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幕友对其洋务思想的影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2 1 K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2 0 2 1 )4 0 5 — 4 17 - 1 (0 00 -0 80 3
作为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李鸿章
曾招致了一批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入其幕府 , 为其所 用。这些幕友向李鸿章提供了大量有关西方的知识 , 提出了许多有益 的建议 ,这不仅增长 了李鸿章 的见 识, 而且对李鸿章的洋务思想也多有影响。李鸿章把 “ 处今 日时势 , 和戎 , 外须 内须变法”- , 【 作为他开展 墙1
第2 卷 第4 6 期
V0.6 1 No4 2 .
廊 坊 师 范 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u a o Lnf g ec e o ee Sc l cecs d i ) or l f ag n ahrC lg(oi i e i n n a T s l aS n E t o
的出身和所受 的教育各有 不同, 包括读书士子、 行伍
军人、 行商坐贾和归国学生。他们在李鸿章手下供职 的原因也不尽相 同, 有的充当谋士, 有的身为将帅 , 也 有文案、 外交官和工商企业 的总办会办等。 总体来说 , 他们都对如何求得 自强以维持清朝统治这一 问题十 分关注。 在李氏的幕友中, 有三个人对他的优患意识、 改革意识 以及处理 中外关系的认识影响最大 , 他们就 是冯桂芬、 郭嵩焘和薛福成。 冯桂芬(8917)苏州人 ,81 10—84 , 14 年成进士 、 选 翰林。李鸿章早在北京当翰林时就与其结识。太平军 攻陷苏州时他逃到上海, 在那儿亲 眼看 到了西方的实 力。81 16 年冯桂芬代表苏州士绅写了恳求曾国藩派兵
21 00年 8月
Au .01 g2 0
李 鸿 章 幕友 对 其 洋 务 思 想 的影 响
白雪松 李秋 生 z ,
(. 1中国人 民大学 历史学院, 北京 107 ;. 0 82 2 河北金 融学院 社科部 , 河北 保定 0 15 ) 7 0 1
摘 要: 李鸿章的幕府 中汇聚 了晚清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 , 他们纷纷替李鸿章 出了一定的影响。为 了给变法 自强争取 一个 比较和平的国际环境 , 李鸿章较多地倾 向于与西方和 解, 与其幕友 的影响是分不开 的。 这 关键词 : 李鸿章; 幕友; 外须和戎
他。
目自大 , 抱残守缺 , 而是清醒地认识到“ 华夷混一局势 已成, 我辈岂能强分界画” 墙1 [ 的现实。17 年 , - 84 他在 《 筹议海防折》 对危局作 了较全面的论述 :东南海 中, “ 疆万余里 , 各国通商传教 , 自如, 来往 麋集京师及各省 腹地 , 阳托和好 之名 , 阴怀吞噬之计 , 一国生事 , 国 诸 构煽 , 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 轮船电报之速 , 瞬息千 里, 军器机事之精 , 工力百倍 , 弹所到 , 炮 无坚不摧 , 水 陆关隘 , 不足限制 , 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4 …卷2 。 民族危机如此严重, 中国怎么办?李鸿章 的回答是 : 自 强御辱。他 以“ 穷则变 , 变则通” 为立论依据 , 力主变 法 , 改革 , 进行 并大声疾呼 :书生坐谈误 国, “ 可为咭
洋务运动的纲领, 中“ 其 外须和戎 ” 的许多思想动因 , 都可以追溯到他的幕友那里 。
一
保卫上海的请愿书, 于是才有 了李鸿章组建淮军并成 了江苏巡抚。16 年李鸿章奏调冯桂芬入幕, 2 8 从那时 起直到 16 年 ,冯桂芬作为一个不受李鸿章约束的 85 谋士和兼职幕友为李鸿章服务 。 作为统治阶级中的士 绅及知识分子,冯桂芬敢于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 , 承 认中西方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距。 他在考察了外国小
收稿 日期 :0 0 0 — 0 2 1- 3 2 作者简介 : 白雪松 (9 1 )男 , 1 8一 , 河北秦皇岛人 , 中国人 民大学历 史学 院博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为 中国史学史 。 研
・
5 ・ 8
履行条约, 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 极力避免战祸。由于 他最敢于直言主张与西方讲和 , 便成了保守派攻击的 首要 目 。 标 李鸿章同意他的观点并一直尽全力保护着
并最早表达了“ 中体西用” 的洋务思想。 这些都对李鸿 章的洋务思想打下 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郭嵩焘(881 1, 11 8 )和李鸿章是丁未同年, —9 并同 为翰林, 亦曾在曾国藩幕府 中供职。虽然郭嵩焘只是 在李鸿章的幕府里待了几个月 , , 但是 终其一生 , 李鸿 章一直是他的密友 、 知己兼保护人 。由于李鸿章的推 荐 ,82 16 年郭嵩焘被委为苏松粮道 ,83 16 16— 86年又 署 理广东巡抚 ,85年成为第 一个 中国驻 英公使 。 17 17 年 , 89 郭嵩焘奉诏回国后赋闲在家 , 直到 19 年去 81 世, 他都一直不断地通过写信、 上奏等方式支持李鸿 章的政策。郭嵩焘出使英法等国期间, 曾对西方的民 主政体 、 教育制度、 风俗教化等方面有过 比较全面的 考察 ,所以较深刻地认识到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他认为学习西方不仅仅是学习军事上的坚船利炮 , 更 重要 的是学习冶铁 、 、 采煤 铁路 、 电报等经济措施 , 以 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制度 ,并且需要兴办近代教育、 培养实用人才来辅助。为了给学习西方创造条件 , 他 在对外关系上一贯主和,主张对外交涉应讲信义 , 应
而强、 中国大而弱的原因之后 , 摒弃传统偏见 , 主张向 西方学习。 在如何学习上, 他强调借鉴外国富强之术 ,
、
李幕 中的思想家
要追溯这个思想动因, 就要首先 了解李鸿章幕府 中到底有哪些对他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知道 , 李鸿 章曾长期活跃于晚清的政治舞台, 他的幕府存在的时 间跨度也较长, 前前后后曾经招致过几百人 。这些人
作为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李鸿章
曾招致了一批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入其幕府 , 为其所 用。这些幕友向李鸿章提供了大量有关西方的知识 , 提出了许多有益 的建议 ,这不仅增长 了李鸿章 的见 识, 而且对李鸿章的洋务思想也多有影响。李鸿章把 “ 处今 日时势 , 和戎 , 外须 内须变法”- , 【 作为他开展 墙1
第2 卷 第4 6 期
V0.6 1 No4 2 .
廊 坊 师 范 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u a o Lnf g ec e o ee Sc l cecs d i ) or l f ag n ahrC lg(oi i e i n n a T s l aS n E t o
的出身和所受 的教育各有 不同, 包括读书士子、 行伍
军人、 行商坐贾和归国学生。他们在李鸿章手下供职 的原因也不尽相 同, 有的充当谋士, 有的身为将帅 , 也 有文案、 外交官和工商企业 的总办会办等。 总体来说 , 他们都对如何求得 自强以维持清朝统治这一 问题十 分关注。 在李氏的幕友中, 有三个人对他的优患意识、 改革意识 以及处理 中外关系的认识影响最大 , 他们就 是冯桂芬、 郭嵩焘和薛福成。 冯桂芬(8917)苏州人 ,81 10—84 , 14 年成进士 、 选 翰林。李鸿章早在北京当翰林时就与其结识。太平军 攻陷苏州时他逃到上海, 在那儿亲 眼看 到了西方的实 力。81 16 年冯桂芬代表苏州士绅写了恳求曾国藩派兵
21 00年 8月
Au .01 g2 0
李 鸿 章 幕友 对 其 洋 务 思 想 的影 响
白雪松 李秋 生 z ,
(. 1中国人 民大学 历史学院, 北京 107 ;. 0 82 2 河北金 融学院 社科部 , 河北 保定 0 15 ) 7 0 1
摘 要: 李鸿章的幕府 中汇聚 了晚清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 , 他们纷纷替李鸿章 出了一定的影响。为 了给变法 自强争取 一个 比较和平的国际环境 , 李鸿章较多地倾 向于与西方和 解, 与其幕友 的影响是分不开 的。 这 关键词 : 李鸿章; 幕友; 外须和戎
他。
目自大 , 抱残守缺 , 而是清醒地认识到“ 华夷混一局势 已成, 我辈岂能强分界画” 墙1 [ 的现实。17 年 , - 84 他在 《 筹议海防折》 对危局作 了较全面的论述 :东南海 中, “ 疆万余里 , 各国通商传教 , 自如, 来往 麋集京师及各省 腹地 , 阳托和好 之名 , 阴怀吞噬之计 , 一国生事 , 国 诸 构煽 , 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 轮船电报之速 , 瞬息千 里, 军器机事之精 , 工力百倍 , 弹所到 , 炮 无坚不摧 , 水 陆关隘 , 不足限制 , 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4 …卷2 。 民族危机如此严重, 中国怎么办?李鸿章 的回答是 : 自 强御辱。他 以“ 穷则变 , 变则通” 为立论依据 , 力主变 法 , 改革 , 进行 并大声疾呼 :书生坐谈误 国, “ 可为咭
洋务运动的纲领, 中“ 其 外须和戎 ” 的许多思想动因 , 都可以追溯到他的幕友那里 。
一
保卫上海的请愿书, 于是才有 了李鸿章组建淮军并成 了江苏巡抚。16 年李鸿章奏调冯桂芬入幕, 2 8 从那时 起直到 16 年 ,冯桂芬作为一个不受李鸿章约束的 85 谋士和兼职幕友为李鸿章服务 。 作为统治阶级中的士 绅及知识分子,冯桂芬敢于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 , 承 认中西方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距。 他在考察了外国小
收稿 日期 :0 0 0 — 0 2 1- 3 2 作者简介 : 白雪松 (9 1 )男 , 1 8一 , 河北秦皇岛人 , 中国人 民大学历 史学 院博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为 中国史学史 。 研
・
5 ・ 8
履行条约, 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 极力避免战祸。由于 他最敢于直言主张与西方讲和 , 便成了保守派攻击的 首要 目 。 标 李鸿章同意他的观点并一直尽全力保护着
并最早表达了“ 中体西用” 的洋务思想。 这些都对李鸿 章的洋务思想打下 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郭嵩焘(881 1, 11 8 )和李鸿章是丁未同年, —9 并同 为翰林, 亦曾在曾国藩幕府 中供职。虽然郭嵩焘只是 在李鸿章的幕府里待了几个月 , , 但是 终其一生 , 李鸿 章一直是他的密友 、 知己兼保护人 。由于李鸿章的推 荐 ,82 16 年郭嵩焘被委为苏松粮道 ,83 16 16— 86年又 署 理广东巡抚 ,85年成为第 一个 中国驻 英公使 。 17 17 年 , 89 郭嵩焘奉诏回国后赋闲在家 , 直到 19 年去 81 世, 他都一直不断地通过写信、 上奏等方式支持李鸿 章的政策。郭嵩焘出使英法等国期间, 曾对西方的民 主政体 、 教育制度、 风俗教化等方面有过 比较全面的 考察 ,所以较深刻地认识到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他认为学习西方不仅仅是学习军事上的坚船利炮 , 更 重要 的是学习冶铁 、 、 采煤 铁路 、 电报等经济措施 , 以 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制度 ,并且需要兴办近代教育、 培养实用人才来辅助。为了给学习西方创造条件 , 他 在对外关系上一贯主和,主张对外交涉应讲信义 , 应
而强、 中国大而弱的原因之后 , 摒弃传统偏见 , 主张向 西方学习。 在如何学习上, 他强调借鉴外国富强之术 ,
、
李幕 中的思想家
要追溯这个思想动因, 就要首先 了解李鸿章幕府 中到底有哪些对他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知道 , 李鸿 章曾长期活跃于晚清的政治舞台, 他的幕府存在的时 间跨度也较长, 前前后后曾经招致过几百人 。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