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
(《金匮要略》)
[异名] 黄芪汤(《古今录验》,录自《外台秘要》卷17)。
[组成] 芍药六两酒炒(18g) 桂枝三两去皮(9g) 炙甘草二两(6g) 生姜切三
两(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饴糖一升(30g) 黄芪一两半(9g)
[用法] 以上七味,以水七升,先煮六味,去滓,内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
升,日三服。
[功用] 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 虚劳病,阴阳气血俱虚证。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画色无华,
心悸气短,自汗盗汗。.;
[病机分析] 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生化之源。今中焦虚寒,纳运无力,生化
不足,则致阴阳气血俱虚。中气虚寒,不得温养,故里急腹痛,喜温喜按;.气血生化不
足,机体失于温养,故形体羸瘦,面色无华;气血虚无以
养心,心失所养,则心悸气
短;营卫不足,表虚不固,则自汗盗汗。以上诸症皆因中焦虚寒,化源不足所致。
[配伍意义] 本方为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以温中补虚立法,是治疗虚劳的著名方
剂。方中黄芪甘温人肺,健脾益气;饴糖甘温补虚,缓急止痛,共为方中君药。桂枝助
阳,芍药益阴,二药相合,调和阴阳,化生气血为臣。生姜、大枣辛甘相合,健脾益
胃,调和营卫,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且炙甘草味甘,与桂枝、饴
糖相配“辛甘化阳”,合芍药“酸甘化阴”。诸药相合,益气建中,方可化源足,气血
生,营卫调,诸症平。
[类方比较] 本方与小建中汤均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用于中焦脾胃虚弱,
阴阳气血不足之证。由于本方更增黄芪一两半,而黄芪善补脾肺之气,又能固表止汗,
故更宜于中焦虚寒,气虚较著,兼有神疲乏力,自汗脉弱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益气温中的常用方,临床以里急
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
面色无华,心悸气短,或自汗盗汗,舌淡红,脉沉弱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同小建中汤。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慢性腹膜炎,慢性胃炎等
辨证属中气虚寒,阴阳气血俱虚的多种疾病。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呕家及中满者,均忌用本方。
[源流发展] 本方始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由小建中汤加黄
芪而成,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所谓“里急”,是指腹中拘急;“诸不足”,是指气
血阴阳俱虚。由于本方之论紧接于小建中汤条文之后,方中又加入黄芪,可知本方所治
证候与小建中汤证相似,惟其虚损更甚。提示运用小建中汤时可根据患者虚损的程度灵
活加减,由此亦可见仲景用方之法度。后世医家受其启迪,在应用本方时或再加人人
参,使补气之力益著(见《肘后备急方》卷4);或加入当归,与饴糖、白芍相伍,助
其养阴补血之功(见《外台秘要》卷工7引《必效方》);或
将桂枝易为肉桂,以增温阳
祛寒之效(见《证治要诀类方》卷1);或加白术、陈皮,既助脾胃之运化,又使补而不滞(见《伤寒全生集》卷2)等等,反映了本方对后世温中补虚之剂的影响。
[方论选录]
1.吴昆:“汗后身痛者,此由汗多耗损阴气,不能荣养筋骨,故令身痛;阳虚,故
令脉迟;汗后,故令脉弱。黄芪、甘草之甘,补中气也,然桂中有辛,同用之足以益卫
气而实表;芍药之酸,收阴气也,桂中有热,同用之足以利荣血而补虚。此方以建中名
者,建立中气,使其生育荣卫,通行津液,则表不虚而身痛自愈矣。”(《医方考》卷1)
2.喻昌:“虚劳病而至于亡血失精,消耗精液,枯槁四出,难为力矣。《内经》于针
药所莫制者,调以甘药,《金匮》遵之,而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急建其中气。俾
饮食增而津液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但用稼穑作甘之本味,而酸辛咸
苦,在所不用,盖舍此别无良法也。然用法者贵立于无过之地,宁但呕家不可用建中之
甘,即服甘药,微觉气阻气滞,更当虑甘药太过,令人中
满,早用橘皮、砂仁以行之可
也,不然甘药又不可恃,更将何所恃哉?后人多用乐令建中汤、十四味建中汤,虽无过
甘之弊,然乐令方中前胡、细辛为君,意在退热,而阴虚之热则不可退;十四味方中用
附、桂、,苁蓉,意在复阳,而阴虚之阳未必可复.又在用方者之善为裁酌矣。”(《医门
法律》卷6) 、‘
3.徐彬:“小建中汤本取化脾中之气,而肌肉乃脾之所生也,黄芪能走肌肉而实胃
气,故加之以补不足,则桂、芍所以补一身之阴阳,而黄芪、饴糖又所以补脾中之阴阳
也。若气短胸满加生姜,谓饮气滞阳,故生姜以宣之;腹满去枣加茯苓,蠲饮而正脾气
也;气不顺加半夏,去逆即所以补正也。”(《金匮要略论注》卷6)
4。陈元犀:“虚劳里急者,里虚脉急也;诸不足者,五脏阴精、阳气俱不足也。
《经》云:阴阳俱不足,补阴则阳脱,泻阳则阴竭,如是者当调以甘药。又云:针药所
莫及,调以甘药。故用小建中汤君以饴糖、甘草,本稼穑作甘之味,以建立中气,即
《内经》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也。又有桂枝、姜、枣之辛甘,以宣上焦阳气,
即《内经》所谓“辛甘发散为阳”是也。夫气血生于中焦,中土虚则木邪肆,故用芍药
之苦泄,于土中泻木,使土木无忤,而精气以渐而复,虚劳诸不足者,可以应手而得
耳。加黄芪者,以其补虚塞空,实腠通络,尤有专长也。”(《金匮方歌括》卷2)
[评议] 黄芪建中汤乃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均可治疗虚劳,故喻昌曰:“虚劳病而
至于亡血失精,消耗精液,枯槁四出,难为力矣。《内经》于针药所莫制者,调以甘药,
《金匮》遵之,而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急建其中气。”黄芪味甘微温,补脾肺之
气,与饴糖相配,则甘温益气之力更胜,尤适于小建中汤证而气虚较甚者,正如徐彬所
曰:“小建中汤本取化脾中之气,而肌肉乃脾之所生也,黄芪能走肌肉而实胃气,故加之
以补不足,则桂、芍所以补一身之阴阳,而黄芪、饴糖又所以补脾中之阴阳也。”陈元
犀亦云:小建中加黄芪者,“以其补虚塞空,实腠通络,尤有专长也。”可见黄芪建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