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扁鹊见蔡桓公》练习语文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扁鹊见蔡桓公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扁鹊( ) 桓公( ) 腠理( )

还走( ) 汤熨( ) 火齐(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____________

(2)桓侯故使人问之____________

(3)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____________

(4)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____________

(5)桓侯遂死________

3.“之”是古代汉语中使用最多的文言虚词之一,下列各句中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助词,无实在意义)

B.君之病在肌肤(助词,的)

C.桓侯故使人问之(代词,代指这件事)

D.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助词,的)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5.下列加点的词语进行了词类活用,请解释。

(1)汤熨之所及也( )

(2)针石之所及也( )

(3)火齐之所及也( )

6.翻译下列句子。

(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2)居十日,扁鹊复见。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7.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1)蔡桓公评价医生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言运用——说说你对下面这段材料的理解。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它会迅速跳出锅外。但如果

把一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将最终导致青

蛙被煮死。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没有能力跳出来了。这就是

著名的“煮青蛙理论”。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

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

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

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

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

矣。桓侯遂死。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立有间__________

(2)臣是以无请也__________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__________

(4)扁鹊望桓侯而还走__________

10.下列词语中的“疾”与“寡人无疾”中的“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深恶痛疾B.积劳成疾

C.大声疾呼 D.眼疾手快

11.把下面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2)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12.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了蔡桓公生病却固执己见,一再拒绝扁鹊的劝告,不及时治疗,最终因病情恶化而身亡的故事。

B.“已逃秦”既表现扁鹊诊断的准确,又写出了他的机警,也从侧面反映出蔡桓公的蛮横与残暴。

C.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却起伏有致;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扁鹊医术高明,责任心强。第一次见桓侯,“立有间”,就做出了“君有疾在腠理”的准确诊断,并给予了桓侯“不治将益深”的严重警告。

13.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严重,后来却变得无法医治,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医扁鹊见秦武王

《战国策》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①。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②:“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③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①除:去掉,此处引申为医治。②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③此:如此。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除之未必已也( )

(2)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

(3)扁鹊怒而投其石( )

15.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2)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16.通过“君以告扁鹊”一句,你能看出秦武王有哪些性格特点?

17.分析扁鹊的话语,想一想:扁鹊所认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quèhuáncòuxuántàng wèijì

2.(1)更加(2)特地(3)达到(4)寻找(5)于是,就

3.D(解析:D项中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4.B

5.(1)名词作动词,用药物热敷(2)用石针刺(3)用火剂汤

6.(1)您有病,已经到了肌肉里,不医治恐怕要加重。

(2)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

(3)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

(4)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

7.(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8.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惕;而易置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

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答出“要防微杜渐”等相同意思亦可)

9.(1)一会儿(2)不再询问(3)把……作为(4)回转,掉转

10.B(解析:B项和例句中的“疾”都是“病”的意思。A项中“疾”的意思是“痛恨”,C项和D 项中“疾”的意思均为“急速,猛烈”。)

11.(1)骨髓里的病,是司命神掌管的事,(医生)是没有办法的。

(2)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

12.D

13.有病需早治,切勿讳疾忌医;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不可主观猜忌,切勿拒绝忠告;

要避免祸患,必须见微知著,及早加以提防;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14.(1)治愈,病消失(2)耳朵听不清(3)丢、扔

15.(1)君王同懂得治病的人商量,又同不懂得治病的人一道来败坏。

(2)就凭这可以了解到秦国的内政,君王的一个举动就会使秦国灭亡。

16.缺谋少断,个人主断能力差,容易被别人所左右,愚蠢而又显得老实。

17.要善于听取贤人的意见,要远离庸才。

【参考译文】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请求让自己来医治,可是国君的近臣

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将反而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

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很生气,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君王与懂得医道的人商

量这件事,与不懂得医道的人商量会破坏了这件事。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则是君王

的一个举动随时都会导致亡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