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的设计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以及处理分析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以及处理分析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以及处理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使大型建筑工程在质量上和工期上都有了保证。

后浇带、施工缝的留置在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但是近几年由于施工单位一味的强调了施工的高速度,因此后浇带、施工缝留置的形式、位置、处理的方式和质量等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就主要对后浇带和施工缝留置的形式、位置、处理的方式,以及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缝;处理方式;质量问题;措施Abstract: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and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all kinds of new technology, the innova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make larg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period are ensured. After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joint of indwelling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more common, bu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unit to emphasiz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speed, therefore after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joints form, position, processing methods and quality problems,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this paper is mainly on the post pouring zone and construction joint form, position, processing,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undertake brief analysis.Key words: after pouring belt;construction joint;processing mode;quality problems;measures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施工缝的概念施工缝是因为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为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和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是施工缝。

浅谈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后浇带设计原理与施工要求

浅谈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后浇带设计原理与施工要求

浅谈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后浇带设计原理与施工要求一、后浇带的设计原理1. 强化结构节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结构节点是承载力和受力性能比较关键的部位,一旦节点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不过关,就会对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而后浇带的设计原理之一就是强化结构节点,通过在节点部位设置一定的加固材料和施工工艺,来提高结构节点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从而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2. 加强构件连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构件连接处也是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和裂缝的地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后浇带的设计原理之一就是加强构件连接。

通过在构件连接处设置后浇带,可以有效地减少应力集中,提高连接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从而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补偿施工误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差和漏项,比如钢筋错位、混凝土浇筑不均匀等问题,这些施工质量上的缺陷会对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而后浇带的设计原理之一就是补偿施工误差,通过在结构某些部位设置后浇带,可以有效地修复和弥补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保证结构的整体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二、后浇带的施工要求1. 合理选材后浇带所用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和抗弯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

一般来说,后浇带所用的材料可以选择高强度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筋等,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而且还能够保证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 施工工艺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应该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首先需要对浇捣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科学设计,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在浇捣混凝土时需要采用适当的浇筑方法和工艺,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能够充分密实和均匀分布,从而避免出现裂缝和空鼓的问题。

还需要对后浇带的收口处进行合理处理,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3. 质量控制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执行。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和验收,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后浇带方案

后浇带方案

后浇带方案一、概述后浇带方案是指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建造完成后,对主体结构的某些部位进行加固和补强的施工方案。

通过后浇带的施工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后浇带的作用后浇带是建筑物结构防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如下的作用:1.加固主体结构:后浇带可以增加主体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承载能力。

2.提高抗震性能:通过后浇带的施工,可以将建筑物的重心向低层移动,提高抗震能力,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风险。

3.增加稳定性:后浇带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减少结构变形,延长使用寿命。

4.分散荷载:通过后浇带的施工,可以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分散到整个结构体系中,减小局部荷载的集中程度,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三、后浇带的施工步骤后浇带的施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材料的准备、施工图纸的制定、施工方案的确定等。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浇筑混凝土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首先需要确定好混凝土的配比,然后将混凝土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浇筑。

浇筑时要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同时要留意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保证后浇带的质量。

3.加固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后浇带进行加固处理。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钢筋的埋设、预应力钢束的张拉等。

通过加固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后浇带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养护在后浇带施工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养护。

保持良好的湿润环境,控制养护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四、后浇带设计的考虑因素在进行后浇带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结构的荷载特点:根据不同建筑物的荷载特点,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和布置方式。

2.结构的抗震需求:根据建筑物的抗震需求,确定后浇带的宽度和厚度,以及加固处理的方式。

3.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根据施工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和材料,确保后浇带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后浇带的做法及作用

后浇带的做法及作用

后浇带的做法及作用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

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

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小温度应力的问题一、施工后浇带的功能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二、施工后浇带的作法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

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

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

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侥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

地下室后浇带提前封闭工艺原理

地下室后浇带提前封闭工艺原理

地下室后浇带提前封闭工艺原理地下室后浇带是指在地下室墙体施工完成后,对地下室墙体的浇筑带进行提前封闭的工艺。

这种工艺的原理是为了保证地下室墙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地下室后浇带提前封闭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墙体施工:地下室墙体的施工是地下室后浇带提前封闭的前提。

墙体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墙体施工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可以选择现浇或者预制构件的方式进行。

2. 浇筑带设置:地下室后浇带的位置一般位于地下室墙体的底部和顶部。

浇筑带的设置可以采用混凝土或者其它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钢板等。

浇筑带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在150mm至300mm之间。

3. 浇筑带施工:地下室后浇带提前封闭的关键在于浇筑带的施工。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确保浇筑带的质量和密实度。

浇筑带的混凝土应符合设计强度要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混凝土的开裂和渗水。

4. 提前封闭:当地下室墙体的浇筑带达到设计要求后,应及时进行提前封闭。

提前封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下室墙体的变形和破坏,保证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封闭时可以采用水泥砂浆、聚合物封闭剂等材料进行封闭,确保封闭层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地下室后浇带提前封闭的工艺原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地下室墙体的变形和破坏,保证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浇筑带的提前封闭,可以避免地下室墙体在施工期间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同时,提前封闭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地下室后浇带提前封闭的工艺原理是为了保证地下室墙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墙体施工、浇筑带设置、浇筑带施工和提前封闭等步骤,可以有效地控制地下室墙体的变形和破坏,确保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种工艺在地下室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地下室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后浇带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后浇带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结构后浇带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设计结构后浇带的作用:1、收缩后浇带:收缩后浇带是为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强度增长过程中因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产生的裂缝,以达到释放大部分变形,减小约束力,避免出现贯通裂缝而设置。

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无严重影响的部位,即结构构件内力相对较小的位置,通常每隔30-40m设置一道,缝宽一般为800㎜。

2、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是为解决联体结构高低差所产生的沉降不均,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而设置,通常设置在高低变化的低结构部位,沿高结构贯通设置,缝宽一般为800㎜。

3、加强带:当混凝土结构超长过多时,设置后浇带不能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可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

二、后浇带的浇筑控制:一般设计主楼与地下车库(裙房)相连部位为沉降后浇带,其他部位为收缩后浇带。

沉降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时间为主楼结构封顶后60天浇筑,或经沉降观测其两侧沉降稳定后浇筑。

收缩后浇带的浇筑时间为相应楼层顶板浇筑完成后60天浇筑。

所有后浇带在混凝土浇筑前,严禁拆除和松动其两侧的支撑体系。

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比相应结构设计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三、施工质量控制:1、模板:(1)底板、顶板后浇带模板支设: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采用碎拼法配制木模支设,以便于拆除。

利用小碎块多层板,5×10cm方木进行拼配,可采取企口型和凸口型垂直支设,设计有止水钢板时,将止水板加牢稳固好:如采取钢板网支设时,必须用双层钢板网,内侧一层密格网,外侧一层25×15×2.0厚的钢板网,后浇带内设钢筋支撑,见下图:墙体后浇带采用碎拼法支模,采用小碎块多层板,背后支顶木方定位加固。

外围防水墙体施工缝同样采用碎拼法支模。

后浇带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后浇带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后浇带的作用及设计要求.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第2.0.10条后浇带的定义是: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墙等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

作用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校核。

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

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

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1)调压力差。

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调时间差。

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3)调标高差。

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减小温度收缩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

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

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是指墙体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一段混凝土带,通常位于墙体顶部和底部。

它的作用和功能十分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后浇带的作用和施工技术。

一、后浇带的作用1. 框架的加固:在建筑物的墙体内部与外部之间设置混凝土后浇带,可以加强墙体的框架,提高墙体的整体性能和抗震能力。

2. 防止墙体断裂:在墙体加了后浇带后,能够弥补墙体上方开门窗造成的损伤或者墙体下方构造缺陷的不足,减轻墙体的受力状态,防止墙体断裂。

3. 控制裂缝的产生:后浇带还具有控制裂缝的作用。

由于施工、变形和自重等因素的作用,墙体可能会出现裂缝,后浇带可以用于分割裂缝,以减少裂缝的扩展和增加墙体的稳定性。

4. 保护墙面装饰:在墙体与地面之间加上后浇带后,可以防止地面材料流到墙面上,保证了墙面的整洁和美观。

二、后浇带的施工技术1. 材料选择:混凝土后浇带应选择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

在施工中,还需要选择优质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可以添加抗裂、防水和防腐等助剂,以增加混凝土的性能。

2. 尺寸设计:后浇带的尺寸和位置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包括高度、宽度和距墙体表面的距离等。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结构和使用要求,后浇带的尺寸也存在差异。

3. 施工工艺:施工时需要注意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要完全填满模板中的空洞,以保证均衡性和整体性。

同时,在进行浇筑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流动性。

为了防止空洞和裂缝,可以采用振捣、夯实等措施。

4. 拆模和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拆模。

在拆模之前,混凝土需要进行充分的养护,在达到足够强度和硬度之前,要避免外力冲击和振动。

养护时间一般为7-21天,养护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

总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后浇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作用。

在施工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尺寸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保证后浇带的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严格的施工工艺和充分的养护,可以确保后浇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基础或墙体浇筑完成后,在梁、柱和墙体的外侧设置的一道筑有机械连接钢筋的浇筑带。

后浇带具有很多重要的功能作用,对于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施工技术也是保证后浇带功能作用的重要保障。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以及施工技术。

一、后浇带的功能作用1. 结构连接后浇带是用来连接梁、柱、墙体等部件的重要构件。

建筑结构的受力体系在整个建筑物的承重墙、柱、梁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后浇带就起到了连接这些承重部件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承重部件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整体的抗震、抗风能力,保证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加固墙柱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由于一些原因,墙体和柱子的设计尺寸可能无法满足要求,此时就需要通过设置后浇带来加固墙柱的结构。

后浇带可以有效地增加墙体和柱子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 控制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外部环境、荷载作用等因素,往往会导致混凝土产生一定程度的裂缝。

而设置后浇带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减少裂缝的宽度和数量,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4. 防水防潮后浇带还可以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

由于后浇带在混凝土中起到了一种“屏障”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的渗透和混凝土的受潮,延长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二、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1. 材料选择后浇带的常用材料有混凝土、钢筋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质量稳定可靠的材料,以确保后浇带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合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钢筋的材质、规格也需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后浇带的受力性能。

2. 施工工艺后浇带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

首先需要做好模板的安装,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需要符合要求,以保证后浇带的几何尺寸。

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避免产生冷缝和夹渣,影响后浇带的整体性能。

在钢筋的绑扎以及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保证后浇带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能。

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先浇注主体结构,而后在主体结构浇筑完毕后再进行浇注的辅助结构。

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谈谈后浇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点。

一、后浇带设计1. 后浇带设计的基本原则后浇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具体而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

后浇带应与主体结构具备良好的连接性,确保后浇带与主体结构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

(2)后浇带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根据结构的具体需要,确定后浇带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以满足结构的力学性能和使用需求。

(3)后浇带与主体结构的热收缩差异。

考虑到混凝土的热收缩特性,后浇带的设计应合理设置伸缩缝,以减小主体结构和后浇带之间的应力差异。

2. 后浇带的材料选择后浇带的材料选择应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

常见的后浇带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加筋网等。

(1)混凝土:后浇带的材料主要以混凝土为主。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与主体结构的一致性。

(2)钢筋:对于需要增强后浇带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情况,可以适当设置钢筋。

钢筋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进行合理配置。

(3)加筋网:为提高后浇带的抗裂性能和整体稳定性,可以在混凝土浇注时使用加筋网。

加筋网的选用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与主体结构有良好的连接。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1. 后浇带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后浇带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1)主体结构浇注完毕后的养护。

确保主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同时预留出后浇带浇注的空间。

(2)后浇带模板的制作和安装。

根据后浇带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模板,制作模板并进行安装。

(3)后浇带施工材料的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后浇带所需的混凝土、钢筋和加筋网等材料。

2. 后浇带施工的步骤(1)细部处理:在进行后浇带施工前,需要对主体结构的表面进行清理和修整,确保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粘结性。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是指在墙体、柱、梁等构件浇筑完成后,在构件之间进行浇筑的一种加固措施。

它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也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连贯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从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以及施工技术两个方面对后浇带进行简要说明。

一、后浇带的功能作用1. 加固结构后浇带可以在混凝土构件之间形成横向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使建筑结构更加牢固。

2. 防止裂缝通过后浇带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由于温度变化、收缩变形等因素产生的裂缝,保证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3. 提高整体刚度后浇带的设置可以增加构件的整体刚度,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更加坚固和稳定,在面对外部风荷载或地震等自然力作用时有更好的抵抗能力。

4. 连接梁柱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后浇带可以起到横向连接梁柱的作用,增加梁柱节点的刚度和强度,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5. 加强受力面通过后浇带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加强构件的受力面,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使整体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二、后浇带的施工技术1. 材料准备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混凝土、钢筋、模板等。

混凝土应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和标号,钢筋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预埋,模板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平整度。

2. 模板安装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模板的安装工作。

模板的选择要考虑到构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和坡度等因素,要确保模板的安装稳固和平整。

3. 钢筋加工和预埋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钢筋的加工和预埋工作。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钢筋进行弯曲和焊接,然后进行预埋,要确保钢筋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4.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安装和钢筋预埋完成后,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均匀性,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浇筑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在建筑工程领域,后浇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对于解决建筑结构因温度变化、收缩不均等原因产生的裂缝问题,保证建筑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一、后浇带的定义与作用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其主要作用包括:1、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

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 1 2 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

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在施工中预留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二、后浇带的设计要点1、位置选择后浇带的位置应选择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如梁、板的反弯点附近。

同时,应避免在剪力墙中部设置后浇带,以免影响剪力墙的整体性。

对于地下室的后浇带,应设置在地下室顶板、底板和外墙的相应位置。

2、间距设置后浇带的间距应根据建筑的长度、结构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为 30 40 米,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为 700 1000 毫米。

3、类型选择后浇带主要有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两种类型。

沉降后浇带主要用于解决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伸缩后浇带则用于减小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影响。

在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后浇带类型。

4、钢筋处理在后浇带处,钢筋一般应贯通不断。

对于沉降后浇带,钢筋应在浇灌后浇带混凝土前断开,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对于伸缩后浇带,钢筋通常不断开。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是指在某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工序。

后浇带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详细介绍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以及施工技术。

一、后浇带的作用1. 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需要增加其承载能力,而后浇带在建筑物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墙体的抗弯强度和对地震的抗震能力,使建筑物更加稳固牢固。

2. 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建筑物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它的使用寿命。

后浇带可以增加建筑物的耐久性。

它可以填充墙体、框架等结构的接缝,减少水分渗透,防止裂缝出现。

通过后浇带的加固处理,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美化建筑物外观建筑物外观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浇带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度。

在建筑物的不同位置浇筑不同的颜色、材料的混凝土,可以打造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和形状,增加建筑物的美观度和艺术感。

后浇带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隔音性和保温性。

在不同位置浇筑不同密度的混凝土,可以抑制噪音的传播,提高室内的隔音效果。

在保温方面,通过浇筑灰白色混凝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后浇带的施工技术1. 预处理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处理。

首先要将墙体表面清理干净,保证后浇带的粘结性,同时检查墙体表面是否存在裂缝和不平部分,如有必须进行处理。

2. 模板制作后浇带是需要模板的,因此,需要先制作好模板。

模板的制作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模板的尺寸、质量等达到要求,避免出现模板变形、漏浆等情况。

3. 调浆施工材料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置。

在后浇带的施工中,浇筑的混凝土应采用与之前的混凝土配比相同的配合比,确保墙体的一致性。

4. 施工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认后浇带的位置及高程。

人工浇注时,应按照标高标准,在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密度的混凝土,确保外观美观、牢固耐用。

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物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在浇筑主体结构之后,再在主体结构外围浇筑一层较窄的混凝土带。

后浇带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桥梁、水利工程等各种建筑工程中,主要起到以下功能作用:1. 增强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通过在主体结构外侧再次浇筑一层混凝土,能够有效地增加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后浇带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增加结构的抗弯和抗剪能力,减小结构变形,提高结构在承受外荷载时的稳定性。

2. 改善抗震性能后浇带的使用能够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增加结构的抗震承载能力和抗震稳定性。

后浇带通过在主体结构外围设置一道较为坚实的“护墙”,能够有效地防止结构出现倾斜和断裂的情况,减轻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

3. 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后浇带的设置和使用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在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防水方面,后浇带也有一定的作用。

后浇带能够避免建筑物下方环境水土的影响,通过在结构上设置水平、竖向隔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防潮性能和隔音性能。

4. 降低工程成本通过使用后浇带技术,可以降低建筑工程开支。

后浇带相较于一般混凝土结构成本略微高一些,但从长远来看,能够通过增加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与修建相关的市政交通费用等方面,实现工程成本的降低。

施工技术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混凝土构造和浇筑经验,施工必须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

具体施工流程如下:1. 确定后浇带的设计要求:确定设计中的混凝土材料种类、强度等等。

2. 确定后浇带的施工范围:根据设计要求,确立后浇带宽度、高度和长度,并进行相应的布置工作。

3. 对于外侧尚未与结构连续的地方,先在主体结构中开启对应的缺口。

4. 混凝土的准备:混合水泥、骨料、砂子等混凝土材料进行配比;5. 制作防护措施:施工前应在主体结构的外围用钢筋网和木架搭建好施工防护措施。

6. 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从斜面导入后浇带内,并进行均匀振动和整平。

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施工部署和工艺1.1 施工准备(1)后浇带的设计原理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这种设计已列入规范而被广泛使用,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各构筑物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2)施工后浇带是在整个建筑物中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这种“缝”在整个结构施工中既解决了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温度应力,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3)设计采用在施工中留后浇带的做法,以便将原来“超长”的平面“化整为零”,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约束应力(混凝土的收缩、竖向荷重差异过大时产生的变形应力)释放,而持后浇带施工完成后,结构又“化零为整“大量减少了上述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减少了过多的设置永久性变形缝.1.2 后浇带设置: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厚度400、500mm ,C30、S6 抗渗混凝土;地下车库顶板,厚度240、280、320、340、360、400mm ,C30、S6 抗渗混凝土;剪力墙厚度为300MM 、,C30、S6 抗渗的混凝土.后浇带宽度800mm .楼栋地下室底板、顶板与主楼交界部分均设有后浇带(见后图) .1.3 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顶板、壁板均设有后浇带.由于底板、墙板与顶扳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均为双层双向钢筋,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密集,且须设止水钢板,因此对后浇带的处理比较复杂.特别是与一期接口的后浇带, 连接长,工程量大.由于与二期相隔的时间较长,原砼面长出青苔,钢筋生锈厉害,基础施工中难免碰撞,大部分钢筋变形扭曲,施工中钢筋除锈、调直及接口清理是一大难点.所以后浇带的留设和施工处理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八、、・1.4 对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要求(一)、对后浇带的要求:1、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伸缩后浇带在二侧砼龄期达到60 天后,经设计部门认可后进行浇筑.2、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完成、沉降稳定后,提供沉降观测数据,后浇带后浇时间一般为两个月,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并满足沉降稳定标准(两侧沉降差小于1~2mm/ 月),经设计院认可后进行浇筑.3、所有后浇带应采用微膨胀砼浇筑,后浇带砼强度等级比二侧砼高一级(+C5).4、后浇带留置部位钢筋应连续不断,为防止钢筋因锈蚀而削弱,后浇带的板中均布置双倍钢筋.5、后浇带企口采用粗糙的木模,本工程采用市场的商品" 快易收口钢网" 支挡,使界面保持粗糙.6、地下室后浇带必须采取覆盖保护措施,凡因留置后浇带而形成较大悬臂的部位应加支撑,待后浇带砼浇筑后强度达到100%时才能拆除.7、后浇带填筑前必须全面进行清理干净.如地下室积水,应抽排干净并清除干净该处余泥渣物,用水冲洗干净后,方能浇筑砼.8、施工缝应根据图纸有关规定留置,留置在次梁跨中1/3 处,主梁一不留施工缝.(二)、后浇带、施工缝的留设(2)留设方法如下:地下室底板底筋绑扎好后,按设计图的位置出200mm拉通长线,支架沿止水钢板中心线(即后浇带边线)与底筋焊接加固,支架完成后,下部用800目钢丝网帖成双层沿支架敷设并扎牢,止水钢板沿支架中心布置,与钢筋支架焊成整体,施工中注意控制钢板中心(每边200mm)必须在一条线上且必须水平.板面筋绑扎完成后,紧贴止水钢板上部用800目钢丝网扎紧或装梳子栏边模.(3)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应以其两侧轴线为界,自成一独立体系,同时又要确保与整体支承系统共同受力,即当相邻结构施工时,后浇带部位的支承架参与整体支承系统共同受力,但当相邻结构模板及支承架拆除后,后浇带部位的支承架及模板独立工作的性能不变,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与模板间应不产生间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接缝平顺(4)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必须在后浇带部位的砼达到设计要求的100%H,方可拆除,板部位的后浇带模板支撑时,两侧考虑采用 1.8cm~2.0 cm第-7 -页/共15页(2)留设方法如下:地下室底板底筋绑扎好后,按设计图的位置出200mm拉通长线,支架沿止水钢板中心线(即后浇带边线)与底筋焊接加固,支架完成后,下部用800目钢丝网帖成双层沿支架敷设并扎牢,止水钢板沿支架中心布置,与钢筋支架焊成整体,施工中注意控制钢板中心(每边200mm)必须在一条线上且必须水平.板面筋绑扎完成后,紧贴止水钢板上部用800目钢丝网扎紧或装梳子栏边模.(4)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必须在后浇带部位的砼达到设计要求的100%H,方可拆除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费人工;墙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板底标高以上10mm处.过低则不利于支板底模.(二)、施工缝的处理:(1 )防止垃圾等杂物落入后浇带内的措施:施工缝处理并清理干净后,应在后浇带两侧的板面上砌筑二皮砖墙,外侧用砖砌体做成防水坎,然后在后浇带的上面辅封盖木模板,避免以后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及建筑垃圾掉入后浇带内(2)梁头部位:在拆模后绑扎钢筋之前,施工队放线人员将梁头位置在墙上弹出边线,接着施工队派专人用砂轮切割机配合使用錾子将梁头位置精确凿出,要求凿除多余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膜、浮浆、松动石子等,并清除干净(3)后浇带和施工缝在浇灌前,应将钢筋除锈,调直理顺,将接缝处的砼凿毛,清除松石子和杂物,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纯水泥浆一道(4)后浇带和施工缝在浇筑砼时,振棒落振点先振两侧,后振中间,多点轻振,捣实.后浇带捣实后即抹平,清除余浆.1 . 5后浇带的保护措施⑴、底板后浇带的临时保护措施:后浇带空置期间,为防止杂物、污水进入,可采取以下圭寸闭措施:在底板后浇带上侧砌筑120mm宽、200mm高的砖带,上部用胶合板或编织布全封闭.⑵、混凝土墙后浇带的保护措施:①、回填土前后浇带的保护措施:由于该工程工期紧,建筑物周边的施工回旋余地狭小,必须回填土方、平整场地及硬底化后方可进行后期施工,因此要对墙体后浇带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在后浇带处用钢筋砼预制板保护,在钢筋砼预制板上作超前防水层,形成一个对混凝土墙后浇带保护的设施,并做好临边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排水措施.②、墙体后浇带内侧的保护:墙体后浇带采用胶合板加以全封闭,以防止杂物落入③、顶板(楼面)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后浇带封闭前,后浇带位置的顶板模板不得拆除.个别需拆除的,需在28天后,并及时用钢管回顶.1.6 浇筑前的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浇筑后浇带砼前应提前和商品砼厂家联系,特别注意配合比的砼强度等级和微膨胀剂的掺入.2 、机具准备后浇带位于基础和墙体及梁的部位上采用振捣棒振捣,位于现浇板部位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3、技术准备在施工前应该注意砼配合比的情况,做好操作人员的交底工作,单独做好钢筋隐检的工作,注意留置试块.4、作业条件满足设计施工图规定的时间,并在沉降观测得到设计部门认可后、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1.7 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拆除、清理后浇带杂物、整形、绑扎或补焊2、施工方法1)拆除、清理后浇带杂物: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在原楼层施工时,为了追求后浇带留置位置的准确和观感,在后浇带二侧为钢丝网和木方,现在施工时要将木方全部拆除,将多余的钢丝网剔除,梁板后浇带内的流浆和多出的砼需凿除干净并凿直,将原有的砼垃圾全部清理干净方可进入下道工序.2)钢筋除锈和调直:钢筋除锈包括将所有钢筋全部除锈,基础内的钢筋用长把钢丝刷进行除锈;除锈后用水将后浇带内的钢筋锈冲洗干净;除锈后要将钢筋弯曲的进行调直,梁板内的受力钢筋需按设计要求进行搭接和补焊,需增补的钢筋要进行增补;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基础除锈冲洗后要立即进行浇筑,楼层后浇带在砼浇筑前进行冲洗,防止钢筋二次锈蚀.3)模板的支设: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清理完成后可直接浇筑砼,不需装模,梁板及外墙等部位的后浇带需先装模板才能浇捣.模板的支设同原设计梁(墙)板尺寸,下部支撑必须顶紧,地下室外墙加固用对拉止水螺杆.楼层后浇带的模板从下到上分层进行,中间不能间断.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a 、混凝土浇筑前要将后浇带内杂物清理干净,用水冲洗后刷纯水泥浆一道.b 、混凝土比设计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c 、后浇带和施工缝在浇筑砼时,振棒落振点先振两侧,后振中间,多点轻振,捣实.后浇带捣实后即抹平,清除余浆.d 、为保证后浇带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控制混凝土早期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养护工作,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 进行,养护时间应不小于14d ,水平梁板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以保证砼体处于湿润状态.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e 、在浇筑砼时,专人专职巡检缝底支模,是否有松动,暴裂、变形等现象. 如有即停止浇筑,对支模进行抢修后再浇筑.3.8 后浇带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后浇带要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中应高度重视下列问题:(1)、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图施工,施工时应用堵头板.不能留成自然斜坡槎,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造成混凝土不密实,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地下室底板还易产生渗水现象.(2)、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保证钢筋不被踩踏.坚决避免后浇带不设围护,踩弯钢筋、钢筋杂乱、建筑垃圾较多,不易清理的现象.(3)、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清除杂物、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一般不少于24 小时.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及时浇筑混凝土.若两侧混凝土不凿毛就浇注,容易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难以保证,处理不好就会在后浇带两侧造成两条贯空裂缝,极易渗水.(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等级比原先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并在混凝土中掺加防裂抗渗剂,使用微膨胀水泥,可使其产生微膨胀压力以抵消混凝土的干缩,温差等产生的拉应力,使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提高抗渗能力.(5)、后浇带后浇混凝土一定要精心振捣密实,注意浇水养护.避免因后浇混凝土用量较少,在后浇带旁人工拌制混凝土,随拌随浇,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现象地发生.(6)、后浇带部位的梁,板内钢筋不得切断,该部位梁板内的加强钢筋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设置.(7)、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5%以上后,方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 杜绝提前拆除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造成板边开裂,使结构承载能力下降.(8)、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振捣器距离模板的距离,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严重流失,一般振捣器距离模板控制在40~50cm 之间,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在钢丝网片及模板处,较深的垂直施工缝处应补用钢钎人工捣实.(9)因后浇带砼应采用提高一个强度等级、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施工前单独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提前做好水泥、砂、石和外加剂及掺合料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工作,及时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时认真计量,在混凝土浇筑时按规定留置标养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用以检验和证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后应重视其养护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3.9 质量保证措施(1)为了使后浇带施工达到一次性合格的质量目标,所有后浇带的清理、钢筋除锈、调直、模板的支设、砼浇筑等将派专人管理,并一直跟踪至养护结束.(2)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措施为保证后浇带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控制混凝土早期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养护工作,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 进行,养护时间应不小于14d ,水平梁板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以保证砼体处于湿润状态.。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建部分,它承担着多种功能作用。

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也是施工中需要特别重视的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一、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后浇带的主要功能是加固结构、防止开裂、分散荷载、连接主体结构和分部工程、以及提供基础装饰线条等。

具体来说,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固结构:后浇带具有加固主体结构的作用,可以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结构受力方面,后浇带可以有效地加固和增强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2. 防止开裂:后浇带能够有效地减少结构的开裂和变形,防止混凝土龟裂和渗水。

在施工中,通过合理设置后浇带,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提高结构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3. 分散荷载:后浇带能够将主体结构的荷载分散到不同的部位,降低结构的应力集中,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连接主体结构和分部工程:后浇带可以作为连接主体结构和分部工程的关键部位,有效地将不同部位的结构连接在一起,提高结构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

5. 提供基础装饰线条:在建筑装饰方面,后浇带可以作为提供基础线条的重要部分,美化和丰富建筑的外观。

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它不仅是结构的加固和连接部分,还可以起到防裂、分散荷载和装饰的作用。

二、后浇带的施工技术1. 合理设计后浇带:在施工前,需要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合理设计后浇带的位置、形式和尺寸。

根据不同的结构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设置后浇带的形式和参数,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2. 选择合适的材料:在后浇带的施工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模板等。

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需要根据结构的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等级和配合比;在选择钢筋和模板时,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3. 精准施工测量: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精准的施工测量,确保后浇带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将浇筑主体完成后,在构件两侧留置一定宽度的未拆模混凝土带,即后浇带。

后浇带在混凝土结构中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能够增强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本文将对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一、后浇带的功能作用1. 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增强后浇带能够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提高结构的抗震、抗风等能力。

在地震和风力作用下,后浇带能够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防止结构发生破坏和倒塌。

2. 桥梁结构的横向限位保护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后浇带可以起到一定的横向限位保护作用,避免桥墩发生侧翻和倾斜,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3. 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工作性能后浇带能够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变化和收缩变形,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应力集中,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

4. 养护混凝土表面后浇带能够作为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层,有效保护混凝土表面不受气候、风化和化学腐蚀的侵蚀,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5. 方便设置附属设施在建筑结构中设置后浇带,可以方便以后设置管线、道路等附属设施,减少对结构的影响和破坏。

二、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1. 合理设计后浇带尺寸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要求和受力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确定后浇带的尺寸和形式。

一般情况下,后浇带的宽度应不小于100mm,厚度不小于150mm。

2.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后浇带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确定,需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抗渗性,能够确保混凝土浇注后达到设计强度和密实度。

在复杂结构和重要部位,可以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3. 合理的浇筑工艺在浇筑后浇带时,需要采用合理的工艺和施工方法,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混凝土的渗漏和分层现象。

4. 合理的养护措施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稳定,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工程施工中后浇带

工程施工中后浇带

工程施工中后浇带一、后浇带的意义1.保障结构安全后浇带通常位于整个结构的重要部位,如梁柱节点、板柱节点等,对整个结构承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浇带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严格把关,确保其质量达标。

2.提高整体工程效果后浇带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美观度和整体效果,如果后浇带施工质量不达标,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注重细节,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3.延长结构使用寿命后浇带的主要作用是加固结构,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如果后浇带施工质量不达标,会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认真把关,确保其质量达标。

二、后浇带的施工方案设计1.施工原则后浇带的施工应该遵循“先轻后重,先低后高”的原则,即先进行浇筑部分水平平整轻质混凝土,再进行浇筑重质混凝土。

同时,后浇带的浇筑要分层进行,每层浇筑完毕后应该进行密实处理,以保证后浇带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施工工序后浇带的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模板安装、钢筋加工和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

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工序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3.施工标准后浇带的施工标准应该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国家建筑标准、行业标准等。

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三、后浇带的施工组织1.组织管理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工作中,应该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做好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的安排,确保施工进度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人员配备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工作中,需要合理配备施工人员,包括具有专业技术和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3.材料供应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工作中,需要保障施工所需材料的质量和供应及时,确保施工进度顺利进行。

后浇带pvc管模素混凝土独立柱支撑设计思路

后浇带pvc管模素混凝土独立柱支撑设计思路

后浇带pvc管模素混凝土独立柱支撑设计思路一、设计背景在建筑工程中,柱子是非常重要的承重构件。

在某些情况下,柱子需要单独支撑,例如某些大型建筑物的地下室、桥梁等。

在这些情况下,独立柱支撑是必不可少的。

而后浇带PVC管模素混凝土独立柱支撑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支撑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设计思路。

二、设计原理后浇带PVC管模素混凝土独立柱支撑,其原理就是在柱子的四周设置一圈PVC管模,然后在PVC管模内浇筑混凝土。

由于PVC管模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可以起到支撑混凝土的作用,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变形或塌陷等情况。

同时,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PVC管模可以被拆除,使得柱子表面光滑美观、无需二次修整,提高了工程效率。

三、设计步骤1. 确定柱子的尺寸和高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承重要求,确定柱子的截面尺寸和高度。

通常情况下,柱子的截面尺寸可以通过计算得出,而柱子的高度则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地情况进行确定。

2. 在柱子四周设置PVC管模。

根据柱子的尺寸,在柱子四周均匀地设置PVC管模,并确保PVC管模的高度略高于柱子的高度,以防止混凝土流出。

3. 混凝土搅拌。

按照配合比,将水泥、砂子、石子等混合物搅拌均匀,使其成为流动性较好的混凝土。

4. 浇筑混凝土。

将混凝土倒入PVC管模内,从底部开始向上浇筑,同时用振动棒进行振动,以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浇注速度和均匀性,以避免混凝土的塌陷或不均匀。

5. 养护。

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可以拆除PVC管模,使柱子表面光滑美观。

同时,需要对柱子进行养护,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设计注意事项1. PVC管模要坚固耐用。

PVC管模是整个支撑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因此需要选择坚固耐用、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的PVC管模。

2. 浇筑混凝土时要均匀。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均匀地浇注,避免出现混凝土的塌陷或不均匀现象。

3. 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合理。

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合理,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后浇带的设计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混凝土规范第9.1.1条)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

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

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建议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5%,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10到16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

必须指出的是,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更不能替代伸缩缝。

有一些结构设计者将后浇带和伸缩缝等同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

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

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

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例如高层建筑基础做在基岩层或卵石层上,或采用桩基时,高层建筑沉降变形量较小,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或地下室)连成整体。

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

当高层建筑与相邻的裙房之间设置永久变形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一般应大于裙房基础埋深至少2米,不满足此要求时应计算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发生相互倾斜。

笔者曾经参观过某工程,高层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纯地下车库一层,与高层建筑地下室贯通,其间设置了沉降缝,基础埋深基本相同,沉降缝间采用硬质材料填充。

由于没有解决好高层建筑与地下车库间的互倾问题,建筑投入使用后,发现沉降缝两侧墙体开裂,造成地下室渗漏。

近年来,复合地基得到了广泛应用,复合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持力层承载力,提高土体弹性模量,有效地控制建筑物沉降。

北京地区有些工程已经通过在高层建筑下采用复合地基的方法来替代桩基,以解决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差异沉降的问题。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如果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都应依据相关规范计算裙房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

当采用地基处理时,在结构设计图纸上,应明确规定采用地基处理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变形要求。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不能想当然,搞一刀切。

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米到50米。

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

为减小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尚应采取其他措施,通常可考虑以下方法:1,高层建筑采用桩基或其他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或补偿基础,尽量扩大高层建筑基础与地基接触面积,减小高层建筑基础底面接触压力,而裙房则采用埋深较浅的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等,调节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1、尽量减小裙房部分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即尽量增大裙房部分的基础底面接触压力,加
大裙房的沉浸量。

2、结合高层建筑埋置深度要求,调整高层建筑地下室高度,使地基持力层落在压缩性小、地基承载力高的土层上,可有效地减小高层建筑的沉降量。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结构设计者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多方面对比,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

后浇带部位的钢筋一般不宜断开,而应让钢筋连续通过,即只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临时断开。

但有时工程具体情况不允许留后浇带,例如某工程地下车库通道的顶板、底板均与主楼相连,但是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无法留设后浇带,于是要求施工单位先施工结构主体,待主体完成后再施工车道部分,要求施工单位对与主体相连的钢筋必须预留,后期采用焊接连接,同一截面的钢筋焊接连接率不得大于50%.有的工程将后浇带内钢筋全部断开,这时候,为避免在同一截面钢筋100%连接,宜将后浇带曲折布置,而不要沿一直线布置。

连接方式建议首选机械连接或焊接,但要注意施工质量。

采用搭接连接时,应注意后浇带宽度要满足按混凝土规范计算的钢筋搭接连接长度。

基础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于结构设计图纸上用详图明确表示出来,而不应推给施工单位。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宜在基础后浇带下设置防水板并增设一道附加防水层。

二、后浇带的施工
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或混凝土疏松。

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并由结构设计人员确定两侧断面形式,当地下室有防水要求时,地下室后浇带不宜留成直槎。

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或钢筋被压弯、踩弯。

在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涂刷界面剂,后浇带混凝土应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大一级,并且采用掺加了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宜控制其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并应有专人负责。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注意做好养护工作。

施工后浇带的封闭时间,一般来讲,对于收缩后浇带,不宜少于两个月,通常认为这时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已经完成60%以上;对于沉降后浇带,应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即要求高层建筑先施工、先沉降,以释放一部分高层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或者根据沉降观测,当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若高层建筑的沉降量较小,预估高层与裙房之间产生的差异沉降量处在控制范围之内时,亦可以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在封闭后浇带之前,结构设计者应在图纸上明确提出后浇带附近一定范围内不应允许施工堆放材料,限制施工荷载,并做好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支护。

特别是目前很多工程中,施工采用快拆体系的模板,这时候更要注意后浇带附近的支护质量,防止在拆除模板过程中,由于支撑松动、移位等造成结构开裂。

总之,施工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保证结构的质量。

1、对后浇带(缝)的设置有4种形式,即平缝、阶梯缝、企口缝和V形缝,这些缝使用效果各异,如何适从?
2、对后浇带内钢筋的留置处置方法不同(以下选择了4种现行标准,相互间缺乏一致性):
(1)受力筋在后浇缝处断开,然后用钢筋搭接接长;
(2)后浇带处钢筋可以贯穿不断;
(3)后浇带处钢筋必须贯通;
(4)后浇带处钢筋贯通,还应增设附加筋。

3、后浇带的宽度,有的标准要求大于等于800mm,有的要求1m宽。

4、对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要求不同,要求浇筑时间不一致:
(1)后浇带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种规定“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另一种规定要求“采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混凝土”;
(2)对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国标规定“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6周后施工”,而部颁标准要求“在箱基顶板浇筑混凝土14d后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