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PPT演示

• 目前,人造化学物质约有10万种,每年还 会产生大约1000种有害物质。因此,人类 已经生活在“环境激素的海洋”里了。
9
常见的EEDs:
▲洗涤剂:壬基酚、辛基酚等; ▲有机氯农药:DDT、甲氧DDT、六六六等; ▲有机磷农药:乐果、马拉硫磷、乙酰甲胺
磷等; ▲拟除虫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等; ▲除草剂:利谷隆、除草醚、莠去净等; ▲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脂类等; ▲塑料制品焚烧产物:四氯联苯、二恶英等; ▲合成树脂原料:双酚A、双酚F等; ▲绝缘材料:阻燃剂、多氯联苯、多溴联苯
16
处理技术
• 壳聚糖絮凝剂的絮凝作用
先进行氧化,然后用壳聚糖絮凝处理,氯酚的去除 率可达95%以上。用壳聚糖处理多氯联苯或其他 农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壳聚糖分子单体中的氨 基极易形成铵离子,对过渡金属有良好的螯合作 用。用含壳聚糖的三元复合固体絮凝剂处理含Cu 30mg/L、Zn 15 mg/L的混合废水,Cu 和Zn 的去除率都可达95%以上。由此可见,采用壳聚 糖絮凝剂去除某些内分泌干扰物技术上是可行的。
5
这些问题引起了专家的关注, 在众多的专家的研究表明,造 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 和野生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受到 环境中一些化学物质的扰乱, 造成体内天然激素水平的失衡。 因此称这种物质为“内分泌干 扰物”。
6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chemicals,EEDs)是指可通过干扰生物或人体内保持自身平 衡和调节发育过程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 等过程从而对生物或人体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 的外源性化学物质。该物质会导致未受损伤的有机体发生逆向健康影 响,或使有机体后代的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则 是一种可能导致未受损伤的有机体内分泌紊乱的物质。
9
常见的EEDs:
▲洗涤剂:壬基酚、辛基酚等; ▲有机氯农药:DDT、甲氧DDT、六六六等; ▲有机磷农药:乐果、马拉硫磷、乙酰甲胺
磷等; ▲拟除虫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等; ▲除草剂:利谷隆、除草醚、莠去净等; ▲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脂类等; ▲塑料制品焚烧产物:四氯联苯、二恶英等; ▲合成树脂原料:双酚A、双酚F等; ▲绝缘材料:阻燃剂、多氯联苯、多溴联苯
16
处理技术
• 壳聚糖絮凝剂的絮凝作用
先进行氧化,然后用壳聚糖絮凝处理,氯酚的去除 率可达95%以上。用壳聚糖处理多氯联苯或其他 农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壳聚糖分子单体中的氨 基极易形成铵离子,对过渡金属有良好的螯合作 用。用含壳聚糖的三元复合固体絮凝剂处理含Cu 30mg/L、Zn 15 mg/L的混合废水,Cu 和Zn 的去除率都可达95%以上。由此可见,采用壳聚 糖絮凝剂去除某些内分泌干扰物技术上是可行的。
5
这些问题引起了专家的关注, 在众多的专家的研究表明,造 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 和野生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受到 环境中一些化学物质的扰乱, 造成体内天然激素水平的失衡。 因此称这种物质为“内分泌干 扰物”。
6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chemicals,EEDs)是指可通过干扰生物或人体内保持自身平 衡和调节发育过程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 等过程从而对生物或人体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 的外源性化学物质。该物质会导致未受损伤的有机体发生逆向健康影 响,或使有机体后代的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则 是一种可能导致未受损伤的有机体内分泌紊乱的物质。
《内分泌干扰物生殖》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与 分类
定义
总结词
内分泌干扰物是指在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体或动物内分泌系统的物质。
详细描述
内分泌干扰物通过干扰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或消除等过程,影响内 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代谢等生理过程 。
探讨内分泌干扰物与其他生殖相关因 素的相互作用,如年龄、遗传因素、 生活方式等,以全面了解其对生殖健 康的影响。
探索新型测和监测方法
01
开发更灵敏、特异和便捷的检测 方法,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内分泌 干扰物浓度,以及人体内的暴露 水平。
02
建立标准化的监测体系,以评估 不同地区和人群的暴露风险,为 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 科学依据。
性腺功能减退
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影响男性下丘脑-垂 体-性腺轴,导致性腺功能减退,出现 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
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01
02
03
月经周期紊乱
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影响女 性月经周期,导致月经不 规律、痛经等问题。
不孕不育
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导致女 性排卵功能障碍、输卵管 堵塞等问题,从而影响生 育能力。
ANALYSIS
SUMMAR Y
04
内分泌干扰物对生态环 境的危害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繁殖障碍
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导致野生动物 的生殖系统紊乱,降低繁殖能力
,甚至引发不孕不育。
生长发育异常
暴露于内分泌干扰物的野生动物可 能出现生长速度减缓、发育畸形等 异常现象。
行为异常
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导致动物行为异 常,如攻击性增强、活动减少等, 影响其生存和繁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人体健康

如在个体成年期并进入功能表达阶段后才会显现 出来。这种迟发性毒性效应的典型例证就是已烯 雌酚引起的子代青春期发作的阴道腺癌。
环境暴露的不稳定性和人群的遗传学基础差 异,给环境暴露与生殖发育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 的确证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也有一定数量的研 究结果与上述结论不一致。但是已有的资料在很 大程度上支持环境污染与人类和野生动物生殖发 育障碍密切相关,并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环境因素或外源性因子导致的疾病,
X-染色体(左)Y-染色体(右)×13,000倍
案例1-2续1
不孕夫妻寻究:男性生殖障碍 引发全球轰动
结婚后希望生个孩子,几乎是每对年轻夫 妻的梦想,然而,并非每个家庭都能如愿。 今年38岁的布罗迪在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当职 员,1998年他与科尔·卡琳结婚,多年没有怀 孕。布罗迪和卡琳十分苦恼,2003年11月的 一天,他们到一家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任何 病因,医生建议他们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 检查。可他们来到该医院检查后,医生还是
一般需要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毒性.毒理研 究)和临床学三者共同确证才能最后认定,最好 还要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认证,从基因遗传学上 进行解释与阐明。 2. 外源性化学物质对性腺轴系统的干扰效应:
当前,, 以及对松果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功能的影响。在正常情 况下,男女性的性腺功能调节方式各有不同,女 性的性腺功能调节由于有月经和妊娠等生理现象 参与,因此调节的机制和过程更为复杂。
马克威尔博士从2008年3月开始,将3对实 验鼠的雄性鼠食物里分别掺入不同程度的有机 氯农药成分,一年后,那只每日摄入3毫克有机 氯农药的实验鼠的Y 染色体己经缩短了五千分 之一;如果按这样的量继续摄入,五千年后雄 鼠将不能使它的伴侣怀孕。如果按照现在这样 的环境,每一代人的男性Y染色体缩短千分之 一,那么是五千代人,也就是12.5万年后, 男性染色体将消失。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毒理学概述(ppt45张)

喃)为主
➣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单位体重二噁英摄入量明显高于成 人,平均为60 pg TEQ/kg· d。
2. 二噁英的体内代谢过程 吸收 呼吸道 吸收率80%以上 消化道:主要途径 皮肤 在血液中与脂肪结合 分布:肝脏、脂肪(主要场所) 代谢非常缓慢 排泄 主要随胆汁从肠道排泄 极少量经肾脏随尿排泄 乳汁(较显著的排泄途径)
2. 造纸及纸浆工程
植物组织
3. 燃烧
氯化漂白
氯酚
高温氧化
二噁英
焚化炉、香烟、食物烧烤、塑胶、多氯联苯、煤、 汽柴油、木柴(防腐处理的木材)等燃烧 4. 金属冶炼
金属矿提炼、废金属回收、炼钢等
5. 生物与光化学合成 氯酚类
堆肥、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紫外线
二噁英
➣ 环境中的二噁英:90%来源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
➣ 孕鼠以毒性剂量以下的二噁英染毒 : 胎鼠产生腭裂、肾盂积水、胸腺和脾脏萎 缩、皮下水肿以及生长迟缓等 雄性仔鼠前列腺变小,精细胞减少、成熟
➣……
我国每年施用农药50~60万t,其中80%左右直 接进入环境
第二节
一. 二噁英的理化性质
氯代二苯并二噁英 (PCDDs) 75种 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Fs)135种
二噁英类
➣ 二噁英类:210种
➣ 化学性质稳定、挥发性低、极难溶于水、易溶于有
机溶剂
➣ 不易热解(>700℃以上)、不易光解 ➣ 不易被微生物降解 四氯二噁英(TCDD)在土壤中半减期:12年 ➣ 在生物体内不易被代谢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
对人和动物体内正常的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
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
➣ 干扰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作 用、代谢或消除 拟天然激素 抗天然激素
➣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单位体重二噁英摄入量明显高于成 人,平均为60 pg TEQ/kg· d。
2. 二噁英的体内代谢过程 吸收 呼吸道 吸收率80%以上 消化道:主要途径 皮肤 在血液中与脂肪结合 分布:肝脏、脂肪(主要场所) 代谢非常缓慢 排泄 主要随胆汁从肠道排泄 极少量经肾脏随尿排泄 乳汁(较显著的排泄途径)
2. 造纸及纸浆工程
植物组织
3. 燃烧
氯化漂白
氯酚
高温氧化
二噁英
焚化炉、香烟、食物烧烤、塑胶、多氯联苯、煤、 汽柴油、木柴(防腐处理的木材)等燃烧 4. 金属冶炼
金属矿提炼、废金属回收、炼钢等
5. 生物与光化学合成 氯酚类
堆肥、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紫外线
二噁英
➣ 环境中的二噁英:90%来源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
➣ 孕鼠以毒性剂量以下的二噁英染毒 : 胎鼠产生腭裂、肾盂积水、胸腺和脾脏萎 缩、皮下水肿以及生长迟缓等 雄性仔鼠前列腺变小,精细胞减少、成熟
➣……
我国每年施用农药50~60万t,其中80%左右直 接进入环境
第二节
一. 二噁英的理化性质
氯代二苯并二噁英 (PCDDs) 75种 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Fs)135种
二噁英类
➣ 二噁英类:210种
➣ 化学性质稳定、挥发性低、极难溶于水、易溶于有
机溶剂
➣ 不易热解(>700℃以上)、不易光解 ➣ 不易被微生物降解 四氯二噁英(TCDD)在土壤中半减期:12年 ➣ 在生物体内不易被代谢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
对人和动物体内正常的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
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
➣ 干扰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作 用、代谢或消除 拟天然激素 抗天然激素
内分泌干扰素PPT课件

1.2 体外实验 这一类实验的设计是基于大部分环境内分泌干 扰物质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即在体内与17β -雌二 醇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体外实验主要有以下几 种 (1)细胞培养 (2)受体竞争性结合测定 (3)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美国环境学家将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机制进一 步延伸,研究出与之对应的基于雄激素受体结合 的检测方法作为基于雌激素受体结合的检测方 法的补充。通过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雌激 素样活性
及对雄激素的抑制活性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 但目前的生物检测方法的结果都只能说明环境 内分泌干扰物质的整体效应,而不能对受试物中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组成详加分析,并且一些 方法要求的技术条件较高,时间较长,费用也很高。 显然建立一种方便、准确、快捷且费用低的检 测方法是当务之急。
社会现象
人们接触较多的是含 有雌激素的日用品,包括 各种消毒剂、洗涤剂、化 妆品、稀释剂、塑料制品、 金属( 铅、汞和砷等)、杀虫 剂、电子产品中的电路板、 化工产品( 含甲基苯、苯胺、 酚、烷基类、硝基类化合物)。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通过 某些途径,如污染水源、食 物或经皮肤吸收进入机体后 可以干扰内分泌激素的合成 释放、转运、与受体结合、 代谢等途径,从而影响内分 泌系统功能,破坏机体内环 境的协调和稳定。
2.物理检测技术
一般使用色谱仪器分析化 学合成品,如液相色谱和气相 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技术对 样品的前处理过程要求非常 高,需要从复杂的基质样品中 将低浓度的目标化合物高效 提取、纯化和浓缩。随着色 谱技术与质谱技术的结合,检 测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得 到很大提高,检测范围有所扩 大。
一般来说,色谱分析的前处理的萃取只能 提取一类或几类物理性质相似的环境内分泌干扰 物质,因此要完全分析样品,必须采用不同的萃取、 纯化方法分别提取与分析,这样耗时较长,费用也 较大。国内的姚文,栾和林采用GC-MS检测样品 中的烷基酚,在20min左右的进样时间内分别在 酮肟与醛肟萃取液中检测出几十种壬基酚的同 分异构体。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上课版

2.类固醇激素的作用 机理:基因表达学说;
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因固醇激素的分子小(分 子量仅为300左右)、呈脂溶性,因此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在进入细胞之后,经过两个步骤影响基因表面而发挥作用, 故把此种作用机制称为二步作用原理,或称为基因表达学说。 第一步是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 物。在靶细胞将中存在着类固醇激素受体,它们是蛋白质, 与相应激素结合特点是专一性强、亲和性大。例如,子宫组 织胞浆的雌二醇受体能与17β-雌二醇结合,而不能与17α-雌二 醇结合。激素与受体的亲和性大小与激素的作用强度是平行 的。而且胞浆受体的含量也随靶器官的功能状态的变化而发 生改变。当激素进入细胞内与胞浆受体结合后,受体蛋白发 生构型变化,从而命名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获得进入核内的 能力,由胞浆转移至核内。 第二步是与核内受体相互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 从 而激发DNA的转录过程,生成新的mRNA,诱导蛋白质合 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
激素的信息传递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或
细胞内中的专一性受体结合而将信息传入细胞,表达出激素 调节的生理效应)
1. 非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 第二信使学说
激素
+
cAMP
第一信使:激
素
生理反应
第二信使: cAMP等 (环磷酸腺苷)---诺贝尔 奖
激素的信息传递机制
1. 非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 第二信使学说
传递方式:
①远距分泌,激素释放后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运送 到远距离的靶器官; ②旁分泌,激素释放后进入细胞外液,通过扩散到达邻近的靶 细胞; ③自分泌,激素被分泌入细胞外液后,又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 。 ④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合成的激素沿轴浆流动运送到所连接的 组织,或从神经末梢释放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送至靶细胞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PPT演示课件

美国会通过立法敦促EPA开展EDCs甄别方法 研究。
Arnold的研究指出,环境化学品与雌激素受 体的结合能够在人体内产生协同作用。
DICP CAS
1997年 Theo Colborn 由于在EDCs研究尤其是 «Our Stolen Future»而被授予Rachel Carson Leadership Award ; 同年,我国代表出席了在华盛顿召开的 EDCs国际会议。
1998年 英国环境部公布EDCs对野生动植物影响 的调查报告,同时发布对EDCs相关行业的要求。
2000年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EDCs 研究作为重点项目予以资助。
DICP CAS
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
天然雌激素
植物性 真菌性
人工 合成物
化学 污染物
DICP CAS
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氯代芳烃或氯代环烃、 去污剂 或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 重金属如铅、镉、汞、有机锡、 汽油燃烧产物、 双酚A、 抗氧化剂、 塑料
DICP CAS
DICP CAS
DICP CAS
DICP CAS
2、内分泌干扰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A. 内分泌相关肿瘤 乳腺癌 有机氯农药与儿童期肿瘤
B. 自然流产、出生缺陷、儿童生长发育缺陷(生 长发育迟滞及低智商)、生育缺陷(导致性别比 例失衡)
DICP CAS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直接因素
讲座三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DICP CAS
主要内容
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及分类 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的历史沿革 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及污染途径 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来源及暴露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6 展望
DICP CAS
一、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
Arnold的研究指出,环境化学品与雌激素受 体的结合能够在人体内产生协同作用。
DICP CAS
1997年 Theo Colborn 由于在EDCs研究尤其是 «Our Stolen Future»而被授予Rachel Carson Leadership Award ; 同年,我国代表出席了在华盛顿召开的 EDCs国际会议。
1998年 英国环境部公布EDCs对野生动植物影响 的调查报告,同时发布对EDCs相关行业的要求。
2000年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EDCs 研究作为重点项目予以资助。
DICP CAS
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
天然雌激素
植物性 真菌性
人工 合成物
化学 污染物
DICP CAS
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氯代芳烃或氯代环烃、 去污剂 或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 重金属如铅、镉、汞、有机锡、 汽油燃烧产物、 双酚A、 抗氧化剂、 塑料
DICP CAS
DICP CAS
DICP CAS
DICP CAS
2、内分泌干扰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A. 内分泌相关肿瘤 乳腺癌 有机氯农药与儿童期肿瘤
B. 自然流产、出生缺陷、儿童生长发育缺陷(生 长发育迟滞及低智商)、生育缺陷(导致性别比 例失衡)
DICP CAS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直接因素
讲座三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DICP CAS
主要内容
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及分类 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的历史沿革 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及污染途径 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来源及暴露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6 展望
DICP CAS
一、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
水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及其生物降解30页PPT

水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及其生物降 解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Hale Waihona Puke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Hale Waihona Puke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学者认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已成为继“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和“臭 氧层破坏”之后又一严重的全球性环境 公害问题,属第三代环境污染物。
“内分泌干扰性化学物质”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最初由美国1996年出版的“Our Stolen Future”提出。 日本1997年出版的《掠夺未来》一书 介绍了这类化学污染物的情况,这类化 学污染物由此在日本国内引起人们的普 遍关注 《掠夺未来》引用了1991年国际会议 发表的报告“合成化学物质对野生生物 及人类的影响”,提出了内分泌干扰 (endocrine disrupting,ED)物质的概 念,即在环境中存在着一类化学物质, 当进入动物体内之后能起到干扰体内正 常激素分泌的作用,从而影响生殖功能, 导致恶性肿瘤的产生,这类化学物质即 所谓的“外源性内分泌干扰物质”
精子数量减少,生殖器官异常、各种癌症发 病率(尤其是女性乳腺癌)增加,以致于生 殖能力下降,后代的健康和成活率降低等。 严重威胁了人类和野生动物的物种繁衍和长 期生存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形式
专家们筛选出70种化学品为环境激 素类物质,其中有7种最危险的多用来制 造人们日常用的涂料、洗衣剂、树脂、 可塑剂、食品添加剂等。
环境激素进入人体的途径
上世纪50年代:英国水獭种群数量下降; 1952年:佛罗里达鹰的数量下降; 上世纪60年代:蜜歇根湖貂类丧失生殖能力,
出生率下降; 1970年:安大略湖80%鸥鸟死亡; 1980年:佛罗里达鳄鱼发育异常; 上世纪80年代早期:南加利福尼亚雌海鸥配 对筑巢产卵; 1988年:北欧大批海豹死亡; 上世纪90年代早期:地中海大批海豚死亡;
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 物,又可以称之为环境激素。
——欧盟定义
环境激素的特点
a )种类繁多,分布广,易富集。环境激素产量巨 大,不易降解,易挥发,残留期长,可以通过水、 大气循环遍布包括南北极在内的全球各地,并且 最终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在生物体 内富集。 b )表现形式多样性。有些内分泌干扰物质随剂量 的变化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作用;在不同组织中的 作用也可能不同;对神经、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 统中任一系统的作用都会影响到另两个系统,从 而造成了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环境特别敏感。幼体在发育期受到的污 染量约为成人平均水平的l0倍-20倍,而且由 于机体发育过程中内分泌系统缺乏反馈保护 机制,同时幼体的激素受体分辨能力不如成 体高,所以,孕期、幼年动物及幼儿对激素 的反应比成体敏感。
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的危害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形式
为了使牛、羊多长肉、多产奶,人们给这些牲畜体内注射了
大量雌激素; 为了让池塘里的鱼虾迅速生长,养殖户添加了“催生”的激 素饲料; 为了促使蔬菜、瓜果个大,提前进入市场,菜农和果农们不 惜喷洒或注射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脱落酸等“催生剂”。 许多市场上出售的鲜红可人的番茄和苹果吃起来却味同嚼蜡, 原来是用“催红素”催红的,看上去紫得发黑的葡萄,吃到 嘴里或是淡然无味,或是又酸又涩,竟是用“葡萄膨大素” 催大催熟的。还有硕大的西瓜、甜瓜、水蜜桃等,不少都是 用激素“催”出来的。
根据US EPA的报道,EDCs可对内分泌系统的以下过 程产生干扰作用 ①激素合成异常; ②激素储存和释放异常; ③激素的转送异常; ④激素的清除异常; ⑤对受体的识别、和受体的结合异常; ⑥与受体结合后信号的传送过程异常等。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续)
性激素分泌量及活性下降、雄性物种雌性化、
引言--?
很多研究表明,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人类和野生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受到 环境中一些化学物质的扰乱,造成体内 天然激素水平的失衡。 这些能够干扰体内激素平衡的化学物质 一般都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 和排放的污染物质,因此称为“环境内 分泌干扰物质”或“环境激素类物质”。
引言--?
定 义
内分泌干扰物质是指可通过干扰生物或人为保持
自身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而在体内产生的天然激素 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等,从而 对生物或人体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 生影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 —— US EPA的定义 内分泌调节物:引起完好无损生物体或其后代中 内分泌功能变化不利影响的外源物质,它们主要是
日本环保研究所的坂布贡教授研究的一项结
果显示,环境激素的污染,使饲养的鸡70% 患有眼病,30%患有咳嗽,15%患有气喘和 支气管炎。恰恰这种鸡食品,已经和正在成 为人们餐桌上津津乐道的美味佳肴。 这些激素与人体内的正常激素“结合”,引 发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正常激素失常。表 现在发育、生殖、精神、情绪等多个方面。
有机污染化学专题之七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的筛选及作用机理
报告内容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含义与特点 EDCs的危害 EDCs的分类及来源 EDCs的作用机制 EDCs分析监测方法 我国EDCs防治现状问题及对策 如何做到自我保护与保护环境
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 含义与特点
引言 --全球动物变异史
引言 --全球动物变异史
20世纪后期,人类及野生动物的生殖、免疫、
神经等系统出现了各种异常现象; 1998年发现多只北极熊生殖器官变异; 1994年4月,日本7条河流中的雄鲤鱼有1/4雌性 化。
引言--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人类
从1940年到1990年这50年间,人类的精子密度下降 了50%; 现在全球每年约有50万名妇女死于乳腺癌,且发病 率以每年5%~20%的速度上升; 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性一生中乳腺癌的发生几率 仅为1/20,而20世纪90年代上升为1/8。 胎儿和婴儿出现多起先天性畸形、发育不全和痴呆 的病例。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