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分析与探索

合集下载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一、课程目标在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中,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子信息这一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重要成就和未来发展趋势;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电子信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最后则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 电子信息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我们将介绍电子信息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电子信息的含义、范畴和相关领域。

我们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电子信息学科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让他们对电子信息有个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2. 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历程接下来,我们将带领学生回顾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历程,从电子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信息技术的演进,到电子信息科学的崛起和蓬勃发展,逐步揭示电子信息学科的由来、发展和演变过程。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和总结,告诉学生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科技演进过程,充满着挑战和机遇。

在课程的第三部分,我们将着重介绍电子信息学科的重要成就,包括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

我们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电子信息学科领域的先进成果和最新进展,让学生对电子信息科学的发展有一个立体和深入的认识。

我们将展望电子信息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我们将向学生展示电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多样性和前沿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他们向未来的科技创新领域迈进。

三、教学方法在这门研讨课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座、互动交流、实例分析、案例讨论、小组讨论、展示汇报等。

我们将通过图文并茂的讲座,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通过互动交流和实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通过案例讨论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汇报,锻炼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分析与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分析与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分析与探索黄智; 马勇; 孟跃红; 李全彬【期刊名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新生研讨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 多媒体课件【作者】黄智; 马勇; 孟跃红; 李全彬【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521 引言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形式源于美国的新生教育课程,20世纪70年代,已经在美国发展成为面向新生广泛开设的课程。

2003年,清华大学率先推出新生研讨课,此后,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纷纷将新生研讨课纳入课程体系。

新生研讨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主持下,借助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与探究。

美国的新生研讨课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模式:适应性转换和学术性转换。

在借鉴美国新生研讨课经验的基础上,并根据中国国情及高校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专业认知类、学术研究类和通识教育类新生研讨课三种类型。

为进一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环境和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江苏师范大学以教研项目立项等形式积极推进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并鼓励学院将新生研讨课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笔试成绩为评价标准,新生研讨课主要以探索和研究为导向,更侧重于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而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存诸多差异。

国内学者徐波通过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发起的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的调查结果,全面分析了美国新生研讨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 。

南京大学张红霞教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美国新生研讨课的历史渊源和实践情况,分析了对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启示[2] 。

电子信息工程新生研讨课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新生研讨课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新生研讨课论文引言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对于新生学生来说,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新生快速融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习中,本篇论文将从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知识、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知识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涵盖电子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控制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新生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电子学电子学是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核心,它研究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的原理、设计和应用。

新生学生应该了解电子器件的分类、基本原理和特性,如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中与信息传输和通信相关的学科,它研究电磁波传播、信号处理和通信网络等内容。

新生学生应该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

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是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中与计算机原理和应用相关的学科,它研究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系统设计等内容。

新生学生应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算法等基础知识。

控制科学控制科学是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中与系统控制和自动化相关的学科,它研究信号处理、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内容。

新生学生应该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应用以及控制算法等。

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领域电子信息工程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新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研究领域: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研究领域,它研究电子器件的制备、测试和应用,以及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等。

通信与网络通信与网络是电子信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研究信息传输、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等内容,包括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

计算机系统与应用计算机系统与应用是电子信息工程中与计算机相关的研究领域,它研究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系统设计等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1. 引言1.1 介绍研讨课设计的背景意义研讨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通过研讨课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电子信息大类的教学中,研讨课设计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信息的定义、应用领域、重要性和影响,以及就业前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由于电子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设计研讨课,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通过研讨课的方式,让新生们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电子信息专业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制作面向电子信息大类新生的研讨课设计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

1.2 阐明研讨课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研讨课设计是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电子信息专业,激发他们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兴趣,指导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通过研讨课,新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电子信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从而更好地把握专业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

同时,研讨课还能帮助新生认识到电子信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以及电子信息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从而为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学习方向提供参考和指导。

研讨课的意义在于引导新生正确看待电子信息专业,提高他们对电子信息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研讨课,新生可以在和同学、老师的互动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研讨课也可以促进新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的环境和节奏。

总之,研讨课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新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起点,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电子信息专业并取得成功。

2. 正文2.1 电子信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电子信息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处理、传输、存储和显示信息的一种领域。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本篇研讨课的主题是解读电子信息。

本研讨课通过对电子信息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应用领域的介绍,使大家能够对电子信息有更全面的认识,并深入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电子信息的定义电子信息是一种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利用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和信息产品的学科领域。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电子信息是一个应用广泛而又高科技化的学科,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各个领域,如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智能家居、医疗、交通、安防等等。

二、电子信息的发展历程电子信息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到今天的物联网、5G通信等高科技领域,电子信息始终处于技术革新和应用推广的不断推进之中。

下面对电子信息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概述。

1.电子时代电子时代是电子信息的发端,主要表现为电信和广播等信息传输领域的发展。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得到广泛应用,此后,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输的覆盖范围和传递速度有了质的飞跃。

2. 计算机时代计算机时代是电子信息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计算机技术开始飞速发展,主要表现为硬件的稳定性和速度的提升,以及软件技术的不断完善。

此时,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科研等领域。

3. 网络时代网络时代是电子信息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开始享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互联网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

这一时期,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在线教育等各种Internet应用开始喷涌而出。

4. 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时代是电子信息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扩大。

当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率日益增加,这也使得移动应用、移动支付等各种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新生研讨课论文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新生研讨课论文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新生研讨课论文范文1. 引言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当今信息社会中重要的学科领域之一,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生,了解该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对于今后的学习、科研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开展电子信息工程新生研讨课,就成为了必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结合该研讨课的要求,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研究主题,阐述一个范文的写作过程。

范文主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该研究主题并给出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要素,展示给读者关于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写作的范例。

2. 本文主要内容2.1 研究背景在智能驾驶领域,目标检测技术是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的目标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高效、准确、实时的需求。

因此,本研究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探索新的目标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智能驾驶领域,改善驾驶安全性和准确性。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来进行目标检测。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搜集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了解目前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然后,选择适合本研究的深度学习模型,例如YOLO、Faster R-CNN等,并进行模型的搭建和训练;接着,收集智能驾驶领域的相关数据集,对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估;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3 实验结果本研究通过实验得到了一系列的目标检测结果。

在测试阶段,选取了一批现实场景下的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并对其进行了准确性和检测速度的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选取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目标检测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并且具备较快的检测速度。

同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对模型的性能、优化方法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2.4 结论和展望本研究通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实验结果。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研讨课题:解读电子信息一、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子信息行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之一。

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并且在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已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

针对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本次研讨课旨在通过解读电子信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电子信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建立对电子信息行业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为他们的学习和职业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 电子信息概念- 电子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电子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3. 电子信息行业的现状- 电子信息行业的主要领域和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分析三、课程目标通过本次研讨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 全面了解电子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建立对电子信息行业的整体认识。

2. 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应用领域。

4. 探索电子信息行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机遇,为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教师介绍电子信息的相关定义、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建立对电子信息的基本认识。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电子信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影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电子信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享对于电子信息行业的认识和看法。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电子信息企业或研究机构,深入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生产经营和科研发展情况,增进对电子信息行业的直观感受。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3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及小组讨论等。

2. 期中小组报告(20%)学生分组撰写电子信息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报告,并进行现场展示。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一、研讨课设计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子信息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由此,电子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而言,了解电子信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对于提高专业素质、扩充职业视野和增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讨课的设计旨在通过解读电子信息,让广大新生了解电子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方法。

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对电子信息领域的认知和理解。

3、拓展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1、电子信息概述1.1 电子信息的定义、发展历程与应用领域1.2 电子信息的分类2、电子信息基础知识2.1 半导体器件及其基本原理2.2 集成电路及其种类2.3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知识3、电子信息应用技术3.2 电子信息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应用1、课件讲授形式本研讨课采用课件讲授形式,详细解读电子信息的基础概念、原理和技术应用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电子信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实际案例等,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深入阐述电子信息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信息的核心内容。

2、案例分析形式在课件讲授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形式,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电子信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电子信息的应用前景和实际效果,同时可激发学生对电子信息的兴趣和热情。

3、小组研讨形式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小组研讨形式,让学生自主组织小组,分析和讨论电子信息的优势、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等,既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可增强学生对电子信息的理解和把握。

五、研讨课设计效果评估本研讨课采用形成性评估形式,通过学生的互动表现、小组研讨成果和课后反馈等方式,评估本研讨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策略调整和课程改进的参考。

电子信息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引言电子信息新生研讨课是大学开学后为新生举办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新生能够了解电子信息专业的发展方向、学科内容以及就业前景。

在参与研讨课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经验。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课堂氛围、团队合作等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课程内容研讨课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电子信息专业的各个方面。

老师们为我们介绍了电子信息专业的基本知识,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等。

通过这些课程,我们对电子信息专业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选择我们感兴趣的方向。

此外,研讨课还组织了一些实践活动,例如电路实验、编程设计等。

这些实践活动增强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电子信息专业的实际运用。

课堂氛围研讨课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和积极。

老师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互动式讨论和小组讨论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而且,老师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我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背后的原理。

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大家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老师们也给予了我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我们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团队合作在研讨课中,我们还有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

这些项目要求我们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和其他同学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每个人的想法,与人合作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中,不仅可以集思广益,还可以互相帮助并共同成长。

我也深刻认识到团队中不同角色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只有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真正做出好的成果。

总结通过参与电子信息新生研讨课,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体会和经验。

课程内容丰富,课堂氛围活跃,团队合作培养了我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这些体会将对我的大学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这门研讨课,我对电子信息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方向。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论文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论文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论文摘要电子信息类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为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新生,本文结合研讨课程的内容,介绍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首先,从电子信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入手,介绍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学科体系。

接着,重点介绍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习方法,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创新实践。

最后,总结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趋势,为新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奠定了基础。

1. 电子信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1 电子信息的定义和特点电子信息指的是通过电子技术手段传递、处理和存储信息的过程。

它是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等领域。

1.2 电子信息的发展历程电子信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电子管时代,随着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电子信息领域正处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阶段,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电子信息的发展。

2.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科体系2.1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分类根据电子信息的应用领域和技术特点,电子信息类专业可以分为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等几个大类。

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

2.2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本知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与模拟电子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习的基础,掌握好这些知识对于深入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非常重要。

3.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习方法3.1 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课本、参加讲座等方式,掌握电子信息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

3.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室实践、项目实践等方式,学习并掌握电子信息相关的实践技能。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个人总结报告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个人总结报告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个人总结报告一、引言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是本学期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

本文是我个人对这门课程的总结报告,主要介绍了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二、课程内容本门课程内容广泛而深入,将电子信息领域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涵盖。

以下是我在课程中学到的一些重要的方面:1.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一开始主要介绍了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以及常见的电路元件和电路结构。

通过学习,我对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数字电路设计在课程的后半部分,我们学习了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我们了解了逻辑门的原理和应用,学会了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数电逻辑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这让我对数字电路的设计过程和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3. 通信原理与应用课程中还重点讲解了通信原理与应用的基础知识,包括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无线通信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不同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对通信领域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学习体会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经验。

首先,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领域涉及面广。

电子信息领域是一个庞大且日新月异的领域,学习其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因此,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我也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关注最新的科技动态。

其次,实践是学习电子信息领域的关键。

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项目,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实践,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践能够帮助我们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研讨课中,我们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我不仅学到了他们的观点和经验,还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老师们也积极与我们互动,解答我们的问题和疑惑,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四、收获与展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获得了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还培养了一些重要的能力和素养。

新生研讨课结课论文电子信息类

新生研讨课结课论文电子信息类

新生研讨课结课论文——电子信息类引言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涵盖了电子工程、通信、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电子信息类的研讨课结课论文,通过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介绍、应用案例的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希望能够加深读者对电子信息类研讨课的理解。

电子信息技术概述电子信息技术是在电子器件、电路和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存储,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的一种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计算机、半导体、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电子信息类研讨课的目的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子信息类研讨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自主设计和实现一项电子信息产品或系统,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电子信息类研讨课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拓宽学生的学科知识:通过电子信息类研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领域,拓宽自己的学科知识。

电子信息类研讨课的案例分析案例一: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是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家居解决方案,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连接和集成,实现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这个案例的研讨课主题可以是设计并实现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并通过手机APP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

学生可以通过选购传感器和控制器,编写控制程序,实现灯光、温度、安防等方面的控制。

案例二: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交通管理方案,通过摄像头、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等实现对交通流量、交通信号等的监测和控制。

这个案例的研讨课主题可以是设计并实现一个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并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策略,提高交通效率。

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发展方向: - 5G通信技术的普及:随着5G通信技术的逐步普及,将迎来更快的网络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简介本篇文章介绍了一种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旨在帮助新生掌握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课设计包括三部分,分别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形式。

在此基础上,本篇文章通过解析典型的相关论文,为电子信息专业的新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帮助新生进入电子信息专业的学习状态。

正文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电子信息专业的背景和发展情况;2.掌握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3.了解电子信息产品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1.2 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科体系2.1 电子学基础概念:电、电场、电势、电源2.2 半导体物理:PN结、二极管、场效应管、晶体管2.3 数字信号处理:离散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功率谱密度3.1 通讯行业:移动通信、宽带接入、物联网3.2 消费电子:手机、电视、音响、游戏机3.3 工业自动化:机器人、PLC、传感器、单片机三、课程形式1.讲座2.小组讨论3.实验演示4.案例分析5.作业练习解读电子信息本节主要介绍一下论文《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整合式枪管测量系统研究与实现》。

这篇论文对于新生理解电子信息的应用价值是很大的。

若把一个射击器具的使用体验比做射击的整个过程,那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射击前的准备工作。

这其中包括对枪管的重要参数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而这篇论文就是介绍如何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构建一款整合式的枪管测量系统,并实现对枪管重要参数的测量和调整。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电子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可以感受到电子信息技术对枪支等器械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带来的重要影响。

同时,这篇论文还介绍了该系统的实现过程和实验结果,为新生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案例。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索

152016年12月刊“电子信息工程导论” 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索张有光,林晓阳,曾 琅,康 旺,王昭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摘要】 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程为例,围绕“移动通信与集成电路”“计算之芯、移动互联与人机交互”“大学培养目标与大学怎么读”三类探究课题,探讨了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该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专业导论;翻转课堂【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065(2016)12-0015-05收稿日期:2016-5-24作者简介:张有光(1963—),男,浙江浦江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自旋电子、类脑计算、工程教育等;林晓阳(1988—),男,福建泉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碳基纳米材料自旋电子;曾琅(1983—),男,江苏沛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自旋电子学、类脑计算;康旺(1987—),男,湖南新化人,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自旋电子学、计算体系结构;王昭昊(1987—),男,山东威海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自旋轨道电子学。

基金项目:北京市面上教改项目“小班化研究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ms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大教改项目“科技文明通识课程之新生专业研讨课程标准研究与建设”。

0 引言专业导论课程的逐渐普及,对大一新生了解大学生活与学习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从2007年开始关注“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程,阅读所有学生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

2010年开始尝试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2013年完成《电子信息工程导论》教材的编写工作。

该教材围绕3个问题:学习什么(以移动通信、集成电路、互联网与物联网为例)?为什么学(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工程师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如何学习(大学面临的问题、课程学习、实验与实践的态度与方法)?对于专业知识的诠释,通过追溯科学技术创新的背景、展望专业发展的趋势,把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于教育理念的解读,辅以翔实的人物故事,将教育理念、方法置于情景之中,增强趣味性与可读性。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一、引言二、研讨课目标1. 了解电子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点;2. 探索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科技和发展趋势;3. 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专业的兴趣和理解;4. 提高学生对电子信息学科的认识和认同感。

三、研讨课内容1. 电子信息概述- 介绍电子信息的定义和范畴;- 探讨电子信息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2. 电子信息领域- 通信技术- 计算机科学- 电子工程- 控制工程- 微电子技术- 信息工程4. 电子信息发展趋势- 智能化- 网络化- 数字化- 个性化- 融合化5. 电子信息专业前景- 就业领域- 发展机会- 薪资待遇- 创业创新机会四、研讨课设计与展开2. 第二阶段:电子信息领域- 结合各个领域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具体内容和应用场景;-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引导他们思考电子信息领域的意义和价值。

3. 第三阶段:电子信息前沿科技- 介绍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科技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电子信息科技的最新进展;- 鼓励学生参与到相关科技项目和研究中,激发他们对电子信息科技的创新热情。

五、研讨课结束与总结1. 结合学生的提问和讨论,对研讨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2. 鼓励学生就研讨课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促进他们对电子信息科技的理解;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电子信息领域的个人观点和感悟,促进他们对电子信息科技的认同感。

六、研讨课后续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或科研机构,深入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实际应用和发展状况;2.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他们对电子信息领域的视野和思路;3.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学科竞赛或项目实践,促进他们对电子信息科技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结语通过以上的研讨课设计,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电子信息这一专业领域,激发他们对电子信息科技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电子信息学科的认识和认同感。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课设计,为新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为他们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信息工程学院新生研讨课论文

信息工程学院新生研讨课论文

信息工程学院新生研讨课论文引言信息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在科技领域内声名显赫的学院,吸引了众多优秀的新生加入。

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学院的学习环境和要求,学院特地组织了一门研讨课,旨在帮助新生快速了解学院的学科和专业,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

本论文将对此研讨课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其效果和影响,从而为学院进一步改进研讨课提供参考。

研讨课内容和形式研讨课内容主要涵盖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和专业介绍、学习和研究方法、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

为了使课程更具针对性,在课程开始前,学院征集了学生的意愿和研究方向,根据学生的意愿来安排具体的课程内容。

课程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讲座、小组讨论、实践演练等多种形式,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研讨课的优势和问题优势首先,研讨课为新生提供了全面了解学院的机会。

通过学科和专业介绍,新生能够深入了解学院的教学方向和研究重点,从而对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有所规划。

其次,研讨课的小组讨论环节促进了新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新生们可以在讨论中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从而加深对学科和专业的理解,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研讨课还设置了实践演练环节,培养了新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演练,新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了对学科和专业的理解和掌握。

问题然而,研讨课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课程时间有限,很难涵盖学院所有学科和专业的内容。

因此,在研讨课中只能选择一部分内容进行介绍,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专业了解不够充分。

其次,研讨课的教师和讲师团队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

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有些教师和讲师可能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经验有限,导致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最后,研讨课的实践演练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难度过大或过小。

对于一些没有编程和实践经验的新生来说,过于复杂的实践演练可能造成挫败感,影响他们对学科和专业的兴趣。

研讨课的效果和影响通过对信息工程学院新生研讨课的调查和评估,结果显示该研讨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影响。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个人总结与反思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个人总结与反思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个人总结与反思引言在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上,我收获了许多关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文档,我将对这门课程进行个人总结与反思,从学到的内容、个人成长以及未来的学习计划等方面进行总结。

学到的内容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

首先,我们学习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要素,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我们还学习了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如逻辑门、计数器和触发器等。

通过这些学习,我对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和微处理器等相关知识。

这些内容扩展了我的电子信息领域知识面,让我对电子信息的应用和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个人成长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仅是学习了电子信息领域的知识,还培养了一些重要的技能。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我们使用了一些电子设计软件,如Protues和Multisim,通过实际操作和仿真实验,我对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我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电路故障或设计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调试和解决。

通过这些实践,我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这门课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一些实验和项目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地沟通和合作,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未来的学习计划通过这门课程,我对电子信息领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我也清楚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学习计划:1.深入学习电子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我希望通过进一步学习电子电路的课程,学习更高级的电路设计和分析方法,提高自己在电路设计方面的能力。

2.学习更多的通信原理和无线通信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通信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希望通过学习更多的通信原理和无线通信技术,了解当前通信领域的最新发展,并掌握相关的技术。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个人总结范文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个人总结范文

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个人总结范文引言在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这门课程,我对电子信息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一些重要的学习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我在这门课程中的学习收获和成长。

知识概览在课程的最开始,我们首先学习了电子信息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我们了解到电子信息学科是研究信息传输和处理的一门学科,其涵盖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个方面。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概念。

我们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除了电子电路,我们还学习了数字电子技术,了解了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应用。

在通信技术方面,我们学习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与应用。

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并学习了编码解码技术、调制解调技术等相关知识。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内容。

我们通过实验和实践掌握了网络配置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学习成果通过这门课程,我取得了一些学习成果。

首先,在知识方面,我对电子信息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电子信息学科的广泛应用,并了解到电子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其次,在实践方面,我学会了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实验和调试。

我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掌握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我还学会了使用计算机进行电路模拟和仿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在团队合作方面,我能够与同学一起完成课程项目和实验。

在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得以共同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和项目。

最后,在学习方法方面,我学到了如何高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我学会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我还学会了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与展望通过电子信息类新生研讨课的学习,我对电子信息学科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学会了一些重要的学习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研讨课题目:解读电子信息课程背景:电子信息是指用电子器件、电路及电子系统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显示的工程技术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撑之一,应用广泛,涉及领域多样。

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新生来说,充分理解电子信息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目标:1. 理解电子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掌握电子信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3. 分析电子信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4. 探讨电子信息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课程内容:1. 电子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电子信息的定义和范畴- 电子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电子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 电子信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 电子信息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结合电子信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讲解和课件展示,向学生介绍电子信息的相关知识和核心概念。

2. 案例分析:选取电子信息在通信、计算机、医疗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应用情况、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电子信息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展开讨论和交流。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电子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和发展动态。

课程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专题讨论、小组合作等,占总成绩的30%;2. 作业和案例分析:包括课后作业、案例分析报告等,占总成绩的40%;3. 期末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能力考核等,占总成绩的30%。

结语:电子信息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和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本次研讨课的设计和实施,期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电子信息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引言:电子信息作为学科大类,涵盖广泛,命名中的“电子”是指电子技术,在应用于通信、娱乐等领域的同时,也渗透到了医疗、交通、航空等方方面面。

本研讨课以“解读电子信息”为主题,旨在引导新生了解电子信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发展前景,为未来学科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电子信息概念及发展历程1.1 电子信息概念电子信息是指在电子学、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自动化工程等领域中涉及的各种信息,包括语音、图像、数据、信号等多种信息形式。

20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诸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等电子产品逐渐普及。

21世纪,互联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开始崭露头角,各种创新型企业如智能手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带动了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二、电子信息应用前景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电子信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电子信息的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万物互联。

未来物联网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领域。

2.2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自适应的特点。

随着传感器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未来人工智能将在物流、医疗、金融等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3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出现实世界之外的新世界,相信未来虚拟现实在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领域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结语:电子信息是一个涵盖面极广的学科大类,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新生来说,了解电子信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前景,不仅能够加强对该学科的认识,还能够提高对未来电子信息职场的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整合
10.3969/j.issn.1671-489X.2019.06.066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新生研讨课的 教学分析与探索 *
◆黄智 马勇 孟跃红 李全彬
摘 要 以江苏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研究背景,以新 生研讨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为具体实例,系统分析研讨课 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考核,为电子信息 工程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研讨课程的开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6-0066-03 A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Freshman Seminar a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UANG Zhi, MA Yong, MENG Yuehong, LI Quanbin Abstract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f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is used as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a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s taken for an example of freshman seminar in this paper. Teaching goal,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are concluded. The conclusions provide valuable advice for the freshman seminars operation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its related subject. Key words freshman seminar; introduction to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ultimedia courseware
国内学者徐波通过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发起的第六次、 第七次和第八次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的调查结果,全面分 析了美国新生研讨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南京大学张红 霞教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美国新生研讨课的历史渊源和实 践情况,分析了对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2]。西南交通 大学余志斌等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背景,围绕新生研讨 课的“大一新生”“教授”和“研讨”三个鲜明特征,探 讨了新生研讨教学体系的设计方法 [3]。
江苏师范大学作为以文理学科为优势的传统师范院校, 与知名工科大学或研究型高校相比,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 生源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距 [4]。如何有效发挥新生研讨 课的作用,真正实现新生研讨课开设的目的,需要进一步 深入探索与实践。本文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 程专业为研究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新生研讨 课为实际案例,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和专业特色,探讨适合 普通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新生研讨课教学新模式。
2 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新生研讨课面向电子信息 类大一新生开设,以“大一新生”“认知”和“研讨”为 原则,旨在引导学生认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感受学科魅力, 激发求知欲和研究兴趣,培养其积极思考、讨论和探究式 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四年期间学习的课程体系和内容,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做好职业规划、学习计划, 进行自主性与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参与创新性实践、科 研训练的兴趣,为后续大学生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 时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 项目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十三五”第二批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项目“新生研讨课”(JYKC201855)。 作者:黄智,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马勇、孟跃红、李全彬,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 子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221116)。
2019年3月下 第06期(总第456期)
为进一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环境和学习方
法,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江苏师范大学以教研项目立项等形式 积极推进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并鼓励学院将新生 研讨课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笔试成绩为评价标准,新生研讨课主要以探索和研究为导 向,更侧重于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而在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存诸多差异。
1 引言
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形式源于美国的新生教育课程,20 世纪 70 年代,已经在美国发展成为面向新生广泛开设的课 程。2003 年,清华大学率先推出新生研讨课,此后,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纷纷将新生研 讨课纳入课程体系。新生研讨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在教师 的主持下,借助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教师与 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的方式进 行讨论与探究。美国的新生研讨课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模式: 适应性转换和学术性转换。在借鉴美国新生研讨课经验的 基础上,并根据中国国情及高校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专 业认知类、学术研究类和通识教育类新生研讨课三种类型。
- 66 -ຫໍສະໝຸດ 课程整合·3 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内容
电子信息技术涵盖电子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 技术等学科基础,具有非常宽泛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型高端技术不断出现,必 将导致电子信息工程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与扩展。因此,“电 子信息工程概论”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不仅包括传统经典的 电子信息基础内容,还要体现新型电子设备、新知识和新 技术的基本概貌。但需要指出的是,内容设置避免讲述抽 象的定理与晦涩难懂的复杂算法,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 性和系统性,要联系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公众关注热点 问题,侧重基本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够实现学生切 身的体验和学科专业知识的有效联系与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