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宏观经济模型,增进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理解能力和解释能力。
教学要求: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概念,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并能用此模型解释国民经济过热、萧条、滞胀等经济现象。
教学重点:总需求曲线、短期总生产函数和曲线、古典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教学难点:总需求曲线的定义、推导、斜率和平移,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计划课时:6课时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与总需求函数
1、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是经济社会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它不仅指整个社会对物品和劳务需求的愿望,而且指该社会对这些物品和劳务的支付能力。因此,总需求实际上就是经济社会的总支出。由总支出的构成可知,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总需求由经济社会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需求构成。
2、总需求函数(Aggregate demand function)
——产出(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它一般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有关,可以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中得到。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称为总需求曲线。
二、总需求曲线的导出
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表明了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结合,描述了与每一物价总水平相适应的均衡支出或国民收入的关系的图形。总需求曲线可由下述方法导出:从同时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出发,寻求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1、利率效应与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1)利率效应。在IS─LM模型中,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唯一变动的是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并不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即不影响IS曲线。但是,价格水平的变动却要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要影响LM曲线。这是因为,LM 曲线中所说的货币供给量是实际货币供给量,如果以M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M/P就是实际货币供给量。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而价格水平变动时,实际货
币供给量就会发生变动。实际货币量的变动会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引起利率的变动,而利率的变动就会影响总需求变动,这一过程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利率效应。即
P↓→M/P↑→M/P>L→i↓→I↑→AD↑
2)实际货币余额效应(通过C影响总需求)。如果名义货币供给不变,价格上升时,以实物形态衡量的手持货币,也即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从而减少消费,并导致总需求减少;反之也然。
这种由于价格水平下降导致实际货币余额上升,进而带动总需求增加的原理被称为实际货币余额效应(real money balance effect)。简称实际货币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或称庇古财富效应。
例题:同时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
S(y)=I(r)(1)
M/P=L1(Y)+L2(r)。(2)假定S(Y)=0.1Y-80,I(r)=720-2000r,M=500,M/P=0.2Y-4000r。把上述给定数值代入(1),(2)得:
0.1Y-80=720-2000r (3)
500/P=0.2Y-4000r (4)
把(3)和(4)联立,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Y):
Y=4000+1250/P (5)(5)式即为总需求曲线的公式,它反映了国民收入(Y)与物价水平(P)反方向变化关系,这说明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数值。
2、作图法
也可以用图说明如何从IS─LM模型图中得出总需求曲线:
LM0
LM1
0 1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经济解释是,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使货币市场出现超额货币需求,从而使利率提高。伴随着利率的提高,投资支出下降,进而导致产出下降。相反,较低的价格水平使货币市场出现超额货币供给,从而使利率下降。伴随着利率的下降,投资支出提高,进而导致产出提高。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
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模型决定的,所以,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也就决定了总需求曲线的位置,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也会改变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当物价水平不变时,仍有许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可以用把这些因素总结如下表:
2、财政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财政政策的变动会改变IS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的变动会改变LM曲线的位置,因此,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决定与变动就要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影响。下面再分别说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决定总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的。
财政政策并不直接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从而也就不影响LM曲线的位置。但财政政策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从而也就要影响IS曲线的位置。这样,财政政策就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如下图。
i
i
i
3、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货币政策并不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从而也就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但货币政策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从而也就要影响LM曲线的位置。这样,货币政策就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以扩张货币政策为例。如下图。
应该指出的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所引起的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与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同比例的。由于实际货币供给量度取决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所以,如果价格水平的上升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价格的增加是同比例的,那么,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就不会引起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在图6-5(b)中,在AD1的K点上,价格水平P1,P1>P0,所以K点时的实际货币供给量与AD0上E0点的实际货币供给量是相同的。
第二节总供给函数与长期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函数
1、总供给
——是指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社会全体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2、宏观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总供给和总就业量间的关系。
y=f(N,K)
其中,N—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此式表明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和资本存量。一般认为资本存量是由以前各年的投资决定的,因此假定资本存量是外生变量。则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的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取决于就业量N。
3、潜在的就业量与潜在的产量
(1)潜在的就业量或充分就业的量:一个社会在现有的条件下所有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