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交App使用状况社会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交App使用状况社会调查报告
在传统西方传播学框架下,学者们大多愿意将社会社交的状况大致分类为“个体性”与“群体性”。与之对应的产生了相应的定义和研究范式。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西方人更具有“个体性”强调个性与个人的重要性;与之相反,东方人更注重“群体性”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整体的利益高于个人。
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传播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国社会的社交状况不能用简单的西方“群体性”范式来解读。有学者就认为应当用儒家文化圈“关系取向”来定义这种社交状况(何友辉等1991;杨国枢2004)。进一步来说更多学者愿意使用“关系”的范式取代传统西方语境中“关系”(relation)来探讨中国社交的取向。
本次调研选取了代表中国传统社会核心观念的“中庸思维量表”(吴佳辉2004)作为传统思维倾向的测量量表。并且设计的调查问卷,就当前大学生社交App使用情况进行的测量。
1 中庸思维量表测定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庸思维量表在后期经过一次较大的调整,但是因为此次我们的测试不需要过于精确区别“认同中庸”与“反对不中庸”之间的差异,因此,由此造成的误差对我们的研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仍沿用操作性较强的旧表来完成调查。
“中庸思维量表”的统计方法是这样的。被测试者可以从每道题中选择A或者B 当中的一个,然后在从1~5的同意量表中选择一个程度,同意程度由小到大,该题得分为对应数字分数。当被测试者选择的是反中庸的选项时,计分为反向。最后结果取平均数值。在中山大学201X年的一次大规模测试中,抽取的640个样本中,由简单“妥协”与“竞争”划分出来的低中庸组的最终测试得分仍超过2.95分。以此可为我们的小规模测试提供参考对比。以下是我们此次测试的统计数据。现场参与者为40名志愿者,17男23女,统计数据如表1。
对比201X年中山大学中得出的统计数据我们会发现,此次我们调查中中庸指数的最高值有所降低,即此次调查中显示出大学生的中庸倾向有所降低。但是同时所有
的数值均在2.5(均衡中庸指数)的附近,说明低程度中庸的人数反而也减少了。整个测试结果呈现正态分布的状况。可见当下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传统的观念与思维对于大学生而言仍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大学生社交App基础信息调研
互联网所带来的“个体性”的提倡,对于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冲击。本次调查则从社交App渗透时长、依赖替代传统社交程度、App社交习惯等几个方面设计问题,完成整个调研。此次问卷共计发放700份,其中有效问卷643份。
2.1 渗透时长:年级越低,接触移动社交App的时间越早
根据数据,2015级学生大多数在小学就接触了移动社交App,而2011级以前的学生很少有从小学就接触移动社交App的,这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有关,而2012级、2013级、2014级大学生则比较平均,既有从小学就接触移动社交App的,也有到了大学才接触的。
2.2 对移动社交App的依赖程度
我们设立了三个问题来考察大学生对移动社交App的依赖程度,从数据上我们
发现,每日使用移动社交App的时间大多在3个小时以上,而能够不使用移动社交App的学生只占很少的比例。通过对两组数据的交叉分析,我们发现,随着每日使用移动社交App时间的增加,连续不使用移动社交App的时间就越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移动社交App的依赖程度和使用频率有关。
2.3 社交App使用习惯
在使用移动社交App的时候,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去了解好友动态,比例占到了98.28%。这也体现出了现代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排名前3位的还有普通同学和家人。除非紧急事宜需要立刻取得联系,否则App是大学生们联系沟通的首选。毫无疑问互联网社交App已经从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通讯交流手段。
在对移动社交App的整体评价上,46.55%的大学生认为利大于弊,但是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同学总数还是超过了半数,达到了53.45%(其中选择说不清的占到了29.31%)。这说明对于移动社交App对于传统社交的冲击,半数的人态度复杂。
由于互联网移动社交App在沟通连接上带来的便利,人们对于沟通等待时间在意程度也有所提升。对于对方是否即时回复消息的容忍时间在缩短,有47.5%的样
本选择不能接受长时间的无回复消息(30分钟)。
3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社交当前已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大学生传统的社交方式成为主要的沟通交流方式,但是对于其自身特点带来的一系列改变(“个体化”意识)学生们的态度并非全盘接受,并且互联网工具更大程度上是在传统的社交框架下进行,即奉行中庸的传统思维之下,利用互联网实现良好的社交沟通。中国社会稳固的“关系取向”几乎在互联网时代被放大而并没有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