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改革

国有企业的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改革
国有企业的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改革

XX公司的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改革

市场链理论实质就是将外部竞争环境引入到企业内部,企业的所有活动不再是固有的直线职能式管理,而是流程式管理,即以订单为纽带进行企业的一切活动。后道工序就是前道工序的市场,用市场链把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这种外部竞争内部化的链状流程不再是以往只有营销部门和售后服务部门去面对顾客,而是从研发和生产、到营销与服务,全过程以客户为中心,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XX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大建设项目之一。进入80年代中期,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军转民”。进入90年代民品业务萎缩,企业陷入生存危机。进入20世纪初,公司虽通过“债转股”、“下岗分流”、“子公司上市”等措施勉强生存下来,但是企业发展任举步维艰。提升公司竞争优势,全面参与市场竞争是唯一的生存发展途径。XX公司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改革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的。

一、流程梳理和再造,组织结构扁平化调整

构建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应首先对公司内流程进行梳理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是建立内部市场的基础。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XX公司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职能化管理的流程设计。XX公司内部所有分厂间、分厂与冶金处间有关产品相

互协作生产的事宜均由制造部协调。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以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为目标,以市场链理论为指导,XX公司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同时,XX公司依据新的管理流程需要,对其相应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XX公司沿用的是高度集权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金字塔形结构层级繁多,这与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下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不相符,因此XX公司又进行了组织结构扁平化调整,集团机关由500余人的庞大机构调整到80多人。

二、内部市场中各单位(部门、分厂)的“经营范围”划分

对于XX公司内模拟经营的各单位职责的划分,可以看作是确定各单位在内部市场中各自的“经营范围”。它的确定应坚持业务无遗漏前提下尽可能职责界限清晰的原则,以便于各单位内部交易过程中的经济核算。以园区管理部为例,它的职责是负责XX公司工业园内所有的物业管理,包括水、电、风、气的供给,厂区的绿化、消防、安全,办公区的清洁、日常维护和会议室管理。这既是它的工作职责,也是它的经营范围。每月,分厂与之结算生产必须的水、电、风、气费用;机关部门由公司办统一向其支付办公区物业管理费用。园区管理部依据会议规格要求的不同以及会议室硬件本身的差异,发布了会议室使用价格一览表。各单位依据使用会议室次数按月向园区管理部支付。公司办作为机关各部门业主代表,制造部作为分厂业务代表每月对物业管理、后勤保障的服务态度和质量作出评价。按双方签订的内部物业管理合同规定,评价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园区管理部最终获得的实际收

入。这样极大的促进了园区管理部的工作改进。

三、建立内部市场价格体系

XX公司内部市场中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确定主要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外部市场价格确定或价格审查委员会确定。

外部市场价格确定的方法指的是企业内部市场价格就是同样的产品或服务在企业外部市场中的价格。在XX公司内部市场运行中,各分厂之间的交易需要通过询报价过程来确认价格。如果一方对价格不满意,那么内部交易就无法实现。最典型的例子是内部工装委托业务。主制厂在发出工装图纸给工装厂要求报价的同时,往往也会在外部市场进行询价。多数情况下,内部市场的报价会远高于外部市场的价格。如果工装厂不作降价,主制厂就会将该业务委托给外部加工厂。这种依据市场竞争来确定内部价格的方式,虽然从短期看会使部分内部业务流失,“肥水流入外人田”,但是从长期看它有力的促使了各分厂不断的通过技术创新、流程改进、成本管理等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增进团队的竞争意识和客户理念。

XX公司军品和转包生产业务中所涉及的许多工艺(热处理、钎焊、NDT等)或毛料(锻、铸件等)受航空发动机产品技术难度的限制和客户认证的特殊要求,很难找到外部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成立价格审查委员会,对内部市场价格进行相对公平合理的确定。价审委主要由资深技术专家、成本工程师和财务人员组成。

四、建立内部市场结算体系

XX公司依托财务部成立了内部市场结算中心。各经营单位(分厂、部门)的二级财务部承担内部市场中本单位与其他单位交易往来的票据汇总和费用核算,每月报XX公司财务部结算中心进行结算。XX公司财务部为二级经营单位设立内部银行账户,内部市场结算中心核对各单位票据无误后,在各银行账户中完成内部支付和结算。同时,公司以结算中心为平台,实现内部各经营单位资金调剂使用。各单位可依据经营需要向公司申请贷款,但须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作为一种管理创新,内部市场化管理具有较强的扩展性与适应性,通过以上举措的深入实施XX公司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也检验了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国企市场化改革

国企市场化改革 变革涉及国企考核制度改革。国企处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状况千差万别,但国资委的考核办法是统一的。科学的考核体系本是各个企业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根据具体情况,为实现本企业发展的目标,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而确定考核要求。根本不应该由国资委统一考核。考核制度要市场化,但前提是国企要改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应付不切实际的考核标准而蛮干,甚至做假账。 变革涉及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目前国企的薪酬仍然有总量控制,即工资总额的限制。工资总额的本质是企业的人力成本,是企业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人为地加以绝对量的控制,显然是不合理的。人工工资和人力资本价值都有市场标准,且应多劳多得。但总量一控制,这些都很难做到了。那为什么还要给国企加这个“紧箍咒”?就是因为国企没有真正的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博弈。如果没有这道“紧箍咒”,就可能出现曾经发生过的国企高管自己给自己定高工资,即使严重亏损,也“脸不红、心不跳”,心安理得。就像一个企业已经严重亏损了,股东还在分“利润”一样不可思议。薪酬制度要市场化,如何才能放开这道“紧箍咒”?按照规定国有股不再控股就可以了。 变革涉及国企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国企一些干部职工天然地认为,国企是个“保险箱”,进去了国家就要包到底,即所谓“生是国企人,死是国企鬼”。过去虽然进行过用工制度改革,并且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但在很多国企真正要做到“能进能出”很困难。首先是员工不接受,其次是管理层也理不直气不壮,一些国企冗员十分突出。最极端的例子:一个企业,国企的时候一个车间要有“八大员”,加车间主任和书记,共十个管理干部。改制成为民营企业后,车间主任一个人都管了,也没觉得干不了。劳动用工制度要市场化,国企体制变革后,员工的心态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冗员问题才好慢慢化解。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利与弊,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1 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十三次深化改革4月27日启动。一号文件是《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施方案》,具有抗击疫情的紧迫性。《四中全会重要改革措施实施方案(2020-2021年)》具有衔接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 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 2 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 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3 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 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

国有公司改革方案

国有公司改革方案

办[ ]76号 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xx市市属国有公司改革转型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xx城市市属国有公司改革转型方案》已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中 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8月23日 xx市市属国有公司改革转型方案 为积极推进市属国有公司改革转型,做实做强儆大国有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 〕22号)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实体化运营为目标,推进市属国有公司实现“两个转变”,即从融资平台向实体经济转变、从投资城市向经营城市转变,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抗风险能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总体架构 市本级设立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国投公司)、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交投公司)、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工投公司)、xx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xx文旅公司)等四家国有公司,按照做实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工作思路,经过市场化转型改革,将四家国有公司转型成为业务独立、平行运作的市场主体。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行使监督管理职能。行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对市属国有企业履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职能。 (二)企业定位 市国投公司转型为真正市场主体,发挥其投融资和资产经营方面的优势,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水利建设、类金融业务、产业投资为主,实行多板块业务经营。开展土地级开发业务,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拓展类金融板块业务,新设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出资设立创投公司,参股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市交投公司由市国投公司全资子公司调整为与市国投公司平行运行公司,鉴于当前市国投公司受发债因素制约,两公司间股权关系暂不变。市国投公司持有的市交投公司股权,由市国资委直接管理,市交投公司主要业务为高等公路、水运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配套项目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经过提升公路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检测资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拓展加油加气站、砂石资源开发等业务,实行多种经营。市工投公司以工业生产性服务为先导,以扶持“四新经济”为重点,以兼容平衡重点产业与中小企业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经过产业基金和资本运营,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市工投公司重点对工业经济、工业发展进行投融资,主要业务为股权债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服务宛陵科创城和双创企业、

《国资委国企改革工作措施》

精品文档 国资委国企改革工作措施 一、县国企改革总体思路 县国企改革的总体思路,第一步是经过两轮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一批,兼并重组一批,这个任务预计在20xx年上半年以前完成,目的是解决 历史 遗留问题,妥善安置企业职工,实现国企轻装上阵;第二步是在企业改制工作完成以后,将改制剥离出来的国有资产、其他单位移交的国有资产进行整合,将国有资产做大做优,并加强规范国有资产的 管理 和使用,这个任务从20xx年开始落实。 二、县国企改革具体措施 (一)关闭停产多年的国有企业 将停产多年、长期处于亏损没有 市场 竞争力的企业予以直接

申报 注销或关闭处理。对企业的员工及资产作如下处理: 1.职工安置:按时足额发给职工年限 经济 补偿金、缴交社会 保险 费以及独生子女奖励、住院医疗、丧葬、抚恤、生活补助等其他费用。 2.企业存续:针对不同情况对改制企业予以保留营业、关闭停业但不注销、登记注销;办理工商、税务变更、注销登记等手续,完成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关系、党团组织关系、文件档案的移交。 3.职工身份:企业改制后,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职工不再是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为职工办理失业登记,落实国家规定的有关优惠政策;职工归由所辖居委会管理,实行社会化管理。 4.职工住房:现仍居住公房的职工,在未解决新的住房以前,可继续居住,并按规定向县国资委交纳房租、物业管理等

费用;没有住房或住房困难的职工可向县政府申请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由县政府筹建。 5.档案关系:企业改制后,原企业的合同工、寄户、除名职工的个人档案移交档案局;党团组织档案移交所属辖区居委会。企业的 财务 报表、改制文件等档案移交县档案局;职工个人档案移交县就业管理局;将企业公章、空白合同统一收归县国资委。 6.企业债务:与债权人协商偿还债务 方案 ;对疑难、沉重的债务问题予以搁置处理,待改制完毕后再予以解决。 7.企业资产:对企业改制清理出来的土地、房屋等资产,依法办理过户、核销等手续,并统一移交县国资委管理;对有关人员利用改制之机转移、侵占、侵吞国有资产的,隐匿资产、提供虚假 会计 资料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违规操作,损害国家和职工利益的,将严肃查处,触犯国家

国企改革思路与人力资源管理

我们都知道国企控制着我们国家一半的经济命脉,国企的发展也就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同时一个企业中,人力资源也占据着巨大的地位,下面淄博管理咨询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国企改革思路与人力资源管理这方面的知识。 1.通过从单一的所有制到混合所有制,进一步激发国有资本的活力,提高国有资产的流动性,提高它的价值产出效率和效益。企业市场竞争环境从不公平竞争走向公平竞争。尤其是在民企跟国企同等的社会地位和政策环境下,国企如何真正参与这种公平竞争,并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寻求和提升全球化、市场化的竞争能力。 2.逐步明确政府和国家在国企中扮演的角色。即要从管资产到管资本;从当家长到当股东。政府在国有企业的监管过程中,要从过去当家长、当婆婆真正转向当股东,这就说明国有企业监管部门的管理,更多要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市场机制来进行管理。 3.管理模式将从过去单一的监管到全新界定国企的功能,对国企分类监管。未来,对国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性质、功能要重新进行定位。这种定位就意味着对国企要进行分层分类的管理,从单一监管转变为分类监管。 4.企业经营者的角色和定位转变。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很重要一点,即国企要进行职业经理人建设,这对国企经营者的身份、领导力、素质模型,以及选拔评价机制和能力发展等,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5.人才配置从党政主导到市场化选聘。尤其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当由政府任命转变为董事会选聘时,会面临着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究竟如何定位?干部谁来管?如果总经理不管干部的话,他如何行使独立的经营决策权?还有职工的身份转变及激励问题,都是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要面临的操作性难题。 以上就是我们公司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国企改革以及公司的人力资源,希望对我们想要“大换血”的企业有所帮助。

2020年国企改革政策

2020年国企改革政策 出资人机构不得干预企业经营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础性改革,也为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混合 所有制改革创造条件。 《意见》要求,国有企业在完成公司制改革的同时,要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 基础作用,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严格规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 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 的权责。其中,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出资人机构依法行使股东会职权。对国有全资公司、国有控 股企业,出资人机构主要依据股权份额通过参加股东会议、审核需 由股东决定的事项、与其他股东协商作出决议等方式履行职责,除 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不得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活动。 李锦说,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不是追求形式上由“××厂”变成“××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而是要在运行机制 上实打实地改变。从这个角度看,走好“最后一公里”并不轻松。 考察中央企业,尚未改制的8%中,既有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集团,又有一些经营比较困难、历史包袱沉重的二、三级企业。这些老国企,历史遗留下来的债权债务、人员安置等问题不少。 落实职权,董事会不当“花瓶”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有规范的董事会。《意见》提出,到2020年,国有独资、全资公司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外部董事派出制度,完成外派监事会改革;充分发 挥企业家作用,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董事 长和职业经理人,培育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勇于担当的董事、监事队伍。

2019年关于进一步搞好国企改革的对策建议-范文资料

关于进一步搞好国企改革的对策建议 市委、市政府提出按照“资产捆绑,政府融资,统一标准,全员置换,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思路,用二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这是一场攻坚战。要取得这场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就必须找准突破口。 在统筹兼顾上求突破。企业改革不能就改革谈改革,尤其是在 改革攻坚时期,应该放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通盘考虑,具体要搞好“三个结合”:一要搞好与发展民营经济的结合。从市、县层面来看,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应当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角。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通过国有资本退出,为民营经济发展腾出空间、市场和资源,鼓励和支持外来民营资本参与企业改革,搞低成本扩张。在集中做好企业职工身份转换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所有国有、非国有企业靠大联强。对有查字典范文网技术、有前景的企业,要通过这次改革解除包袱,“退城进园”,引进资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做大做强。二要搞好与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结合起来。“捆绑融资”的好处是,钱是银行给的,资产仍然在政府手中,是抓住机遇靠大联强,还是摸准行情完全处置,政府有选择的主动权。因此,要充分做好资本运作,确实做好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三要搞好与城市建设的结合。市属国有企业成片闲置地土地被置换出来,这是一笔非常好的资源。要切实做好规划工作,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抓住机会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把九江的城市建设提

高一个档次。 在解决难题上求突破。国有企业改革的焦点和难点是:钱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债务怎么办?一要用好国有资产公司这个融资平台。钱是制约国企改制进度的最大问题。市委提出“资产捆绑、政府融资”的融资方案,政府将国企改制企业的地产和房产统一划转给市国资委主管的市国资公司,后者将这些资产中可用的、无争议的集约打包作抵押到银行贷款。这一办法很好地解决了资不抵债的企业改制无法推进的难题,同时也避免了资产富余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卖光分光的现象。事实证明,这种方案适合当前的形势,也符合九江的实际,效果较好。二要全面彻底地实行身份置换。国有企业改制后,无论国有资本是以国有独资、还是参股、控股,或者关门退出,企业职工由“企业职工”转换成“市场人”都是必须的,统一的。因此,必须千方百计筹措改革成本,将身份置换做得彻底,不留“后遗症”,为全面建立我市新型的用工制度打下基础。要做到“公平”置换身份,不能再出现因企业不同,而补偿不同的现象。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标准实行全员置换,按时足额补偿到位,使年老的进入社保、医保,免了后顾之忧,年青的拿着一定的补偿金有机会另谋职业,做到“无震荡”置换。三要分批处置债务。关于企业债务的处置,坚持依法处理,灵活变通的原则,分清个人债务、银行债务、其他债务,按照轻重缓急、综合平衡的要求,采取用活政策减债、债权债务对冲抵债、变现资产偿债、产权出让转债、共同协商减债、

国企改革经典案例

完全退出:家化 2011年,上海家化公告,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11月7日发布家化集团100%股权转让竞价结果通知,平安信托旗下公司平浦投资为家化集团100%股权受让人。 上海家化作为国内化妆品行业首家上市企业,拥有六神、美加净、佰草集等众多国人知名的日化品牌,被称为是国内日化行业中少有的能与跨国公司开展全方位竞争的本土企业。 作为试点,近5年来已经两次进行股权激励,员工覆盖面达到40%左右。 2010年,我国日化亏损企业77家,亏损额5.12亿元。我国4000家化妆品企业仅仅控制着中国10%的市场,90%的中国市场都被外资控制。 即通过股权制度的改革,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企业,进而能够制定符合市场规则的薪酬体系、股权激励机制和公司发展战略,最终使上海家化成为一家综合时尚产业集团。 2008年9月上海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明确国资战略调整方向”一节明确提出:“推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资的调整退出。” 部分退出即员工持股:海螺 2014年2月,海螺集团改制完成。

改制后,海螺集团由原来的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仍保持国有控股地位。其中,安徽省投资集团作为安徽省省属国有资产出资人,占51%;安徽海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创)占49%。海创是海螺集团及旗下子公司、孙子公司的8名高管和7750名职工通过四家工会投资设立。 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海螺型材(000619)和海螺水泥,集团拨付的身份置换金和工资结余占了转让价款的一半左右。 51与49这个比例,既实现了高管和职工持股的最大化,同时由于国有控股地位不变,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不变,就不需要经过国资委和证监会的审批。 部分退出即引入战略投资:古井 2009年5月,上海浦创受让古井集团40%股权性质上完成国有到民营的转变,保障了公司决策和运营效率的根本改变。 公司09年已引入战略投资者-浦创投资,迈出其改制的关键一步,为今后实现国退民进,管理层、技术骨干、投资伙伴和经销商持股打下基础。公司已于去年实现职工身份转变-工龄买断,管理层通过集团公开招聘,内部选拔,充分激发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浦创投资有进一步增持集团股权的强烈意愿,如果成功将有效地促进集团改制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6月30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各项方案,这意味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正式进入 倒计时,国企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明确,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速。 《行动方案》全文虽然还并未对外公布,但根据相关信息,目前已经透露出了几个内容:一是坚定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二是国企改革的七大内容;三是增强国有经济五个发力点。 即“一个方向”、“七大内容”、“五个力”。 “一个方向” 坚持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不动摇,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制度优 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曾强调指出: ●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资国企的部分,突出体现了国有企业的顶梁柱、主力军作用。 这是对“全民战疫”成果的总结和提升。 江宇表示,“全民战疫”的胜利,充分展示了我国国有经济的制度优势,同西 方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证明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意义,充分证明了我国国有经济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和更高的总体效率,充分证明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自身优势,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 “七大内容” 落实方案第一年,改革聚焦七个方面 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就提到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并于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对此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是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一年,今年改革大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落实董事会职权,加快建立各司其

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

四川印发《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我省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产监管上新水平、国有企业发展上新台阶,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两个跨越”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各类所有制资本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坚持市场化导向。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推进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切实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加大去行政化力度,激发企业活力。 —坚持分类监管。明确不同类型企业的功能定位,实行分类监管和考核,提升国有资本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坚持统筹推进。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

破相结合,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企业先行先试。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80%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知名品牌的国内一流企业和国际化公司。 —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的董事会建设基本完成,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基本建成。全面完成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依法落实董事会对经理层人员的决定权。 —产权多元化取得新突破。深化包括集团层面在内的各级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国有经营性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根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实施分类管理,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组若干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立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二、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四)优化国资布局。引导国有资本向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开放国有资本投资领域和项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

国资国企全面改革系列研究之四:国企市场化改革路径之变

国资国企全面改革系列研究之四:国企市场化改革路径之变 卓代认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引领下,国有企业市场化、国有资产实现形式多样化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未来,全面推进以产权改革和国有股权稀释为核心、以国有资本运营为载体探讨国有资产实现形式,以分类指导和竞争性行业国企市场化运营为取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将进一步激发新一轮经济 增长的活力。 国企市场化改革首要的是产业开放,由此带动各路资本在投资领域的开放。 我国现在的经济潜力越来越难以挖掘,主要原因就在于市场扭曲对于增长潜力释放起到了严重的压制作用,国企“长得太胖”是市场扭曲的原因之一,要使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国企改革是主战场。 产业的开放与资本有效流转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在产业开放方面,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的退出;在一些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要先保证一定的国有控股,然后通过开放产业链,完善行业法规, 在保障产业安全管制基础上,逐步推动行业的开放和改革,有序推进关键行业的发展。 卓代认为,深化国企改革将涉及垄断行业或垄断环节改革,十八大以后国家将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推出一批项目,其中基础产业项目管制放松集中在能源、公共事业、电信等领域。在石油天然气产业链上,油气开采将向民资放开,油气管网实行开采与管输分离,原油仓储基地引入民资,原油进口逐步增加配额,通过完善产业链的创新体系,持续培育石油行业的竞争力。在铁路运营模式方面,通路权放开将利好铁路运输、铁路设备等。 目前,一些传统的垄断行业已陆续传来打破垄断坚冰的好消息。除了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之外,苏宁、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民营企业,开始进入电信行业。产业投资的进一步开放为民企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和发展空间,将有力地解决民营资本所遭遇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 其次,国有企业将加快公司制改革,调整在不同经济领域国有资本的比重。 从央企中的公司组织形式来看,根据官方部门的统计,股份制企业占到总数的56%。而上市公司在央企中的比例,则形成了一个“6677”的状态,即占到全部企业的60%的总资产、60%的收入、70%的权益和70%的利润。要从央企及其附属公司总户数来讲,也就是俗称的“子子孙孙”的公司加在一起,也能达到60%

如何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

关于国企市场化机制的思考 2013年03月14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重点行业改革。 近二十年来,国有企业在并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使得国有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发展方向上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出色地回答了“在当代中国能不能搞好国有企业、怎样搞好国有企业”的时代课题。 经过不懈努力,国有企业的企业形态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资本不断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证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可以有效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回顾企业发展改革历程,90年代末,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建筑业企业施工任务不饱和、僧多肉少、“亏损”是困扰企业的最大难题。 解决了多年存在的国有企业多头管理、责任不落实、管理体制不健全

的问题,初步实现了出资人职能的一体化和集中化,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与此同时,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企业重组,以及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等专项改革,大大激发了企业内在的发展活力。 “通过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把国有经济集中到大企业层面,通过政策性关闭破产淘汰了国有大企业中的劣势企业,剩下的都是好企业;通过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了这些好企业的外部管理体系,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其内部机制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国企经济效益的改善是必然结果。”邵宁说。 10年来,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国企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全国90%以上的国企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多数实现了产权多元化;国企普遍建立起管理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国有资本不断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全国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和净利润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10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赶超的核心因素是中国企业的集体崛起,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的加速崛起和加速追赶。 作用——中流砥柱贡献巨大 多年来,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完成宏观调控目标、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国有企业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改革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国企管理人员的作用

改革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国企管理人员的作用——读《国企改革新思路-如何把正确的事做对》的感想 国有企业能否在新形势下有新发展,成为中国入世后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因素。我认为,国企的改革与发展,一靠科技,二靠政策,三靠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人员是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工程师,对于引导企业正确的文化导向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人员的工作做好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地活跃起来。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起不到发挥作用,影响着企业的党建、群团工作,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发挥企业管理人员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一、管理人员在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提起企业内部组织理论学习,从事过企业宣传和理论教育的同志可能有这样的同感,学习内容好找,但要组织人学习就有些困难。因此,一些企业每当组织干部和职工学习时,大不了念念报纸,读读文件,时间一长,参加学习的人也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想了解的又没人能讲,学习也就收效甚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实,企业内部组织的理论学习,是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理论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一定意义上,要依靠政工干部的策划、组织和引导。管理干部策划周密、组织

得力,才能使学习变得生动而有深度、有针对性,特别是起到了解决工作问题的实效作用。在学习策划方面,管理干部首先要准确把握学习定位,要明确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在企业党组织统一部署和要求的框架下,通过日常工作收集学习对象的工作难点和问题,掌握学习对象的动态和学习思维活动,策划学习时才能使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组织学习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的学习制度、多样化的形式及严格的学习纪律来达到目的。企业管理人员积极投入、争当学习党政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各种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员、辅导员,并联系企业实际,精心举办各种形式的理论培训班,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极大地调动学习对象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在,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都有一批为数不少的政工师,在理论学习中起到“师”的作用,是管理干部的职能和职责所在。但有些企业让管理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以致他们很少自觉地去履行这一职能和职责。有的单位不重视发挥他们在这方面的作用,使得有的管理人员名不副实。实际上,企业内的各级管理人员,大都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文化修养,是一支很重要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理论学习和宣传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对于促进企业干部和职工的理论学习,创建学习型企业无疑会有很大的作用。

中国价格改革三十年_成效_历程与展望_张卓元

中国价格改革三十年:成效、历程与展望 张卓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收稿日期:2008-10-06作者简介:张卓元(1933-),男,广东梅县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经 济学、价格学、市场学。 摘要:通过对我国价格改革三十年的回顾发现,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之所以很难转变,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要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严重偏低。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形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必须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深化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使其价格能很好的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关键词:价格改革;资源;体制中图分类号:F 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8)12-0003-08 中国价格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推进价格改革是实现经济运行机制转轨的关键。价格改革同所有制改革一起,构成中国经济改革的两条主线。中国改革开放不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上世纪80和90年代,价格改革一直走在各项改革前列,率先在实物产品和服务价格方面实现从政府定价到市场价格的转轨。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加速,粗放式增长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起各方面关心和重视。因此,理顺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关系,使其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已成为当前最突出和最现实的经济问题。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的改革已成为能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又好 又快发展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回顾中国价格改革三十年的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并对今后改革攻坚进行展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价格改革的巨大成效 中国价格改革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理顺价格关系,改变价格结构畸形状态。二是改革价格管理体制,从行政定价体制转变为市场定价体制。在这两方面改革中,后一方面改革是重点。因为中外实践表明,只有转变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从行政定价到市场定价转变,才能逐步理顺价格关系。在行政定价体制下,价格关系是不可能理顺的,即使一时调顺了,过不了多久又必然走向扭曲。 在改革价格形成机制方面,中国实行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方针,经过十多年努力,在商品零售总额、工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由市场确定价格已占有较大比重。到2006年,上述三个方面的价格比重达92%以上。在服务收费方面,除重要的公共服务收费外,也已实行市场调节价。市场化价格改革对刺激商品生产和 — 3—经济纵横·2008年第12期 DOI :10.16528/j .cn ki .22-1054/f .2008.12.034

国资委考试必看

国企改革国资委的功能定位 关于国企改革总体思路的,对这个问题从去年开始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委托,做了这么一个研究,同时我们也受到了一些企业的委托。对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今天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和大家做一个分享。我估计里头有很多可能不一定和中央精神文件相一致的地方,也是抛砖引玉,供大家批评,今天大家来的都是投资界的人士,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作为我们研究机构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法,这里面的逻辑和想法。 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 这是“1+N”的“1”。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我想重点把这个目标理解,目标大致是希望通过这种改革,到2020年之前,因为它是服从于整个改革的目标。首先是要对我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对于我们国有资本布局进行一个优化,不仅仅是着眼于企业层面,对于我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本的布局当然最终还要落脚在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提高,包括它的一系列能力,像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包括履行社会责任,包括之前一直在提,做大,做强,做优这些定性的说法。首先需要在方案里头明确目标,当然这里包括分项具体内容。 二、国有企业功能的界定和分类 我认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逻辑起点,要明确哪些是下蛋的鸡,哪些是打鸣的鸡,这个恐怕首先要做的。如果是1+N的话,这个对国企分类和界定应该是第一个N。那么经过这么多年,30多年改革开放探索,我觉得对于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大致有一个认识和共识,比如说弥补市场失灵,巩固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样一个基础,发挥它的主导性的作用。但是我想对于国有经济功能定位还是不够的,还要具体落实到对于,比如对央企来讲110多家,还是比较多的,恐怕需要对每一家企业,国有企业或者是央企它的使命也好,功能也好要做清晰的界定。不善的话很难以实现增强它的活力也好,控制力,或者是影响力这样的目标。长期的改革目标三中全会已经说的很清楚,就是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作为重点。 而且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这么5个方面,公共服务重要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这个比较笼统,这个需要进一步细化。根据我们研究,我们认为根据我们对于国有经济的认识和一个定位,目前可以将国有企业分为三大类:公共政策性、特定功能性和一般市场性企业三类。所谓公共政策性的,主要是指的这类企业面向社会公众提供重要的一些功能产品和服务,比如说像国防,教育,医疗,社保,基础的一些技术服务,城市供气供水等等这些管网,民生领域的企业。这类企业应该说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承担公益性的。具体包括这三大类,哪些央企主要是承担这类公益性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这是第一大类。 第二大类所谓特定功能性的,或者有人成为自然垄断的,它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处于一些国家,往往涉及到经济安全的行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里面这样一些企业,我们熟悉的石油化工,军工,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一些企业,包括部分高新技术等等。还有像这两年产生政府投融资平台,还有已经存在的国有资本投资也好,运营公司,恐怕都属于这种特定功能性的,而且这些领域恐怕可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战略重点的变化也可以有所变化,这类企业一方面需要充当一个所谓的国家政策手段,完成特定阶段内的特定战略任务。同时恐怕部分职能,部分功能还需要追求盈利,促进自身的盈利,促进自身发展壮大。这一类有点像又要去打鸣,又要下蛋,因为承担这样一个特殊功能,才有这样交叉的定位。 第三一般市场性企业。

国企进行内部市场化运作建议

关于国企进行内部市场化运作的建议 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即按照市场体系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各种可能的市场,使各单位之间形成一种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企业内部从计划经济行政管理向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有计划”表现在企业决策层面上继续保留计划行政管理的控制权,“市场”则表现在企业管理层面上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内部市场化,其核心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将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某项具体工作按照给定价格计算出产值,扣除各项成本消耗后计算利润,职工按规定从利润中获取工资。这种买卖关系使产品变成了商品,在管理层面上实现计划行政管理向市场化管理的转变。通过构建内部市场主体和内部价格体系,运用价值规律和价格杠杆,理顺企业内部经济关系,借助市场的自我调控能力改善企业经营机制,带动企业内部管理变革,使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行政隶属关系和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将上下级之间的协作与管理关系转变为等价交换的经济往来关系,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财、物的潜力,用价格结算的形式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类矛盾,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内部市场化管理既不同于简政放权,又不同于独立承包,而是市场机制与企业内部管理紧密结合的新型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模式克服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职工队伍缺乏活力的弊端,将广大职工带入了一个激烈的竞争氛围。 市场活动的最根本动力是利益,就是每个人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竞争,通过竞争产生的“市场力量”来优化自身的经济资源,

来获取最佳的经济结果。而这种市场竞争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在各方认可的规则下进行竞争,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消除不利隐患,最终达到效益最大化。在企业内部,没有企业的利益,就没有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企业的利益又怎么能保证?通过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可以达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统一,从而实现“大河无水小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满” 就以前的企业管理,尤其是在国企当中,存在一些通病。一是一直延续着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模式,上级指挥下级靠行政命令下达,下级只能执行上级的行政命令。这种管理方式造成上级领导琐事多,工作精力不能集中在重大问题决策上,而下级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不转变,必将遭到市场无情的淘汰。二是内部缺乏有效竞争。由于计划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上级给下级下达固定式的生产经营指标,缺乏激励机制,职工干多干少没有太大差别,这样就造成职工缺乏竞争意识,工作热情不高,缺乏追求更高利益的积极性。这种局面必然造成由于企业内部缺乏动力,使得企业在外部市场的竞争力不强的状况。三是决策者对内部管理缺乏强有力的调控。行政命令式的管理缺乏应有的灵活性,不管上级的命令正确与否,下级必须执行。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容易挫伤下级改革进取的热情,长此以往,必将造成行政命令在执行过程中不是走了样,就是打不到预计目的,从而使决策者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乏力。四是一味地放大检查考核,缺乏自觉的自我约束力。企业行政命令管理,往往容易导致管理中的随意

国企改革新思路

国企改革新思路 从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方面入手深化国企改革,是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是从过去专门针对国企本身实施改革的“治标”,升级到直接改革国资监管体制的“治本” 国企改革越往后走难度越大,能否取得关键性突破,直接关系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目标的实现。也正因如此,三中全会亮出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一深化国企改革的利器。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国有资本体制改革包括两个层次,高层次的是国有资本配置机制的改革,低层次的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说,从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方面入手深化国企改革,是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是从过去专门针对国企本身实施改革的“治标”,升级到直接改革国资监管体制的“治本”。以此为发端,下一步将探索建立国资运营公司、产业投资公司、投资控股公司等国资管理平台,作为出资人的国资委,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管好国有资本的出入作为要务,然后把投资权等权力授予投资运营公司,让后者以市场化的手段运营管理国有企业。 国企改革这些年来进展缓慢,说到底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经过近年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全都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然而架构虽在,可实质上央企一把手甚至二把手的任命、薪酬的考核、员工收入的分配以及产权转让、股权流转,都是国资委说了算,不少企业经营者还保留行政级别,使经营者既像企业家又像政府官员,形成了主要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企业负责的事实。在市场竞争中除了拥有垄断形成的控制力,真实的竞争实力不言自明。 近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14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十分巨大,据测算,仅仅电力、电信、石油、铁路四个行业的效率损失已经达到每年GDP的10%以上。不仅如此,“相比于生产劳 动效率的损失,国有企业更大的损失是创新劳动效率,在技术创新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现阶段启动的国资改革,即让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从简单的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实物形态的管理和产品生产经营的管理,转变为专心致志地做好对国有资本的管理,让企业经营完全与市场接轨,按市场规律办事,对于敲碎国有经济领域行业垄断、效率低下这块坚冰,有着全新而重大的意义。 国企改革这些年来的起伏跌宕表明,改革需要在迈向目标的过程中不走样、不作秀、不喊口号,一步一个脚印将蓝图变成现实。而只有新一轮国资改革真正到位,央企才能由垄断型企业进化为适应公平竞争环境的投资型、市场型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大行其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