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公司法修改大事记
公司法修订历程

通过: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次: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第二次: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三次: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第四次: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2013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号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次:2018年10月26号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作出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4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04.08.28•【文号】•【施行日期】2004.08.28•【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公司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一节设立第二节组织机构第三节国有独资公司第三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一节设立第二节股东大会第三节董事会、经理第四节监事会第四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第一节股份发行第二节股份转让第三节上市公司第五章公司债券第六章公司财务、会计第七章公司合并、分立第八章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第九章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第四条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
第五条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公司法

第13条第2款 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 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 责任。
14
公司的种类(三) ——以公司:分公司是指公 司在其住所以外设立的 从事经营活动的机构。 分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得 超出公司的经营范围。
分公司与子公司的对比?
第十四条 公司可以设立 分公司。设立分公司, 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 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 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公司设立分公司的,应 当向分公司所在地的市、 县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 记;核准登记的,发给 《营业执照》。
一般企业法人制度
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内容
5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自然人:含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 法人 非法人组织
6
法人制度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 组织。 民事权利能力: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 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法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 务的资格
自XXXX年XX月XX日
至
XXXX年XX月 XX日
本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 条例》设立,提交材料真实有效。谨此对真实性承担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字: 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X X X X X XXXX年XX月XX日 XXXX年XX月XX日
注:1、提交文件、证件应当使用A4纸。 2、应当使用钢笔、毛笔或签字笔工整地填写表格或签字。 3、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国有独资公司应当注明“有限责 任公司(国有独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注明“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或“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国企改革大事记

中石油成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
2007年,国务院确定了中央企业按照企业合并报表净利润8%的综合 比例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央企开始上缴“红利”。
2008年,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三、各阶段国企改革大事记(6)
2009年,200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通过,并 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011年, 中央企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围绕“做强做优、世界 一流”的核心目标,大力实施“一五三”战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 域集中。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2014年,混合所有制改革破冰;
2000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石油等央企先后在纽约或香港上市。
2002年,十六大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特设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委员会。
三、各阶段国企改革大事记(5)
全面改革阶段:
2、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03年以后) 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颁布实施《企业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2004年,国资委选择宝钢等7家国有独资的中央企业进行董事会试点 工作。 2006年,国资委加大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力度。 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造完成,各大银行相继上市。
1987年: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成为改革典型, 被称为“企业承包第一人”。
1989年:国营企业遭遇“三角债”困扰。 1990年:沪市、深市开市。 1991年:山东诸城市探索国企
产权实验,通过股份制、股份
合同制等形式将国营或集体 企业出售给个人。
三、各阶段国企改革大事记(4)
公司法修改历史

《公司法》的历史沿革【一】、94公司法【二】、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作如下修改:一、第六十七条修改为:“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主要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构、部门委派的人员组成,并有公司职工代表参加。
监事会的成员不得少于三人。
监事会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二)项规定的职权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权。
”“监事列席董事会会议。
”“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二、第二百二十九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属于高新技术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以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公司发行新股、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作如下修改:删去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二款。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根据本决定作修改后,重新公布。
【四】、第三次修正即现行公司法2005公司法【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已于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已于2008年5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9日起施行。
【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2010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4次会议通过。
公司法修改历史沿革

公司法修改历史沿革公司法的修改历史沿革自公司法的诞生以来,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公司法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下面将从时间顺序上回顾一下公司法的修改历史沿革。
第一次修改发生在20世纪初,当时的公司法主要是为了规范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大型企业。
这次修改主要集中在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上,以确保公司的合法性和稳定经营。
通过设立董事会、股东大会等机构,公司法为公司的内部管理提供了具体的规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公司法再次进行了修改。
这次修改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公司法对股份制企业的股东权益、公司利润分配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以适应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市场需求。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公司法再次进行了修改。
这一次修改主要是为了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公司法在注册资本、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参与经济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司法在21世纪初进行了新一轮的修改。
这一次修改主要是为了适应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公司法对电子签名、网络交易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法再次面临着修改的需求。
这一次修改主要是为了增强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公司法对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公司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总的来说,公司法的修改历史沿革体现了法律与时俱进的特点。
每一次的修改都是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保障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公平。
未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公司法还将继续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
公司法修改历程及修改内容

公司法修改历程及修改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法也在逐步完善和修改。
下面将
为大家综述公司法修改历程及修改内容。
1994年,公司法首次发布,在此基础上,2013年公司法又进行了
全面的修订。
这次修订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股权转让、股东权益保护、公司监管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和完善。
一、治理结构
2013年公司法修改中,增设了董事长职责和责任,提高了董事会
的职责和权利,规定了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的设置和职责。
同时,对股份公司和非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做了区别对待。
二、股权转让
公司法的修订还涉及到了股权转让。
对于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
人员等情况下的限制股份转让做了明确规定。
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和
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的管理制度也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三、股东权益保护
公司法修改中,对于股东权益保护做了更加严格和完善的要求。
股东大会成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规定了股东大会的召开、决议的方
式和程序等。
同时,规定了股东的信息公开和保护措施,加强了股东
权益的保障,增强了公司的透明度。
四、公司监管
公司法修订除了对内部企业管理做出规范外,对公司的外部监管制度也进行了完善和加强。
公司的年度报告、内部控制、财务报表等必须经过独立审计,并获得注册会计师的签字确认。
总之,公司法的历次修订都是为了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保障股东权益、规范公司行为和加强公司的监管等方面。
今后,公司法的修订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公司法律体系,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完善的法律保障。
历次公司法修订时间

历次公司法修订时间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公司法修订历程经历了多次重要的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对历次公司法修订进行回顾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公司法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公司法修订发生在1993年。
这次修订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公司行为,防范经济风险。
该修订主要围绕公司设立、公司组织形式、公司股东权益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第二次公司法修订于1999年进行。
这次修订的核心是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提升公司经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修订后的公司法在股东权益保护、关联交易管理、公司董事职责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调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公司法治化进程。
第三次公司法修订发生在2005年,修订内容更加深入和全面。
这次修订主要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为出发点,强化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修订后的公司法在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股权激励、公司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改革,为中国股市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次公司法修订于2013年进行,着重调整了公司设立、外资公司、公司清算等关键问题。
这次修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一步放宽了外资公司的设立条件和市场准入,为吸引外资和推动投资自由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五次公司法修订发生在2018年,这次修订涉及范围广泛,具有重要的法治意义。
修订后的公司法增加了关于公司章程、诚信经营、互联网经济等内容的规定,为适应新经济形势,加强了对互联网公司和新兴产业的监管。
通过对历次公司法修订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公司法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这些修订不仅在法律层面上不断完善了对公司组织、治理和经营活动的规范,而且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先,公司法修订在始终强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司治理问题日益凸显。
修订的目的是通过规范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加强对公司决策的监督,提高公司运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公司法修订不断加强股东权益的保护。
公司法详解

解析
股东负有限责任应由两个前提条件:公司应是独
立的主体;股东的行为是规范的。 理论上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股东的责任就应当
不是有限责任。如: 股东与公司之间财产混淆不清 股东不以公司法规定,超比例分配股利 股东抽回注册资本 股东与公司财务未分开 公司的利润通过不合法手段转移给股东 股东不负责任的随意撤换董事、监事、经营人员, 造成公司管理混乱 公司实际是股东的代理人 股东不适当地干预公司正常活动。
目录
目录
• 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一节 股份发行 第二节 股份转让 第六章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的资格和义务 第七章 公司债券 第八章 公司财务、会计 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十章 公司解散和清算 第十一章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附则
无限公司 有限公司
按承担责任方式:
两合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两合公司
1.无限责任公司。 简称无限公司,是由对公司债务负无限 连带清偿责任的股东所组成的公司。当公司 的资本不足以清偿债务时,任何一个股东均 须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2.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有限公司,指由法律规定的一定人 数的股东所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 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是现代公司的基本 形式。
4.当事人权利义务不同。合伙的财产属于合伙 人共有,合伙事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由合伙人 共同执行,公司财产名义上属于公司法人所有, 公司义务由公司机关单独执行; 5.责任承担不同。合伙组织对外承担无限责任, 其责任主体最终归结为合伙人个人,故债权人 可以向任何一个合伙人请求清偿;而公司则以 法人承担责任,债权人不能直接向股东提出清 偿要求; 6.规模大小不同。
(二)区别 1.成立的基础不同。合伙以合伙合同为基础,公 司以章程为基础,前者由合伙人共同制定,其 内容可不公开,而后者则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人拟订,切是 公开性文件; 2.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同。合伙人之间主要是一 种人身信任关系,而股东之间则主要是重茬关 系; 3.主体地位不同。公司是独立于组成人员的法律 拟制体,而合伙则没有分离于组成人员的独立 法律人格;
公司法历次修订主要内容

公司法历次修订主要内容
自1979年出台至今,中国的公司法经历了多次修订。
这些修订主要针对公司组织形式、股东权益保护、公司治理、企业转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以下是公司法历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1. 1993年修订:该次修订着重强调了公司法对公司股东权益的保护,并引入了"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新的公司组织形式。
这一修订促使更多的企业选择了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以降低创业风险。
2. 1999年修订:这次修订增加了对公司治理的规范,强调了股东会的权力和地位。
修订后的公司法规定了股东会的召开程序、表决权利等,旨在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2005年修订:这次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公司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并增加了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责任的明确规定。
公司法规定了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对违法失职行为进行了规范和惩处。
4. 2013年修订:该次修订主要对公司治理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增加了对董事会独立性的要求,并引入了股东会表决权多数通过的决策制度。
此外,修订后的公司法还明确了公司章程的重要性和法律效力。
5. 2018年修订:最新一次修订主要针对了公司投资者保护和企业转型。
修订后的公司法加强了对股东滥用表决权、虚假陈述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修订还鼓励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激发员工的创新和激情。
总的来说,中国公司法历次修订都致力于完善公司治理、保护股东权益、促进企业转型。
这些修订不仅为企业营造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也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公司法讲座

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 徐宇辉 二00八年七月十日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一、公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颁布和修改
1992年5月15日,国家体改委制定的《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 》 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
《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颁布,1994年7月1日施行。 在刚刚施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我国第一部系统规定 公司事项的法律,具有标志性意义 1999年12月25日第一次修改 一是增加国有独资公司设立监事会的规定;二是增加支持高新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的规定。
规范公司对外担保
原公司法: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新公司法第十五条: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 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担保总额及单项 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 者股东大会决议。 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 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 增加理由: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可能给公司财产带来较大风 险,需要慎重。实际生活中这方面发生的问题较多,公司法对此需要 加以规范
有限公司组织机构的修改
1、关于股东会的修改 修改事项 第三十八条 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 监事的报酬事项; (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 决算方案; (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八)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九)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2004年公司法修订内容[001]
![2004年公司法修订内容[001]](https://img.taocdn.com/s3/m/cc08463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b.png)
2004年公司法修订内容2004年公司法修订内容——创新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2004年,我国公司法经历了一次重要的修订,这次修订对于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修订后的公司法具有突出的生动性、全面性和指导意义,以下将对其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首先,在修订后的公司法中,强调了企业独立自主经营的原则,这为企业家和创业者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和市场竞争的空间。
法律对于公司的设立和运营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健康、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
这一举措显著提高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修订后的公司法注重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
为了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和加强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法律对公司董事会的权力、职责和限制做出了明确规定。
同时,还强调了对公司治理过程的透明度要求,要求公司在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等方面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公司信用度,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促进了市场规范化运行。
再次,修订后的公司法充分体现了对小微企业的关注与支持。
法律对小微企业的设立、经营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简化注册程序、减少起始注册资本、减免税费等。
这些措施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激发了创业热情,推动了就业增长,为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修订后的公司法还关注了社会责任的履行。
法律要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要尊重环境、社会和相关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加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这一举措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呼吁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效益,推动企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总的来说,2004年公司法的修订内容不仅生动全面,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为企业的独立自主经营提供了法律保障,规范了公司治理结构,关注和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强调了社会责任的履行。
这些修订内容为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我国公司制度更加完善,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国际经济交流中的竞争力。
公司法

公司法现实意义和操作中的有关问题。
一、公司法的历史沿革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二、新公司法那么我们今天交流的是2005年的公司法,05年的修订可以说是大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新法。
它的修订的一些重大制度在新中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一)2005年修订的背景及总体评价(二)一人公司(三)公司法的资本制度(四)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谈的是对资本多数决这个原则的一些重大修订,主要是包括三个问题,一个是对控制股东也就是我们俗称为大股东的权力限制,二是对小股东的权利保护和救济加强,三是对债权人权利保护的加强。
大概是这么几个问题。
(一)修订背景及总体评价修订背景简单说,49年解放后到93年更严谨的说到91年这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可以说没有企业的。
我们所谓的企业现在不就是包括三种吗?公司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主要是公司企业。
86年日本有个经济学家小宫龙太郎来中国参加研讨会他就得出这么个结论。
确实如此,在这之前我们也存在着许多公司,但都是作为准行政机关存在的一些行业性的总公司,它实际上是一种准国家机关,压根就不具有多元的产权结构呀、严谨的治理结构呀、投资人承担有限责任呀等这样的结构。
你现在也可以看到,就包括中国已经上市的国有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其实最终的国家就是我们的政府还在承担着什么责任呢?无限责任。
这个从实证分析上可以看到,就包括最尖端的公司比如说证券公司,大的证券公司如南方证券一倒闭,实际上最后还是由政府来买单。
所以真正能够做到民法上的什么法人人格独立呀、财产独立呀、有限责任呀在93年之前的中国大地上是不存在的。
2004年公司法修订内容

2004年公司法修订内容自2006年3月1日起,新修订的《公司法》正式实施。
这次修订在我国公司制度的漫长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进一步健全了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增强了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规范公司治理,保护股东权益,加强信息披露。
修订后的《公司法》在公司的组织、权利、义务和责任方面都有了更加详细和明确的规定,明确了公司股东和董事会的权利与责任,强化了中小股东的保护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公司内部腐败现象的发生。
第二,明确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公司制度。
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管理结构和运作程序,明确了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等内部机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使公司运作更加规范、透明。
第三,加强对公司的执法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
修订后的《公司法》强化了对公司的监管力度,明确了熟悉公司法律、财务和经济问题的监管机构,重视对重大行政处罚的规定,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加强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意识。
修订后的《公司法》在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方面也有了更加详细和严格的规定,推动了公司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发展。
第五,促进公司的独立自主和发展。
修订后的《公司法》取消了对公司设立的管理权限,加强了公司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新修订的《公司法》在规范公司内部管理、保护股东权益、加强对公司的执法监管、促进公司的独立自主和发展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与进展,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也更好地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对公司经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全国股份制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公司法四次修改内容

公司法四次修改内容公司法是指对公司组织形式、公司运作机制以及公司与其他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等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由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法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下面将从四次修改内容的角度,对公司法进行分析和阐述。
第一次修改内容:公司类型的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公司类型的多元化成为了现实需要。
在第一次修改中,公司法对公司类型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公司类型。
例如,原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外,新增了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等类型。
这样的修改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提供更加灵活的经营方式。
第二次修改内容:公司治理的规范化在第二次修改中,公司法对公司治理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公司法增加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并规定了它们的运作方式和程序。
此外,公司法还加强了对公司内部交易、关联交易等行为的监管,以防止利益输送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第三次修改内容:公司信息的公开透明第三次修改中,公司法对公司信息的公开透明度进行了提高。
公司信息的公开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应当及时、真实、准确地公开重要信息,包括财务信息、经营状况、股权结构等。
此外,公司法还规定了违反信息公开义务的法律责任,以保证信息公开的效果和可信度。
第四次修改内容:公司破产和清算制度的完善第四次修改中,公司法对公司破产和清算制度进行了完善。
破产和清算是公司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护债权人权益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法明确了破产程序和清算程序,并规定了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此外,公司法还规定了破产保护措施,例如破产财产的保护和优先受偿权的设立,以保护各方的利益。
公司法的四次修改内容从公司类型、公司治理、公司信息公开和公司破产清算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完善。
公司法历次修订主要内容

公司法历次修订主要内容1. 前言公司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法规,它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运营管理、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法也不断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本文将对公司法历次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深入的介绍。
2. 第一次修订第一次修订公司法于19XX年XX月XX日通过,主要内容如下:2.1 公司类型第一次修订取消了原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类型,引入了新的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适用于小型企业,股份公司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2.2 公司治理第一次修订加强了公司的治理机制。
引入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三权分立的原则,明确了各个机构的职责和权力。
此外,加强了对公司高管的监督和约束,保护股东的权益。
2.3 股东权益保护第一次修订强化了对股东权益的保护。
规定了公司应当向股东提供信息,保障股东的知情权;明确了股东的表决权和收益权;加强了对公司决策的监督和约束。
2.4 公司治理结构第一次修订规定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要求。
明确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条件,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规定了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审计制度,加强了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监督。
3. 第二次修订第二次修订公司法于20XX年XX月XX日通过,主要内容如下:3.1 公司类型第二次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类型的分类。
引入了有限合伙公司和全民所有制公司两种类型,以适应不同的经营模式和所有制形式。
3.2 公司治理第二次修订进一步加强了公司治理的规范。
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权力和职责,加强了对高管人员的监督和约束。
此外,规定了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了对公司运营风险的管理。
3.3 股东权益保护第二次修订进一步加强了对股东权益的保护。
规定了公司应当及时披露信息,保障股东的知情权;加强了股东的表决权和收益权的保护;规定了股东行使股东权利的方式和程序。
3.4 公司治理结构第二次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2004年公司法修改大事记
赵文岩中国政法大学
一、《公司法》修改草案出台——迎接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手笔
2003年6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公司法》的修订,列入“抓紧时间研究起草、待条件成熟时适时安排审议”的30件法律草案之一。
2004年初的“两会”期间,共有601名全国人大代表、13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修改公司法的建议。
2004年春节过后,公司法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由国务院法制办负责,设立了不同的三个小组:由国务院相关部委的主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学者组成的专家小组,负责具体事务的起草小组。
三个小组在全国范围进行大量的立法调查,广泛征询各政府相关部门(证监会、工商局、商务部等)、各地方的意见,征询有关行业协会、企业意见,征询国外学者、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继续完善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2004年1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决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至此,始于去年年初的公司法修订终于尘埃初定。
预计草案将于2005年上半年通过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新公司法草案内容修改的幅度较大,包括独董制度的引进、股份回购、转投资限制、一人公司、最低资本额等方面,公司法修订草案共新增40多个条款,大改条款超过80个,删除条款10余个,还有50多处的文字改动。
二、《公司法》、《证券法》等九部法律因应《行政许可法》修改
行政许可法公布后,公路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拍卖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种子法、学位条例等9部法律中有些行政许可的规定,已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和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有必要对这9部法律的个别条款予以调整。
2004
年8月28日,9部法律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一次性予以修改。
其中公司法修正案删去原法律的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二款。
(原《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二款:“以超过票面金额为股票发行价格的,须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
”)
三、公司法修改国际研讨会
《公司法》修改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1日至12日在沪开幕。
该次会议由国务院法制办、中国证监会主办,上海证券交易所承办。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张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主任委员助理沈春耀,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等出席了会议。
上证所总经理朱从玖主持了会议开幕式。
来自全国人大财经委、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以及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我国香港的学者和境内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围绕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监管的特别规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及其适用、中小股东保护的法律规定、有关公司相互持股以及关联交易的规定、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高管人员的法定义务和法律责任制度、公司资本金制度等7项议题展开了研讨。
四、海峡两岸法学论坛
由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台湾法研究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省律师协会、福建省台湾法律研究所、香港律师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台湾华冈法学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法学论坛于2004年8月20日至2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借鉴与互动:公司法现代化的探讨”。
祖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150多名公司法学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公司法学的理论问题展开研讨,交流各自公司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大陆《公司法》的修改建言献策。
该论坛对《公司法》修改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对大陆《公司法》修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改的若干具体建议和台港澳《公司法》对大陆《公司法》修改的借鉴的三个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
五、中国公司法国际研讨会
2004年11月22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企业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公司法国际研讨会”正式召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陈清泰、原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卞耀武等领导出席会议。
世界银行代表Willianm P.Mako、美国密歇根大学Cindy教授、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布井千博、美国宾夕发尼亚大学Jacques delisle,s教授、美国天普大学教授麦泰伦、英国、日本等律师事务所专家,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工商总局、国资委、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海油、长江电力、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就中国公司法的修改与实施、未来的司法解释、两者如何衔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六、清华大学商法论坛
2004年9月25日至26日,在由清华大学商法研究中心主办、国务院法制办工交商事司与华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办的第四届“21世纪商法论坛”上,来自境内外的公司法专家学者,以“转型中的公司法的现代化”为主题,围绕公司法修改进行专题研讨。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该论坛已连续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过三届。
国内十余所高校公司法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台湾、香港、韩、日、英、德、澳以及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深学者与实业界人士携其论文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报告。
江平、王家福等著名学者到会并致辞。
与会者除就其本国公司法现状及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交流外,更主要的是聚焦中国公司法改革,力求对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作出贡献。
七、《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出版
2004年9月26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首发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该建议稿由“公司法修改”研究小组编写,王保树教授主编。
该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二是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的理由说明和参考立法例。
在“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中,仍采用了现行公司法只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公司的做法,但先规定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后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后者部分准用前者;并且设“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节,并入原“国有独资公司”的内容。
这样既坚持了公司法的内在和谐统一,又避免了重复规定导致的条文浪费。
该建议稿致力于提高公司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诉性。
八、中国—欧盟公司法研讨会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2004年10月30日,由西南政法大学欧盟法律研究所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与经济贸易法学院联办的“中国——欧盟公司法研讨会”召开。
德国法兰克福法学院前院长Porf.Kohl,西南政法大学校长龙宗智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王保树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清华大学法学院王保树教授首先就“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的改革”作了专题报告,针对目前我国立法与司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之后,20多位与会专家就“欧洲有限责任公司法的发展趋势”、“转轨时期我国公司立法理念的价值取向”、“公司设立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公司法实施中的若干争议问题”、“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对公司法研究的误导”、“与股权相关的几个立法盲点”等问题展开讨论。
九、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论坛
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发展与规范: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论坛(2004)--证券市场法制创新与国务院“九条意见”解读》于2004年4月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人大财金委副主任兼证券法修改领导小组组长周正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常委李连宁以及法学界,证券界著名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总计200多人出席了会议。
该论坛重点研讨了混合经营,股权分置与多层次市场体系,证券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发行上市与保荐制度,证券商融资、资产管理与证券商行为规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