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1、基因组: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
2、基因簇:基因家族中的各成员紧密成簇排列成大串的重复单位,定于染色体的特殊区域,属于同一个祖先的基因扩增产物。
3、基因家族:真核细胞中,许多相关的基因常按功能成套组合,被称为基因家族。
4、基因探针:带有可检测标记(如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等)的一小段已知序列的寡聚核苷酸。
可通过分子杂交探测与其序列互补的基因是否存在。
5、基因敲除:指一种遗传工程技术,针对某个序列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序列,改变生物的遗传基因,令特定的基因功能丧失作用,从而使部分功能被屏蔽,并可进一步对生物体造成影响,进而推测出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6、基因芯片:利用原位合成法或将已合成好的一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分子以预先设定的排列方法固定在固相支持介质表面,形成高密度寡核苷酸序列,并与样品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度及分布来进行分析。
7、断裂基因:在基因内部插入不编码序列使一个完整的基因分隔成不连续的若干区段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8、调节基因:编码那些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RNA和蛋白质的特异性DNA序列。
9、操纵基因:是操纵子中的控制基因,在操纵子上一般与启动子相邻,通常处于开放状态,使RNA聚合酶能够通过它作用于启动子而启动转录。
10、看家基因:是一类典型的结构基因,维护细胞基本功能所必需,在所有有机体的细胞中表达。
其中一部分基因序列比较保守。
11、结构基因:编码蛋白质或RNA的基因。
12、假基因:具有与功能基因相似的序列,但由于有许多突变以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所以假基因是没有功能的基因,常用ψ表示。
13、端粒: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
14、端粒酶: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
15、反义链:在基因的DNA双链中,转录时作为mRNA合成模板的那条单链。
16、转染:真核细胞由于外源DNA掺入而获得新的遗传物质的过程。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 (p8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分子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分子生物学是由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学、以至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融会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凝聚了不同学科专长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它虽产生于上述各个学科,但已形成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手段,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化学是从化学角度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转变与新陈代谢。
传统生物化学的中心内容是代谢,包括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以及能量代谢等与生理功能的联系。
分子生物学则着重阐明生命的本质----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生命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关系也十分密切:传统的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细胞和亚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探讨组成细胞的分子结构比单纯观察大体结构能更加深入认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因此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子生物学则是从研究各个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入手,但各个分子不能孤立发挥作用,生命绝非组成成分的随意加和或混合,分子生物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生物分子间的高层次组织和相互作用,尤其是细胞整体反应的分子机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向细胞生物学的靠拢。
第一章序论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用事实证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指出:物种的变异是由于大自然的环境和生物群体的生存竞争造成的,彻底否定了“创世说”。
达尔文第一个认识到生物世界的不连续性。
意义: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及其唯物主义的物种起源理论,是生物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最新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基因的表达调控●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1 准备和酝酿阶段⏹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2 建立和发展阶段⏹1953年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3 发展阶段⏹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思考⏹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第一节染色体1.作为遗传物质的染色体特征:⏹分子结构相对稳定⏹能够自我复制⏹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能够产生遗传的变异。
2 真核细胞染色体组成(1) DNA(2) 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3) 少量的RNA组蛋白:呈碱性,结构稳定;与DNA结合形成、维持染色质结构,与DNA含量呈一定的比例非组蛋白:呈酸性,种类和含量不稳定;作用还不完全清楚3.染色质和核小体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结构,由最基本的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内容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内容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内容一、DNA的变性(Denaturation):指DNA分子由稳定的双螺旋结构松解为无规则线性结构的现象。
确切地就是维持双螺旋稳定性的氢键和疏水键的断裂。
断裂可以是部分的或全部的,是可逆的或是非可逆的。
DNA变性不涉及到其一级结构的改变。
1. DNA变形的条件:凡能破坏双螺旋稳定性的因素都可以成为变性的条件,如加热、极端的pH、有机试剂甲醇、乙醇、尿素及甲酰胺等,均可破坏双螺旋结构引起核酸分子变性。
2. DNA变性后发生的变化:DNA变性后原来隐藏在双螺旋内部的发色基团,成为单链而暴露出来,使DNA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一些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1)DNA溶液的浓度大大下降。
DNA双螺旋是紧密的"刚性"结构,变性后代之以“柔软”而松散的无规则单股线性结构,DNA粘度因此而明显下降。
(2)溶液旋光性发生改变。
变性后整个DNA分子的对称性及分子局部的构性改变, 使DNA 溶液的旋光性发生变化。
(3)增色效应或高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DNA分子中碱基间电子的相互作用是紫外吸收的结构基础,但双螺旋结构有序堆积的碱基又“束缚”了这种作用。
变性DNA 的双链解开,碱基中电子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紫外吸收,故而产生增色效应。
(4)生物活性丧失。
(5)浮力密度上升。
3. 引起DNA变性的主要因素:(1)加热(生理温度以上)。
加热使DNA变性后,在260nm 处的紫外吸收值明显上升,一般当DNA加热时,在260nm吸收值先缓慢上升,到达某一温度后又骤然上升,其特点是爆发式的,变性发生的范围很窄,其相变过程用Tm值描述。
(2)极端pH值。
当pH为12时,碱基上的酮基变为烯醇基,影响氢键形成,从而改变Tm 值,当pH为2~3时,碱基上的氨基发生质子化,也影响氢键形成。
(3)有机溶剂、尿素和酰胺等。
当环境中存在酰胺或尿素时,它们可与DNA分子中的碱基形成氢键,从而使DNA分子保持单链状态,以利于分子克隆的操作。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基础理论部分)汇总第二章染色体与DNA第一节染色体1、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具有如下性质:分子结构相对稳定;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保持连续性;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命过程;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组成核小体。
组蛋白分为H1、H2A、H2B、H3、H4。
组蛋白:histones真和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中的碱性蛋白质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特别多,二者加起来约为所有氨基酸残基的四分之一。
3、组蛋白的一般特性:○1进化上的极端保守: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是十分相似的,特别是H3、H4可能对稳定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起重要作用。
○2无组织特异性○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4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4、非组蛋白:主要包括与复制和转录有关的酶类、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等。
5、真核生物基因组DNA: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
人们把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值称为C值。
在真核生物中C值一般是随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 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但某些两栖类的C值甚至比哺乳类还大,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
6、真核细胞DNA序列可分为三类:○1不重复序列:在单倍体基因组里,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拷贝,占DNA总量的40%~80%。
结构基因基本上属于不重复序列。
○2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在10~104之间,占DNA总量的10%~40%,各种rRNA、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都属于此类。
○3高度重复序列:如卫星DNA。
只在真核生物中出现占基因组的10%~60%,由10~60个碱基组成,在DNA链上串联重复高达数百万次,这类DNA高度浓缩,是异染色质的组成部分,可能与染色体的稳定性有关。
7、染色质与核小体:染色质纤维细丝是由DNA 和组蛋白构成,DNA和组蛋白构成核小体,核小体连成念珠状构成染色质。
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第1章绪论 (4)1.1复习笔记 (4)1.2课后习题详解 (5)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7)第2章染色体与DNA (10)2.1复习笔记 (10)2.2课后习题详解 (17)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2)第3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36)3.1复习笔记 (36)3.2课后习题详解 (44)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49)第4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 (62)4.1复习笔记 (62)4.2课后习题详解 (71)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78)第5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上)——DNA、RNA及蛋白质操作技术 (90)5.1复习笔记 (90)5.2课后习题详解 (96)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01)第6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下)——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114)6.1复习笔记 (114)6.2课后习题详解 (120)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24)第7章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132)7.1复习笔记 (132)7.2课后习题详解 (138)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40)第8章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147)8.1复习笔记 (147)8.2课后习题详解 (154)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58)第9章疾病与人类健康 (168)9.1复习笔记 (168)9.2课后习题详解 (174)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77)第10章基因与发育 (182)10.1复习笔记 (182)10.2课后习题详解 (183)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85)第11章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学 (186)11.1复习笔记 (186)11.2课后习题详解 (189)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92)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分子生物的概念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结构、组织和功能的一门学科,以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形态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和功能为研究对象。
《分子生物学导论》笔记_学习笔记
《分子生物学导论》笔记第一章:分子生物学概述1.1分子生物学的定义与发展1.2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1.3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4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性第二章:DNA的结构与功能2.1DNA的双螺旋结构2.2DNA的复制机制2.3DNA的修复与重组2.4DNA的功能与基因表达第三章:RNA的类型与作用3.1信使RNA(mRNA)3.2转运RNA(tRNA)3.3核糖体RNA(rRNA)3.4小RNA及其功能第四章:蛋白质的合成与功能4.1转录与翻译过程4.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4.3蛋白质的折叠与修饰4.4蛋白质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第五章:基因调控机制5.1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5.2转录因子与增强子5.3表观遗传学与基因表达5.4RNA干扰与基因沉默第六章:分子生物学的应用6.1分子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6.2分子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6.3分子生物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6.4未来发展与挑战第1章:分子生物学概述分子生物学的定义与发展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分子基础的科学,主要关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其核心内容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
分子生物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对细胞组成的认识逐渐深入。
1940年代,随着DNA的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分子生物学开始正式形成。
关键概念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遗传信息的载体,结构为双螺旋。
RNA(核糖核酸):在基因表达中起到中介作用,主要类型有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
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承担细胞内外的多种功能。
重要发展里程碑: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1961年,霍普金斯等人发现RNA的转译机制。
19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引入,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应用。
考点:分子生物学定义的准确描述DNA、RNA和蛋白质的基本功能和相互关系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核酸(DNA和RNA)、蛋白质、酶及其相互作用。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朱玉贤第三版
第一章绪论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p8)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分子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分子生物学是由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学、以至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融会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凝聚了不同学科专长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它虽产生于上述各个学科,但已形成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手段,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关系最为密切:生物化学是从化学角度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转变与新陈代谢。
传统生物化学的中心内容是代谢,包括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以及能量代谢等与生理功能的联系。
分子生物学则着重阐明生命的本质----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生命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关系也十分密切:传统的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细胞和亚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探讨组成细胞的分子结构比单纯观察大体结构能更加深入认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因此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子生物学则是从研究各个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入手,但各个分子不能孤立发挥作用,生命绝非组成成分的随意加和或混合,分子生物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生物分子间的高层次组织和相互作用,尤其是细胞整体反应的分子机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向细胞生物学的靠拢。
第一章序论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用事实证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指出:物种的变异是由于大自然的环境和生物群体的生存竞争造成的,彻底否定了“创世说”。
达尔文第一个认识到生物世界的不连续性。
意义: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及其唯物主义的物种起源理论,是生物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VIP专享]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朱玉贤
第一章绪论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 (p8)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分子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分子生物学是由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学、以至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融会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凝聚了不同学科专长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它虽产生于上述各个学科,但已形成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手段,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化学是从化学角度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转变与新陈代谢。
传统生物化学的中心内容是代谢,包括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以及能量代谢等与生理功能的联系。
分子生物学则着重阐明生命的本质----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生命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关系也十分密切:传统的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细胞和亚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探讨组成细胞的分子结构比单纯观察大体结构能更加深入认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因此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子生物学则是从研究各个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入手,但各个分子不能孤立发挥作用,生命绝非组成成分的随意加和或混合,分子生物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生物分子间的高层次组织和相互作用,尤其是细胞整体反应的分子机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向细胞生物学的靠拢。
第一章序论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用事实证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指出:物种的变异是由于大自然的环境和生物群体的生存竞争造成的,彻底否定了“创世说”。
达尔文第一个认识到生物世界的不连续性。
意义: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及其唯物主义的物种起源理论,是生物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现代分子生物学 考点整理
绪论1.分子生物学概念(广义):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属于分子生物学。
&2.分子生物学三条基本原理:#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某一特定生物体所拥有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决定它的属性。
&3.理论上的三大发现:①40年代,发现了生物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DNA②50年代,提出了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③6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中心法则。
&4.技术上的四大发明:#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基因的车子——载体#逆转录酶。
染色体与DNA1.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
由于细胞内DNA主要在染色体上,所以说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染色体特征: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②能够自我复制;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④能够产生遗传的变异。
&3.组蛋白特征:①进化上极端保守②无组织特异性③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④组蛋白的修饰作用⑤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
4.非组蛋白特征:①种类多,含量少②具组织特异性。
5.组蛋白分为:H1、H2A、H2B、H3、H4。
均含大量赖氨酸和精氨酸。
6.真核细胞DNA序列可分:①不重复序列②中度重复序列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
&7.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①结构简练②存在转录单元(多顺反子结构)③由重叠基因(基因重叠)④基因组很小,且大小相差较大⑤染色体(一般仅有一条)⑥单倍体(逆转录病毒除外)⑦基因多是连续的(真核细胞病毒除外)8.多顺反子结构:基因组DNA序列中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的基因或rRNA的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部位,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即形成多顺反子结构。
9.多顺反子mRNA:可编码两条或两条以上蛋白质分子的mRNA的分子。
&10.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①基因组大,含有多种序列组分(远大于原核)②大量重复序列③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④转录产物——单顺反子⑤断裂基因(有内含子)⑥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⑦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⑧具端粒结构⑨染色体(多个)⑩多为双倍体.遗传物质必须具有的特性:①贮存并表达遗传信息②能把信息传递给子代③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④具有遗传变化的能力12.DNA的特征:①各异的碱基序列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②碱基互补是其复制、转录表达遗传信息的基础;③生理状态下物理、化学性质稳定;④有突变和修复能力,可稳定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笔记完全版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笔记完全版分子生物学笔记第一章基因的结构第一节基因和基因组一、基因(gene) 是合成一种功能蛋白或RNA分子所必须的全部DNA序列.一个典型的真核基因包括①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 ②插入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内合子(intron) ③5'-端和3'-端非翻译区(UTR) ④调控序列(可位于上述三种序列中) 绝大多数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split-gene),外显子不连续。
二、基因组(genome) 一特定生物体的整套(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基因组的大小用全部DNA的碱基对总数表示。
人基因组3X1 09(30亿bp),共编码约10万个基因。
每种真核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全部DNA量称为C值,与进化的复杂性并不一致(C-value Paradox)。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基因组学(genomics),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和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
蛋白质组(proteome)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组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①真核基因组DNA在细胞核内处于以核小体为基本单位的染色体结构中.②真核基因组中,编码序列只占整个基因组的很小部分(2—3%),三、基因家族(gene family) 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ancestral gene)经重复(duplication)和突变产生。
基因家族的特点:①基因家族的成员可以串联排列在一起,形成基因簇(genecluster)或串联重复基因(tandemly repeated genes),如rRNA、tRNA和组蛋白的基因;②有些基因家族的成员也可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如珠蛋白基因;③有些成员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这种基因称为假基因(Pseudogene).Ψa1表示与a1相似的假基因.四、超基因家族(Supergene family ,Superfamily) 由基因家族和单基因组成的大基因家族,结构上有程度不等的同源性,但功能不同.第四节细菌和病毒基因组一、细菌基因组的特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_复习笔记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基因的表达调控●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1 准备和酝酿阶段⏹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2 建立和发展阶段⏹1953年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3 发展阶段⏹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思考⏹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第一节染色体1.作为遗传物质的染色体特征:⏹分子结构相对稳定⏹能够自我复制⏹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能够产生遗传的变异。
2 真核细胞染色体组成(1) DNA(2) 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3) 少量的RNA组蛋白:呈碱性,结构稳定;与DNA结合形成、维持染色质结构,与DNA含量呈一定的比例非组蛋白:呈酸性,种类和含量不稳定;作用还不完全清楚3.染色质和核小体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结构,由最基本的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1.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具体科学家)2.分子生物学是干什么的?3.染色体的组成4.原核与真核基因组的区别5.C值,C值谬论,C值反常现象6.Z-DNA7.DNA的结构(了解),高级结构(正超和负超螺旋)8.DNA复制的机理:半保留复制,特点:半不连续复制;复制叉,复制子(在原核和真核的区别)9.复制的几种方式(线性DNA和环状DNA-θ型,滚环型和D环型;各自属于哪类生物)10.线性DNA复制存在的问题-丢失11.DNA聚合酶(4种)及作用12.RNA引物酶(需了解)13.复制的影响因子及这些因子在复制中的作用14.DNA的修复(5种修复)15.转座子的概念,分类,还有Ac-Ds系统16.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了解)17.编码链,有义链,无义链18.转录的3个1,R NA聚合酶在原核生物的组成成分与功能,2,RNA聚合酶与DNA聚合酶的异同点,3,三大酶的产物是什么19.原核启动子的结构特征,功能20.增强子的概念,作用1,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2,基因家族的区分,结构和功能21.抗终止的作用22.加工:mRNA的剪接(剪切和连接),RNA的编辑,再编码与化学修饰,生物学意义23.核酶的概念,ⅠⅡ内含子的方式,有哪些是核酶。
RNA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了解)24.遗传密码特性,S-D序列25.TRNA的L型二级结构,三级结构,tRNA的功能和种类26.核糖体的亚基构成,核心位点27.活化,起始,延伸,终止的参与因子及其作用28.蛋白质的加工包括那几个点,分子伴侣。
29.蛋白质转运机制:边翻译边转运30.基因工程(看课件),对象,(感受态的制备,DNA的转化概念),PCR,核酸凝胶电泳,基因组DNA文库的概念,31.(RNA的操作技术)围绕cDNA文库的构建32.SNP的标记,分子标记包括?33.DNA的变性(课件第2章),复性,分子杂交及其影响因素34.基因表达调控分为(永久性调控和适应性调控),基因表达调控表现在哪些方面(329页)35.操纵子的组成,概念,2大操纵系统(正,负调控),形式36.什么是弱化子37.转录后调控(8种,小标题)38.基因家族,分类,发育调控的家族有那些39.DNA甲基化与基因活性的影响40.真核基因转录机器的主要组成(了解),增强子,反式作用因子(举例说明,属于这两大类型?)41.乙酰化与去乙酰化的影响,42.DNA结构域,位置,5大类43.激素与热激蛋白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答元件概念44.其他表达调控(加入到基因表达调控中),调整方式45.致癌基因与原癌基因,基因治疗与基因工程的区别46.人类基因组测序的科学意义。
现代分子生物学_复习笔记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与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与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与调控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与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就是相同的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基因的表达调控●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1 准备与酝酿阶段⏹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就是DNA。
DNA就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就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RNA也就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与繁殖过程2 建立与发展阶段⏹1953年Watson与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3 发展阶段⏹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她学科的关系思考⏹证明DNA就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第一节染色体1、作为遗传物质的染色体特征:⏹分子结构相对稳定⏹能够自我复制⏹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能够产生遗传的变异。
2 真核细胞染色体组成(1) DNA(2) 蛋白质(包括组蛋白与非组蛋白)(3) 少量的RNA组蛋白:呈碱性,结构稳定;与DNA结合形成、维持染色质结构,与DNA含量呈一定的比例非组蛋白:呈酸性,种类与含量不稳定;作用还不完全清楚3、染色质与核小体染色质就是一种纤维状结构,由最基本的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
现代分子生物学_复习笔记教学内容
现代分子生物学_复习笔记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基因的表达调控●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1 准备和酝酿阶段⏹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2 建立和发展阶段⏹1953年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3 发展阶段⏹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思考⏹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第一节染色体1.作为遗传物质的染色体特征:⏹分子结构相对稳定⏹能够自我复制⏹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能够产生遗传的变异。
2 真核细胞染色体组成(1) DNA(2) 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3) 少量的RNA组蛋白:呈碱性,结构稳定;与DNA结合形成、维持染色质结构,与DNA含量呈一定的比例非组蛋白:呈酸性,种类和含量不稳定;作用还不完全清楚3.染色质和核小体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结构,由最基本的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一、绪论1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
2、1953年Watson 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模型3、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基因表达的调控、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二、染色体与DNA核小体:由H2A、H2B、H3和H4四种组蛋白各两个分子组成八聚体和大约200 bp的DNA 区段组成。
组蛋白:分为5种类型(H1,H2A,H2B,H3,H4),其特性如下:1、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2、无组织特异性;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4、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包括甲基化、乙基化和磷酸化;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C值(C value)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所含DNA的总量。
C值反常现象也称为C值谬误。
指C值往往与种系的进化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即基因组大小与遗传复杂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某些较低等的生物C值却很大,如一些两栖动物的C 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
基因: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1 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2真核基因有断裂基因,即有内含子,3转录产物是单顺反子,4非编码区域多于编码区域.,占90%以上5有大量顺式作用元件。
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6有大量重复序列7有大量的DNA多态性8具有端粒结构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基因组很小DNA含量少,2有重叠基因,转录产物是多顺反子,3结构简练,大部分都是编码区域,4DNA一般不与蛋白质结合5存在转录单元,转录形成多顺反子mRNA单顺反子:只编码一个蛋白质的mRNA;多顺反子mRNA:两个以上相关基因串在一起转录所得到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由DNA链上的邻位顺反子所界定;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
第一讲序论二、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主要里程碑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根底学科。
当人们意识到同一生物不同世代之间的连续性是由生物体自身所携带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科学家为提醒这些遗传密码所进展的努力就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局部,而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像的分子生物学就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科学。
从1847年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细胞学说",证明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到今天,虽然不过短短一百多年时间,我们对生物大分子--细胞的化学组成却有了深刻的认识。
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最先使人们对性状遗传产生了理性认识,而Morgan的基因学说那么进一步将"性状"与"基因"相耦联,成为分子遗传学的奠基石。
Watson和Crick所提出的脱氧核糖酸双螺旋模型,为充分提醒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铺平了道路。
在蛋白质化学方面,继Sumner在1936年证实酶是蛋白质之后,Sanger利用纸电泳与层析技术于1953年首次说明胰岛素的一级结构,开创了蛋白质序列分析的先河。
而Kendrew和Perutz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肌红蛋白〔myoglobin〕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的三维结构,论证了这些蛋白质在输送分子氧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成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空间立体构型的先驱。
1910年,德国科学家Kossel第一个别离了腺嘌呤,胸腺嘧啶和组氨酸。
1959年,美国科学家Uchoa第一次合成了核糖核酸,实现了将基因内的遗传信息通过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同年,Kornberg实现了试管内细菌细胞中DNA的复制。
1962年,Watson〔美〕和Crick〔英〕因为在1953年提出DNA的反向平行双螺旋模型而与Wilkins共获N oble生理医学奖,后者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了Watson-Crick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录。
2)转录起始 3)转录延伸:即是 过程。
RNA 聚合酶释放 σ因子离开启动子后,核心酶沿着模板
DNA 移动并使新生 RNA 链不断伸长的
4)转录终止 3.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转录酶 :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 (RNA pol Ⅰ、 RNA pol Ⅱ、 RNA pol Ⅲ )
DNA 含量呈一定的比例
3.染色质和核小体 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结构,由最基本的单位
— 核小体 (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
4. 真核生物基因组 DNA 的 C 值和重复序列
C 值 (C Value) :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 DNA 总量。 注意: 生物体进化程度高低与 C 值不成明显线性相关;
DNA 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 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
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
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
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 DNA 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 基因的表达调控
●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结构分子生物学)
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 5~ 10 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第二章 染色体与 DNA
第一节 染色体
1.作为遗传物质的染色体特征 :
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能够自我复制
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
;
能够产生遗传的变异。
2 真核细胞染色体组成 (1) DNA(2) 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3) 少量的 RNA 组蛋白:呈碱性,结构稳定;与 DNA 结合形成、维持染色质结构,与 非组蛋白:呈酸性,种类和含量不稳定;作用还不完全清楚
●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 准备和酝酿阶段
时间: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 DNA 。
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实验
RNA 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 -----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
SOS 反应是生物在不利环境中求得生存的一种基本功能。对原核生物将会产生高变异,对高等动物则是致癌的。 第六节 DNA 的转座
1.转座子( transponson,简称 Tn) , 又称易位子,是指存在于染色体 2.转座子类型:
细菌转座子
DNA 上可以自主复制和位移的一段
DNA 序列。
1) IS (插入序列 2) Tn (复合转座子) 3)TnA ( TnA family ) 真核生物转座子特点: ( 1)两端有 IR( 2)内部有转座酶等基因; 3.转座的遗传学效应:引起插入突变、产生新基因、引起染色体畸变、引起生物进化 4.玉米中控制因子家族 1)自主性元件: Ac 有自主剪接和转座的能力。 2) 非自主性元件: Ds 单独存在是稳定的; 不能自发地转座, 当基因组中存在与非自主性元件同家族的自主性元件时,
也称为碱基顺序
2. DNA 的二级结构 定义: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产生的双螺旋结构。
3.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① 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 3’,5磷’酸二酯键交互连接,成为螺旋链的骨架。 ② 碱基互补配对 ③ 螺旋参数:螺旋直径2 nm。螺旋每旋转一周 10 对碱基,每个碱基的旋转角度为 间的距离为 0.34nm 。 ④ 大沟小沟 :大沟 (2. 2nm)小沟 (1. 2nm)
现代分子生物学 复习提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的基本含义
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 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 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DNA 能携带两种不同蛋白质的信息。
6.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真核基因组庞大 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 90%以上为非编码序列 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断裂基因,含有内含子 有大量顺式作用元件(见第八章) 存在大量的 DNA 多态性 具有端粒结构
第二节 DNA 的结构
1.DNA 的一级结构: 指四种核苷酸 (dAMP 、 dCMP 、 dGMP 、 dTMP) 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多核苷酸,
3 复制的几种方式 1) 线状 DNA 双链的复制 2) 环状 DNA 双链的复制: θ 型、滚环复制、 D 环 思考:
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DNA 的变性和复性? DNA 复制的几种方式。
第四节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 复制特点
1 原核生物复制的特点
1) DNA 双螺旋的解旋
(3) 高度重复序列――卫星 DNA :不转录序列。 思考:
DNA 的 C 值和重复序列 .?
5.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1)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
DNA 含量少,没有重复序列。
注意 :染色体外遗传基因的概念:即细菌的质粒、真核生物的线粒体、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等所含有的
基因。
DNA 和功能
2)结构简练
3)存在转录单元:
原核 DNA 序列中功能相关的基因丛集在基因组的特定部位,
形成转录单元, 它们可被一起转录为可翻译多
个蛋白质的 mRNA 分子,这种 mRNA 叫多顺反子 mRNA 。
注意:原核生物的 mRNA 是多顺反子 mRNA ;真核生物 mRNA 是单顺反子 mRNA
4)有重叠基因:在一些细菌和动物病毒中同一段
解旋酶 (helicase):
解开氢键,形成单链。利用 ATP 水解获得的能量来打断氢键;二聚体或六聚体形式存在;作用方向:大部分为
5'
→ 3',
单链结合蛋白( SSBP):
功能:稳定单链 DNA 。特点: SSBP 与螺旋酶不一样,不具备酶的活性,不和
ATP 结合。 SSBP 可以重复使用
DNA 拓扑异构酶 (DNA topoisomerase) :既能水解 、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DNA 拓扑异构酶功能: 在 DNA 复制时,拓扑酶可松驰超螺旋,有利于复制叉的前进。
转录复合物
思考:
RNA 聚合酶如何找到 DNA 上需要转录的那个基因的特异性启动子? 因子功能特点 ( 1) σ 因子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的起始
( 2)提高 RNA 聚合酶对启动子区的亲和力 ( 3) σ 因子不参与转录延伸过程,在转录起始后
36°;螺距 3.4nm;碱基平面之
4.维持 DNA 双螺旋的力:氢键、碱基堆集力(包括疏水作用力和范德华力。 内能
)、磷酸基团间的静电斥力、碱基分子
总之 :
氢键和碱基堆集力有利于 DNA 维持双螺旋结构,而静电斥力和碱基分子内能则不利于 5.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形式 : A ,B , Z 型双螺旋
DNA 维持双螺旋结构。
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 C 值却相差大。 高等生物的 C 值不一定比低等生物的 C 值高。
C 值变化范围宽意味着生物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无编码功能的重复序列。 DNA 序列可分为 3 类 :
(1) 不重复序列 :是主要的结构基因 (2) 中度重复序列
各种 rRNA 、tRNA 、组蛋白基因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属于这一类。 中度重复序列往往分散在不重复序列之间。
DNA 链的合成。
3) 冈崎片段与半不连续复制 4) 复制的终止: 5) DNA 聚合酶 2 真核生物复制的特点
1)多个复制子,双向复制 2)复制子相对较小 3)复制终止通过复制叉的相遇而终止
4)复制起点为自主复制序列( ARS ) 3 DNA 复制的调控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比较 相同点:
它才具备转座功能,
成为与自主性因子相同的转座子,不论这自主元件位于何处。
问答题
①
什么是转座子?转座子有哪几种类型?
②
什么叫做 Ds-Ac 因子?
③
错配修复和切除修复的机制。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从 DNA到 RNA
1. 基本概况 编码链与模板链 :
与 mRNA 序列相同的那条 DNA 链称为编码链 (有意义链、 正 (+)链 ) ;将另一条根据碱基互补原则指导 mRNA
2 DNA 复制的起点、方向和速度 1)起点: 复制子 : 从复制原点( ori )到终点,组成一个复制单位。
原核生物:只有一个复制子 真核生物 : 多个复制子
2)方向: 双向等速复制:大多数生物体内
DNA 。
单向进行:有些病毒(如腺病毒等) 、质粒 DNA 及线粒体 DNA 。 不对称复制:在一定时期内 DNA 只复制一条链的情况。 如线粒体的 D- 环复制和噬菌体的滚环复制方式。
1)半保留复制方式 2)半不连续复制 3) DNA 螺旋酶 , SSBP4) RNA 引物 不同点:
1) 复制起点(单、多) 2)复制子(大小、多少) 3)复制叉移动的速度
4)冈崎片段的大小 思考题 名词解释
5)端粒和端粒酶 6) DNA 聚合酶 7)引物酶
复制子 简答题
半保留复制
岗崎片段
1. DNA 复制为何选择 RNA 作为引物? 2. 大肠杆菌 DNA 复制起始过程如何,有哪些因子参与?
DNA 复制完成后,拓扑酶可将 DNA 分子引入超螺旋,使 DNA 形成染色质。 2) DNA 复制的引发
引发: DNA 复制需要合成 RNA 引物,这段 RNA 引物的合成称为引发。 DNA 复制为什么需要引物 (Primer) ? 答案: DNA 聚合酶只能催化 dNTP 到已有核酸链的游离 3’ -OH 上,而不能从游离核苷酸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