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汉语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西藏汉语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可是教学方法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经验可总结并加以改善,从而不断进步的。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成长、进步、收获,同时,教学相长,止于至善。
一、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一)建立汉语角
汉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教学主要体现“听、说、读、写”四字诀,而西藏汉语教学中听、说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对于从农牧区来的纯藏语方言区的藏族学生来说,由于各种原因平时生活中的听说训练是比较少的,因此加强此方面的训练对于汉语的学习掌握运用至关重要。对此具体情况,我在正规的教学形式以外,在我校成立了汉语角。汉语角每周一次,重在参与,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藏族学生运用汉语多听多说,学会熟练运用汉语来表达沟通交流。
(二)创造“情境化”的教学模式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需要我们苦心经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完成“三维目标”,才能使学生课课有所得。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我认识到课堂情境化教学的重要性。比如汉语第四册第一课《雨中登泰山》,我就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游记的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自己登山的游记。西藏,蓝天白云,群山环绕,因此学生从来不缺少登山的生活积淀,作为汉语教师只需引导他们把记忆召回,然后用汉语表达出来。每一篇课文经过不同方式的处理,可
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当语言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时,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在西藏汉语教学中尽量要把学生的生活拉进汉语,用汉语来演绎他们的生活,让汉语播撒在藏族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
(三)用汉语的独有魅力感召学生
1.象形文字独特性
汉语属于象形文字,藏语属于拼音文字,对于熟悉藏语的藏族学生来说,汉语这种象形性、会意性是个独特的存在。因此我在识字教学中,尽量运用汉语的这种特殊性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比如“休”这个字,左右结构,一个人干活累了,靠着树休息。字有了故事,学生面对这新奇的语言也有了兴致,同时记忆也比较牢固。
2.汉语词汇本身的趣味性
汉语的词汇尤其是典故成语都是有故事的有趣味的。比如“守株待兔”“惊弓之鸟”“画蛇添足”“刻舟求剑”。在词汇教学中,我总是尽可能地找到词汇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二、有效地利用教具
别出心裁的教学用具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每节课的教具都能花样翻新也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除了根据课文内容尽可能地创造各种各样生动形象的教具外,我们应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那些最为通常而平实的教具,如:生字卡、多媒体、板书等。
(一)生字卡
生字卡,常用于对陌生拼音字母或汉字的教学。我利用卡片上单一的字母或汉字来吸引学生对这种陌生化的关注,以便让他们迅速的掌握理解。除此之外,利用卡片犹如一副扑克牌般小巧灵动的特点,在复习时可以不断地“洗”,即“闪卡”。这样使得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并更积极的配合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二)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方式。它包括ppt制作、播放电影、音乐、动画等。多媒体生动丰富的图片和动漫效果是吸引学生最大的噱头,同时,图片的直观性形象性也能够更好地为字词、句、文章释义。但学生的趣味往往只在于图片本身,往往一阵嬉笑或一个惊奇后,汉语便抛之脑后。因此,多媒体的运用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喧宾夺主,汉语的学习还主要是语言,不能把语言教学变成绘画课和影视课。
(三)板书
对于藏族学生来说,背诵汉语现代汉语课文或古诗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良好的引导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当场记诵,对此我做了许多不同的尝试,而运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导学生当场记忆,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不失时机地传播汉文化以及汉藏文化的融合
文化教学是汉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上来看,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形式。文化对于语言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范围上。同时语言也反映文化的内涵,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语言的使用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总之。文化依赖于语言,语言推动着文化的传播。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互制约,互相依赖,又互相推动发展。因此,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研读。在西藏汉语教学中,汉文化教学也是汉语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语言教学作用,同时也承担民族团结的思想政治重任。
例如汉语第二册的第二课《中国石拱桥》和第三课《苏州园林》,这两篇课文不仅是事物说明文,同时也是介绍内地桥梁以及园林建筑独特美的文章。而汉语第二册的第四课《夏鲁寺》则是侧重介绍西藏建筑的独特民族风格的文章。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既做到不失时机地传播汉文化的民族风格和审美个性,同时也可以把两者加以比较找出两者异同,从中看到民族文化的个性和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交流过程中的文化融合。这样既使藏族学生增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体意识,又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同时也对藏族学生对汉语有了更为形象深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