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语现象(共1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汉语现象
灵动摇曳的汉语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语言,也是组合性最强的语言,一个字往往可以和不同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能表示多个意向,有的语意正说反说都行,并且有些词还可以颠倒用,不但意思明白,而且词义有趣多变。
比如:“好不容易”和“好容易”,—个有“不“字,一个没“不”字,但意思相同。
“了不得”与“了得”,—个有“不”字,一个没“不”字,按《辞海》注释,前者是“异乎寻常的意思”,如“他的本领真了不得”;“后者是有能耐,本领高强”。
两者意思并不相反,而是相同。
但是“中国队大胜日本队”和“中国队大败日本队”虽然说法相反,表意却是相同的。
反语修辞也是造成含蓄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的语言
手段之一。
比如:这个人真是太愚蠢了。
这个意思还可以这样表达:这个人实在是聪明极了(用嘲弄的口吻说)。
“好歹”一词,在“好歹你都要来一趟”这句话中,正反两面的意思都有。
在“万一有个好歹”这句话中,“好歹”
指的只是“歹”,没有“好”的意思,“好”仅是一个陪衬。
有些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把它颠倒过来念,意思仍然不变。
如:讲演——演讲、觉察——察觉、依偎——偎依、喜欢——欢喜、累积——积累、登攀——攀登等等。
有的内容相关联的字颠倒后,意思仍然相近或相关,例如:积累——累积、夜半——半夜、胆大——大胆、少年——年少、雪白——白雪,等等。
但是,还有更多的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是不能随便颠倒用的,如:生产——产生、现实——实现、气节——节气、面相——相面、官宦——宦官;有些不由近义的字组成的词也不能随便颠倒,如人名——名人、上马——马上、人情——情人、乡下——下乡、故事——事故、带领——领带等等,上述类型的词语如果颠倒了它们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或相差很远。
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东西的名称,如果把它倒过来说,正好表明了这种东西的用途,例如:羊圈——圈羊、铺盖——盖铺、铁锤——锤铁、门锁——锁门、锅盖——盖锅、瓶塞——塞瓶、牙刷——刷牙、床罩——罩床、手
套——套手、口罩——罩口、鞋垫——垫鞋、水车——车水、风扇——扇风、鱼网——网鱼等等。
亲爱的朋友,你还能说出一些有趣的汉语现象吗?
汉语的主谓搭配范围非常广。
你觉得“我是女孩,她是男孩”这句话有问题吗?在某种场合下这种说法是成立的!!
两位母亲刚生了小孩。
她们抱着自己的小孩,坐在一起谈笑。
一路人问,“你们生的都是女孩吗?”;一母亲笑笑说,“不,我是女孩,她是男孩。
”
中文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词语的搭配有时很奇妙,令老外摸不着头脑。
在有些主谓结构中,主语反而是动作的承受者;在动宾结构中,宾语反而是动作的发出者。
主谓结构中主语是受事:信写好了。
苹果已经吃了。
这两句话是主谓结构。
动宾结构中宾语是施事:来客人了。
住了一个人。
动宾结构的语义尤其丰富。
“洗衣服”是对衣服发出动作,而“照镜子”的动作则与镜子本身没有任何关系,镜子只是动作的一个工具。
“写一本书”也是动宾搭配,但“书”在写之前却根本不存在,它表示的是动作的结果。
“写一条狗”的说法更令人摸不着头脑,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你
要反应好半天才想到”一条狗“是指的文章的内容。
而“吃食堂”、“踢后卫”一类的说法就更奇怪了。
汉语中的主语倾向于“有定”。
说“客人来了”时,大家都知道客人是谁,正在等待他的到来;说“来客人了”,隐含“有人突然到访”的意思,大家还不知道来的人是谁。
“白跑一趟”中的“白”是“没有收获”的意思。
“白吃白喝”中的“白”是“没有代价”的意思。
“白”和“雪白”看似相同,说“衣服是白的”和“衣服是雪白的”没什么两样。
但它们的语法功能却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可以说“不白”、“很白”、“白得很”、“白一点”,但不能在“雪白”前面加“不”和“很”,也不能说“雪白得很”、“雪白一点”。
汉语丰富的词汇、多变的使用方法以及所表达的丰富含义是其他语种所无法比的。
比如明明是一对反义词,用在同一句话语中,所表达的意思非但不相反,反而是相近或相同的。
这些语言现象,或许正是汉语的奥秘和魅力所在吧。
如前文所举例子:“胜”与“败”本是一对反义词,表示相反的结果。
“中国队战胜日本队”和“中国战败日本队”,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相同,都是中国队“胜利”的意思。
此时反义词变成了同义词。
“没”与“有”词义相反,但如果说:“这次活动我差点没去了”“和这次活动我差点儿去了”。
尽管一句有“没”字,一句没有“没”字,但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都是“没去成”的意思。
“前”与“后”是两个相反的方位词,但有时表示“前途”、“前景”的“前”字也表示“后”的意思。
比如说:“前人栽树”、“前朝皇帝”。
可见一个“前”字可以表示“前、后”两个方位。
“坐”与“站”本是表示两种不同的姿势,但我们明明“站”在电梯里,却不说“站电梯”,反而说“坐电梯”,实在有趣。
“凤”与“凰”我们知道是传说中的一种吉祥鸟,“凤”为雄性,“凰”为雌性。
但“凤”若与“龙”并列使用时,则“凤”就表示雌性。
同样一个“凤”字,竟然能够表示出两种相反的意思,令人不解。
汉语有时语言没有统一的逻辑性。
如,小老鼠是大老鼠生的,小老虎是大老虎生的,但是,小老婆是大老婆生的吗?
在汉语中,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有些句子可以正读,也可以反过来读,而且正反读是完全相同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就叫“回文句”。
如:“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
落叶松叶共落黄山”、“西湖回游鱼游回湖西”、“南海护卫舰卫护海南”、“青岛绿草坡草绿岛青”等。
运用“回文”的手法,撰写的对联(即回文联),让人读来更是情趣盎然,回味无穷。
如:
我爱邻居邻爱我
鱼傍水活水傍鱼
-----广东湛江德邻里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云南道海县秀山
顶真也是一种有趣的现象。
顶真在古代诗文,现代诗文以及对联民歌中都很常见,下面就举些例子。
一、诗文中的顶真。
1)在一句中间的上下两字相扣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月光如水水如天。
(赵嘏)
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诗中的“水”、“愁”、“城”既作前面动词的宾语又充当后面成分的主语,这是比较特殊的顶真,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在韵律和形式上都给人以美感。
2)句子与句子间。
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卞之琳《断章》)
②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看风景”、“白云”、“长随君”、“湘水”作为句语句之间的顶真,像一条线把珠子一颗颗上下相连贯穿在一起。
3)顶真曲子。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戏挂丝条。
条结玲珑香拂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
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
桥边水畔种碧桃。
这是清人华广生编的《白雪遗音》中收的一支曲子。
此曲从头到尾,句句相连,用上一句句末的一个字作为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一气呵成。
曲子末尾的一个“桃”字又回复到了全曲的第一个字。
这种顶真的曲子主要目的在于展示一种修辞的技巧,因而内容就不可能做到那么完美,但从修辞学的角度而言,却也十分难得。
二、对联中的顶真。
对联在我国有着及其悠久的历史,也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
顶真作为一种辞格出现在对联之中,不但使对联在形式上别具一格,而且使要表达的内容更耐人寻味。
顶真联,按顶真单位分为字顶真、词顶真等;按联中的顶真位置,可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
1)按顶真单位分为:
①字顶真联,即以字为顶真单位。
如: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②词顶真联,即以词为顶真单位。
如:岁岁捷报入春联,春联含笑迎春风。
2)按顶真位置分为:
①句中顶真联,即在句中断续处顶真。
如: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按七言联“二二三”节奏式,可读为“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德、山、沙、水均为句内顶真。
)
②句间顶真联,即在各断句间以字词顶真。
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③句句顶真对联,即在各断句间以整句顶真,如: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里合人月印,印影同人月。
对联还可以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这里有一个绝好的例子。
相传从前有一个好吹牛拍马屁的富家子弟给一个大富翁送了副寿联:
寿禄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杰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顺也;
做寿之日竟无人能对下联,喜得富翁眉开眼笑。
一穷秀才见了上联,即对出下联,叫一小孩送上,气得富翁七窍生烟,寿席不欢而散。
下联诗这样的:
晦气如东海,海真大,大贪鬼,鬼面兽心,心术不端,端是财痞杂种,终必一死,死无下葬墓地,地伏饿狼,狼撕其身,身败名裂哉!
祝人高寿往往会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幅楹联的上联以“寿禄比南山”开头,采用顶真法,环环相扣把富翁捧上了天。
而下联虽说对的依然是东海,但秀才却把“福气”换成了“晦气”,进而以“鬼”对上联的“人”,层层深入把富翁骂得狗血喷头,死有余辜,令人拍手称快。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并不是特别在意怎样修辞自己的话语,但是却在不自觉中运用了很多修辞,比如下面这段话:
女:“哎哟,踩了我脚,疼死了!”
男:“死了还能说话?真好玩。
”
女:“玩什么玩?踩了我的脚应该道歉!”
男:“道歉是应该的,但你何必这般夸张?”
女:“夸张就不应该吗?你怎么不想想你的脚力有多重!”
男:“重是重了点,但我不是故意的。
”
女:“是故意的,我就不这么客气了,一定要你赔偿。
”
男:“赔偿什么?大不了,你也踩我一脚。
”
女:“一脚不行,最少踩两脚,因为我的力量小……”
这是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一件小事,男士不小心踩了女士的脚,却又不主动道歉,于是引起了一场”口水仗“。
两人在不自觉中用了对方句末的词语(短语)作为自己话语的开头,这种情况在争执和吵架中是经常出现的,我们也习以为常,但是从修辞角度来看,却是极好的顶真例子。
我们的母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只要你留心,你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汉语现象。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说,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
在这些语言中,约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
根据其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特征的共同之处与起源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语系。
每个语系包括有数量不等的语种。
这些语系与语种在地域上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很多文化特征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的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
尽管通过文字、图片、动作、表情等可以传递人们的思想,但是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方便的媒介。
然而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用的语言各不相同,彼此间直接交谈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同一种语言,还有不同的方言,其差别程度也不相同。
有的方言可以基本上相互理解,有的差别极大,好像是另一种语言,北京人听不懂广东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仅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就是在同一地区,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之间都会有特殊的词汇来表达其独特的感情,使另一阶层或不同年龄的人难以理解。
如美国的黑人,他们虽然也使用英语,但是有自己的特点,甚至被称为黑人英语。
在一种语言环境中掌握某种语言后,虽然也可以学会另一种或几种其他语言或方言,可是原语言或方言的口音很难完全改变,总会留下一定程度的原来所操语言的口音。
熟悉语言的人往往就能从这些细微的差别中区分出说话人的家乡所在地及其身分和职业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把文化一代代传下去。
语言是保持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几乎每个文化集团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语言是在自己特定的环境中,为了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各种语言所在的环境必然会在语言上打上烙印。
另外,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因此,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所以,只有摆在时空的环境里才能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其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
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