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中的公民权利与义务(二)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二)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二)](https://img.taocdn.com/s3/m/2f3eeee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d.png)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二)
佚名
【期刊名称】《人民政坛》
【年(卷),期】2018(0)11
【摘要】基本义务篇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第五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总页数】1页(P3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必要性 [J], 黄疆平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J],
3.法治思维引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析
——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J], 朱慧
4.基于儿童视角提升法治教学实效——以“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一课为例 [J], 吴玉婷
5.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教学策略——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课时为例 [J], 郭琳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图文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2d53b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2.png)
宗教教育自由
公民有权接受宗教教育或参与 宗教培训,提高自己的宗教素
养和修行水平。
宗教财产自由
宗教团体和信教公民的合法财 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
人不得非法侵犯。
社会经济权利
工作权
受教育权
公民有权依法参加工作,获取劳动报酬, 享有劳动保障和劳动权益。
公民有权接受教育,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 义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 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
公民应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及时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款。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违反相关规定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纳税人也享 有相应的税收权利,如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提起税务行政诉讼等。
03
CATALOGUE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
权利的行使依赖于义务的履行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需要依赖于其他公民或国家机关履行相应的义务,如受教 育权、劳动权等。
财产权
健康权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 个人不得非法侵犯、占有或损害。
公民享有身体健康的权利,有权接受医疗 保健服务,并依法享有相应的医疗保障。
02
CATALOGUE
公民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 的义务,包括保守国家秘密、 防范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 为等。
公民应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 的工作,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 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发展
法律应保障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法律在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时,应充分考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发展,避免出现权利过度扩张或义务过度限制的情 况。
平衡发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通过平衡发展权利与义务,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同时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发展 。
第二章浅谈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浅谈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4e773bf49ec3d5bbfd0a74a0.png)
浅谈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基本权利的概念所谓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
基本权利表明公民的宪法地位;是一国权利体系的基础;是稳定的权利体系;在一般情况下具有不可转让性;具有综合性。
基本义务的概念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公民对于国家的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它构成普通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的基础。
对国家来讲,公民的基本义务就是国家的权利,国家有权要求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特定主体权利的保护;监督权。
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纳税和其它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公民和人民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
一个人具有某个国家的国籍,他就通常被认为是该国的公民,就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必须履行的义务。
取得国籍的方式:一种是出生国籍,即因出生而取得国籍;一种是既有国籍,即因加入而取得国籍。
在我国,“公民”和“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的区别是:1、范畴不同。
公民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范围不同。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https://img.taocdn.com/s3/m/112cdd8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66.png)
探究新知
回家路上,孙因想不通爸爸为什么非要发票不可。 爸爸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个公民 的义务。我们的餐费里包含了饭店应该缴纳给国家的税 款,如果我们不要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 会因此流失。”
探究新知
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 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 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 行为。
探究新知
写一写,下列情景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 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探究新知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2课时
探究新知
公民的基本义务 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 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 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 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探究新知
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 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
1.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探究新知Βιβλιοθήκη 探究新知探究新知一天,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 说:“如果不要发票,就送你们一个小水杯。”孙园很 喜欢那个水杯,但是,爸爸坚持要开发票。服务员又说: “我们饭店规定消费不满300元不能开发票。”爸爸很 生气,说:“哪里有这种规定?你们再不开发票,我就 打纳税热线12366 1”服务员这才很不情愿地给他们开了 发票。
探究新知
陆飞爸爸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2岁的陆飞和爸爸一起翻看家中的相册,爸爸给陆 飞讲了照片中的故事。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 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 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 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关案例
![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关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e7214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79.png)
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关案例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一国的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故有些国家又把公民的基本权利称为宪法权。
(一)平等权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其含义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平等地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二,国家机关对公民平等权利的保护,对公民履行义务平等的约束,平等的要求。
第三,所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
第四,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还包括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包含以下内容:(1)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人民代表;(2)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的权利;(3)公民有依照法定程序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人民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一项权利。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言论自由就是宪法规定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2)出版自由是公民以出版物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3)集会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聚集在一定场所商讨问题或表达意愿的自由。
(4)结社自由是公民为一定宗旨,依照法定程序组织或参加具有连续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5)游行自由是指公民采取列队行进的方式来表达意愿的自由。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_(ppt)部编版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_(ppt)部编版2](https://img.taocdn.com/s3/m/98694d89a417866fb94a8e45.png)
1982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休息权 2.物质帮助权
3.平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国家切《实保中障公华民基人本权民利的共实现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人身自由权 女性的权利 财产权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文化权利 物质帮助权
探究新知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 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 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1.休息权 2.物质帮助权
3.平等权
了保障国民权利,但是当时内忧外患,公民的权利无法 1982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共和国继承法》
林博远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
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
林博远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1宪.9法5休4保年息障颁权的布公的民2宪.基法物本的质权第帮利三助,章权是第我八们十在五国条家规和3定.社:平会中等生华权活人中民最共重和要国的公权民利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1.9中5休4华年息人颁权民布共的和2宪.国法物继的质承第帮法三助》章权第八十五条规3定.:平中等华权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高中叔华 叔人让民工共人和早国上继刑六承事点法诉就讼开》法工,》晚上十点才收工。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bb1e55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e.png)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国家法律保护下所享有的权利,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之一。
公民权利的实现不仅需要国家的法律保障,也需要公民自身的意识和责任。
同时,公民权利也与公民的义务相辅相成。
公民义务是指公民在国家法律规定下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将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是公民在国家法律保护下享有的合法权益。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人身权、财产权、表达权、参与权等。
首先,生存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每个公民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国家应当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公民的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如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教育保障等。
同时,公民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
其次,人身权是公民的另一个重要权利。
公民拥有自身的身体和自主决策权。
国家应当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维护公民的人身安全。
公民也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身体权益,不侵犯他人的人身权。
此外,财产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利之一。
公民拥有自己的财产,有权享受自己劳动所得的成果。
国家应当保护公民的财产权,维护公民的财产安全。
公民也应当依法纳税,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
同时,表达权和参与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利之一。
公民有权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权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国家应当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参与权,为公民提供广泛的表达和参与平台。
公民也应当理性表达和参与,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二、公民的义务公民的义务是公民在国家法律规定下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参与公共事务、保护环境等。
首先,遵守法律法规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
公民应当了解、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民应当自觉守法,依法行事,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维护社会秩序是公民的另一个重要义务。
公民应当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尊重社会公共秩序,不扰乱社会和谐稳定。
宪法学之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学之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4808ca3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c.png)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二)政治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
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三)诉愿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
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人身自由 (一)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三)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六)私生活的权利
140 BUSINESS & FINANCE ICONS
生活
图标元素
生活
图标元素
医疗
图标元素
四、人权和公民权
人权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指人作为人应 该享有的权利,其最初的含义包括人们 追求生命、财产、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公民权是人们对宪法基本权利和义务的 通称。
公民权与人权的联系与区别: 1、公民权与人权有着历史的政治的联系,公民 权是人权的法律化和具体化,而人权是公民权 的政治基础。 2、人权与公民权又有着严格的区别: 首先,二者性质不同; 其次,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最后,人权与公民权相比,还具有阶级性、民 族性、地域性以及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特点。
要区别是: 1、范畴不同; 2、范围不同; 3、后果不同; 4、前者为个体概念,后者为群体概念。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权利与义务最大的不同在于权利的选择性和义
务的不可选择性,即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义务 是不可放弃、转移或免除的。 (二)公民基本权利的特点: 1、根本性与母体性; 2、稳定性与不可转让性; 3、固有性与法定性; 4、排他性与受制约性。
§2、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宪法第33条第2款的规定,
➢ 公民的平等权有以下含义:
① 所有公民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权利,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权利与义务基础知识点梳理
![宪法权利与义务基础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15894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0.png)
宪法权利与义务基础知识点梳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这些权利和义务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行为的准则和保障,了解它们对于我们维护自身权益、履行公民责任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一)平等权平等权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平等保护的权利。
这里的“平等”不是绝对的、机械的平等,而是在法律允许的合理差别基础上的平等。
例如,对弱势群体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并不违背平等权。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政治权利。
选举权是公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但需要注意的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些自由是公民表达意愿、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国家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或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或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或者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四)人身自由权1、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五)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1、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第二章宪法第四节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二章宪法第四节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f923111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5.png)
第⼆章宪法第四节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四节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公民的概念公民是指具有⼀国国籍的⾃然⼈。
国籍是确定公民资格的唯⼀条件。
⼀个⼈具有某国国籍,就总味着从法律⼔同特定国家发⽣了固定的法律关系,就具有该国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法律地位,并形成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凡是具有中华⼈民共和国国籍的⼈都是中华⼈民共和国公民,中国公民在法律⾯前⼀律平等。
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作为基本权利主体与“⼈民”有区别。
主要区别是:(1)公民是法律概念;⼈民是政治概念,是政治上标明敌我的概念。
(2)公民是具有某某国国籍的⾃然⼈,是稳定的法律概念:⽽⼈民作为政治概念与原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对象。
(3)公民是个体概念;⼈民是整体概念。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概念所谓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权利。
基⽊权利是通过宪法规范所确定的⼀种综合性的权利体系,表明社会主体的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的法律责任,它是社会和国家对公民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
对国家来讲,公民的基本义务就是国家的权利,国家有权要求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作出⼀定⾏为或者不作出⼀定⾏为。
履⾏基本义务是公民的责任。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由(⼀)平等权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
其内容既包括在法律⽽前⼈⼈平等,⼜包括在存在⼀切不合理差别的领域中禁⽌差别对待。
对于存在合理差别的领域,法律可对平等权的例外条件作出规定,以体现实质意义上的平等。
(⼆)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活的权利。
政治权利牡要表现为两种形式:‘是公民通过⾏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宪法规定,年满⼗⼋周岁的中华⼈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简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简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ee230a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e.png)
简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个社会中公民所应当享有和承担的基本要求和责任。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和道德准则的保护下所享有的自由和利益。
公民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权利:公民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
这些权利是公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2.人权和自由: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结社自由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公民的个人尊严和自由发展。
3.政治权利: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4.经济权利:公民享有劳动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公民的劳动成果和经济利益。
5.社会权利:公民享有教育权、医疗权、社会保障权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公民的基本福利和社会保障。
二、公民的义务公民的义务是指公民在社会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的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守法义务:公民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
2.维护社会秩序:公民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妨碍社会正常运行。
3.履行公共责任:公民应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履行公共责任。
例如,参与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活动。
4.保护环境:公民应当爱护环境,不得破坏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5.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权和自由,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6.教育和培养后代:公民应当关心教育事业,培养和教育下一代,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7.参与社会建设: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1.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当保持平衡,权利不能无限扩张,也不能以权利为借口违背义务。
宪法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笔记
![宪法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4dc2d5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b.png)
第五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节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述一、宪法与其本权利(一)基本权利的内涵1.权利:(1)权力指的是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所享有的可以规定作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并未法规范所认可的一种资格。
(2)权力的重要特性:第一,权利反映了主体之间的一种对等的法律关系。
第二,权力是由法规范所认可的。
第三,权力是一种法律上的资格。
2.基本权利:许多人把基本权利称为人权。
德国称其为基本法。
3.我国宪法中的人权和基本权利2023年修宪之前,一直使用的是基本权利,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
80年代之后,理论上逐渐对人权的理念发生了转变。
1998年10月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23年《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023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这是中国政府第一个国家人权行动。
由此看来,对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构成了整个宪法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核心。
(二)基本权利的基本性质1.固有性与法定性(1)固有性:自然法学法定性:实证法学(2)没有宪法的规定,就没有基本权利(专制)------法律实证主义(3)天赋人权----自然法思想。
(4)无论是自然法思想和法律实证主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5)一方面要认可法律的固有性,再分析法律的法定性的对的与否。
(6)固有性和宪法规定性是互相统一的。
2.不受侵犯性(固有性)和受制约性(法定性)3.普通性和特殊性(三)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1.基本权利享有主体的分类2.各种主体(1)一般主体。
公民为我国宪法所拟定的基本权利的一般性的主体。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33条第1款的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特殊主体。
即法人与外国人。
法人与外国人是享有基本权利的特殊主体。
(3)特定主体。
(4)关于“集体权利”(四)基本义务的宪法含义指的是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一定的主体必须做出某种作为或不作出某种作为的责任。
其中,前者成为作为义务,后者成为不作为义务。
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国家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二)_真题-无答案
![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国家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二)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25d2826fff705cd170a5c.png)
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国家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二)(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______后才能生效。
A. 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B. 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备案C. 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D. 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2. 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是______。
A.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B. 特别行政区政府C. 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D.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3. 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选区全体选民的______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______的选票即为当选。
A. 过半数2/3以上B. 过半数过半数C. 2/3以上过半数D. 2/3以上2/3以上4. 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______投票人数的无效,______投票人数的有效。
A. 多于多于B. 少于少于C. 多于少于D. 少于多于5. 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______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作废,______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有效。
A. 多于多于B. 少于少于C. 多于少于D. 少于多于6. 我国的______只能为国家所有。
A. 矿藏B. 森林C. 草原D. 山岭7. 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司法机关不包括______。
A. 裁判署法庭B. 行政法院C. 终审法院D. 检察院8. 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一般在______范围内设立。
A. 100户至500户B. 200户至700户C. 100户至700户D. 200户至500户9.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是______。
A. 鼓励、支持和监督B. 鼓励、支持和引导C. 鼓励、指导和引导D. 鼓励、支持和帮助10. 政权组织形式表现为______。
A. 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B. 国家权力的阶级归属C. 代表社会共同体成员的意志和利益的组织D.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二、多项选择题1. ______属于集体所有。
宪法学第十四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学第十四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416956f8524de518964b7dc8.png)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四)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批评权: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 中的缺点和错误,有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 (针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 如:市长热线 建议权: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针对:工作) 如:听证会
解释学意义上的分类,一般都是
每个国家的宪法学根据本国的宪 法规范中所规定的基本权利所进 行的分类。
我国最早的有“十大分类法”: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 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 ;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 自由;妇女的权利和自由;有关婚 姻、家庭、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权 利;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权利。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说
一、公民和国籍 (一)公民和国籍的概念 公民: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 国籍: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 法律上的身份。
(二)国籍的取得 出生国籍 血统主义原则(日本) 出生地主义原则(美国) 综合原则 如:美国夫妇在日本出生的小孩; 日本夫妇在美国出生的小孩。 继有国籍 申请 法律事实
2.耶利内克的经典分类(地位理论)
个人处于某种从属于国家的宿命之中 被动地位→ “对国家的给付”:纳税、服 兵役; 消极地位→“免于国家支配作用的自由” :人身自由、精神自由、经济自由; 积极地位→“对国家的请求”:裁决纠纷 、生存照顾; 能动地位→“为了国家的给付”:参政权 。
3.伯林的二分法
(三)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
1.一般主体
公民
2.特殊主体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8be143b84ae45c3b358ccd.png)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权利,要履行哪些义务,懂得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知道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依法享有很多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很多基本义务。
3、知道人权就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了解我国人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4、初步了解我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大概内容,知道我国人权计划的5大目标,了解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5、了解中国参与国际人权事业所做的努力,初步了解我国参与的国际人权条约的大概内容。
教学重点:懂得我们依法享有权力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增强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观念。
教学难点:懂得什么是人权,了解我国人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历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宪法第2章的内容等等。
预习要求:读一读宪法第2章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我国人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权力,同时也要履行义务。
请大家说一说,我们每个人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呢,又要履行哪些义务呢?享受的权利——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受教育权,财产权,劳动权,人身自由权等等。
履行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赡养扶助父母,遵守公共秩序,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等等。
2、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探讨这个方面的问题。
二、增强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享受很多权利,同时又要履行很多义务。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陆飞爸爸在成长过程中享受的基本权利和履行的基本义务。
2、出示课本37页的插图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了解陆飞爸爸在成长过程中,享受了哪些基本权利?又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学生分小组交流,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以及自己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小组共同合作,思考交流得出答案,然后再全班交流。
宪法与法律中的公民权利与义务
![宪法与法律中的公民权利与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ca12f6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5.png)
02
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履行平等的
义务。
权利与义务的互动性
03
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在履行自己
的义务时,也应当获得相应的权利保障。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发展
权利保障与义务履行的平衡
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要确保公民能够切实履行 自己的基本义务。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 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表达政 治观点和诉求。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01
02
03
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 受侵犯,国家保护公民的 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劳动权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 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 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受教育权
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 义务,国家实行教育为本 ,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
刑事权利
人身自由权
申请取保候审权
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非经法定程序 不受逮捕、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强 制措施。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
辩护权
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可以自行辩护或者委托辩护人进行 辩护。
行政权利
申请行政复议权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 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依法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素养
加强普法教育
通过广泛的普法教育,提高公民对法律法规 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
推广法律文化
积极推广法律文化,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法 律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履行公民
义务。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要点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