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输电线路发展前景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中国输电线路发展前景展望

更新时间:2004-2-16

一、国外输电技术的发展情况

自从20世纪初发明三相交流输电以来,输电技术朝着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的目标不断进步,20世纪后半叶发展更加迅速。1952年瑞典首先采用380kV输电电压,1954年美国354kV线路投运,1956年前苏联建成伏尔加河水电站至莫斯科的400kV线路并于1959年升压到500kV。进入60年代欧洲各国普遍采用380kV级输电电压,北美和日本则建设大量500kV线路。以后加拿大、前苏联和美国又相继建成一批735~765kV线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许多国家都建设了330~500kV线路。300~750kV超高压(EHV)线路已在各国主干电网和国际互联网中广泛采用。在交流超高压发展的同时,高压直流(HVDC)输电技术也进入工程实用阶段。1962年前苏联建成±400kV工业性试验线路,随后又建设±750kV长距离直流线路;1970年美国第一条±

400kV直流线路建成,1985年升压到±500kV;加拿大于1990年建成全750kV 级直流线路并向美国延伸。巴西伊泰普水电站也用±600kV直流线路送出。欧洲、非洲、日本、印度、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的直流线路也相继投入运行。70年代,欧、美各国对交流1000kV级特高压(UHV)输电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1985年前苏联建成第一条1150kV工业性线路,日本也在90年代初建成1000kV线路。此外,多端直流输电线路、高自然功率的紧凑型线路以及灵活交流输电(FAC±S)等多种多样输电新技术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有的已进入工程实践。

二、中国输电线路建设的成就

近50年来中国输电线路建设成绩是巨大的。线路总长度从1949年的6500km,发展到1996年的65656Ikm。50年代建设了一大批35kV和110kV线路;60年代,许多城市建设220kV线路,并逐步形成地区220kV电网。随着电力负荷的增长和大型水、火电源的开发,1972年建成第一条330kV刘家峡水电站至关中超高压线路,全长534km。随后330kV线路延伸到陕甘宁青4个省区,形成西北跨省联合电网。1981年第一条500kV全长595km平顶山至武汉线路投入运行,接着其他地区也相继采用500kV级电压。目前全国已有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川渝7个跨省电网和山东、福建、新疆、海南、西藏5个独立省(区)网。网内共有220kV线路120000km,330kV线路7500km,500kV线路20000km。华中与华东两大电网之间,通过1500kV葛洲坝至上海直流线路实行互联。中国输电线路的建设规模和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环境比较复杂。输电线

路建设中遇到许多技术问题。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我们对高山地区、严重覆冰地区、台风地区、高海拔地区、不良地质地区、地震灾害地区等特殊条件下,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和运行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输电线路跨越大江河、湖泊和海峡等水域的大跨越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已拥有实力比较强的输电线路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力量,并具备输电线路所需器材和设备的制造能力。已经建立输电线路有关的研究和试验的机构和设施,取得了大量科研试验成果,为今后发展超高压、大容量输电线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西电东送”与电网建设

中国大部分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负荷增长迅速。开发西部的水电和火电基地,实行“西电东送”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近十年来,山西、蒙西火电基地向京津唐电网送电,葛洲坝水电站通过±500kV直流线路向上海送电,南方互联电网将天生桥水电站和云南、贵州的水电送往广东、广西等“西电东送”措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蒙西、山西、陕西、宁夏、豫西火电基地的建设,黄河上游、金沙江、澜沧江、红水河、乌江等大型水电站的开发,以及“西电东送”输电大通道的开辟,将加大“西电东送”的能力并促进电网的发展。

电网是电力市场的载体。加强电网建设是拓展电力市场,提高电力工业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

中国电网发展分三个步骤:

(1)加紧实施7个跨省大区电网之间以及大区电网与5个独立省网之间的互联;

(2)2010年前后,建成以三峡电网为中心连接华中、华东、川渝的中部电网;华北、东北、西北三个电网互联形成的北部电网;以及云、贵、广西、广东4省区的南部联合电网。同时,北、中、南三大电网之间实现局部互联,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的联合电网的格局。

(3)2020年前后,随着长江和黄河上游以及澜沧江、红水河上一系列大型水电站的开发,西部和北部大型火电厂和沿海核电站的建设,以及一大批长距离、大容量输电工程的实施,电网结构进一步加强,真正形成全国统一的联合电网。在全国统一电网中充分实现西部水电东送,北部火电南送的能源优化配置。此外,北与俄罗斯、南与泰国之间也可能实现周边电网互联和能源优势互补。

四、对专业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结20世纪的经验,展望21世纪电网发展的前景,剖析输电线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之间的差距,对今后输电专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合理的技术政策

分析研究本国的自然环境条件、资源状况和输电线路的特点,总结长期实践的经验,密切注视国际上专业技术的发展动态,制定适合国情的技术政策,指导输电线路的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科研开发工作。技术政策还要随着当时、当地实际情况的改变及时加以修正。例如世界各国输电线路普遍采用木杆和铁塔。中国森林资源少,50年代至70年代钢材又特别缺乏,因而,大量推广钢筋混凝土电杆代替木杆和铁塔,成绩很大。随着经济发展,钢材货源充足,铁塔价格下调,相反,混凝土电杆的运输和施工费用增加,在很多情况下,采用混凝土电杆的经济效益已不明显,运行方面又存在一些缺点,技术政策应作相应调整。有了合理、明确的技术政策的指导,加上经验的积累,输电线路建设将会逐步形成本国独特的风格。

(2)完善专业技术标准体系

输电线路专业技术标准自50年代初移植前苏联“电气装置安装规程”中有关架空线路的部分章节开始,历经多次修订和补充,逐步形成包括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对于指导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确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国外同类标准对比,以及从以往使用的经验看,现行标准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程)、各主管部门标准(规定),各级标准的功能不明确,分级界限也带有随意性。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各相关标准之间缺少协调,内容深浅不一,甚至有的条文相互矛盾。设计标准包罗的内容太多、太繁,条文规定太死,而且不论哪级技术标准一旦批准颁布都作为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章,这对培养设计人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设计水平颇为不利。国外一些权威性的线路专业技术标准多由学会、协会组织知名专家制定,虽然不是行政性强制执行,但在国际上倍受推崇,广为应用。而政府颁发的法规只对涉及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身安全以及与其它设施互有影响的内容作出规定。这样的标准模式和制定办法是否可资借鉴,建议在深化体制改革中加以探讨。

(3)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输电线路对环境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线路产生的电磁场对人、畜产生的生态效应,以及对信息传播设施的干扰,还有电晕引起的可听噪音。这类影响可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将其控制在允许值之内。另一方面是线路工程建设占用土地、毁坏青苗、妨碍农耕、砍伐森林、拆迁建筑物、影响居民生产和生活,以及开山放炮、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山体滑移、触发泥石流等,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在城市和风景区线路布置杂乱无章,影响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