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摄影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在摄影中的应用
在刚开始拍照时,很多初学者像幼儿一样,常会被鲜艳的颜色所吸引,但在摄影上的色彩,真的只是把对比度拉高,饱合度调到最高点,这么简单而已吗?下面的内容将简单的与大家分享何谓三原色及色彩空间,接着深入探讨色相、明度及饱合度在摄影上的运用。让我们都成为玩色(摄)高手吧!
三原色与色彩空间
看似白色的阳光,事实上是由不同色光混合而成,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色彩空间来
描述它。
阳光事实上是由不同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若将这些色光看成一个有系统的组织,色彩空间就是描述不同颜色在组织中位置的定位系统,也是我们作色彩管理的好帮手。
使用DSLR时,你是不是曾经发现色彩管理选单中有个RGB与sRGB的选项,看起来很简单,却搞不清楚它的作用是什么?使用Adobe Photoshop之类的影像处理软件做后制时,你是不是曾被影像→模式中的RGB、CMYK等稀奇古怪的名词吓得举白旗投降?其实这些名词都是描述、运用色彩的不同方式,了解它们之后,你就会对影像背后的色彩原理更熟悉了!
RGB
首先,我们要说明「原色」。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它颜色的调配混合而得出的「基本色」。它并不是一种物理概念,反而是基于人眼对光线的生理作用而来。我们的眼睛中有两种视觉感受细胞:椎状细胞(cone cell)和杆状细胞(rod cell)。椎状细胞有三种,分别侦测红、绿、蓝三种不同波长的光线,大脑将这三种讯息混和、比较后,再解读成我们所感受的各种色彩;但当夜晚光线很弱时,椎状细
胞便休息,改由杆状细胞上场,杆状细胞只能分辨明暗,因此我们看不到颜色。虽然椎状细胞并非对红绿蓝三色的感受度最强,但是肉眼的椎状细胞对于这三种光线频率所能感受的频宽最大,也能够独立刺激这三种颜色的受光体,因此这三色被视为原色。
CMYK
CMYK递减系统示意图
不过,由于颜料使用的是另一套「消减型」的原色系统(Subtractive Color System),因此这套系统反而对我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在传统颜料技术上,一般使用红、黄、蓝作为原色,当这三种颜色彼此混合时,同样会产生其它颜色,例如我们熟知的黄加蓝等于绿,蓝加红等于紫等等。与RGB相同的是,当这三种原色以等比例迭加在一起时,会变成灰色;若将此三原色的饱和度均调至最大并且等量混合时,理论上会呈现黑色,但实际上呈现的是浑浊的褐色。因此,在印刷工业上,我们另外加入了第四种「原色」—黑色,以弥补三原色的不足;这套系统遂被称为CMYK色彩空间(CMYK Color Space),也就是青(Cyan)、洋红(Magenta)、黄Yellow)与黑(Black)等四色。我们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加入白色,但只会改变其饱和度,而不会改变色相。
HSB
虽然在现代色彩管理上较少用到,但HSB却是更符合人类生理视觉模型的色彩空间。这个模式就是由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明度(Brightness),亦称为HSL(L是Lightness,亮度)或HSV(V是Value,色调)。HSL和HSV是由RGB变换而来,两者都将颜色描述为圆柱体内的点,其中心轴底部为黑、顶部为白,在中间则是灰色,在圆柱体上不同角度对应于不同色相,表面至轴心的距离对应于饱和度,垂直距离则对应于亮度、色调或明度。
HSL系统示意图
HSV系统示意图
这两种表示方法在目的上类似,但方法上则有区别。对于一些人,HSL更能反映「饱和度」和「亮度」作为两个独立参数的直觉观念,但是对于另一些人,它的饱和度定义是错误的,因为非常柔和而接近白色的颜色在HSL可以被定义为是完全饱和的。
色彩空间在摄影上的应用
一般说来,数字相机里面的色彩空间都是以sRGB为主,这是一组较小的RGB 色彩空间,因此色彩表现力也较差;中高阶以上的数字单眼相机则可以选择使用Adobe RGB (1998),是由Adobe公司所制定,色彩范围广,是目前各影像处理软件最广泛使用的色彩空间。
如果使用RAW文件拍摄,在使用Camera RAW等软件处理时,我们可以在选单中找到使用HSL系统的校色功能,对于颜色调整或校正十分方便。而如果你想要将照片编辑成册、打印或印刷出来,则可以预先在影像绘图软件中将之转为印刷用的CMYK色域并据此作色彩调整,以免输出时印刷机必须从RGB转换为CMYK,而发生不必要的色偏等转换问题。
饱和度Saturation
我们说一个东西看起来「鲜艳欲滴」,就是在形容颜色饱满到好像要滴下来一样。这样饱和的色彩如何形成?摄影时,我们会发现在阴天拍出来的照片常有种「闷闷」的感觉,所有的颜色都灰扑扑的没精神;但是如果我们在晴天阳光充足但不强烈时回来拍,同样场景拍出来的照片却是色彩鲜艳,好像都活起来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就在于色彩的饱和度。
被摄物上如果带点水珠,可以增加反射率、使颜色看起来更鲜艳;这就是小贩常常往水果上喷水的原因
饱和度(Saturation),又称彩度或色纯度,意思就是「色彩的鲜艳程度」。讲得有学问一点,就是指一种颜色与相同亮度的消色(即白、灰、黑色)之间差别的程度。当某种色彩与消色对比,当色彩成分越高,该色的饱和度越高,颜色也就越鲜艳;消色成分越高,该色彩饱和度越低,颜色也就越不鲜艳,显得越灰。我们用黑白摄影的概念来想就很清楚:当色光投射到黑白底片上时,会依照其亮度被转换为相应的黑、白、灰色,也就是完全消色了。
拍照时使用减光镜滤除杂光,色光纯度越高,影像的饱和度也就越高,看起来鲜艳动人
在所有的色彩中,最饱和的颜色是光谱色,也就是说不同色光之间的混杂度越高,彩度就越低—这就是为什么阳光太强时,我们使用偏光镜滤除空气中散射的杂光后,能使影像色彩更饱和的缘故。而阴天时光线强度不足加上漫射光的关系,不同色光彼此干扰,颜色看起来也就不纯、不饱和了。现在科技发达,使用影像绘图软件时可以很方便地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或去除饱和度),不妨试试看!
摄影小常识
雨天时,颜色更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