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通过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现场采访和对相关人士的访问,向观众传递最新的信息和见解。
这种新闻类型通常以现场报道的形式呈现,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
记者在现场拍摄相关画面,同时通过采访被采访者直接了解事件的背景和细节。
该类型的新闻呈现方式较为直接,生动地展示了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现场的氛围,使观众能够亲身感受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2. 专题报道类新闻专题报道类新闻是对某一具体主题进行深入调查和报道的一种类型。
广播电视新闻中的专题报道通常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专题节目、系列报道等。
该类型的新闻通过对某一主题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和报道,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事实和背景。
专题报道类新闻通常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呈现,通过人物采访、资料搜集、实地拍摄等手段,将复杂的问题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提高了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3. 纪录片类新闻纪录片类新闻是广播电视新闻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
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不同,纪录片类新闻通常以电影的方式呈现,以更加艺术化的手法展现事件的发展和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类新闻通常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影像记录呈现,通过叙事结构和艺术手法将观众引入特定的场景,并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和事件的呈现,传递丰富的信息和情感。
纪录片类新闻注重叙事的感染力和影像的艺术性,通过良好的剪辑和音效处理,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新闻事件。
理念1. 公正客观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公正客观。
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公共媒体,承载着对社会公众的责任。
因此,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新闻从业者应尽可能做到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地传递信息。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第四十一页,共108页。
直播节目
• 直播节目就是把现场的新闻事实的声音以及 记者的描述、采访转换成电子信号直接发送 的即时播出节目。包括现场直播和演播室直 播。
• 直播节目能够体现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优势: 时效性强、最为快捷;开放程度高;增强了 节目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42
第四十二页,共108页。
36
第三十六页,共108页。
系列报道
• 系列报道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或已经发生的某 一新闻所作的多角度、多侧面、多层面、多 方式的报道,各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间延 续性,而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
37
第三十七页,共108页。
连续报道的特点
• 1、事态本身的连续性。 • 2、报道对象的发展性。 • 3、连续报道信息的广博性。 • 4、更为明显的时效性。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 从节目内容来划分 • 从节目表现形态划分 • 从报道方式来划分 • 从传播形态划分
1
第一页,共108页。
电视节目的分类
2
第二页,共108页。
按照基本功能
• 按照电视的基本功能来分,目前业界和学界 都存在有两种分法,即所谓的四分法和六分 法。
• 四分法: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娱性 节目、公共服务性节目
• 现场报道与录音报道 •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 直播节目 • 主持人节目
第三十四页,共108页。
返回 34
现场报道
• 广播的现场报道是指报道者在新闻现场利用实况 音响(包括环境音响、访问录音等)和现场解说、 评述组合而成的报道形式。
• 基本特点 • 1、以再现事物及其现场的瞬间状态和情景为主
要表现目标。 • 2、以现场的即时解说和评述为主导,一方面加
《广播电视新闻》笔记重点整理
绪论1、名词解释: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2、广播的显著优势与劣势显著优点:先声夺人,时效性强;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声情并茂,生动感人;群众性强,随身收听效果好。
弱点:广播按顺序播出,选择性差;广播声音不留痕迹,稍纵即逝。
由此决定广播新闻要扬长避短:更快捷,更简练,更新鲜。
3、电视的显著优势与劣势显著优点:直接传播,现场感强;视听兼备,声画并茂;面对面传播,近距离观赏;便于受众参与并介入。
弱点:图像有表面性、浅显型弱点;有些声像事过境迁,无法再现。
因此电视新闻一定要发挥现场报道特别是直播的优势,注意发挥多种传播符号组合的功能。
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1、新闻规律: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
2、双重价值律:新闻报道既要讲新闻价值,又要讲宣传价值,这种“双重价值”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报道的特殊规律。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闻报道不仅要反映实际,客观报道,还有改造社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任务,因而在选择什么样的事实进行报道时,必须讲究“双重价值”律。
3、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包括直线律、顺序律、近距离亲切律、完整律、分立对位律等五种。
广播新闻的特殊规律: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三种。
这三种是广播电视新闻共有的特殊规律。
(1)直线律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形态与报纸新闻不同,报纸新闻平面展开在报纸上,按空间顺序编排文字信息,自上至下,自左至右。
(2)顺序律从报道结构与技法看,报纸新闻为了突出重大信息,让人先睹为快,往往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按新闻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编排整条新闻的段落;广播电视新闻在表述事物发展过程时,一定要顺着时间程序,不可打乱顺序段落结构。
(3)完整律人的听觉对于声音语言有一种完整性的要求,这种要求称为完整律。
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类型和理念
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类型和理念CATALOGUE 目录•广播电视新闻概述•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类型•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理念•广播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案例分析CATALOGUE广播电视新闻概述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和广泛性等特点,能够快速传递信息,反映社会现象,引领公众舆论。
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早期广播新闻电视新闻诞生数字化发展030201直观性强广播电视新闻可以实现即时传播,具有较高的时效性。
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01020403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其新闻报道对公众具有较大影响力。
图像和声音的结合使得广播电视新闻更加直观、生动。
广播电视信号可以覆盖全球,使得新闻的传播范围广泛。
CATALOGUE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类型实时性亲身经历全面性现场报道深入探讨访谈节目注重与嘉宾的互动交流,通过对话形式展开讨论,引导嘉宾表达观点和见解。
互动交流信息权威访谈节目完整性连续报道注重保持新闻事件的完整性,为观众呈现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过程。
跟踪进展连续报道是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持续跟踪和报道,不断更新事件进展和最新动态。
时效性连续报道要求及时更新信息,确保观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事件进展。
连续报道全面剖析深度分析信息丰富系列报道综合性教育意义主题突出专题报道CATALOGUE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理念03公正01真实02客观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理念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及时新闻报道应第一时间发布事件信息,确保观众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进展。
准确新闻报道应准确无误地传递事件信息,避免误导观众或造成不良影响。
透明新闻报道应公开透明,让观众了解事件的全部真相和细节。
及时、准确、透明的传播理念尊重多元文化倡导包容开放尊重多元文化、倡导包容开放的传播理念创新思维新闻报道应积极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和手段,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和质量。
科学发展新闻报道应遵循科学规律,注重调查研究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新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
连续报道特点:
时效性:在事态发展最新过程中的报道,要求时间跨度小,应是对新
近发生、正在发生或进展中的事态的最新报道,每次报道都应有新的 依据。
连续性:各次报道间要有机联系,内容上承上启下。每条新闻的报道
在时间上都是连续的。
完整性:从事态的产生一直追踪报道到事态的结束,总体结构上具有
完整性。
显著性:连续报道因其对同一新闻事态做多次报道和多单元的集合,
在宣传上就造成了一定的声势,观众在一定时间内必定会从心理感受 上引起注意,产生强烈的印象。
“最美司机”吴斌 2012年度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
二、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界说: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多次、连 续的报道。 它跟连续报道的最大不同是,连续报道面对的是同一新闻事件, 系列报道面对的是多侧面事实,打造的是同一主题。组成系列报道的 多个报道都是独立的,它们没有外在的联系,却有内在的联系。这就 是要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之下,实现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 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系列报道的题材多是非事件性新闻,又多是重大题材或重要题材, 所以,不管是轻松好看的“软新闻”还是严肃题材的“硬新闻”,都 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加之系列报道形式多样、气势恢弘、内容深刻, 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
广播新闻写作概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广播新闻写作概述
2023-11-04
目 录
• 广播新闻写作简介 • 广播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 广播新闻写作的类型 • 广播新闻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 广播新闻写作的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01
广播新闻写作简介
什么是广播新闻写作
定义
广播新闻写作是指为广播媒体创作新闻报道、评 论、访谈等文本的过程。
总结词
严谨核实,确保准确
详细描述
广播新闻写作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职业操守,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对报道内容进行反复核实。他们需要具备扎 实的新闻基础知识,了解新闻伦理和法规,并掌握一定的调查和核实技巧。在面对不准确或存疑的信息时,应 保持谨慎态度,及时求证,确保报道内容的准确性。
应对缺乏生动性的挑战
总结词
02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体验新闻报道的实际操作过
程。
针对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纠正和改进。
03
反思与总结经验教训
01
对实践操作过程进行反思,总 结实践经验教训。
02
分析自己在新闻采访、写作、 编辑和播报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措施。
03
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 体会,与其他学员交流学习心 得。
03
广播新闻写作的类型
消息类广播新闻
• 消息类广播新闻是最常见的一种广播新闻形式,通常用于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消息类广播新闻要求 简洁、明了,以最短的时间向听众传达新闻信息。因此,这种类型的广播新闻通常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针 对性。
• 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类广播新闻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以吸引听众的注意 力。
运用语言技巧,增强生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引入“公共新闻理念”
公共新闻理念
• 美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 • 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
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 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 最终得到解决。” • 2003年10月28日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首倡“公共新 闻”,掀起“公共新闻”研究热潮。
• 字幕新闻,是指电脑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 出字幕,用简洁的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消息的报道形式。
• 《新闻联播》视频: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坚决打击“ 三股势力”》
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 消息 • 连续报道 • 系列报道 • 新闻专题 • 新闻评论等
• 1、消息是指对新近发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 事实所做的简明报道。
续再现。
• 影像新闻:采用电影摄影或电子摄录在新闻事件现场摄 录图像和声音,结合新闻文字稿对事实进行报道。
• 生动的画面 • 动画的运用弥补摄像机拍摄画面的不足。
•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像空难、矿难、爆炸等灾难性 、突发事件也大量使用动画或漫画的手法,来弥补 实况镜头画面的缺失。
• 示例:(2013.7.6)韩亚航班失事动画模拟
• 消息类电视新闻迅速、简要、客观、广泛
• 2、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 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报道。
• 3、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 同侧面做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 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 4、新闻专题是针对新闻题材所做的详尽的,生动 的,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合文字解说报道新闻事实。 • 可弥补缺乏新闻现场摄录影像的不足。
• 1958年5月15日,央视自办《图片报道》, • 介绍《“东风牌”小轿车》,节目长度约4分钟。
• 图片新闻的使用,大致可以有下几种情形: • 1新闻事件内容较多,但不适合用视频呈现的。例如,就某事
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 2新闻事件较远或记者无法现场拍摄、用视频呈现条件不
•
韩亚航班失事手机拍摄过程
• 新闻中利用动画预测事物发展的未来
• 示例: CCTV《嫦娥飞天路:未来十天四大看点引 人关注》
• 2)声音 • 语言:解说词、同期声 • 音乐:实况音乐、背景音乐 • 音响:同期音响、画外音响
• 3)图片 • 作为影像的补充,用于没有、无法或者不宜拍摄
活动影像的情况。 • • 图片新闻是运用单张或成组的新闻摄影图片,结
• 新闻娱乐化的误区
• 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理念的变迁
• 1)党性原则与宣传教育观念 • 2)客观报道与信息传播观念(20世纪80年代后) • 3)深度报道、舆论监督与“以正面报道为主” • 4)新闻竞争与新闻娱乐化观念 • 5)民生新闻理念 • 6)公共新闻理念
民生新闻理念
• 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市民为目标受众,以社会新闻 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闻传播样式。
不超40秒,个性化播报; • 2、《律师在线》版块,免费帮忙打官司等。
• 口号:“打造公共平台”。
• 2008年12月5日停播,更名为《新闻夜宴》,于江 苏城市频道晚间22:30-23:10播出
• 第一任总制片人蒋晓平
• 策略:吸引眼球
• 1、大奖,一辆12万汽车 • 2、重金招聘主持人 • 3、请汤加丽(人体艺术模特)客串主播
• 广电总局:一味迎合而不是引导, 省级卫视新闻不能这么
做,没有导向的卫视新闻不行。
• 总制片人 李建勋(2004年初受命于危难之际)
• 第一,走亲民路线,增加省级卫视亲和力 • 第二,增加服务功能 • 1、报两次天气预报,一开始天气预报,用外景,
• 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 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叫《第七日》), 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1999年成都电 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 生新闻特质。
• 2002年1月1日,江苏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 播,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
具备的,例如,第一时间报道某地发生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 灾害,或是战争、体育赛事等; • 3只用利用照片或需要视频静桢才能看清楚的,例如,两种动 物攻击瞬间,某突发事件瞬间等
• • 示例: 四川芦山地震现场直击
• 漫画引入电视新闻 • 2004年南京电视台《漫画新闻》
• 4)字幕、图表 • 字幕用来介绍人物身份、同期声讲话内容、内容提要等。
新新闻主义
• 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 • 理念: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主观介入;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
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的 刻画细节
• 客Hale Waihona Puke 新闻——个性新闻新闻娱乐化
• 20世纪80年代以来 • 商业利益的驱使 • 内容: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新闻软化 • 形式: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
• 播音员口述语言、现场录制的人物语言
• 2)广播音乐
• 配合、辅助其他传播要素的作用
• 3)广播音响
• 实况音响(真实)、音响效果(虚构)
• 2、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要素 • 1)电视影像 • 2)声音 • 3)图片 • 4)字幕、图表 • • 示例:黑龙江汛情
• 1)电视影像 • 电视摄录系统对事物光影状态、声音状态及其变化的连
• 5、新闻评论是运用广播电视传播手段对新闻事实 作出评论的一种体裁。
三、广播电视新闻理念
• 1、世界新闻理念的变迁
• 1)客观性原则 • 2)新新闻主义 • 3)新闻娱乐化
客观性原则
• 客观报道最初出现于西方,19世纪中期产生了广泛影响 • 注重记录性,将事实与意见分开(针对政党报刊的煽情主
义) • 努力接近事实真相,做到客观公正 • 困扰:一、社会的控制;二、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观因素
第三章
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类型和理念
• 一、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要素 • 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 三、广播电视新闻理念
一、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要素
• 形式要素的变化与技术发展紧密相连
• 1、广播新闻报道形式要素 • 1)广播语言 • 2)广播音乐 • 3)广播音响
• 1)广播语言 (通俗化、口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