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本:4214-中华体育精神与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与成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体育精神与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与成就
1.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关注焦点,而在当今在我国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中华体育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道德和人格的影响也日益彰显,对青少年的教育影响是现代中华体育文化在全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现代中华体育文化得以复兴其最大的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价值。

以中国“女排精神”、中国“乒乓精神”、中国“女足精神”等为代表的体育精神,见证了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体育精神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和传承其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拼搏精神等,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中国梦·体育梦的强大动力。

而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到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之中,可以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进而将中华体育精神所推崇的爱国、拼搏、团结和公平竞争内化为青少年的行为规范,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当前学界研究中华体育精神的成果较多,他们丰富和发展了中华体育精神的理论和实践,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第一,中华体育精神内涵尚待更充分挖掘。

当前对中华体育精神的研究比较笼统分散,没有考察中华体育精神的历史性变化;第二,研究未充分重视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冲突。

中华体育精神教育理念必须融合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实现中华体育精神教育的多元化;第三,尚未有对中华体育精神人文价值实现机制的研究。

中华体育精神到人文素质转化必须有充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中华体育精神人文价值实现的机制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四,以往研究多理论研究,但缺少多样化的深入、长期的描述性资料。

前人研究缺少对青少年学生生活的深入调查与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因此难以揭示中华体育精神人文价值实现的形成过程。

随着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发展,以及中华体育精神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各行业都在关注如何将中华体育精神践行到工作中。

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中华体育精神的本质及其人文价值,结合各个时期尤其是各届奥运会及中华体育精神的经验,探讨中华体育精神的人文价值实现的机制;在实践层面上,从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中华体育精神渗入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全过程,这既是中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国体育文化传承的需要。

1.3 选题意义及价值
本研究拟从中华体育精神时代意义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和教育价值,旨在通过体育课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人文素质选修课以及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等方式,向青少年全方位传播中华体育精神的时代意义与价值,探讨中华体育精神教育对青少年人文教育的积极影响,旨在为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塑造创造一条新的教育途径。

2.选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2.1课题理论依据
本课题将综合运用哲学、文化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首先,从本体论角度对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教育等已有概念进行重新界定,找到相关概念在实践中生成的根据及现实意义,界定本课题所讨论的概念所指。

其次,从社会现实角度考察当代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危机。

再次,从三个方面对中华体育精神人文价值实现的机制进行探讨。

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体育精神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研究。

最后,总结中国青少年中华体育精神人文教育的成就。

2.2研究目标
以中华体育精神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素材,在学校教育中普及中华体育精神教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将中华体育精神与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有效融合,培养体格健壮、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3研究内容
(1)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及其人文教育的价值。

梳理不同时期中华体育精神的时代价值,揭示中华体育精神具有的人文教育基本理念、内容和价值;
(2)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概述。

分析中国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危机。

(3)中华体育精神与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

中华体育精神与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契合、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塑造、与青少年道德的教育等。

(4)中华体育精神与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成就。

包括中华体育精神与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主要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以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

2.4研究假设
关于中华体育精神与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假设
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教育素材,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真正普及中华体育精神教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将中华体育精神与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融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我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5创新之处
创新1:研究视角、方法的创新。

以体育哲学和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体育哲学的范畴论和现实问题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创新2:研究内容、思路的创新。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将中华体育精神在理论与实践中加入融合,最后提出融合的路径。

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3.1研究思路
本研究尝试以如下思路展开研究,其要点如下:
(1)从本体论角度对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教育等已有概念进行重新界定,找到相关概念在实践中生成的根据及现实意义,界定本课题所讨论的概念所指。

(2)从社会现实角度考察当代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危机。

从3方面对中华体育精神人文价值实现的机制进行探讨。

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体育精神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研究。

(3)总结中国青少年体育人文教育的成就。

本课题将综合运用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路,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力图有所创新。

3.2研究方法
结合管理学、教育学和体育哲学学等学科理论研究。

本课题将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光盘检索、历史资料与相关书籍查阅,积累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历史研究法。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搜集整理史料,鉴别史料,研究史料而得出的科学的结论。

(3)问卷调查法。

对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华体育精神的认识,参与和发扬体育精神状况进行分析,以取得第一手材料。

(4)专家访谈法。

向体育文化、体育史、学校体育学方面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访谈,听取建议,同时,比较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在研究中也得以运用。

3.3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资料收集、论证阶段(2017.6-2018.3)。

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特征、时代价值。

(2)调查及专家访谈阶段(2018.4-2018.8)。

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及专家访谈。

(3)调研报告撰写阶段(2018.9-2018.12)。

中华体育精神对青少年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4)课题研究结题阶段(2019.1-2019.6)。

中华体育精神对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与成就。

本课题预定24个月完成,预计2019年6月完成。

为保证课题的质量,进一步征求有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修改定稿,6月正式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