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第1课 语言的演变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的演变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往年不同,今年春运有更多高铁相伴,曾经要耗上两三天的旅程,如今可以朝发夕至
....,甚至半天时间就能抵达。
B.长期食用含有毒品的食物,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如土色
....、犯困等症状。
C.清早一开门,满街都是从法国突围来的士兵,有的倚墙半躺,有的席地而坐
....,一个个满身泥泞。
D.艰苦的环境激发了科学家的斗志,给了他们夜以继日
....地工作的动力。他们接受了各种挑战,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解析:选B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不合语境,使用不当。A项,朝发夕至:早晨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便利。使用恰当。C项,席地而坐:古人在地上铺设席子等物作为座。后泛指就地而坐。使用恰当。D项,夜以继日:日夜不停。使用恰当。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坚决有效的措施制止英语侵入汉语现象的蔓延,若干年后,汉语将变成汉英混杂、不汉不英,汉语将不再是一种独立、完整的传情达意的语言体系。
B.针对当前学生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的严重缺失,语文课本应用一些文学性强的作品去滋养学生的心灵。
C.“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既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让汉字书写美德得以传递,又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
D.别说诗经时代,清朝末年离现在才几十年,翻开那时候的小说像《官场现形记》之类来看看,已经有很多词语非加注不可了。
解析:选D A项,搭配不当,“变成”改为“变得”;B项,“针对”缺少宾语,在“缺失”后加“的现象”;C项,语序颠倒,应把“既”“又”引领的内容调换顺序。
3.根据语意,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汉水河畔的徘徊、星空下的辗转反侧,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的抑扬顿挫②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③玄妙灵动的狐女、变幻莫测的山市,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④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解析:选C ①《诗》出自先秦。②句出自唐·杜甫的诗歌。③“狐女”“山市”一句指的是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④句化用的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诗句。本题要按时间排序。
4.(江苏高考)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读万卷书寸草春晖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
D.读万卷书那些花儿指点江山
解析:选C 第一组《看见看见》《对话苏东坡》写出了阅读的感悟,《书虫诞生记》《家有书窝》写出了阅读的生活、心情,用“悦读生活”更能准确概括本组内容。而“读万卷书”强调读书多,文章名称主要谈读书,但不强调读书多。第二组由《同桌的你》《奔跑吧,兄弟》可以看出主要写自己和同学间的情谊,“那些花儿”用比喻的手法来写自己可爱的同学,而“寸草春晖”用来比喻父母的恩情自己难报万一,不合乎本组内容。第三组主要写自己青春期的思考,“我思我在”更合乎本组内容,而“指点江山”与青年的远大理想、宽广胸襟有关。
5.请把下面一组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语言的演变》一文的作者是吕叔湘老先生。
②《语言的演变》根据事物内部联系来阐明问题。
③吕老先生从语言三要素角度分类说明了语言的演变。
④语言三要素指语音、词汇、语法。
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语言的演变》一文的作者吕叔湘老先生根据事物内部联系,从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的角度对语言的演变问题分类进行了具体阐明。
(示例二)《语言的演变》是作者吕叔湘老先生根据事物内部联系,从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的角度分类说明语言演变的文章。
6.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
汉字字形演变表
答:
解析: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简明的能力。回答该题时主要看横栏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回答出至少两个特点,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参考答案: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从“鱼”“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留学英国的吕叔湘没等学业结束,于1938年初提前回国。当时家乡江苏已沦陷,吕老与流亡到湖南的家人会合后,转道云南,在云南大学文史系任副教授,教英语。著名学者施蛰存约他给《今日评论》周刊写文章。恰好早几天,吕老看到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说,每个句子总要有一个主词,觉得这种说法不全面。考虑再三,他就写了《中国话里的主词及其他》,这是吕老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1939年暑假开学后,系里给他加了一门中国文法课。这时候,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中国现代语法”的讲义已经印出来了,吕老在教课中遇到一些问题,想找王力先生商讨,可是当时王力先生住在越南河内从事汉越语的研究,他只好自己琢磨钻研。1940年暑假后,吕叔湘离开昆明,迁居成都,任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针对胡适和王静如的文章写的,他们两人认为“们”是从“俺、您、喒”的韵尾变来的,吕叔湘发现这个结论恰好把演变的历史颠倒了,引了许多材料加以说明。
吕叔湘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学人,非迫不得已,一般不参加社会上的种种应酬。吕老治学态度严谨,他的著作处处体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两千字的短文,都要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现在一些从事语言研究的人不屑于写一些小文章,认为“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上世纪80年代,吕老看到一家大报上把“风花雪月”错写成了“风花秋月”,于是他写文进行纠正。他也曾指出,小文章其实更难写。和他同一时代的学者,如叶圣陶、王力、朱德熙等大家都有这样的学术精神。
吕老从1952年起直接参与了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不辞辛劳地为推进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规范化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他和丁声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迄今已发行四千多万册,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研究汉语的最重要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