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软件分析与设计(1)

合集下载

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一)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一)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一)(总分9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狭义地说,会计电算化是指______。

• A.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B.会计软件的开发• C.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 D.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解析] 会计电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2.我国“会计电算化”于______正式提出。

•**年•**年•**年**年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解析] “会计电算化”一词于1981年8月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是“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的简称。

3.ERP是______的简称。

• A.管理信息系统• B.制造资源规划• C.企业资源计划• D.专家系统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C[解析]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简称,译为“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将企业与其外部的供应商、客户等市场要素有机结合。

4.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可以是______的一个子系统。

•**•**•****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解析] 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ERP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5.XBRL是基于______的开放性业务报告技术标准。

• A.企业资源• B.可扩展标记语言• C.商业数据• D.财务资源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解析] XBRL (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的简称,译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开放性业务报告技术标准。

浅谈大数据与会计的分析研究论文设计(1)

浅谈大数据与会计的分析研究论文设计(1)

浅谈大数据与会计的分析研究论文设计(1)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大数据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大数据的技术和应用,已经逐渐走入各个领域,会计领域也不例外。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会计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辅助决策和风险控制,本文将浅谈大数据与会计的分析研究文章设计。

一、前言第一部分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介绍大数据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对现有的大数据与会计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大数据技术在会计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风险控制等。

2. 大数据技术与会计相关的研究成果:是介绍大数据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案例分析,还是介绍大数据技术在会计领域所取得的实证研究成果。

还可以采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探究研究成果之间的差异和相同点。

3. 大数据技术在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但不限于大数据技术与审计、财务报告、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关系。

以此来明确文章具体研究方向。

三、研究内容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主要讲述研究内容,侧重于方法设计和实证研究,这一部分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研究设计: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预期等方面。

2. 研究方法:主要介绍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如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

3. 实证研究:主要介绍具体的实证研究结果和分析,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具体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大数据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2)大数据技术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研究;(3)大数据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四、结论第四部分为结论,主要总结研究内容,阐述本文的意义和价值,并对文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以及对未来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提出建议。

五、参考文献最后附上参考文献,给出本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的引用。

综上所述,本文浅谈大数据与会计的分析研究论文设计,主要包括前言、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结论四个部分。

本文形式比较规范,逻辑清晰,可以为大家撰写相关论文提供一些参考。

会计信息化实训报告(3篇)

会计信息化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信息化素养的会计人才,我国各高校纷纷开设会计信息化实训课程。

本文以本人参加的会计信息化实训为背景,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今后会计信息化实训工作提供借鉴。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实训目的(1)熟悉会计信息化基础知识,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2)培养会计信息化意识,提高会计信息处理能力;(3)了解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为今后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2. 实训内容(1)会计信息化基础知识;(2)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3)会计信息化应用案例分析;(4)会计信息化项目管理。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进行了以下准备工作:(1)学习会计信息化基础知识,了解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2)熟悉实训软件,掌握软件操作方法;(3)分组讨论,明确实训任务和分工。

2. 实训实施(1)学习会计信息化基础知识。

通过自学和教师讲解,我们了解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

(2)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

在实训软件中,我们学习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熟悉了电算化会计核算流程。

(3)进行会计信息化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我们了解了会计信息化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参与会计信息化项目管理。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项目管理,负责制定项目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沟通等工作,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训总结实训结束后,我们对实训过程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了会计信息化意识。

通过实训,我们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防范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了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熟练掌握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3)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会计电算化概述(一)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会计电算化概述(一)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会计电算化概述(一)(总分24, 做题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1.通用会计核算软件比々用会计核算软件( )。

•A.通用性强,开发水平高•B.维护量小,购置成本高•C.成本高,开发水平高•D.通用性差,维护量大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解析] 与专用会计核算软件相比,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具有通用性强、开发水平高、维护量小、购置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

2.下列有关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业务都由计算机来完成•B.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C.推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D.会计人员可以参与更多的财务管理工作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解析] 并非所有的会计业务都由计算机完成。

3.不属于计算机与手工并行阶段主要任务的是( )。

•A.检验两种方式下核算结果的一致性•B.检查新系统是否充分满足要求•C.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工作•D.完善各项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C[解析] 计算机与手工并行阶段的主要任务:①检查已建立的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是否充分满足要求;②使用人员对软件的操作是否存在问题;③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是否还应该进行修改,并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等。

4.我国的会计核算软件主要是为了( )。

•A.进行测试•B.进行职称考试•C.进行账务处理•D.防止舞弊行为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C[解析] 会计核算软件是专门用于会计核算、进行账务处理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5.会计电算化初级人才的培养目标是( )。

•A.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和管理•B.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工作过程•C.进行会计软件分析设计•D.对会计核算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利用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解析] 会计电算化初级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工作过程。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财务业务一体化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财务业务一体化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实验报告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财务业务一体化综合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验报告《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是《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课程的课内实验部分。

我们知道,财会处理的数据基础在于业务,而其结果又用于控制业务过程。

本实验基于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 财会事务处理方面的问题的能力,掌握典型财会软件甚至整个 ERP 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步骤,在实 验操作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巩固财会信息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深化应用,体会财会信息化的 优越性。

其总体要求是,根据实际的业务资料,完成业务财务一体化过程,并根据核算结果进行分析,做 出报表二、实验平台:在校内机房做实验要求机房安装有金蝶 K/3 10.4 版+MS SQL SERVER 2000,每人 1 机三、实验内容和要求:主要内容:《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要求。

具体包括系统管理、总账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 货管理、应付款管理、应收款管理等。

要求:1. 学生每人一个不同的账套,从而在可相互讨论参考的基础上保证每位学生相对独立作业。

2. 学生建立账套、进行基础资料设置和参数设置等基础化工作后进行日常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及分析3. 最后提交账套数据文件及实验报告等四、实验步骤:1.建立账套 2.初始设置 3.日常业务 4.期末处理5.输出账套结果,制作实验报告6.发送电子版实验报告到指定邮箱,并提交纸质报告。

五、实验操作账套输出结果一、建账资料数据录入2.设置帐套参数3.添加用户(一)初始基础资料1.物料以陈静身份,在主控台中执行“系统设置”|“基础资料”|“公共资料”|“物料”,选中“物料”以便在窗口中显示出所有的存货,然后截屏,粘贴在下面,双击图片,在打开的“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的“版式”选项卡中设置“环绕方式”为“四周型”或“嵌入型”。

会计信息系统(第三版)第07章 销售及收款业务过程分析和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第三版)第07章 销售及收款业务过程分析和设计

装运和支付/收款 [装运证号],[发票号],[现金收入号],本张发票金额
资源表:(用于存储与事件有关的资源的数据)
表名
属性例
存货 现金
货号,类别,产品规格说明,再订货点,现价,期初数量,期初数量所在日期 现金账户号(电子资金转账号),[银行代码],账户类型(如,支票,存单),期
初余额,期初余额所在日期
未实现销售定单。指已经核准但尚未实现的销售定单。在手工环境中,往往是开出销售发 票后该销售定单才算实现。
未结清销售发票。已经开出但货款尚未得到支付的销售发票。
7.3 传统自动化环境中的销售及收款业务过程
自动化销售/收款过程的输入和处理可以采用批处理,也可采用 联机处理。具体的处理过程是:
1)录入定单 2)仓储/装运 3)开票及记录销售 4)收到货款(汇款)和记录收入
我们以Christopher公司为例来说明支持销售/收款业务过程的事
件驱动系统分析和设计。Christopher公司销售/收款业务如下文所述:
Christopher 公司是夜光棒球帽的特许制造及供应商。棒球大联盟授予
Christopher公司许可,使所有大联盟球队从Chr
istopher的代理那里购买球帽。这些纪念性的球帽只能由大联盟球队在棒球大联盟 球场出售。 Christopher 雇用了六名销售人员,负责拜访和服务各自分销区的球 队,销售人员的报酬是销售佣金。
所需费用,约见细节
收到客户定单
销售定单号,[销售雇员号],[客户号],[定货雇员号],日期,时间,装运指令

定单截止日期,定货地点,定货方式(如,电话、传真或邮件)
包装商品
提货单号,[销售定单号],[包装雇员号],日期,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到达装

Excel账务处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Excel账务处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明细科目 捆相畚蕾
借方 8∞0 O ?00 00
, ,
贷赢 ,
0 O
一 瀚i 越登 鞴 甄谨 弼 {磊蔷 螽 ≤ f自 基 幕 芭 孺 矗蟊疆鬣 蔷鎏墓 蕊
篱 -
图 3 原 材料 明细科 目工作表
() 2 初始余额表。这个工作表的功能是反映各总账账
1系统初始化模块 .
() 1会计科 目 。 表 建立一个会计科 目工作表, 输入企业
这个工作表是凭证 、 簿 、 账 报表录 只需利用 E cl xe 自身的基本 功能 , 如数据汇 总、 单元格引 所有需要 的总账科 目, 汇总、 查询的基础 , 因此必须首先创建( 见图 2 。 ) 用、 函数调用、 绘图等 , 就能做出功能比较强大 的账 务处理 入 、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 n n g me t n omain z t n i aMa a e n fr to iai I o
De .2 0 c, 0 8
Vo . 1 N .4 11 . o 2
Ecl x e 账务处理 系统 的分析与设计
苏海雁 王 丽颖 2 ,
( 中国矿业大学 管理学院, 1 . 江苏 徐州 2 11; 梨树县最 2162 . 低生活 保障管理中 吉林 梨树 160) 心, 350
[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情况以及E cl xe账务处理系统的应用背景,然后分析了系统功能
模块的组成 , 并对各功能模 块的具体设 计思路进行 了较 为详 细的描述 , 着分析 了 E cl 接 xe 账务处理 系统的优缺点 , 最
色色的中小企业 的业务需要 。另外 , 软件购置和维护开支
较高, 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否能够利用一种通俗易懂 的计算机软件工具来处理 中小企业的会计业务 , 而不是使

会计实践作业教学设计(3篇)

会计实践作业教学设计(3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概念、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基本知识;(2)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熟悉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信的会计职业道德;(2)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和热爱;(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基本概念与会计科目2. 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4.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5. 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操作规范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对会计实践作业的兴趣。

- 讲解会计基本概念、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基本知识; - 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讲解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操作规范。

3. 案例分析- 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会计问题;-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会计问题。

4.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会计实践作业,如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等;- 引导学生进行会计核算的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交流与讨论- 学生之间交流实践经验,分享操作心得;- 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实践作业的收获与不足;-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作业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会计基本知识、方法和流程;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会计实践作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 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实践经验,分享心得;5. 总结反思法:引导学生总结实践作业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作业中的表现,评价其操作技能、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AIS)是指为满足会计信息处理和决策需要而设计和实施的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

它的设计和管理对企业的财务运作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步骤。

一、可行性研究1.1 确定需求:确定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和决策需求,包括财务报告、成本控制、预算编制等。

1.2 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现有信息系统的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对现有系统的改进要求。

1.3 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估实施会计信息系统所需的成本与获益,确保其经济可行性。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2.1 业务流程分析: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原始凭证的录入、账务处理、财务报告等。

2.2 数据需求分析:确定会计信息系统中所需储存和处理的数据内容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2.3 功能分析与设计:基于业务流程和数据需求,设计系统的各项功能模块,包括财务报表生成、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

2.4 界面设计:设计用户界面,使其符合用户操作习惯和需求。

2.5 数据库设计:建立数据库,设计数据表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系统开发与实施3.1 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开发相应的软件程序,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3.2 数据迁移:将现有系统中的数据导入到新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3 用户培训:对使用新系统的用户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系统操作和功能。

3.4 系统实施:将新系统部署到实际运营环境中,并进行运行和监控。

四、系统运维与改进4.1 系统运维: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4.2 数据安全管理: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3 性能监控与优化: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4.4 用户支持: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解决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5 系统改进: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需求,进行系统功能的改进和升级。

五、信息安全管理5.1 访问权限管理:建立权限控制机制,对用户进行分级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知识重点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知识重点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知识重点一、引言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AIS)是指为了提供会计信息而构建的、以基本的会计概念为基础的系统。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中的重点知识。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1. 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了达到经营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套政策、程序和措施。

在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中,合理的内部控制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保护机密性的关键。

合理的内部控制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要素。

2.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对会计信息系统造成威胁的风险。

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常见的风险包括网络安全风险、数据灾备风险、信息泄露风险等。

三、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建模1.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指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操作的软件系统。

在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至关重要,例如Oracle、MySQL等。

合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数据建模数据建模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关系等抽象化为概念模型,并在数据库中进行表达的过程。

常见的数据建模方法有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和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良好的数据建模可以清晰地描述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元素、实体和关系。

四、软件开发生命周期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概述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简称SDLC)是指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

在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中,遵循完整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能够提高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
第二章 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主要内容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了解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
第一节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的方式: 1.购买现成商品化软件 优点:费用低;速度快 缺点:依赖开发商维护;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 2.企业自行开发 优点:与企业业务高度协调;培养自己的开发、维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再开发 缺点:费用高;周期长 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是部分购买,部分开发
系统测试报告等
可行性项目建议书
一、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系统规划阶段:现状调查(初步调查),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可行性项目建议书
01
系统分析阶段:详细调查,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提出修改方案,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02
系统设计阶段:根据系统分析报告规定的功能,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 系统实施阶段:将设计的系统予以实施。购置硬件、编程、测试、写系统测试报告,编写系统操作手册等。 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要点
应当突出几个备选方案的主要功能之间的区别
记账凭证查询
按凭证号 查 询
按日期 查 询
按查询条件查 询
结构图 结构图中的主要成分: (1)模块 (2)调用 (3)数据
凭证号
日期
查询条件
模块划分的原则
代码的编码方法
顺序码 组码 群码(层次码)
代码设计原则
唯一性
系统性
简明性
稳定性
扩展性
合法、合规性
代码设计的步骤
确定代码对象 考查是否已有标准代码 根据代码对象的性质和处理要求,确定选用的代码类型和编码规则 考虑检错功能 用选用的规则对被表示的对象逐个设计出其代码,编制代码表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1. 简介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是指为了支持组织的会计活动而设计和实施的计算机化系统。

它通过收集、存储、处理和报告会计数据,为组织的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

本文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进行探讨,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数据流图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2. 需求分析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

需求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用户需求分析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访谈,了解他们对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和期望。

收集用户的需求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问卷调查以及观察用户实际操作等方式。

2.2 业务过程分析对组织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系统需要支持的各个业务过程。

将业务过程分解成一系列的活动和任务,需要考虑业务过程之间的关系和数据流动。

2.3 数据需求分析分析会计信息系统所需的数据和数据需求,包括数据的类型、格式和结构等。

确定哪些数据需要收集和存储,并确定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数据库设计。

3. 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系统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等。

选择合适的平台和技术,设计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模块划分。

根据数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包括实体关系图(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ERD)、关系模式(Relational Schema)等。

3.3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使其易于使用和操作。

用户界面设计应考虑用户的习惯和操作方式,提供清晰、简洁和友好的界面。

设计系统的数据流图,描述数据的流动和转换过程。

通过数据流图可以清晰地表示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处理过程,帮助理解和优化系统。

4. 系统实施与测试在完成系统设计之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实施和测试。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分析过程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分析过程
数据说明书
总体设计(硬件、功能模块设计) 详细设计(代码、数据库、接口、
安全可靠性设计、程序 模块描述)
系统分析员
测试计划 概要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
完成程序编制
程序员
源程序清单
程序模块测试 功能模块测试 子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 试运行
系统分析员 系统设计员 程序员 用户
开发总结 用户手册 操作手册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
1、任务与步骤 2、可行性研究 3、系统详细调查 4、功能需求分析 5、系统数据字典
一、数据字典:
对数据流中的每一数据流、基本加工、文件及数据项, 下一个“严格的定义”,所有这些定义的次序汇集。
数据字典的描述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二、数据字典条目的类型: 1、数据流条目
2、基本加工条目
2、功能模块设计
3、数据库设计
4、代码设计 6、输出设计
5、输入设计 7、安全性、可靠性设计
8、模块处理过程的详细描述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概要 2、结构化系统设计
一、结构化设计方法是从数据流图出发,逐步产生系统的 总体结构。它将系统看成一个模块,然后按任务和功 能逐步将其分解成更具体的模块,直到模块足够简单、 明确,编程人员能按照模块的处理过程描述进行编程 时为止。
1、系统设计概要 2、结构化系统设计 3、功能模块设计
一、系统设计的目标 1、系统的可靠性 正确性、强健性、保密性 2、可维护性 可读性、可修改性、可扩充性 3、用户友好性
用户友好性、响应快速性 4、系统工作效率
系统的处理能力、处理速度和响应时间 5理方式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的系统配置
3、功能分析法
二、系统调查法:

第二章会计软件设计方法

第二章会计软件设计方法
1.结构化语言
2.判断树
也称为决策树,是用树形图来描述一个功能模块处理逻辑的过程。判 断树从最左边的树根向右延伸,在每个树结点处,根据条件的取值,可找 到相应的处理策略,所有的处理结果均列在最右边。
例:某产品促销折扣计算方案如下:交易额在20万元以下的无折扣优惠, 交易额在20万元以上的,如果欠款期限低于3个月,那么优惠8%,如果 欠款期限在3个月以上,与公司有业务往来10年以上的老客户优惠5%, 10年以下的新客户优惠2%。
2-1 会计软件设计的方法概述
一、生命周期法
(一)含义
1.生命周期 2.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法是把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视为一个由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 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等阶段组成的生命周期。
(二)工作流程
1.系统分析 2.系统设计 3.程序设计 4.系统测试 5.运行和维护 6.系统评估
生命周期法(瀑布式软件开发方法)
2.根据下图数据文件编写相应的数据词典(字段宽度自定)
记账凭证
字第 号
年月日
附单据
摘要
科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合计
1.确定用户初步需求 2.设计系统初始原型 3.使用、评价原型 4.修改、完善原型
三、 “三库论” 四法、会计软件的运行平台与开发工具
原型法的开发流程
用户需求 开发原型系统
使用原型 评价原型
满意
满意模型
满意否?
不满意
修改原型
2-2 系统分析
一、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对开发项目分析研究,进而提出解决问 题的办法。系统分析从系统调查开始,完成可行性研究后,开发人员需 要对会计信息系统做进一步的需求分析,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会计实验数据分析报告(3篇)

会计实验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质量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不断完善。

会计实验作为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会计数据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实验目的1. 熟悉企业会计实务操作流程;2. 掌握会计核算方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3.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会计数据的能力;4. 检验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三、实验内容1. 实验资料:某企业2020年度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2. 实验步骤:(1)对企业会计凭证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2)根据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3)编制财务报表;(4)分析、处理会计数据,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会计凭证审核通过对企业2020年度的会计凭证进行审核,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凭证填写不规范,如日期、金额、摘要等;(2)部分凭证缺少附件;(3)部分凭证存在虚假记载。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会计凭证的填写规范,提高会计凭证质量;(2)完善凭证审核制度,确保凭证真实、合法;(3)加强内部监督,杜绝虚假记载。

2. 会计账簿登记根据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账簿登记错误,如借贷方向、金额等;(2)部分账簿存在漏记、错记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核算水平;(2)完善账簿登记制度,确保账簿准确、完整;(3)加强内部审计,防止错记、漏记现象。

3. 财务报表编制根据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报表项目计算错误;(2)部分报表项目数据来源不准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报表编制水平;(2)完善报表编制制度,确保报表数据准确、可靠;(3)加强内部审计,防止报表编制错误。

4. 会计数据分析通过对企业2020年度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营业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净利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资产负债率较高。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会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库基础知识。

3.熟悉会计信息系统的日常操作和维护。

4.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5.能够熟练操作会计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会计数据录入、修改和查询。

6.能够运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7.能够运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

8.能够运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企业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防止违规操作和数据泄露。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2.会计信息系统的原理: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库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

3.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教授会计信息系统的日常操作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会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4.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软件分析与设计第一章帐务处理程序分析学习目的与要求:帐务核算系统是会计核算软件中使用最为广泛、最为重要的一个子系统。

本章以系统开发过程为主线,简要介绍各过程的任务、要求及注意事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读者对帐务处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及每个过程所涉及的原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白各个过程完成的内容及任务对以后工作的重要性。

内容提要第一节会计工作现状调查一、系统工作状况调查的主要内容1、数据方面的调查。

2、处理内容方面的调查。

3、特殊事务方面的调查。

4、处理方式方面的调查。

5、代码方面的调查。

二、企业通常采用的帐务处理程序1、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2、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3、汇总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4、多栏式日记帐务处理程序三、会计工作状况调查的意义会计工作现状调查是进行系统初步设计的基础,如果会计工作现状没有调查清楚就进行系统设计,则可能出现许多问题,满足不了用户的需要和功能不全的问题就要使设计人员从头再来进行系统的调查,因此,设计人员应认真对待调查工作。

第二节系统规划一、系统规划的任务根据现状调查所获得的资料,首先应归纳出用户的基本需求,除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外,应说明还有哪些附加功能,对于不能满足的用户要求要说明原因,所有的系统功能要清楚,在计算机系统的配置,会计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开发的初步安排等方面进行规划,编写需求分析说明书。

二、系统规划的内容1、计算机系统的配置方面。

2、在信息的处理方式方面。

3、在软件开发计划方面。

第三节概要设计一、概要设计的任务及意义概要设计是在系统可行性分析之后,为实现系统进行的技术设计,概要设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费用的多少,开发进度的快慢。

二、概要设计的内容1、系统要求。

2、系统目标的确定。

3、环境设计。

4、通用性设计。

5、保密性设计。

6、可维护性设计。

7、外部设计。

8、文件设计及其应考虑的因素数据的使用频度;数据的基本内容;记录格式;数据的流量;在某些时刻下,是否有两个及以上的程序使用数据;占用文件时,是对文件的全部记录进行处理,还是处理其中某一部分;文件及数据的保密度,允许哪些人存取数据,允许哪些人只读或禁止访问;文件名。

第四节详细设计一、详细设计的任务1、对概要设计的功能模块进行过程描述,开发一个可以直接转换成程序语言代码的软件表示,这种表示应当是无歧义且高度结构化的。

2.为每个模块建立一个“软件开发卷宗”文件。

二、详细设计阶段的实施步骤1、将概要设计产生的构成软件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逐步细化,形成若干个程序模块。

2、采用详细设计工具对程序模块进行过程描述。

3、确定各个模块间的详细接口信息。

4、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5、按完成标志进行评审,如未发现异常问题,则处理结束,否则而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评审,直至通过为止。

三、详细设计的完成标志1、详细地规定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包括参数的形式和传递方式,上下层调用关系。

2、确定了模块内的算法及数据结构。

四、过程的结构化构造1、过程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2、过程的结构化应遵循的原则使用有限数量的基本逻辑结构;利用基本结构将过程组成容易识别的“块”;每块都有且只能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易于转换成程序代码;容易修改设计五、详细设计工具1、图形工具,以图示方法描述模块处理过程。

2、语言工具,有伪代码或结构化英语来描述数据和处理过程。

3、表格工具,用表格来表示详细处理过程,这类工具适于处理逻辑十分复杂的条件和活动间的关联。

4、几种常用的详细设计工具:流程图;框图;判定树第五节详细设计交付的文件一、程序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说明书又称详细设计说明书。

编制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层次中的每一个模块的设计考虑,其应考虑如下内容:1.编写目的;2.程序系统的结构;3.程序设计说明(程序描述;功能;性能;输入项;输出项;算法;流程逻辑;接口;存贮分配;注释设计;限制条件;测试计划;尚未解决的问题)二、模块开发说明书模块开发说明书是在详细设计说明书经评审和批准后建立的,并在模块开发过程中逐步编写出来,它是管理人员监督开发进度并为以后的维护人员使用的技术文件,其主要内容如下:标题;模块开发情况(时间安排);功能说明;设计说明;源代码清单;测试说明;评审的结论第二章用户界面程序设计学习目的与要求:用户界面就是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相互交流数据与信息的一些接口规范,用户界面的友好性直接关系到软件系统的质量。

本章通过介绍数据输入界面、菜单等有关内容,说明在进行系统友好界面设计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则及常用惯例,通过学习,要求读者掌握菜单概念及菜单选择的程序实现。

内容提要第一节数据输入界面设计一、用户界面及其设计要求1、用户界面这一术语指的是用户和程序如何相互沟通,屏幕上的任何信息、文档资料以及键盘输入的命令都是用户界面的一部分,对屏幕设置,提示、菜单和联机帮助信息设计的好坏决定着用户界面是否高效、友好,也决定着软件是否能为用户接受,最佳的用户界面强调良好的屏幕设计,易于使用和用户友好。

2、用户界面设计时应考虑的一般原则:必须集成于系统设计之中,而不最后加上;减少击键次数来提高用户效率;预测用户的下一步动作;提供错误信息来帮助纠正错误;提供文档来减少培训时间;带有帮助信息;支持其它的输入装置。

二、输入数据程序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1、简明性2、一致性3、完整性4、使用颜色的原则5、输入格式第二节菜单和命令设计一、菜单及其功能1、菜单系统将当前允许用户选择操作的功能名称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让用户选择并完成该功能的一种用户界面形式。

2、菜单的功能·使不熟练的的用户熟练软件,即表述其功能和特性·提供可选项的清单·简化选择,从而防止产生错误·降低训练费用,因为菜单一步步引导用户完成任务·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二、菜单式样1、水平上托式菜单。

2、竖直上托式。

3、下拉菜单。

4、全屏幕菜单。

5、图标式菜单(类WINDOWS风格)。

三、菜单设计的考虑及权衡1、设计按下ESC键将控制返回到上一级菜单。

2、同时提供亮条选择菜单及字母菜单选择。

3、考虑用户拥有使用过的其它软件的菜单风格。

4、提供快捷选择。

四、菜单设计原则1、菜单设计所使用的名称要前后一致。

2、减少选项的数目,一般不要超过8项。

3、减少菜单级数的数目,一般不要超过4级。

4、提供快速返回键。

5、菜单选项的选项内容易于理解,一般不要使用技术性强的术语。

第四第用户界面程序设计举例一、下拉式菜单设计举例CLEARDO WHILE.T.@1,1 PROMPT"凭证输入”@1,10 PROMPT“查询”@1,20 PROMPT“记帐”@1,30 PROMPT“打印”@1,40 PROMPT“系统设置”@1,50 PROMPT“月末结转”@1,60 PROMPT“数据库维护”@1,70 PROMPT“退出”MENU TO CHODO CASECASE CHO=1SELECT 10USE GQCW1APPEND BLANKREPLACE BH WITH MXM,RR WITH"凭证输入” ;RQ WITH MA1,SJ1 WITH TIME()SET COLOR TO GB@4,2 CLEAR TO 11,22 DOUBLESET COLOR TO WIB@3,1 CLEAR TO 10,21 DOUBLE@5,3 PROMPT“1,采购单输入”@6,3 PROMPT“2,领料单输入”@7,3 PROMPT“3,修改采购单”@8,3 PROMPT“4,修改领料单”@9,3 PROMPT“0,退出”MENU TO CHO1DO CASE······ENDCASE······ENDCASEENDDO二、全屏幕菜单设计举例三、全屏幕菜单设计举例2第三章系统设置程序程序分析与设计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系统设置模块中的系统人员管理、科目设置与管理、自动转帐设置、银行对账设置等功能模块的有关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读者对口令设置及校验、科目代码设置的意义、科目代码增删的有关原则、自动转帐设置的原理、银行对账设制的原理及实现要有一定的理解。

内容提要第一节系统人员管理及口令设置一、系统人员管理1、系统人员管理的意义2、在帐务处理系统可设立如下一些岗位,各自具有一定的权限范围:(1)系统管理:可进行科目代码设置,系统人员管理、结帐、数据管理等功能的操作。

(2)制单:可进行会计凭证的录入操作。

(3)复核:可进行会计凭证的复核操作。

(4)修改:可进行会计凭证的修改操作;(5)处理:可进行记帐、对帐等操作;(6)打印:可进行打印输出各种帐、证、表的操作。

3、人员设置数据库中应设置的数据项。

二、口令的设置与修改。

*口令修改模块SET TALK OFFCLEARIF FILE(“KL.DBF”)RESTORE FROM KL.DBF ADDIENDTFJX=YDO WHILE JXKL="KL"+LTRIM(STR(K,3))KLM="KLM"+LTRIM(STR(K,3))IF TYPE("&KLM")=UPPER("C")STORE UPPER("AAA")TO &KLSTORE SPACE(30)TO &KLMELSESTORE &KLM+SPAC(30-LFN(&KLM))TO &KLMENDIFSTORE CHR(ASC(SUBS(&KL、1、1))+50)+CHR(ASC(SUBS(&KL、2、1))+45);+CHP(ASC(SUBS(&KL、3、1))+40)TO &KLCLEAR@1,30 SAY“修改口令”+STR(K,2)@3,5 SAY“原口令名为:”+&KLM@3,50 SAY“原口令为”+&KL@5,5 SAY“口令名改为:”GET &KLM@5,50 SAY“改口令为:”GET &KL@8,32 SAY“继续修改?”GET JX PICTURE"Y"READSTORE TRIM(&KLM)TO &KLMSTORE CHR (ASC(SUBS(&KL,1,1))-50)+CHR (ASC(SUBS(&KL 2.1))-45);+CHR(ASC(SUBS(&KL 3.1))-40)TO &KLK=K+1ENDDOSAVE TO KL.DBF ALL LIKE KL*RETURN三、口令校验程序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口令明码不能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