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

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
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

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

作者:熊月之

上海暴得大名,声闻全球,始于开埠,列通商五口之一。此前,虽已立县五百年,但充其量不过是东南海滨的一个三等县城。用一个上海文人的话说,开埠以前的上海,“亦如直隶之静海,浙江之临海,广东之澄海,其名不著于中国十八行省,更何论五洲万国乎?[1]”

近代一百多年间,上海的形象变化很大。在那段历史已经逝去半个世纪以后,再来看一下当时人对上海城市的印象、描述,对于今天人理解上海,或许不无裨益。

从奇妙洋场、东方巴黎到大染缸

开埠以后三四十年中,也就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给人的突出印象,一是洋,洋货充斥,洋房栉比,洋人满街,洋气氤氲,;二是奇,水能自来,灯赛月亮,钟能自鸣,铁管冒电;三是妙,煤气灯、德律风、跑马、跑人(赛跑),种种西物西事,构思精巧,出人意表。我们看报纸杂志,看文人笔记,对七十年代前后的上海,用墨最多是洋、奇、妙。

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居人不信金吾禁,路上徘徊听五更。

谁知铁树竟开花,谬语当年信不差。凿地金莲生万朵,烛天银彩照万家。

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

这类咏叹电灯、电话、自来水一类的竹枝词不知出了多少。

洋、奇、妙混合在一起,使上海放射出与中国其他城市迥然不同的色彩。许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奇妙之处,令人刮目相看,闭目长思。有一幅漫画:一个外地游客,来到上海,种种洋奇之处,令他目眩口张,百思不解。他用一根长长的旱烟袋,对着路边的电灯点火,但怎么点也点不着。明明是火,怎么不能点烟?他不能明白此中奥蕴。套用一句现在流行语,看不懂啦!确实,上海是个让人看不懂的地方。无奈人的心理是,越看不懂越要看。游上海、逛洋场、看洋景、开眼界,成为内地人一大心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描述上海形象使用最频繁的字眼是“繁华”。这个繁华,体现在市政设施先进,洋房高耸,街道宽敞,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更体现在消费、娱乐方面。商店林立,货物山积,餐馆、茶馆、烟馆、赌馆、妓馆、戏馆、书馆和花园,七馆一园,争奇斗艳。七馆古已有之,近代上海踵事增华,多且考究。租界所开公园不让华人入内,华人便自辟蹊径,私园公用,张园、愚园、徐园、西园等相继开放,并将其建设成集园林、商场、餐馆、茶馆、戏馆、书馆、照相馆、展览馆、游乐场为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穷奢极丽筑洋楼,亘古繁华第一州。行遍申江三十里,令人过去又回头”[2]。繁华的上海,不知道引发了多少迁客骚人的豪情雅兴,写出了不知道多少篇竹枝词、杂事诗、洋场赋、咏叹调,种种与繁华有关的名字,极乐世界、海上乐园、不夜城、繁华地、安乐窝、销金窟、醉梦乡,都与上海划上了等号。

在形容上海繁华形象的众多词语中,流行最广的莫过于“东方的巴黎”。至迟在1881年,人们已经将上海与巴黎相提并论。《申报》的一篇社说写道:

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斯[3]。以后,这种提法常见诸报刊,并将上海与伦敦、纽约、东京相提并论。

沪北一隅,通商总埠,不独两京四镇十八省无此壮丽,无此繁华,即英之伦敦,法之巴黎,美之纽约,日之东京,均与之相埒焉[4]。

海上一隅,弹丸之地,自华洋互市、中外通商以还,遂成巨埠,繁华等于巴黎,蕃盛驾于伦敦。六大洲五十三名邦,一统志二十二行省之以有易无,行商居贾,咸来莅止。吾谓英之伦敦,未及吾海上之富有也,法之巴黎,无过吾海上之奢丽也。六十年来,吾海上乃仙都也,吾海上乃乐园也[5]。

在清末,已有上海为“世界五大都市之一”之说。1935年出版的英文《上海指南》中,对上海的描述是用三个排比句:“上海,世界第六大城市;上海,东方的巴黎;上海,西方的纽约”。书中解释所谓“世界第六大城市”,是就城市人口而论的。按照1934年世界大城市人口的排名,前六名依次是伦敦、纽约、东京、柏林、芝加哥和上海。

都市繁华常常跟着道德沦丧的影子。在同治年间,上海社会的道德问题就不断引起人们的非议。讲究排场,生活奢侈,是上海社会最早在道德方面遭人非议地方。有个署名“海上看洋十九年客”的文人,归纳上海风尚有七耻:一耻衣服之不华美,二耻不乘轿子,三耻狎身份较低的妓女,四耻吃价钱不贵的饭菜,五耻坐便宜的独轮小车,六耻身无顶戴,七耻看戏坐价格最廉的末座。七耻归一,就是今人所说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与传统的重义轻利、崇俭恶奢的道德完全相反。与世风奢靡联系在一起的,是传统的荣辱观念、贞操观念、等级观念的摇撼。在《点石斋画报》、《申报》上,人们常能看到关于良家女子崇尚妓女服饰、不孝子孙虐待父祖、无顶戴人冒充官绅的文字与画面。以后,烟、赌、娼,坑、蒙、拐、骗、淫戏、淫书、流氓,邪恶、无耻、下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些字眼与上海道德形象结下不解之缘。在李伯元、吴趼人等谴责小说家的笔下,在难计其数的以上海社会为题材或背景各种黑幕、揭秘、传奇、大观、游骖录、繁华梦的小说中,所述上海道德形象都是三个字:大染缸:

他们的口头禅是:上海是个大染缸,它曾把多少貌似年青有为的人拉到这个大染缸,使年青有为者也同流合污了[6]。

在染缸的作用下,好人到上海要变坏,坏人到上海会更坏。1949年以前,不知道出版过多少部以上海社会为题材或背景的小说,各种黑幕、揭秘、传奇、大观、游骖录、繁华梦,所述上海道德形象大多如此。

西学窗口

乡下人看上海,看到的是繁华。道德家看上海,看到的是罪恶。文化人看上海,却每每看到的是文明。

康有为的例子是人所共知的。他在1882年途经已被世人视为罪恶渊薮的上海。他由上海繁盛的背后,看出“西人治术之有本”,看出通过租界反映出来的西方文明,于是,大购

西书而回。这一次上海之行,成了他学术、思想的一大转折点。类似于康有为情况的,前有郭嵩焘,后有刘光第、梁启超,他们都在日记或诗文中留下了感想。这些都是十九世纪的事。到二十世纪初年,上海已成中国新型知识分子汇聚的地方。从章太炎、蔡元培、刘师培、张元济等江浙文人,到严复、于右任、陈独秀、章士钊、马君武等其他沿海地区或内地文人,之所以云集上海,除了租界的因素以外,上海的文化基础与环境是重要原因,包括文化事业众多、人才集中、出版条件优越、传播媒介发达等。

这些文化人住在上海,活动在上海,视上海为文明的渊薮,文明的导线,文明的出张所,为未来中国的希望。下面是于右任等革命党人主持的报纸上的两则上海论:

上海当南北航线之要点,东西洋贸易之枢纽,新学输入,风气之开,较他处先。是上海者,诚陶冶人才之文明渊薮也[7]。

上海者,新文明之出张所,而志士英豪之角逐场也。以人才荟萃之地,而其数又若是之多,宜乎大实业家、大教育家、大战术家、大科学家、大经济家、大文豪家、大美术家,门分类别,接踵比肩也[8]。

同在一条福州路,有人看到的是艳帜高张,有人看到的是店铺林立,有人看到的是报馆栉比,色、财、文,所见不一样。时人看上海,也是如此。所谓罪恶的渊薮,或文明的渊薮,所见上海为一,但视者不同,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大不相同。更多的人是几者兼而有之。日后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在路过上海时,购书,逛马路,既震于上海的现代文明,又叹于上海的灯红酒绿,说是“不到上海,是生人大恨事;然不到上海,又是学人大幸事”[9],颇有深意。

天堂地狱

二十世纪初年,上海的形象开始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联系在一起。

较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蔡元培等革命党人。1904年,《警钟日报》发表一篇题为《新上海》的社说,提出上海形象是美丑合一的命题:美,得中国天然形胜,文明程度很高;丑,白人统治,主权丧失。文中提出,“上海者,固上海人之上海,而非白皙人公有之上海也”。这一命题,有极强的战斗性和广泛的号召力。这种思潮弥漫扩散,日涌日激,到辛亥前夜,已成为进步人士的共识。在《民立报》、《神州日报》等报刊上,常有饱含民族意识的时论短评。他们从租界言行不一甚至言行相反的事实,揭露租界口称文明、实为野蛮、压制华人的实质。民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与五卅运动以后,随着一波又一波反帝浪潮的涌起,上海租界作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基地的形象越发凸显出来:

身居上海,张眼一看,真可怜,哪一个地方可以显得出上海是中国的上海?哪一件小事可以说上海是中国统治之下的?你看,他们怎样的奴视我们,怎样的苛刻我们,怎样残暴的杀害我们?他们还哪里把中国当国家,哪里把中国人当人类?[10]

到了三四十年代,上海接连出版了好几本由外国人写的、中西版本兼有的关于上海的著作,《上海──冒险家的乐园》(1937),《出卖的上海滩》(1940),《上海──罪恶的城市》(1945)。

这几部书,西人论上海,西人论西人,有力地支持了上述观点。上海作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基地的思想深入人心。一个最典型的说法是:

未到上海,以为上海是天堂,到了上海,方知上海是地狱。

上海是地狱,同时是天堂。天堂是属于外国人的,地狱是属于中国的,所以上海是外国人的天堂,是中国人的地狱[11]。

按理说,在十九世纪,西人在上海经营已达半个世纪,上海早已是外国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但是,我们在十九世纪的报刊上,很难找到这样的议论。上海居民虽然在不少问题上,与租界当局有冲突,如四明公所事件,但那时多是就事论事,没有上升到华洋对立的地步。为什么到了二十世纪初年,这个问题忽然变得相当突出了呢?我以为,一是与当时全球范围的民族主义高涨有关,二是与上海绅商的自治意识有关。

文化人的上海观

就中外而言,上海是外国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就贫富而言,上海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道德方面,上海则是卑污龌龊的大染缸。这样,无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在反对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还是在中国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中,只有苦大仇深的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依靠对象,其他资产阶级、文人士夫、社会秩序、道德风尚,全与染缸脱不了干系。于是,在二三十年代文化人的笔下,从鲁迅、郭沫若到傅斯年、高长虹、梁遇春、沈从文等,我们已很难看到上海是文明渊薮、西学窗口的赞誉,像先前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曾经说过的那样,看到的只是丑陋、恶浊、卑污、无耻。对上海骂得最多、最为干脆的是陈独秀。他在五四前后,连续发表四论上海社会,用臭、恶、丑、糟、骗、黑暗、龌龊、奸诈、黑心等极端字眼,痛骂上海的无知识、没文化、没道德、算盘声、铜钱臭。于是,陈独秀虽然要在上海发刊《新青年》,鲁迅虽然要在上海的半租界写他的《且介亭杂文》,一大批文化人虽然要在上海办报、出书、拿稿费、买洋货,但是,对于上海的社会空气,不能赞一词。在他们那里,上海有点像臭豆腐。

值得进一步研究

如果将上海开埠以后一百年的形象历史作一个长时段考察,我们会发现,在十九世纪,上海的恶的形象,主要在道德沦丧方面;在二十世纪,上海的恶的形象,则不仅在道德方面,更主要在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方面。在十九世纪,人们还时常会说到上海在传递西学方面、文明输入方面的作用,在二十世纪,人们则不大再提这些方面。不是二十世纪这些特点消失了,而是强调的重点变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变了。与此同步,世人对上海天堂地狱的议论,先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然后是强调外国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浸淫于民族意识中的上海人,在吸收西方文明时,比先前多了一重负疚感。

美国学者白鲁恂认为,近代上海人是在民族主义背景下,“被污蔑的口岸华人”,尽管租界的统治者是外国人,但租界人口的绝大多数始终是华人,日常事务的实际管理大半还是抓在中国人手中,上海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城市。中国人在上海已自成社会,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现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有力的上海文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上海乃是整个亚洲最繁华和国际化的大都会。上海的显赫不仅在于国际金融和贸易:在艺术和文化领域,上海也远居其他一切亚洲城市之上。当时东京被掌握在迷头迷脑的军国主义者手中;马尼拉

像个美国乡村俱乐部;巴达维亚、河内、新加坡和仰光只不过是些殖民地行政机构中心;只有加尔各答才有一点文化气息,但却仍远远落后于上海”。他认为,“上海的杰出成就,正如香港战后类似的惊人成就一样,可以说几乎全部由勤劳、有创造力和禀赋的中国中产阶级造成”。中国人在上海这样的沿海地区“发展了一个能从容自如地和西方大交道的现代中国人社区,而这是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的”[12]。

如何评价近代上海和上海人,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如果变换一种思考方式,放眼近代世界,有哪一个国际大都市不是富人的天堂?有哪一个大都市不是冒险家的乐园?有哪一个大都市不存在道德堕落、社会犯罪问题?对于近代上海社会的特质,有没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但被忽略了?比如,因都市长久训练而养成的上海人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上海职员的服务意识,因人口多、择业难、压力大而养成的竞争意识、技术意识、文化意识,因都市生活、移民社会而养成的宽容精神,因高度国际化、习惯与外国人打交道而形成的世界意识、开放意识,如此等等。这样,对于我们研究近代上海社会,或许会有益处。我们可以弄清,哪些问题是一个大都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哪些是上海这个城市特有的。

─────────

[1]李平书:《论过去之上海》,《上海三论》之一。

[2]沪上游戏主:《海上游戏图说》,卷二。

[3]《论上海今昔情形》,《申报》1881年12月10日。

[4]《沪北灯舫议》《申报》1889年2月8日。

[5]云间天赘生:《商界现形记》,序言,商业会社1911年版。

[6]东流:《关于历史周期率》,《新闻日报》,1949年8月19日。

[7]《民立报》1911年7月3日。

[8]《民立报》,1910年12月10日。

[9]刘光第:《南旋记》,《刘光第集》,第84页。

[10]南洋大学学生会:《五卅血泪》,见《五卅运动史料》第一卷第639页。

[11]徐大风:《上海的透视》,《上海生活》,1939年3月。

[12]白鲁恂:《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二十一世纪》,1992年2月。

历史:上海历史的变迁练习(华东师大版)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一:选择题: 1、上海历史悠久,早在1986年就被国务院颁布为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出现文明雏 形大约是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父系氏族 D、母系氏族 2、唐朝天宝年间,隶属于华亭县的青龙镇与国内外贸易均很发达,素有“小杭州”之称。青 龙镇经济繁盛的主要原因是 A、踞江瀚海的位置提供了优越的航运条件 B、政府设立市舶司提供了有利政策扶持 C、时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提供原料 D、政府设立的江海关为其发展提供契机 3、作为上海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海关大楼,竣工于1927年,已历经近百年的风风雨雨。 清政府在开放海禁后,最早设立海关的皇帝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4、“邑之民业首籍棉布。。。。。。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都)从此出。”(《康熙松江府志》)这反映出松江地区 A、棉纺织业发达 B、小农经济的吕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本主义的繁荣 5、1876年葛元熙《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清朝咸丰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辩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揭露了列强() A强建租界 B割占香港 C攫取领事裁判权 D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7、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市民因不满市容管理混乱,决定向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当局递交意见书。他们应该把意见书递交给 A、工部局 B、巡捕房 C、公董局 D、上海道台 8、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的是华洋分处原则,后由于何种因素使得租界出现华洋杂居的

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教案-华师大版高三历史

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租借的设立、管理,分析“国中之国”的涵义;了解晚清至民国华界市政的变化,分析租界对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客观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租界的建立、机构及特权等内容的学习,理解“租界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的涵义;通过自晚清至民国上海华界市政的规划与实施内容的学习,理解“上海引领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涵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上海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回顾,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曲折性。 【教学重点】 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晚清华界的市政;清政府颁布的自治章程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评价租界的出现。 【教学过程】 导入:鸦片战争对上海的影响 《南京条约》规定,上海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随后英、美、法等国先后在上海设立租界,从此上海有了租界与华界之分。 1.“市政”的含义 市政,从字面上讲,市指城市,政指政治和行政。 广义的市政: 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2.租界的含义 租界:旧时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有其管理的区域。 公共租界: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 3.华界的含义 在中国土地上有中国人居住和管理的区域。 一、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 1.上海开埠: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屈辱地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 2.租界的市政 (1)租界产生的依据和标志 A.依据:1845年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 B.标志:《上海土地章程》的颁布 a内容:具体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 b影响:宣告上海第一个租界——英租界的辟设,而美、法两国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从此上海有了租界与华界之分;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问题:上海租界的历史从何年何事开始?何年何事结束? 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的颁布第一个租界英租界的辟设——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全部收回在华租界和租借地。 问题:为什么当时清政府官员对于租界的设立仅持使其(西人)“不骚扰居民”,免生事端

上海地方史论文

浅析上海的海派文化 "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一种体验着各国建筑风情的与上海独特的气息油然而生。上海因多元文化而充满生机与活力,世人喜欢将上海的诸多方面冠以“海派”二字。所谓海派,我认为是吸纳和融合各种建筑风格的一种有上海特点的风格。 海派建筑是海派文化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当我们要探究海派建筑形成与发展时,不得不先对海派文化做一番探源。 1 海派文化的探源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茸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对之有一个生动点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 "海派"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关于海派文化的形成,普遍认为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回顾海派文化演进的过程,可以看到,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的和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处于苏浙边缘地带的上海,主要受到近邻吴越文化的熏陶,但是在近代上海社会的中下层社会,普遍由来自于苏北、广东及安徽等地移民构成,这也为多元的中式文化构成注入了一定的元素。 19世纪中叶,当八方的海风跨海越洋而来之时,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演变和发展。海派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成型并发展起来的,最终在上海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它是中外交流、内地与沿海交流、农村与都市交流综合形成的产物。

上海社会与历史变迁

生化/轻工学院 包装142 141410054 张乐乐 从我的角度看上海社会与历史变迁 "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那上海的生命便是它独特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所代表的即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和融会贯通的文化。上海的文化是双向的,既有由外而内的灌注,也有由内而外的吸收。正因为有这样注入和吸收是的上海呈现出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相互融合的特点,这也成为了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追溯上海的文明渊源,可以发现在上古时期其文明已有相当水平。据考古资料表明,上海文化的滥觞时期始于据今5900-4900年的"崧泽"文化。崧泽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在崧泽文化的古遗址中,发现了捕渔的网坠,织网用的靴形器、捻线的陶纺轮以及狩猎用的剑簇、石刀、骨锥、牙刀等与渔猎有关的遗物,上古时期上海的物质文明程度据此可以略窥一斑。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文化从属于中国古代的江南文化,而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吴越文化是一种水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上海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其次,上海的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对异质文化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形成上海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另外,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江浙人是古代吴越人的后裔,吴越文化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边精神,构成了上海文化的开创性特征。海派画家任伯年的商业画、刘海粟率先使用人体模特、开创机关布景等等,俱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 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者的尖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地处东南海角的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从此上海文化就在上海滩上中西方文化相互撞击、交汇、渗透、吸引、兼融的土壤中孕育诞生了。开埠后,西方文明又于此首先登陆华夏大地,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的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文化随之渐趋形成。社会现象最耀眼的部分,无疑是人类活动的结晶——文化现象。任何一种文化既在时空中流变着,又在流变中保持着自身的基本脉络,保持着某些“遗传特性”的不变性。上海这座城市文化有着兼容性、多元性、实效性、商业性、市民性等等,而其中最能够体现上海文化精髓和深层内涵的便是它的兼容性和多元性。也就是海纳百川的精神和开放交流的城市文化。 一.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酝酿 1843年开埠以前,可以视为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酝酿期。上海地处长江三角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17课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考纲要求:民族工业的创建A 重点:近代上海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导入:结合第15课《开埠之前的上海》提问:开埠之前的上海处于怎样的经济地位? 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上海,在开埠之前已有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其商贸主要表现在

埠际贸易的发达。但开埠以后的上海,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主流,并推动了民族工业和整个城市建设的发展,上海以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变化,进入了近代大都市的行列。 一.经济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叶的上海经济 (1)近代经济起步A.时间:19世纪50年代后

B.表现 a上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b上海集中了数量众多的洋行、银行、钱庄、栈号等商业贸易组织和机构。(2)经济主流: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3)民族工业的创建A.原因 a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李鸿章等人在上海举办的民用企业作用巨大;

b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 c洋货行销的刺激下,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 d上海沿海傍江、位居中国东部中间的优越地理位置。 B.时间——19世纪80年代 C.行业——轻工业: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

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纷建立。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城市 (1)城市地位:跻身世界大都市行列; (2)经济地位: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世界市场的东亚枢纽;民族工业繁荣,化工、电气等企业成为龙头企业(3)贫富分化严重:富者掠夺成果,贫者难以温饱

二.城市建设的推进1.城市现代化开始 (1)时间:20世纪初(2)标志:道路交通建设的演进 2.城市现代化的发展(1)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 (2)城市供水网络初具规模 三.“大上海计划” 1.雏形:孙中山“上海商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在近代中国的血雨腥风中,愈来愈焕发出自我独特的光芒。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民族传统、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而与现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则综合反映了上海的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 自1843年11月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成为中国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早在上海解体,并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并且又发展成为一种折衷混合的社会,上海变成一座独特的城市,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城市。 一、开埠前的上海 上海的近代建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近百年的建筑中,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在许多情况下,上海的近代建筑又与社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把舶来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因此,上

海的近代建筑也构成了自己的特色。 上海现存的地面建筑文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陀罗尼经幢(859)和泖塔(874-879)、宋代的兴圣教寺塔(1068-1094)、元代的清真寺(1341-1368)和明代的豫园(1559始建)等,在开埠以前,大体上保持了传统的延续性,上海古代建筑,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嘉定孔庙和龙华寺各建筑群格守中国传统的中轴线排列,形制完整,布局严谨;南翔寺双塔和文庙魁星阁是中国木构架结构典型,体现了古代完美的结构工艺;龙华塔和真如寺的地基处理因地制宜,坚实牢固;书隐楼的木雕和砖雕艺术精湛,形象逼真。所有这些均体现了上海在建筑造型和布局、传统的木构架结构、软土地基的处理、装饰彩绘、施工工艺方面的创造性和重要的贡献。 二、开辟租界/最初的西式建筑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上海设立租界。随着上海开埠,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西方的建筑结构、舶来的建筑材料、外国的建筑技术渗入传统的建筑业。 这一阶段上海租界形成了新城区,出现了早期外国侵略者的领事馆、洋行、银行、商店、工厂、仓库、教堂、饭店、俱乐部和独立式住宅等新型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大多是一、二层楼的砖

浅析上海近代文化的演变

浅析上海近代文化的演变 摘要:上海从一个小县城一跃而成为名震世界的国际大都市,除了其自身所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之外,1843年的开埠及其后大量西方人员、资金和文化的涌入以及上海本身对其成功的兼容并蓄才是最根本的因素。上海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并通过这种文化的辐射一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关键词:上海历史、开埠、租界、移民城市、海派文化 前言 打开中国的地图,一万四千多公里的海岸线犹如一张面向太平洋引而不发的劲弓,在弓的中央镶嵌着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它就是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的上海。上海在近代的短短几十年里从一个小县城一跃而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与文化中心、远东的金融之都和国际大都会,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发展不仅在中国沿海的各通商口岸中独领风骚,而且使得中国许多久负盛名的历史古城也相形失色。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近代上海的工业、上海的金融等等经济方面令人瞠目的发展和飞跃的时候,我们同样无法忽视近代上海在文化上的演变。从广义而言,人的一切行为皆属文化的范畴,而要想对上海这样一座特殊城市有更深的了解,要想对生活于其间的上海人有更准确的把握,就必须剖析上海在近代文化的演变——事实上,上海在近代能够取得如此飞跃其实也是和它的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浅析的内容。 开埠前后的上海 自从公元1291年建立上海县起,上海的经济发展就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条件。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长江下游广袤的水乡平原之中,是被誉为“锦绣江南”的东端部分。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江河湖海纵横贯穿。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冬,夏无酷暑。这种自然条件无论对农田植被或是家禽渔业都是十分有利的。此外,上海又位于中国东部滨海地区的中段,它临大海、枕长江、通太湖,位置南北适中,航运四通八达,各路商业船队既可南北通行,又可东西进出。 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之舳舻衔接不绝,帆墙栉比林立;市面繁盛、生意兴旺,为商业中心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又使得海上贸易大为活跃。随着地区商业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上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棉纺中心;与此同时,上海的航运业也是发展迅速,而以商业为主要业务对象的钱庄,也在乾隆年间应运而生......至清嘉庆年间,上海已经以“江海通津,东南都会”而闻名。 然而,即便如此,与当时国内久负盛名的一些繁华大都市(例如扬州、杭州)相比,上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青年项目申请书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青年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10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人(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各栏签章处必须由本人或相关管理部门签字、盖章,否则一律作无效处理。 二、(本表同时用计算机录入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管理平台。)数据填写和录入的注意事项,参见下页说明;若有其它不明事项,请与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 三、本表报送一式5份。请用A4纸双面印制,于左侧装订。装订不规范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四、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讯地址:茶陵北路21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内邮政编码:200032。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 一、(本表数据将全部录入计算机,)申请人必须逐项认真如实填写。 二、表中有代码的请直接填写代码,无代码的填写文字。 三、主要参加者指除项目申请人之外的项目研究方案的设计人员、研究人员与子项目负责人等,人数不得超过11名。项目顾问不能列为项目组主要参加者。 四、承担青年专项项目的申请人须为年龄在35周岁以下,尚未取得副高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 五、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 通讯地址:必须填写详细,宜以第一时间能够收到的联系地址为准,包括路名、村名、弄号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可以填写多个联系电话,但必须填写手机号码。 参加者:必须填写真正参加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学者,不含项目申请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预期成果: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限选报2项。例如,预期成果为专著和研究报告的,填入“A”和“B”。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

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 作者:熊月之 上海暴得大名,声闻全球,始于开埠,列通商五口之一。此前,虽已立县五百年,但充其量不过是东南海滨的一个三等县城。用一个上海文人的话说,开埠以前的上海,“亦如直隶之静海,浙江之临海,广东之澄海,其名不著于中国十八行省,更何论五洲万国乎?[1]” 近代一百多年间,上海的形象变化很大。在那段历史已经逝去半个世纪以后,再来看一下当时人对上海城市的印象、描述,对于今天人理解上海,或许不无裨益。 从奇妙洋场、东方巴黎到大染缸 开埠以后三四十年中,也就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给人的突出印象,一是洋,洋货充斥,洋房栉比,洋人满街,洋气氤氲,;二是奇,水能自来,灯赛月亮,钟能自鸣,铁管冒电;三是妙,煤气灯、德律风、跑马、跑人(赛跑),种种西物西事,构思精巧,出人意表。我们看报纸杂志,看文人笔记,对七十年代前后的上海,用墨最多是洋、奇、妙。 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居人不信金吾禁,路上徘徊听五更。 谁知铁树竟开花,谬语当年信不差。凿地金莲生万朵,烛天银彩照万家。 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 这类咏叹电灯、电话、自来水一类的竹枝词不知出了多少。 洋、奇、妙混合在一起,使上海放射出与中国其他城市迥然不同的色彩。许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奇妙之处,令人刮目相看,闭目长思。有一幅漫画:一个外地游客,来到上海,种种洋奇之处,令他目眩口张,百思不解。他用一根长长的旱烟袋,对着路边的电灯点火,但怎么点也点不着。明明是火,怎么不能点烟?他不能明白此中奥蕴。套用一句现在流行语,看不懂啦!确实,上海是个让人看不懂的地方。无奈人的心理是,越看不懂越要看。游上海、逛洋场、看洋景、开眼界,成为内地人一大心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描述上海形象使用最频繁的字眼是“繁华”。这个繁华,体现在市政设施先进,洋房高耸,街道宽敞,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更体现在消费、娱乐方面。商店林立,货物山积,餐馆、茶馆、烟馆、赌馆、妓馆、戏馆、书馆和花园,七馆一园,争奇斗艳。七馆古已有之,近代上海踵事增华,多且考究。租界所开公园不让华人入内,华人便自辟蹊径,私园公用,张园、愚园、徐园、西园等相继开放,并将其建设成集园林、商场、餐馆、茶馆、戏馆、书馆、照相馆、展览馆、游乐场为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穷奢极丽筑洋楼,亘古繁华第一州。行遍申江三十里,令人过去又回头”[2]。繁华的上海,不知道引发了多少迁客骚人的豪情雅兴,写出了不知道多少篇竹枝词、杂事诗、洋场赋、咏叹调,种种与繁华有关的名字,极乐世界、海上乐园、不夜城、繁华地、安乐窝、销金窟、醉梦乡,都与上海划上了等号。 在形容上海繁华形象的众多词语中,流行最广的莫过于“东方的巴黎”。至迟在1881年,人们已经将上海与巴黎相提并论。《申报》的一篇社说写道: 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斯[3]。以后,这种提法常见诸报刊,并将上海与伦敦、纽约、东京相提并论。 沪北一隅,通商总埠,不独两京四镇十八省无此壮丽,无此繁华,即英之伦敦,法之巴黎,美之纽约,日之东京,均与之相埒焉[4]。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上海历史的变迁 一、选择题 1、上海地区已发现的继承马家浜文化并向良渚文化过渡的文化遗存是 A大汶口文化B齐家文化C崧泽文化D龙山文化 2、上海地区出现第一个县级治所是在 A春秋B战国C秦D唐 3、唐天宝年间在今上海地区形成的最繁荣的集镇是 A嘉定镇B青龙镇C上海镇D南翔镇 4、上海地区正式设立上海县在 A秦朝B西汉C唐朝D元朝 5、清嘉庆、道光年间,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地区是 A上海B北京C广州D福州 6、开埠后的上海形成“华洋杂居”的局面是在 A小刀会起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法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7、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 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A、1840年 B、1843年 C、 1858年 D、1860年 8、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由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达503起,其中630余人次的涉案者为英国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B、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D领事裁判权任其为所欲为 9、咸同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 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辩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揭露了列强 A强建租界 B割占香港 C攫取领事裁判权 D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10、包世臣在鸦片战争后对上海地区经济情况的描述:“今则洋布盛行,价当梭布而宽则三倍,是以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商贾不行,生计路

绌……”对此材料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国工业品倾销到上海地区B.外国工业品价廉物美 C.上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师夷长技以发展经济11、上海历史悠久,早在1986年就被国务院颁布为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出现文明雏形大约是在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父系氏族D、母系氏族 12、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 是………A.武汉 B.北京 C.重庆 D.上海 13、上海地区正式设立建城在 A秦朝B明朝C唐朝D元朝 14、唐朝天宝年间,隶属于华亭县的青龙镇与国内外贸易均很发达,素有“小杭州”之称。青龙镇经济繁盛的主要原因是 A 踞江瀚海的位置提供了优越的航运条件 B 政府设立市舶司提供了有利政策扶持 C 时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提供原料 D 政府设立的江海关为其发展提供契机 15、“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由英国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清政府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D清朝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16、中国个人日常交通工具变化很大,从最早的步行,到坐马车、人力车,后来骑摩托车,直到今天的骑电动车。这一过程反映了 A.人们越来越会享受了 B.人类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C.中国人越来越多了 D.中国发展速度更快 17、中国近代衣食住行的变化中,有许多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下列各项中包括的有(1)旗袍(2)咖啡馆(3)石库门住宅(4)三轮车 A、(1)(2)(3) B、(2)(3)(4) C、(1)(3)(4) D、(1)(2)(3)(4)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 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 总报告 课题组

?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目前存在的早期教育过度或失当,甚至把成人的愿望和要求强加给婴幼儿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它在国际上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的是合理地激发婴幼儿潜能,优化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

?所谓“关心”,是指关注婴幼儿的健康和营养,关注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关注他们逐渐形成的情感和社会活动能力,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差异,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教育”范畴的局限性。 ?所谓“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感知觉、运动、思维、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它包括生物学决定的特征展露和学习进程两个方面。 ?所谓“早期干预”,是指早期发现和诊断婴幼儿的身心障碍或多元超常智能,并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减缓障碍程度或促进超常智能的发展。

总课题组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学会、教科院、教研室、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市妇联、市儿童医学中心分课题组实验基地 上海卢湾区徐汇区 长宁区杨浦区 虹口区嘉定区 青浦区 江苏无锡市 上海27所基地幼儿园(所)子课题组●文献理论研究●机构教养研究●社区家教研究●政策法规研究●个案跟踪研究●早期干预研究协作攻关实证研究●不同语言环境对婴幼儿的影响●2岁幼儿移情反应的特点●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教养关系●早期养育经验与母子依恋水平特点●婴幼儿抚育环境和动作发展●上海城区0—3岁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调查

?分课题组实验基地由政府主管领导牵头,协调教育、妇联、文化、社区、卫生、民政、儿保等部门的人员成立了分课题组,结合区域特点,开展了各具特点、各有侧重的分课题实验和研究。同时选择了27所幼儿园所作为研究基地,开展专题研究和实验。 ?子课题组与协作攻关组由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等领域专家和儿童保健医生、基层早教工作者组成。

华东师大版历史第七分册 第15课、16课 17课 ----开埠之前的上海-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建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第15课开埠之前的上海第16课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第17课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元朝正式设置上海县;知道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知道19世纪下半叶上海经济的主流是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上海民族资本工厂的行业特征。 2、学习上海租界形成过程,基本掌握梳理历史线索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懂得殖民主义的本质,而理解上海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上海变迁的内容 难点:上海历史的变迁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缩影;评价租界的出现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申”“沪”的由来 春秋时期上海地区属于吴国,后越国灭了吴国,楚国又灭了越国,这一区域先后曾归越国、楚国管辖。楚国贵族黄歇被封于江南,称为“春申君”。后“申”即为上海的简称之一。 古代上海人靠海为生,发明了一种捕鱼工具——“扈”。捕鱼时在海滨或河口插入竹栅,用绳编结起来,涨潮时鱼群随潮涌入,落潮后渔人便去竹栅里拾鱼。这种利用自然规律的捕鱼工具沿袭至今,“扈”字则在一用中被“沪”所替代,上海简称“沪”即得名于此。 2、开埠前的上海: 设县与建城:春秋—吴 战国—越、楚 唐代天宝年间: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松江南岸:青龙集镇 南宋末年:上海镇 元代:市舶司→上海县 据江瞰海的地理位置,构成了内航海运的优越条件,使青龙镇变得非常繁盛。至元代,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1291年,正式设置上海县 3、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 a上海开埠 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b租界的设立 1845年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具体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而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近代上海人性格和上海的发展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上海设立租界。开埠后的近代上海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 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唯一的国际化大都市」。当年,今上海市黄浦、静安以及虹口、杨浦这四个区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为主),长宁区是上海公共租界 的越界筑路区,卢湾、徐汇两区主要是上海法租界。当时上海的租界地区享有完全独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带来了近代上海的繁荣。但虹口、杨浦两区在后来被划为日军防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在淞沪会战期间和华界受到同样的重创。 自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上海在这段历史中就扮演这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上的各种事件都会和上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上海在部分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得不说,中国近代史中,上海近代史是熠熠生辉,不可磨灭的一个章节。 历史需要人来演绎,上海近代史的表演者和创造者则是当时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中的芸芸众生。元朝1292年,中国设上海县,面积大约有2000平方公里,县衙中心所在地为今天上海市中心的黄浦江西岸,是上海作为一个有行政规模历史的起点。从元、明、清到民国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如今上海地图的市中心区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异类,就是由人民路和中华路 所组成的一个环形马路。过去的环城公共交通11路线以老西门为起点和终点,而车轮 碾过的地面,人们穿行的脚下,就是当年的城墙。环城内就是城里,上海县衙的心脏地带,从这里可以清晰看到上海新旧城区的分界线。上海开埠后至1920、30年代,逐步 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在此期间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世代居住于此的原住民。他们来自于中国各地,但是其中来自江苏、浙江两省者占到80%以上,占据绝对优势,各自约在数十万至百万人以上不等。另有约3%的安徽籍,以及约1%的广东籍。这部分族群成为当时的“上海人”,他们构成了当今上海人的主体,是近代以来的老上海人。 可以从历史资料中看出,上海是个包罗万象的城市,接纳了来自周围地区的人们迁移到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甚至在近代前期非本国居民也成为了上海的常住居民,1949年以前,上海被称为“十里洋场”,租界内曾经吸引了很多外国侨民定居。其中上层侨民(主要来自英美两国,共有1万多人)大多居住在2个租界的中西部以及越界筑路地段。这种人文基础奠定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个性,也在岁月中练就了上海人自身的性格和个性,不同于他们的出生地,而是一种新兴的,别的地方所没有的特有的性格。 上海自开埠以来,向来是西方新思潮和新风气进入近代中国的窗口。各种新派人物在这里创办、经营报纸、杂志和出版机构等文化事业。辛亥革命前,上海已是革命党在国内最大的舆论宣传基地,并与海外的日本东京、南洋三足鼎立。上海人拥有接纳先进思潮,擅长思考局势和精打细算的性格特点,使得那些先进思想传播着更能发布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而上海人对于这种新兴思想的接受能力也使得一系列的革命运动的重要本营定在上海。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顷刻间成为中外传递有关辛亥革命消息的 中心,3天后,几乎所有的上海报纸都以显著的标题登载武昌起义的消息。稍后各省相

上海史之外滩变迁史篇

上海史之外滩变迁史篇 提到上海,估计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外滩,而人们在感慨外滩那些恢弘的,被称作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时,又有多少人了解其中的那段屈辱史呢。。。 上海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东面靠着黄浦江,西侧是52幢风格各异的大厦,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也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1843年前,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泥滩。1844年起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最早的一批洋行,其中最有实力的是英资公司怡和洋行、宝顺洋行、老沙逊洋行,以及美资的旗昌洋行。1848年在这里铺筑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这条马路的名称(Bund)至今为止是西方国家对上海外滩的称呼。在19世纪后期,外滩的许多外资银行在被誉为上海的“财政街”或“东方华尔街”的外滩建立了。因此,外滩成为了鼓励财政投资的场所。由于外滩所富有的历史价值,在外滩拥有一小块土地不仅仅是财富的标志,更是荣誉的标志。 1868年今天的黄浦公园建立(当时叫外滩公园),这是上海最老的一个公园,而且黄浦公园曾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是上海最早的欧式花园。到1928年外滩公园只对西方人开放。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的地区。逐渐地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新的豪华大厦起立。1928年7月1日外滩公园正式对中国人开放。

上海四新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导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2006年12月25日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下简称“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第三条市社科规划课题要着重研究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着重研究我国和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规律,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大力推进学科建设,注重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繁荣和发展本市哲学社会科学。 第四条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全面负责市社科规划课题的管理。本市各社科研究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受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的委托,具体负责本单位市社科规划课题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选题 第五条市社科规划课题主要有四类,即重大课题、系列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均面向全市,公平竞争,择优立项。少数重要研究课题,以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特别委托课题方式,单独立项,委托研究。同时,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立其它类别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