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对超验主义的吸收、怀疑与超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霍桑对超验主义的吸收、怀疑与超越
姓名:廖杨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指导教师:曾思艺
20060501
摘要
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他开创了美国小说中富有象征性的浪漫形式,用天才的艺术才能创造出多部具有审美价值的传世佳作。
霍桑天赋的才能与他善于思考的秉性是不可分割的。
霍桑生活在一个拜金主义泛滥的时代,精神危机促使他致力于对人性的探讨,挖掘心灵的罪恶,寻求人类的拯救之途。
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过程中,盛行于当时的崇尚精神的超验主义自然引起他的关注。
他曾一度加入该组织的试验,实践超验主义的理论。
在与超验主义者接触的过程中,霍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吸收了超验主义的超灵思想,崇尚精神,反对趋物主义,对物质压抑精神的社会现实予以强烈批判;呼唤人们回归自然,在自然中获得重生。
同时霍桑运用超验主义提倡的象征手法进行创作,自然物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具有了超越本身的第二价值,被赋予丰富的内涵。
在研究新英格兰历史的基础上,他创作出大量具有本土特色的作品,为美国文学添上色彩浓重的一笔。
深受清教主义影响的霍桑也表现出了对超验主义人性观的怀疑,并对超验主义所推崇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
在这些思考的基础上,霍桑提出通过对罪恶的反省来使人获得升华的超越之途和通过爱来消解罪恶的救赎之路。
本文试图在介绍超验主义及其主要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梳理霍桑与超验主义的渊源关系,探讨霍桑对超验主义的吸收、怀疑和超越。
论文分别从超灵观、文艺观两方面结合霍桑的作品阐述霍桑对超验主义思想的接受;其次,在对霍桑生活经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霍桑对超验主义人性观的怀疑和对个人主义的反思,探讨霍桑对超验主义的超越,以期较全面地把握霍桑与超验主义的关系,更深刻地理解霍桑的创作思想。
关键词:霍桑;超验主义;接受;怀疑;超越
Abstract
Nathaniel Hawthorne is a romanticism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American in 19th century .He started romantic Form with symbolic express, used genius talent wrote many excellent works with aesthetic value . Hawthorne’s art talent is integrated with his pandering habit. Hawthorne lives in the time when money worships was overrunning, the spirit crisis urged him to devote himself to the human nature reseach, excavats mind evil, seeked the way to save humanity .when he reseached these questions, the transcendentalism which prevalented in that time, it’s advocation for spirit arouse Hawthorne’s interest naturally, even once attracted him to join this organization, practiced t transcendentalism’s principle theory. During the time he contacted with transcendentalists frequently, Hawthorne also got subtle influences of them. He accepted the oversoul view of transcendentalism, advocated spirit, opposed to substance whishop. he gave intense critique to the society which matter constrained the spiritual. He summoned people to return nature, obtained the rebirth in the nature. Hawthorne also applied symbolic idea in his works, Everything in the his works was viewed as an expression of the divine spirit, they have many meanings also. On the found of studing the New England history, he wrote massively works which displayed native characteristic. They added strong color for American independent culture. But Hawthorne deeply influenced by puritanism doctrine, so he displayed his suspicion to transcendentalism human nature view and expressed his rethink about individual. On the foundation of this ponders, Hawthorne proposed through wicked causes the human to obtain the sublimation way to surmounting and through love dispelling the evil as a redeem road.
On the basic of introducing transcendentalism principle ideas, this article through arranges the relation between Hawthorne and transcendentalism, discusses Hawthorne’s acception, suspicion and transcendence to transcendentalism. The thesis from the Oversoul view, literatrue view aspects combines with Hawthorne’s works elaborate Hawthorne’s acception to transcendentalism; explore the transcendence of Hawthorne to transcendentalism. Expect to master the relation between Hawthorne and transcendentalism comprehensively and comprehend Hawthorne’s creative work more deeply.
Keywords: Hawthorne; transcendentalism; acceptance; suspicion; transcendence
绪论
纳撒尼尔・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他一生笔耕不辍,在不长的创作生涯中,共出版了五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两部童话集以及大量的非小说性散文、传记、游记等作品。
品读霍桑的作品如行走在朦胧的月光下,在难辨真伪的现实与幻境中,既体会到诗意的浪漫,又感受到字里行间淡淡的忧伤。
变幻莫测的表象下往往蕴藏着永恒的真实,正如作者所说,他的作品需反复咀嚼方能品出作者深意,这正是霍桑作品独特的魅力。
霍桑在同时代就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朗费罗、爱伦・坡、麦尔维尔等人的好评。
爱伦・坡认为霍桑“具有发明、创造、想象、创新的精神”,他的小说“属于艺术的最高层次,一种服从于非常崇高级别的天才的艺术”。
[1]当时《文学世界》杂志的主编伊温特认为霍桑具有将微妙的形象和深刻的哲学洞察力相结合的伟大才能,在此之前“我们展示给世界的文学没有真正出自于美国土壤的文学”,而霍桑的小说正是美国文学的声音;[2]朗费罗称赞霍桑具有诗一般的文风和挖掘平凡事物中的“诗意”的才能,代表了同时代大多数读者对霍桑的评价和理解。
随着霍桑作品地位的确定,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霍桑作品自译介到中国以来,国内学界对霍桑文学的译介和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对霍桑文学的批评主要是以社会批评和对霍桑作品艺术的初步探讨为主流,探讨了霍桑的道德观和宗教观,大多数论者认为霍桑作品表现的种种罪恶,都来自霍桑清教思想中的“原罪”意识和他对清教残酷教义的批判,对霍桑艺术表现手法中的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进行了肯定。
主要论文有黄铁池《灵魂罪恶的忧思——论霍桑创作的主要思想倾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郭力《空谷幽兰——霍桑短篇小说艺术初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君羊立《〈红字〉的象征手法与霍桑的文学观念》(《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5期)等。
第二阶段是九十年代中后期至今,国内研究界对霍桑文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多元研究,从传统的历史批评研究到心理分析,从读者反映理论到女权评论,从解构理论到跨学科研究,将作品置于广阔的视野中,对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进行了全面立体的分析。
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小伙子布朗》、《胎记》也明显走向了深入研究,霍桑文学的象征艺术和心理分析艺术得到整体性概括。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周建平《论霍桑道德观的多元性》(《南学京邮电院学报》1999年第4期)、任晓普《〈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马庆林《人性的罪恶——霍桑作品主题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等。
霍桑作品的译介日益丰富,霍桑传记和作品全集的译著分别于1999年和
2000年相继出版。
目前,国外的霍桑研究比国内更加系统化,从已出版的四卷本《霍桑评论集》可知,他们着重对霍桑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研究,从整体观照了霍桑作品与女性主义、罗曼司及其他影响要素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霍桑的创作思想主要受到清教思想、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影响。
其中,对霍桑的清教思想的相关论述已比较全面,而与其息息相关的超验主义思想在霍桑作品中的表现,研究者则关注较少。
目前国内此方面的相关论文主要有李莉的《浅谈霍桑的超验主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王法吉的《美的升华生命的永恒——霍桑〈美之艺术家〉中超验思想分析》(《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和戚涛的《霍桑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解构》(《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三篇文章。
对于霍桑与超验主义的关系,学界至今尚有争议。
论者有的认为霍桑是超验主义者,有的认为霍桑的作品是对超验主义的解构。
本人通过阅读霍桑的全部小说作品及有关资料后,认为霍桑对超验主义思想既有吸收也有批判,他对超验主义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批判中完善和超越了超验主义的一些思想。
马库斯・坎利夫在《美国的文学》中谈到超验论时说:“我们可是要记得这些东西,因为它们是讨论新英格兰文风,讨论和超越论有关的三位新英格兰作家,埃默森、索罗和霍索恩(即霍桑)的作品时必须具备的常识,超越论中也只有这三个人的作品具有足够的文学价值值得我们阅读。
”[3] 作者将霍桑的作品划为超验主义文学的范畴,可见霍桑与超验主义是有着深刻渊源的。
的确,在超验主义盛行的时代,霍桑本人曾与超验主义者一起生活了三年,参与了超验主义者进行的布鲁克农场实验,与他们结下终生友谊。
超验主义思想对霍桑的影响虽然是潜移默化的,但在霍桑的作品中超验主义思想的痕迹却清晰可见。
不过,由于超验主义的宗教思想否定原罪论和预定论,很多思想与加尔文教义发生冲突,而出身世代清教徒之家的霍桑深受清教教义的影响,因此霍桑对超验主义的部分思想又表现出强烈的怀疑和批判,在后期作品中对超验主义的反思更是成为其作品创作的重要主题。
本文试图运用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方法,在介绍超验主义主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作品和相关材料具体分析超验主义的“超灵”论、文艺观对霍桑创作的影响,以及霍桑对超验主义部分思想的怀疑与超越。
在全面梳理霍桑与超验主义的关系的基础上,力求更深刻地把握霍桑作品的总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的价值、意义。
第一章超验主义与霍桑
1.1 超验主义及其主要思想
美国文化的源泉是清教主义。
十七世纪第一批清教徒移民来到这片充满生机的大陆,他们恪守清教主义勤劳、节制、俭朴的信条,相信“内在堕落”和“预定论”,虔信上帝的绝对权威。
这批清教徒在这片被视为上帝的赐予的土地上,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地开拓了以清教主义传统为主的新大陆文化。
两个世纪过后,随着政治经济的日新月异,清教主义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上帝的绝对权威使人们感到人性的卑微和人的能动性的压抑。
尤其在独立战争后,美国从19世纪30年代起工业迅速发展,大力加强对西部的开发;政治上,民主和平等成为民族追求的理想;思想上,启蒙思想、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德国哲学家康德、谢林、费希特的唯心主义思想纷至沓来,给人们的思想带来极大冲击,而英国殖民时期的宗教文化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成为美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障碍。
政治的开放,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这一切都为超验主义运动准备了条件。
超验主义运动兴起于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其主要发起人都是唯一神教的成员。
1836年,在年轻的唯一神教牧师乔治・李普莱波士顿的家里,一些唯一神教的年轻的信奉者创办了唯一神教思想的讨论会。
他们讨论文学、哲学及政治形势,这个讨论会后来被称为超验主义俱乐部。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是俱乐部的核心成员,其他著名成员有:梭罗、阿尔卡特、玛格丽特・富勒、艾勒利・钱宁等人。
同时,他们出版专刊《日晷》向世人宣传他们的观点。
爱默生于1836年起发表《论自然》、《论美国学者》等演说,在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反响。
随着超验主义思想影响的逐步深入,追随者的队伍迅速扩展,发展成为席卷美国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涉及到宗教、政治、文学等领域。
超验主义思想对于美国当时的思想界如一股清新的风,唤醒了美国民族精神的觉醒,为美国文艺复兴作了充分的准备。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是这场运动的主帅。
在他所作的《论美国学者》、《论自然》等演讲中,爱默生全面阐述了超验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主张。
“超验主义”的“超验”并非美国本土词汇,而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界定的概念。
“超验”指超出一切可能经验之上、不为人的认识能力所及的,属于直觉意识的范畴,通过直觉感受上帝的存在正是超验主义强调的核心。
爱默生的论文《超验主义者》曾经明确指出:“我们讲的超验主义就是唯心主义,1842年出现的那种唯心主义。
”[4]超验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同时它也受到了欧洲浪漫主义思潮、东方神秘主义、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强调自然和人性中的神性,重视个性的潜力和精神力量,其结果是解放了人性,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自由成为
可能。
超验主义者们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他们的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
尽管表现出乌托邦式的理想色彩,但超验主义者追求自由的精神却成为美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遗产。
总之,超验主义既概括了美利坚的民族精神,又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对于当时美国民族文化的独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超验主义思想散见于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的论著中,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作为超验主义的核心人物,爱默生在其论著里对超验主义思想进行了最集中、最全面的论述,也成为本文所概述的超验主义思想的主要依据。
超灵思想是超验主义的核心,在超灵思想的统率下,超验主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观、人生观和文艺观。
1.1.1 超灵思想
超验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超灵思想。
超验主义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真善美的统一体,他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和有形的物理现象的统一;它能帮助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能帮助人们发现灵魂的秘密,是人类心灵深处的精神悟性。
这种精神无时无刻不体现在自然中,自然万物因而具备了“内在的神性”。
自然按照自身规律井然有序地维持自身的发展,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精神无所不在,但体会精神的真谛却需要人置身于自然中,凭借直觉来感知隐藏在自然万物背后的无形精神,达到神性与人性相互融合的完美境界。
在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代表作《论自然》以及其他一些讲演和论文中,这一思想得到了最具代表性的表述。
爱默生在《精神》中说:“人的肉体出自精神,物质世界也起源于同一种精神。
这精神是上帝较间接、较低层次的一种体现,它作为上帝意志的投射渗入了潜意识。
”“它那宁静的秩序是我们无法干扰的。
因此,对我们来说,它正是造物主旨意的现成解释者。
”[5]
超灵思想是超验主义的核心思想,它强调精神,反对趋物主义。
它的提出,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美国生活中的物质化和思维中的机械化趋势的一种反拨,也是对忽视内在精神,一味追求外在享乐的社会风气的强烈冲击。
在爱默生看来,精神是人类的家园,回归精神就是要解放物质文明对物的自然和人的自然的束缚。
同时,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超验主义自然观和人生观,其意也在将自然和人从物质文明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
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表梭罗也曾直接指出当时人们的生活境况便是“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
[6]人拥有越多的财物就变得越贫穷,“等到农夫得到了他的房屋,他并没有因此就更富,倒是更穷了,因为房屋占有了他。
”[7]因而梭罗抛弃了喧嚣的城镇,一个人来到了宁静的瓦尔登湖。
他的独居并不是真的要过隐士生活,而是为了更有目的地探索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
他希望在大自然中,感受最高的真实。
他认为精神“是能够一时之间渗透并控制身体上的每一个官能和每一个部分,而把外表上最粗俗的淫荡转化为内心
的纯洁和虔诚的”,[8]“当纯洁的海峡畅通了,人便立刻奔流到上帝那里。
”[9]在瓦尔登湖这片澄澈的土地上,梭罗实践了自己的超灵理论。
1.1.2 超验的自然观
在以往的资产阶级殖民者眼中,自然是等待开发的对象,只具有实用价值,但超验主义思想范畴中的自然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
自然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外在显现。
它是人类与上帝交流的媒介,上帝的启示在自然这本敞开的书中随处可见,人们只有置身于自然中,并用心体悟,才能读懂它的真实含义。
超验主义者对自然怀有宗教式的虔诚,自然对他们而言就是神性的象征。
爱默生说“我从自然那里聆听亲切的神谕,”[10]“大自然代表了最聪慧的人的最好意义”。
[11]自然既包含了真理也包含了无限的美德,正因为如此,梭罗热爱自然、倾听自然,并在他的《瓦尔登湖》中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由呼吸和冥想的快乐。
梭罗认为“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他们永远提供这么多的康健,这么多的快乐!”[12]他常常一个人在自然中沉思默想,从日出坐到日落,去感受大自然的声音,他认为宇宙的规律永远和敏感的人站在一边:“从西风中听一听谴责之辞吧,一定有的,听不到的人是不幸的。
我们每弹拨一根弦,每移动一个音栓的时候,可爱的寓意渗透了我们的心灵。
”[13]
超验主义的自然观受到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自然神”论的影响,华兹华斯曾说“自然本身就是上帝的呼吸”。
[14]柯勒律治在《风琴》中也谈到自然说到底就是一架有机统一的风琴,通过它吹出“一股神明的风,即万物有灵,万物之上帝”。
[15]超验主义的自然观明显具有自然神论的色彩。
超验主义提倡回归自然的思想与美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美国社会进入工业化后,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工业化将人变成机器组件的现状,使超验主义者替人类境况深深担忧。
在爱默生的《论美国学者》中就谈到,“不幸的是,这原初的统一体,这力量的源头,早已被众人所瓜分,并且被分割得细而又细,抛售无贻。
就好像是破散开的水底,再也无法汇拢。
社会正是这样一种状态:其中每一个人都好比从躯体上锯下的一段,它们昂首行走,形同怪物——一截手指、一个头颈、一副肠胃、一只臂肘,但从来不是完整的人。
”“‘人’于是演变成某一种东西,或许多东西”。
[16]在重视物质的实用主义社会,人的精神、人的尊严和地位都受到物质的挑战,人们也逐渐丧失了自我。
社会对人性的摧残,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被冷落忽视的精神文明的反差,
“让棉花差一些吧,使超验主义者站起来反对物质对人性的压抑,挥起精神的旗帜:
人却应该更好一些。
纺织工人凌驾于工作之上的优越感不应被剥夺。
他该知道,产品或技术除了体现他的精神特权外,其本身毫无价值”,号召人们在自然中找回自己,捍卫人类的精神家园。
[17]超验主义者认为在自然的永恒宁静中,人才能
发现自我,因而,他们提倡人们远离现代化的诱惑,回到纯净的自然,在自然中感受最高的精神,重新找回自我。
1.1.3 超验的人生观
超验主义的人生观是积极乐观的,在超验主义者看来,人性和神性是相通的。
爱默生在《超灵》中说“不可言语的是人与上帝在灵魂的每一个行为中的统一。
最简单的人,在全身心崇拜上帝时成为了上帝”。
[18]超验主义将人性提到神性的高度,因而,个体是神圣的个体,人的发展潜力如同神性般具有无限性。
人只要相信自己,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就可以达到完美的境界。
自助思想是超验主义人生观的核心思想,超验主义者钱宁在《驳斥加尔文教的道德辩论》中指出人最终的依靠必须是他自己的心灵,因为这些都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最高能力。
梭罗在《瓦尔登湖》也主张人要自省自助,他认为当人完善了自己,也便促进了社会和人类的进步。
爱默生在论著中对自助观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爱默生认为自助是大自然一切生命都具有的能力,“大自然不允许任何无自助能力的东西滞留在她的各个领域。
一个行星的起源和成熟,它的平衡和轨道,劲风过后弯倒的树又挺起身来,每一个动植物的生命力,凡此种种,都是这种自给自足的、因而也是自助的灵魂的表现。
”[19]大自然顽强不息的生命力正是自助的重要表现。
对于人而言,自助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自助首先表现在相信自己。
由于人人都具有内在的神性,每个人都是分享宇宙之灵的小宇宙,人与人之间从根本上说就应当是平等的,他们与“超灵”沟通的权利和可能性也是平等的,应受到同样的承认和尊重。
爱默生号召人们要相信自己,因为一个真正的人就是一项事业,人应该像经营一项伟大的事业一样打造自己的人生。
他警告人们:嫉妒等于无知,模仿等于自杀。
人应该相信自己,而不应一味地模仿别人,崇拜古人,踏着别人的脚印前进。
他呼吁人们要用自己的脚走路,用自己的手操作,说自己心里的话。
其次,超验主义提倡人们在发掘自己的神圣力量的同时对外部权威、陈规陋习表示怀疑和否定。
作为个人,爱默生认为他应该藐视世俗法则和权威,“自助”宣告了个人对社会的独立,个人具有自主权。
在《论美国学者》中,爱默生号召青年学者成为有思想的人,因为只有思想着的人才是一个行动中的人,才可以对社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也就是说人应该具有批判精神,“如果拘泥于一成不变的陈规陋习,那么伟大的灵魂就永远一事无成,或者说,就永远不会产生伟大的灵魂”。
[20]外在的传统观念、权威都不应该成为个人发展的束缚。
在社会工业化的时代,事物往往变成了阻碍人、压制人的异己力量,将人奴役在物质和繁琐的事物之中。
爱默生认为顺从事物的摆布会熄灭人身上每一点人性之光,人只有忠实于自己的直觉,拒绝事物的控制,坚持保持灵魂的原则,才能征服和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
“一个人应当学会感受和观察从自己内心闪过的灵魂的微光,而不是盲目地去追
逐诗人和圣贤的天空中游荡的光影。
”[21]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吞没个人、消解个性的时代,爱默生为个人灵魂和精神的呐喊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对于浮沉在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潮流的人们来说,它就像一剂强心剂,给他们带来了目标和希望。
爱默生的自助观还提倡对自我的局限进行超越,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在他看来,人本身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自然界的所有定律都体现在人的身上,人所需要做的便是去了解它们,大胆地唤醒它们。
人生犹如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圆,人的每一个行动都有超过的可能,每一个终结可能是一个新系列的开端。
“人生是一个自我发展的圆,它从一个小得看不见的圆圈开始,从四面八方向外冲,涌现出一个个新的越来越大的圆,而且永远没有止境”。
[22]人的发展区域没有禁锢,唯一有的便是灵魂所遵循的世俗条约和灵魂的自我束缚,因而圆的大小取决于人的自我力量和人突破局限的勇气。
“唯一的罪过就是局限”,人若能跨越自身局限,自尊自爱自助,充分发挥潜能,就能够成为完人。
[23]“自助”说认为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个人的发展,每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具有藐视一切的勇气。
它是对人的精神的一次比较彻底的解放,从而成为了超验主义的个人主义的重要思想。
1.1.4 超验主义的文艺观
超验主义的文艺观内涵丰富,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1.4.1提倡象征艺术
在超验主义的“自然”中,自然不仅与污浊的物质社会相对,它也是人类可以聆听上帝的声音,感悟到上帝精神,获得灵性的地方。
自然的一切都显示着上帝的精神,自然界的每一种景观都与人的某种心境相呼应,整个自然正是人的心灵的象征。
人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就是解读自身的奥秘。
“大自然是心灵的对应物,它从各个方面印证心灵的问题。
一个是印鉴,另一个是印记。
自然之美正是人类心灵之美。
自然法则也就是人类心灵的法则。
因此自然成为人度量自己成就的尺子。
”[24]自然万物是无所不在的精神的象征,在诗人心灵与真理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语言,那就是象征和暗示。
爱默生认为一切精神都有对应的自然象征物,诗人用语言将神的暗示公之于众。
古人构造各种语言时,使用的原始成分就是依赖自然的象征属性将外部的象征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自然与人都是精神的创造物,它们本身是和人的心灵息息相通的,因而自然中的事物往往可以与人的心灵相互对应,自然的词汇也与人的情感相照应,如“燃烧”象征爱情,“羔羊”象征无辜,“蛇”象征恶毒。
艺术家对自然具有敏锐的感觉,是可以与自然沟通的解码员,他将表象背后的真实揭示给读者,将象征的意义化为艺术的语言。
在《论艺术》中,爱默生说:“艺术家必须把常用的象征用到他的时代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