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政府主导 创新管理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政府主导创新管理机制
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环卫工作是一项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即便是环卫行业逐步推向市场化的今天,也必须坚定政府在环卫事业发展上的主管部门和投资主体地位。否则环卫行业将成为一盘散沙,更无从谈起长效发展。面对着城市的快速扩张,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城乡环境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城乡环境保洁水平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如何不断创新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城乡环境卫生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环卫人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完成的功课。
一、创新城乡环卫体制总思路
创新管理思路,实行三个“转变”:一是全面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使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管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由单元化投资模式向多元化投资模式转变,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基础,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投资为主体架构的投资主体,打破“政府投资”“行业包揽”的运行模式,使政府投入的增长控制在与城乡环境卫生发展同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水平;三是由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建立起依据规划保持连续性、依据条件法规对环卫产业进行调整、依据制度实
施长效管理、依据科学管理和翔实可靠的数据对工作绩效作出测评的科学管理体系。
按照济宁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我们应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中心工作目标,在目前已经建立的区、镇(街)、村(居)的环卫保洁体系和“村镇定点收集、区集中清运、市统一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完善区、街、村(居)三级管理体制,明确区、街、村(居)各自责任、保洁区域、范围。突出区级环卫部门的监督考核作用,强化镇(街)和村(居)的保洁作业实力,真正实现全区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一体化管理”的目标。通过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六大工程”等措施,着力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应该说这些措施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城镇化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城乡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件重要举措。区环卫部门腾出主要精力抓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督导检查,实现由干管不分向干管分开、由“运动员”向“裁判员”的转变,逐步建立区、街、村(居)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重心下移、责任清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只有建立这样高效的政府职能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城乡环境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现代化水平。
二、创新城乡环卫管理的秩序
随着环卫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区环卫部门更应该突出政策制定、监管考核的作用,从而在建立政事分开、管干分离、责权明确、重心下移的改革中,起到关键作用。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将环卫部门从直接组织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转到对环境卫生进行指导、检查、监督管理和对市容卫生市场间接调控上来。改革后的环卫部门一是要做好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及相关行业标准、规章制度的起草,针对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的几个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办法。如《门前三包》责任制、《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建筑渣土管理办法》、《临时摊点管理办法》等,以规范各种行为,减少对城市环境的造脏及污染;二是要强化对环卫作业单位进入市场进行资质审查和管理的作用,对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设立准入机制,有效解决垃圾收集、运输、堆放等出现的一系列难点、难题。如对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建筑渣土的运输单位、个人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对其日常经营行为实行监管。如对沿街门市、临时摊点、市场周边等进行规范管理,使其自觉形成遵纪守规的合法经营户。通过以上措施规范相关从业者的经营行为,使之不仅为城市经济建发挥作用,更要为城市环境发展做出贡献;三是建设大型环卫设施,用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收集、消纳处理;四是通过合同约定对作业实体实行契约管理,让隶属不同管理机构的环卫部门的环卫作业单位逐步从行政部门的隶属
管理中分离出来,与此同时,组建相应的环卫清洁服务公司和其他市容环卫专业公司,进行工商登记,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通过投标形式取得相应的经营服务权。通过这些改革,逐步建立运转高效的环卫行政管理新秩序。
要创新城乡环卫管理的秩序,需要夯实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基础。目前,国家住建部、省建设厅都出台了有关环卫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指导性文件,而我市至今还未形成有效的环卫管理机制,有关环卫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更是空白,在对环卫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缺少必要的依据,从而制约了环卫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当前,最紧迫的需要是:着手制定出台符合我区环卫工作实际的环卫发展专业规划,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招标管理办法、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环卫管理工作监督考核办法等政策法规,形成竞争环境,使环卫行业市场化运作规范有序,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加入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强化环卫发展后劲。
加强环卫监督管理,针对目前城市管理中诸多矛盾,提出采用“三个超前管理法”:一是超前“禁改放”疏导管理法。对摊贩变“堵”为“疏”,引摊入市,引凤筑巢,落实摊前一个桶,门前责任“新三包”(包卫生、包容貌、包监督)。二是超前占领阵地管理法。在卫生死角未形成前提前布控,实行全面
与重点专项整治相结合。三是超前数字化管理法。城市管理数字化是城市管理体制的一个发展趋势,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弥补管理人员的不足,真正实现城市管理“无缝隙、全覆盖、全天候”的监管,从而使监管更有针对性,提高应对突出事件的反应图,将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样一来,过去令人头痛的小街小巷、居民社区、集贸市场、旅游景点、城中村、内河、高速公路等区域的卫生死角,一定能在一场彻底持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收到良好效果,并建立起长效机制。
三、创新城乡环卫融资渠
环卫是一项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公益性事业,要突出政府在环卫发展投资的主导地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各级财政投入为基础的投资机制,区、镇(街)各级财政应以目前的作业服务与财政拨款为经费基数,同比例增加政府经费投入,并与环卫作业不断增长的服务质量相适应。对新建成交付使用的城市道路应按有关定额标准及时足额核拨,保洁作业实行公开招投标。同时,每年应按一定的经费增长比例用于环卫新机械、新车辆、新设备的投入,并将各镇(街)环卫设施、设备的购置统一到区财政年度预算中,实实在在地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通过市场运作和合理化配置资源,依靠政策引导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