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正式稿)

合集下载

唐山市海洋功能区划

唐山市海洋功能区划
可再生能源区
5
旅游休闲娱乐区
5.1
风景旅游区
5.2
文体休闲娱乐区
6
海洋保护区
6.1
海洋自然保护区
6.2
海洋特别保护区
7
特殊利用区
7.1
军事区
7.2
其它特殊利用区
8
保留区
8.1
保留区
第二章
第八条
唐山市海域位于渤海湾西部,东起滦河口与秦皇岛市海域交界,西至丰南区涧河口与天津市海域交界。所辖沿海地区包括乐亭县、海港开发区、曹妃甸区、滦南县和丰南区。唐山市是河北省重要的沿海城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8°55′-40°28′,东经117°31′-119°19′,管辖海域面积446689公顷,唐山市沿海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东接辽东半岛经济区,占据华北与东北的交通咽喉地带,同京九、京沪、京广、京哈、京承、京包欧亚大通道相连结,腹地广阔、货源充足、交通便捷,外源性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条件优越,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是华北、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门户。本区海洋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基础雄厚、文化底蕴深厚,是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龙头”,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多种农副产品富集地区,是沟通东北及华北的商品集散地和运输要道,战略地位突出。
17.河北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3-2020年)
18.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15年)
19.河北省海洋生态红线(2014-2020年)
20.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21.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2.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3.《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17108-2006)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节选)发展思路和目标功能定位:曹妃甸的开发建设,除大型深水港外,主要是石油、液化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品的集疏和储备,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产品的清洁化生产,以及相应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配套建设。

因此,曹妃甸的功能定位为: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按照技术一流、规模一流、效益一流、生态一流的要求,经过25年努力,把曹妃甸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世界的国家级临港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2、阶段目标:初期起步阶段(2005-2010年)。

完成规划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社会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一期工程建设,形成示范区基础和骨架;完成铁矿石、煤、原油、LNG 各专业码头、精品钢铁基地及关联的热电联产、新型建材等一期工程建设,启动原油储备基地等项目。

到2010年,示范区投资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建成区面积约88平方公里。

中期快速发展阶段(2011-2020年)。

建成铁矿石、煤炭、原油和LNG码头并达到规划目标能力;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发电厂、船用设备、修船等重点项目,启动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扩建工程。

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左右。

远期完善提高阶段(2021-2030年)。

基本完成规划区内填滩造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建成我国北方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集疏大港,年吞吐能力5亿吨;形成新兴工业化基地,单位GDP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见:曹妃甸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调控指标);建成富有水城特色的新型工业城市;达到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标准。

四、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集聚循环经济型企业,构建循环经济型产业链,建立节约和循环经济型社会,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是曹妃甸示范区规划开发建设的立足点和优势。

曹妃甸总体规划

曹妃甸总体规划

唐山市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文本唐山市人民政府2009年9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总体发展目标及战略 (4)第三章新区城镇发展与布局 (8)第一节新区生态保护 (8)第二节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11)第三节新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11)第四节新区城镇结构 (12)第五节新区城乡建设标准 (14)第六节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15)第七节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17)第八节新区旅游发展布局规划 (21)第九节新区岸线利用规划 (23)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职能 (25)第五章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26)第一部分新城空间发展规划 (26)第一节新城用地布局 (26)第二节新城综合交通规划 (48)第三节新城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53)第四节新城市政工程规划 (55)第五节新城环境保护 (65)第六节新城综合防灾规划 (67)第七节近期建设规划及发展时序 (77)第二部分其它片区指引 (83)第一节曹妃甸工业区 (83)第二节唐海片区 (85)第三节南堡片区 (86)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87)第一节区域协调 (87)第二节分期建设 (88)第三节保障措施 (89)第七章附则 (91)附表一:城市发展目标体系表 (92)附表二:曹妃甸新区自然与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录 (93)附表三:新区建设限制分区表 (93)附表四:新区城镇等级结构规划表(2020年) (94)附表五:新区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2020年) (94)附表六:新区城镇规模结构规划表(2020年) (95)附表七:新城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八:新城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2010年) (97)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动因开发建设曹妃甸,把曹妃甸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

本次总体规划编制,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需要,是落实国家能源、交通和产业战略布局的需要;也是环渤海地区开发开放的需要,是不断推进京津唐区域合作的需要;是河北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和促进冀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在更高的平台上参与东北亚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赢得竞争主动权地位的战略需要;还是实现唐山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构筑市域“双核”空间结构的战略要求,是牵动唐山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曹妃甸港口、港区、港城协调发展、构筑区域发展大平台的需要。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29•【字号】唐政字〔2024〕21号•【施行日期】2024.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唐政字〔2024〕21号曹妃甸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报请审批〈唐山市曹妃甸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唐曹政呈〔2023〕4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唐山市曹妃甸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曹妃甸区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唐山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力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功能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生态宜居滨海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曹妃甸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4.4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0.2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0.23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19倍以内;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市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6%;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海洋灾害、地面沉降等风险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定位,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

完善农业空间布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

环渤海经济圈

环渤海经济圈

环渤海经济圈:风头渐劲蓄势发力——赵鹏率市考察团赴渤海湾地区考察学习纪实在圆满结束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考察学习活动后,4月22日至25日,市委书记赵鹏率市沿海开放开发专题考察学习团转身北上奔赴渤海湾,继续进行深入考察学习,现场触摸环渤海经济圈昂首崛起的强劲脉动,虚心求教谋划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充分感受推进工作的创新实干精神和雷厉风行的作风。

市委副书记李驰,市委常委、大丰市委书记丁宇,副市长曹友琥,沿海五县(市)委书记和分管副书记,市发改委、财政局、交通局、水利局、环保局、海洋与渔业局、国土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考察。

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到渤海湾北部“几”字形顶端的锦州,再沿西海岸向南赶赴河北唐山曹妃甸,最后来到天津滨海新区。

考察团每到一处,都是先看规划模型,听取规划情况介绍,然后深入开发建设现场,感受开发建设的火热场景。

考察团成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取经问道,一路思索探寻。

细看、静听、提问、交流,成为考察活动必不可少的步骤。

沿途所见所闻,给大家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触动,进一步激发了推进盐城沿海开发的能量和斗志。

辽宁“五点一线”:转身掉头向大海面向海洋谋发展4月22日下午,我市考察团一行抵达辽宁大连,开始了对渤海湾地区开放开发情况的考察学习之旅。

在两天时间内,考察团通过对大连、锦州两市的实地考察,切身感受了辽宁实施“五点一线”沿海开放战略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

在辽考察期间,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张成寅,大连市市长夏德仁,锦州市委书记刘志强、市长王文权等两市党政领导,与我市考察团进行了座谈交流。

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周喜鼎介绍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编制情况。

行进在辽宁沿海地区,考察团看到的是各地高起点编制规划、高强度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高热情忙于招引和服务重大产业项目的热气腾腾的开发景象。

在大连,考察团先后考察了软件产业带、动漫走廊、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重工·起重集团、开发区规划展馆、大连港保税港区和大窑湾港建设情况,重点考察学习了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做法。

2010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真题及答案

2010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真题及答案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一、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包括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

总时间为150分钟,建议阅读资料为40分钟,作答时间为11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

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1.全球海洋面积大约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1%。

一般认为海洋资源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

根据国务院2003年5月9日颁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有海洋生物两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

天然气资源储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240亿吨。

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进行勘察,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

据我国科学家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石油储量大约30亿到70亿吨。

据有关部门测算,整个南海发现的石油地质储量大约230亿至300亿吨,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南海海域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归中国管辖的海域。

国家海洋局某负责同志指出,要看到我国海洋资源这些数字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来说是非常有限的。

他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海洋资源优势通常有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人均管辖海域面积。

从这个指标上来看,我国在世界的排名大概是120名左右;第二个指标是海陆面积比。

我国这个比值是0.31︰1,世界排名大概100多一点;还有一个指标是海岸线长度和国土面积比。

这个比值我国在世界的排名在90多位。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总面积7.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784公里,素有我国“鱼仓”、“盐仓”和“海洋公园”的美誉。

曹妃甸区域经济定位及产业结构展望

曹妃甸区域经济定位及产业结构展望

曹妃甸区域经济定位及产业结构展望本文运用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的有关工业集聚的理论,对曹妃甸未来经济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将成为京津唐经济圈的一个制造业中心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产业发展的规划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曹妃甸产业发展新经济地理学一、曹妃甸历史及目前状况简述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的沿海的南堡地区,它是渤海湾中惟一不需开挖人工航道和港池、不需疏浚维护即可建设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钻石级”港址资源。

曹妃甸自1895、1900两次强风暴袭淹后,岛民已迁徙。

截止到首钢搬迁、与河北省共同筹建码头前,岛上唯一建筑是一座为引导船舶夜航所用的航标塔。

2002年6月,首钢、河北省建投、唐钢、唐山市四方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启动码头通路工程建设,深水大港的建设拉开序幕。

2005年初,中国中央政府相继批准了包括曹妃甸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在内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和首钢搬迁曹妃甸实施方案,曹妃甸港口建设工程正式纳入国家规划,并成为国家“十一五”期间投资最大的项目集群。

按照国家规划,曹妃甸需填海建设的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新加坡大。

到2010年,曹妃甸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其经济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唐山。

到目前为止,曹妃甸二十五万吨级矿石码头已经开航,七十多公里的通岛道路已全线贯通,迁曹铁路已经通车,供电、供水项目已经基本完成,码头、钢铁、电能项目建设也全面铺开。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07年3月12日上午已宣布曹妃甸“新首钢”开工建设。

曹妃甸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160亿元,仅2007年将完成投资300亿元。

曹妃甸本来是冀东渤海之滨的一个小镇,名不见经传,但随着首钢的搬迁,声名雀起,曹妃甸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决定了其在中国的经济布局中将担任一个重要角色。

伴随着一个钢铁基地的兴建,必然对其相关行业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批复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批复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
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12.31
•【字号】冀政函[2008]135号
•【施行日期】2008.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
的批复
(冀政函〔2008〕135号)
唐山市人民政府:
你市唐政呈〔2008〕165号文收悉。

经研究,同意《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

现批复如下:
一、曹妃甸新城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和冀东沿海中心城市。

到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97%左右;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74.3平方公里。

二、加快曹妃甸新城建设,实现港口、港区、港城一体化发展。

积极推进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筑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注重保护和利用好岸线、湿地、河流等自然资源,塑造富有魅力的滨海城市特色。

三、总体规划是曹妃甸新城城乡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必须严格执行。

要按照沿海中心城市标准,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加快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村镇规划的制订,形成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要坚持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各类城乡
规划及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本规划要求,规划确需修改的,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报批。

你市和省建设厅要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正式稿)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正式稿)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曹妃甸是环渤海地区唯一不需要疏浚航道和开挖港池即可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天然港址,曹妃甸与陆地间广阔的浅滩为临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三十多个权威部门和单位对曹妃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勘察、研究和论证,提出了五十多项研究成果,为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6年7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曹妃甸时指出:曹妃甸是一块“黄金宝地”,一定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把曹妃甸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

2007年5月1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曹妃甸时强调:把循环经济作为立区之本,不仅要把曹妃甸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港城,而且要使其能够坚持永续的利用和发展。

把它建成环渤海地区的“耀眼明珠”。

遵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反复研究、多次论证、充实完善,形成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一、战略意义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新世纪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

开发建设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曹妃甸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家能源交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我国北方地区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引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国家继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后的又一重要举措。

它的开发建设不仅对唐山、对河北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1、开发建设曹妃甸示范区,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的需要。

加入WTO后,我国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能源原材料进口量大幅快速增长,“北煤南运”的格局将长期存在,而目前环渤海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至今还没有形成具有战略支配地位的深水大港,难以适应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竞争的需要。

曹妃甸总体规划定稿版

曹妃甸总体规划定稿版

曹妃甸总体规划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唐山市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文本唐山市人民政府2009年9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总体发展目标及战略 (4)第三章新区城镇发展与布局 (8)第一节新区生态保护 (8)第二节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10)第三节新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11)第四节新区城镇结构 (12)第五节新区城乡建设标准 (14)第六节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14)第七节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17)第八节新区旅游发展布局规划 (21)第九节新区岸线利用规划 (23)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职能 (25)第五章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26)第一部分新城空间发展规划 (26)第一节新城用地布局 (26)第二节新城综合交通规划 (47)第三节新城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53)第四节新城市政工程规划 (55)第五节新城环境保护 (65)第六节新城综合防灾规划 (67)第七节近期建设规划及发展时序 (76)第二部分其它片区指引 (82)第一节曹妃甸工业区82第二节唐海片区84第三节南堡片区86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87)第一节区域协调87第二节分期建设87第三节保障措施 (88)第七章附则 (90)附表一:城市发展目标体系表 (91)附表二:曹妃甸新区自然与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录 (92)附表三:新区建设限制分区表 (92)附表四:新区城镇等级结构规划表(2020年) (93)附表五:新区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2020年) (93)附表六:新区城镇规模结构规划表(2020年) (94)附表七:新城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 (94)附表八:新城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2010年) (96)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动因开发建设曹妃甸,把曹妃甸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

本次总体规划编制,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需要,是落实国家能源、交通和产业战略布局的需要;也是环渤海地区开发开放的需要,是不断推进京津唐区域合作的需要;是河北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和促进冀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在更高的平台上参与东北亚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赢得竞争主动权地位的战略需要;还是实现唐山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构筑市域“双核”空间结构的战略要求,是牵动唐山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曹妃甸港口、港区、港城协调发展、构筑区域发展大平台的需要。

曹妃甸区产业承接与绿色经济发展

曹妃甸区产业承接与绿色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协调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热点话题。

本文采用广义产业承接测度法测量了曹妃甸区产业承接的水平,采用熵权法构建指标体系测量了曹妃甸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并根据两者间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产业承接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曹妃甸区产业承接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其绿色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同步提高。

[关键词]曹妃甸区;绿色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274(2021)02—0065—06 [作者简介]肖琳琳,女,唐山市曹妃甸区财政局,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政策等。

产业的承接与转移是产业在空间层面上进行重新布局的过程,由市场接近效应、市场拥挤效应和生产成本效应相互作用所引起。

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式和经济现象,产业的承接和转移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承接转移的产业可为承接地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技术以及大量的投资,能有效地促进当地的就业与产业升级,有效地刺激承接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为产业转出地纾解冗余的生产力,实现区域间的“先富带动后富”。

但产业的承接与转移如果仅仅简单地将某产业实现空间上的过渡而不考虑产业承接后是否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绿色发展,就会对当地生态及居住环境造成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损害,明显的表现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不可持续的问题。

河北省曹妃甸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之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港口岸线、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土地资源、便捷的海陆联运体系,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十四五”时期,曹妃甸区谋划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工产业基地和全国有影响力的装备制造基地,这就必须接纳区外投资和承接区外产业转移,以加速推动主导产业技术革新、产品创新、产业更新。

曹妃甸区地处唐山南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宜人,盲目的接受区外产业转移,接纳能耗大、污染强、可持续发展水平弱的产业入区尽管短时间内可能会提高经济效益,但从绿色GDP的角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必然是得不偿失。

唐山市曹妃甸新区(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

唐山市曹妃甸新区(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

唐山市曹妃甸新区(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唐山市曹妃甸新区(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文本唐山市人民政府2008年11月一、曹妃甸新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目录第一章总则 .............................................. 1 第二章发展目标及定位 .................................... 2 第三章新区城镇发展与布局 .. (3)第一节资源保护及生态安全格局 (3)第二节人口规模 (4)第三节城镇结构 (5)第四节建设标准 (5)第五节城镇空间布局规划 (6)第七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7)第八节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 8 附件: (13)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动因开发建设曹妃甸~把曹妃甸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

加快建设曹妃甸新区~是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律、打造世界一流开发区的必然选择~是牵动唐山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是带动河北北部区域合作~在更高的平台上参与东北亚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赢得竞争主动权地位的战略需要。

第2条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为总揽~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新型产业体系为工作主线~探索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形成科学发展示范体系~成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科学发展新成就的窗口。

第3条规划原则实践性原则。

坚持理论与实践~不断探索曹妃甸新区科学发展的新境界。

以曹妃甸新区自身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创新性原则。

坚持用创新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不断创造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经验。

前瞻性原则。

吸收国内外一切有借鉴意义的有关科学发展的文明成果~确保曹妃甸新区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1文化建设等方面走在时代前列。

曹妃甸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曹妃甸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曹妃甸 是 国家确定 的循环经济 示范 区,也是科 学
发 展 示 范 区 。在 总 体 发 展 规 划 上 , 将 按 照 循 环 经 济 发
三R 即减量 化R d c 、再使用 eu e 展 的理念 ,重 点建 设一个深水大港 ,一座 滨海生态城 核心 , 以 “ ”为 原则 ( Rue e s 、再循环R c c e e y l ); 以低消耗 、低排放 、高效 市 ,发展 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
维普资讯
J gi h ln i jS a g・经济沙龙 n o
曹妃甸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 S T mO 分析
◎ 段昌钰
过5 亿吨 ,成为世界上 最大 的港 口之一 。 座滨海 生态城 市 ,就是 建设一座 具有 国际示 范 意义 的滨海生态 城市 。借鉴 世界港 口城 市发展经验 , 按照生 态环保 、资源节约 、社会和谐 的理念 ,正在 沿
一Hale Waihona Puke 海滩涂 上规划建 设一座滨海 新城 ,将逐 步建成世 界一 流 的生态 城市 、港 口城 市、滨海城 市和 环渤海地 区中 “ 冒一缕 废气 ,不排 一滴废 水 。 ”作 为 国家 心城市 ,为城 市生态 化发展提供一个 国际性范例 。 不 四大 循环 经 济 产 业链 :一 是 现代 港 口物流 产 业 首 批 开 展 循 环 经 济 试 点 的 l个 园 区 之 一 , 也 是 惟 一 的 1 新建工业 区试 点,曹妃甸历史 性地 选择 了这样 的战略 链 。重 点建 设码 头 、铁 路 、公路 、管道 、仓储 等 综 合运输 设施 ,发 展 以陆海 联运为特 点的物流服 务业, 定位 。
“ 一 五 ”规 划 。 十
发展 的大型化工 基地 。四是装备制造产 业链 。依 托精 品钢铁 基地 ,建 设大型船 舶、港 口机械 、石油钻探机 械 、冶 金设备 、工程机械等 一批大 型、重型装备制造 项 目,逐步形成 京津冀地 区钢 材与装备 相互依存 发展

国家之宝——曹妃甸:国家之宝——曹妃甸产业区空间发展战略

国家之宝——曹妃甸:国家之宝——曹妃甸产业区空间发展战略

污 染少 的发 展路 子 ,基 本建成 一个 生 态、 产业、 社会和能 力四大体 系完善 , 生 态优 美、经济繁荣 、生 活富裕 、社会和
谐 的科学发展示 范区。
曹妃甸产业 区建设对京津唐 地 区发展 的战略意义
1 、增强京津唐地 区战略 资源
的供给能 力
京津 唐 地 区所 辖地 域 范 围包 括北 京、 天津 、 山、 唐 秦皇岛和廊坊五城市 , 是中国环渤海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
经济产业链条为重点 ,以科学进步和技 术创新 为主要手段 , 充分利用 国内外两 种资源、 两个市场 , 发挥 政府 、 市场 、 社 会三个方面的作用 , 力转变经济增长 大 方式和 生活方式 , 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
2 、推 进京津唐地 区产业布 局 战略性调 整
历 史上京津唐三大城市是我国重要
物流 、钢 铁 、石 化 和 装 备 制 造 业 为 主 的 新型工业基地 。
秦皇 岛临港 工业重点 发展建材 、造船 、
机 械 和 金 属 加 工 业 , 成 三 大港 口地 区 形
水港 I的建设 ,将增强矿产资源 、能源 Z l 战略 资源 的供 给和 储备 , 为提升京津唐 地 区区域竞争 力奠定有力的支撑 。
区开 发 建设 的期 望 与 要 求 。
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曹妃旬产业区建设发展以发展循 环
曹 妃旬港 口进 口铁矿石供应腹地范围包 括华北 和西 北地 区 , 将成为我国北方地 区重要的进 口铁矿石集疏运 中心 。
经济、建设生态城市 、构 建和谐社会 为
主 线 ,以 科 学 规 划 为 龙 头 ,以构 筑 循 环
的 钢 铁 、 化 工业 基地 。 钢 和 唐 钢 、 石 首 燕

唐山曹妃甸工业区简介

唐山曹妃甸工业区简介

关于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土海洋工作的汇报首先,欢迎焉锦林厅长及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各位领导来曹妃甸指导工作。

一、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概况曹妃甸位于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原本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为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至今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因岛上曾建有曹妃庙而得名。

曹妃甸岛南邻东西走向的渤海湾北部深槽,北侧与大陆岸线之间发育宽阔的潮间浅滩:曹妃甸深槽是渤海西部不可多得的大型深水港址,是环渤海地区唯一不需要疏浚航道和开挖港池即可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天然港址。

曹妃甸距唐山市中心80km,东距唐山港京唐港区4 5km,距北京220 km,天津120 km。

2002年,唐山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曹妃甸工程确立为全市“四大兴市工程”之手,举全市之力开发建设。

2003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把开发建设曹妃甸确立为全省“一号工程”。

2005年10月,曹妃甸工业区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

2006年3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8年1月,《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唐山港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并正式开始实施。

按照发展规划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将重点以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四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属、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

目前,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年产970万吨的高炉,华润电厂2个30万千万机组,矿石码头一期2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中石化、中石油30万吨级4个原油码头和煤炭码头一期5个煤炭泊位都已建成投入生产运营;中石化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伊朗豪华游艇等一批重大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区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为加快开发建设和产业聚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山曹妃甸新区简介

唐山曹妃甸新区简介

唐山曹妃甸新区简介曹妃甸位于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原本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为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因岛上曾建有曹妃庙而得名。

2005年10月成立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2008年10月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组建曹妃甸新区。

新区现辖“两区一县一城”,即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唐海县和唐山湾生态城,规划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陆域海岸线约80公里,常住人口约22万人。

曹妃甸工业区是新区的龙头,也是产业聚集的核心区,规划面积38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10平方公里,水域70平方公里。

南堡开发区是1991年成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41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盐化工和海洋化工,拥有亚洲最大的南堡盐场和国家大型化工企业三友集团,将建成国际性盐化工和海洋产业集聚区。

唐海县是兼有国有农垦体制的建制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下辖13个场(镇)、1个临港产业园,农业生产基础较好,滨海湿地资源独具特色,将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曹妃甸循环经济产业链配套深加工基地、曹妃甸新区后方服务保障基地和国际休闲旅游胜地。

唐山湾生态城是唐山城市双核之一,也是曹妃甸新区生产生活服务基地,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起步区30平方公里,未来将形成100万人口规模,建成新区的政治、文化、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国际知名的生态城市、全球低碳宜居示范城市。

曹妃甸水深岸陡,不淤不冻,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深槽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30米等深线水域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

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

水道和深槽的天然结合,形成了建设大型深水港口无与伦比的优势,使曹妃甸成为“钻石级”港址。

曹妃甸毗邻京津两大城市,距唐山市中心区8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秦皇岛170公里,距唐山湾国际旅游岛30公里,滨海大道直达唐山湾国际旅游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曹妃甸是环渤海地区唯一不需要疏浚航道和开挖港池即可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天然港址,曹妃甸与陆地间广阔的浅滩为临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三十多个权威部门和单位对曹妃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勘察、研究和论证,提出了五十多项研究成果,为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6年7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曹妃甸时指出:曹妃甸是一块“黄金宝地”,一定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把曹妃甸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

2007年5月1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曹妃甸时强调:把循环经济作为立区之本,不仅要把曹妃甸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港城,而且要使其能够坚持永续的利用和发展。

把它建成环渤海地区的“耀眼明珠”。

遵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反复研究、多次论证、充实完善,形成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一、战略意义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新世纪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

开发建设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曹妃甸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家能源交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我国北方地区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引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国家继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后的又一重要举措。

它的开发建设不仅对唐山、对河北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1、开发建设曹妃甸示范区,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的需要。

加入WTO后,我国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能源原材料进口量大幅快速增长,“北煤南运”的格局将长期存在,而目前环渤海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至今还没有形成具有战略支配地位的深水大港,难以适应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竞争的需要。

曹妃甸拥有建设深水大港的独特天然条件,又处于我国北方经济的核心区,区位条件好、发展空间大、支撑能力强,便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开发建设曹妃甸深水大港,对于拓展我国能源、原材料市场,消除我国北方能源、原材料瓶颈制约,提升环渤海地区港口的整体功能,保证我国南北方能源原材料供求平衡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开发建设曹妃甸示范区,是优化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各国都集中力量在滨海深水港区建设象美国休斯顿、日本坂神、韩国釜山等引领工业发展的标志性重化工业区,以优化生产力布局,加速工业化进程。

曹妃甸自然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巨大。

开发建设曹妃甸示范区,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重化工业的集约化发展,推动区域合理分工,促进跨地区企业重组和资产流动,实现京津冀都市圈生产力中心的战略东移,对于影响和带动内陆地区的开发开放,推动东西部地区的互利合作,加速环渤海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开发建设曹妃甸示范区,是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安全和战略物资储备的需要。

能源原材料工业是影响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基础性产业,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是世界各国争夺激烈且交换量最大的战略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源原材料供给和储备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稳定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能源原材料供给和储备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开发建设曹妃甸深水大港和临港工业区,对增强我国能源原材料供给保障能力,促进我国区域间战略物资的供需平衡,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应急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保证国民经济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4、开发建设曹妃甸示范区,是国家推动重化工业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需要。

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仍然要加快发展重化工业,而重化工业又是比较典型的高消耗、高排放产业,继续延用传统的发展方式,将进一步加剧发展与环境的矛盾。

有必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高标准建设一批高效、节能、环保、生态型的循环经济区。

曹妃甸已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试点,通过开发建设曹妃甸示范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创新我国重化工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比较优势和可行性开发建设曹妃甸示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1、曹妃甸拥有建设深水大港和临港工业区的独特自然优势。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是我国少有的天然深水港址资源,也是渤海中唯一不需开挖人工航道和港池、不需疏浚维护即可建设大型深水港的唯一港址。

曹妃甸甸头十分接近渤海深槽,有-25米水深天然航道直通渤海海峡,-25米等深线距甸头约500米,-30米水深线长约6公里,宽约5公里,可建设25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

曹妃甸与陆地之间为大面积潮间带,有4502、曹妃甸拥有建设大型现代化集疏港口和临港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曹妃甸所在地区是我国东北、西北、华东等几大经济区的交接地区,物资交换量和战略物资消耗量巨大;曹妃甸所在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北方经济的核心区,是未来引领我国北方地区发展最具活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地区;曹妃甸地处我国最大的内海——渤海深槽顶端,并有京山、京秦、大秦等国铁干线和京沈、唐津、唐港等高速公路及102、205、112等国省干线公路相连接,构成了便利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具有较低的综合运输成本;曹妃甸港区周边腹地是我国煤炭、钢铁、建材、电力、化工等能源原材料生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国家着力建设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

(见附图一)3、曹妃甸地区拥有建设重化工业区的良好产业基础。

曹妃甸所在的唐山市重工业历史悠久。

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产业群,并有开滦、唐钢、冀东水泥、三友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之一。

曹妃甸近临我国人才最集中、科技力量最雄厚的首都北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京唐之间已经形成了十分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为曹妃甸示范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4、曹妃甸地区拥有较强的环境与资源支撑能力。

曹妃甸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开发利用程度最低的地区,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环境敏感度相对较低,环境自净能力相对较强,有利于协调产业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同时,曹妃甸又是京津冀地区资源支撑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滦河水系和滦河三角洲是华北地区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古滦河下游和泻湖区又是华北地区盐碱荒地和荒滩集中的地区,南堡和大清河盐场是我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开滦煤矿是我国重要的炼焦煤生产基地。

优越的战略资源组合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为建设曹妃甸重化工业基地提供了支撑。

5、曹妃甸地区拥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依托深水大港发展临港现代工业,可以显著降低物流成本;港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在曹妃甸聚集,形成紧密关联的产业集群,可以明显降低生产成本;京津冀地区现有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可以提高产业的区域配套能力,有效降低协作成本。

6、曹妃甸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2003年3月,河北省开始启动曹妃甸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唐山至曹妃甸通路工程全线贯通,供电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有线、无线通讯设施投入使用,矿石专用码头一期工程建成通航(到2007年4月底,接卸进口矿石1600万吨),迁曹铁路、供水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原油码头、煤炭码头、首钢京唐钢铁公司项目已开工建设,填滩造地工程形成陆域40平方公里。

口岸设施实现临时开放。

曹妃甸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突出的后发优势和基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大规模进行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重型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条件。

但曹妃甸的开发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产业选择上,需要考虑与周边地区的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发展模式上,需要探索出一条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新路子。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曹妃甸的开发建设,除大型深水港外,主要是石油、液化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品的集疏和储备,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产品的清洁化生产,以及相应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配套建设。

因此,曹妃甸的功能定位为: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二)发展思路和指导原则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为目标,充分发挥地理区位、深水大港、资源组合和产业后发等四大突出优势,大力构筑示范区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等四大产业集群,全面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四大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岸线、土地、供水、供电、交通、安全、环保、服务等重要基础支撑体系,努力把曹妃甸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2——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曹妃甸开发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

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利用好岸线、土地资源;发挥优势,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合理选择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分阶段逐步实施。

——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原则。

曹妃甸处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在开发建设中要坚持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注重与环渤海地区港口和临港产业、示范区与周边地区产业的分工合作;坚持港区与临港产业、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

——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原则。

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为指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严格准入门槛,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促进示范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循环理念、创新发展原则。

要把循环经济作为立区之本。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以资源节约、生产集约为目标,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和循环配套产业,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产业与社会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示范区发展模式创新。

——对外开放、双向开发原则。

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采用科学管理理念,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服务“三北”,面向世界,促进示范区高起点快速发展。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

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园区建设与人居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1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按照技术一流、规模一流、效益一流、生态一流的要求,经过25年努力,把曹妃甸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2、阶段目标初期起步阶段(2005-20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