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4分)
1. (6分) (2019高一上·闵行月考)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

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B . 他对这项工作掌握熟练,已经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C . 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D . 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世界锦标赛上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体操的明日黄花。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

,,,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①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
②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
③更为准确地说
A . ③①②
B . ②①③
C . ②③①
D . ①②③
2. (2分)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们第一代华侨,寄籍外洋,但始终情系故土,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从普通居民到绅士名流,都表示出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情谊。

B .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要想和自然友好相处,唯有先学会“像山一
样思考”,功败垂成,在此一悟。

C . 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汽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美轮美奂,极富云气氤氲的情调。

D . 纳粹政府的危言危行,逐步通过学校教育渗透进少年的心灵,即便躺在担架上,他依然觉得“炮声均匀而有节奏”,“多出色的炮队啊”!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2015年年底,广东各地将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公开招聘专职安全员,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薄弱的现状。

B . 作为中小学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群体,中小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好其中的馆藏资源,令其发挥育人作用,不仅在于中小学生自身,还受限于学校及家长。

C . 为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规范注册收费行为,保障注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发改委、财政部日前印发通知,明确了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

D . 2015年全国有749万名高校毕业生,与去年相比,今年应届毕业生期望到北上广深求职的比例下降了近15%左右。

4. (2分)《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论语》主要讲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而《老子》一书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

旨趣大异的两部经典,却成了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

这说明中华文化()
A . 就是儒道文化
B . 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
C . 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 . 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5. (2分) (2019高三上·和平月考) 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出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专集,与《诗》《书》《礼》《易》《春秋》合称“六艺”。

B . 桑丘·潘沙、拉斯蒂涅、弗罗洛是依次出现在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高老头》《大卫·科波菲尔》中
的文学形象。

这些名著的作者依次为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狄更斯。

C . 古代席位常以左为尊,职位常以右为尊,如“归国,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

D . “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这两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副对联盛赞的人物是柳宗元。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
6. (6分) (2015高二上·菏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在中国常出现这样的说法,即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毋庸置疑,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其发展谱系明晰,作为中华文明主要载体的汉字和汉民族都没有出现根本性中断。

然而这个说法包含着另一个判断,即世界上所有其他历史悠久的文明都曾中断,或者业已中断。

但实际上许多古代文明也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例如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希腊罗马文明。

先以印度文明为例。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吸取当地文化基础上创造了吠陀文明。

这一时期人们创造和接受的基本观念如因果、轮回、业报,此后一直是指导印度居民生活的核心精神,时至今日并未有根本性的改变。

再如犹太文明,尽管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犹太民族都生活在其他民族统治之下,并没有自己的国家,甚至流散到世界各地,但他们却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特有的以犹太教信仰为核心的文明传统。

至于希腊罗马文明,恐怕很少有中国史学者会认可其延续性。

其实,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传统经由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传承到近现代西方,这是我们理解整个西方文明的一条重要线索。

希腊文明的核心精神如理性与民主却始终是西方文明创造性力量的源泉。

以此而论,虽然传承者甚至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希腊罗马文明并没有中断过,有的只是转变。

文明的实质内涵在于其基本思想和观念体系。

汤因比认为应该从精神层面上定义文明,其他学者的看法大同小异。

布罗代尔提出,文明是“一个文化区域”,是“一组文化特征和现象”。

沃勒斯坦也认为,文明是“特定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联体,它形成某种历史整体并与其他各种各样的现象共存”。

涂尔干和毛斯则说,文明是“包含了一定数量民族的道德环境,其间各民族文化只是这整体的一个特定形式”。

亨廷顿在概括这些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尽管有时候特定文明可能同特定种族和民族相契合,但并不能说文明就等同于特定种族或民族;同一种文明可能包括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反过来,同一个种族或民族也可能分属不同的文明;同样,亦不能简单地把文明等同于一个国家。

文明是人为创造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环境,它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其思想和行为都受到这个环境的制约。

但它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不断接受内部和外部的影响而自我更新甚至改变。

古代人类创造的诸多文明中,有一部分的确是完全中断了,例如古代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和美洲文明。

但也有相当一部
分文明以这样和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这就是学者们所说的轴心文明,主要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

这些文明的一个共同特征在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可能吸收了外来的因素,从而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和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或者未被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所取代,它们仍然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轴心。

(节选自2011年08月16号《中国社会科学报》)
(1)以下对本文中“文明”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明不等同于特定种族或民族,虽然有时候特定文明可能同特定种族和民族相契合。

B . 文明是人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环境,生活其间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这一环境制约。

C . 文明能通过不断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实现自我更新甚至改变,文明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D . 文明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可能从历史长河中吸收了外来因素,起了变化,但其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因果、轮回、业报,一直是指导印度居民生活的核心精神,时至今日并未有根本性的改变。

B . 虽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承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希腊罗马文明只是转变,没有中断。

C . 依照涂尔干和毛斯的说法,文明是一种整体道德环境,它包含了一定数量的民族,其间各民族文化是这整体的一个特定形式。

D . 中华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以不尽相同的形式延续,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虽然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但若据此断定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则是不科学的,偏狭的。

B . 因为不能将某种文明简单地等同于特定种族或民族,所以不能认为中华民族是唯一享有中华文明的民族。

C . 文明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因而文明得以延续;但文明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文明也可能被改变甚至消亡。

D . 尽管轴心文明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但它们的基本精神传统存在着被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取代的可能。

7. (12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开镰
洪忠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在母亲心目中,没有什么农事比开镰收割稻子更重要了。

夜,是时间投在山村大地上的影子,偶尔的犬吠,一如村庄的梦呓。

月光刚刚飘过老屋天井上空的檐头,鸡一啼,母亲就醒了,她窸窸窣窣地起床,厨房的灶窟里就有了噼啪的声响。

似乎,每一年稻子的开镰,都是这样的前奏,而且以月光与曙光为夹层。

当我醒来时,厨房饭甑里的饭都蒸熟了,茶筒里已灌了开水,母亲和禾镰却不见了踪影。

村庄田野上最早的开镰,总是以母亲躬身的收割为起点。

嚓,嚓,嚓,一丛低着头的稻子,刚好在母亲手里是盈盈的一把,割下几丛就是一摞。

我看着大丛大丛的稻子,在母亲的弯弯的齿状的禾镰镰口纷纷倒下,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禾镰还啄在禾戽上。

稻蔸上的镰痕,新鲜,平整,那拓展延伸的行数,是母亲俯身左右开镰的频率。

母亲衣服的后背上,明显有了汗渍留下的盐碱,白白的一片。

那抢收抢种的日子,仿佛日夜都混沌不清。

尽管母亲累得直不起腰,我还是能够感觉到她和村里人一样,都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

一把木柄的禾镰,弯弯薄薄的,铁质的镰齿里可以生发出生活的无限美好。

那一垄一畈的稻田里,都是与母亲一样躬身舞动禾镰收割的父老乡亲。

敬老有福,敬土有谷。

男也勤,女也勤,三餐茶饭不求人。

小暑小割,大暑大割。

禾镰上壁,农夫也没得吃。

母亲类似的话语,来自于农家耕作生活的沉浸,好比有一根无形的线,始终牵着春种秋收的关联。

浸种、育秧、栽插、耘田、施肥、收割,既是乡土中国稻作的一种链接,也是我对稻子种植的程序性认识。

在村庄的炊烟袅袅中,在我的乡土田野记忆里,似乎所有的色调都与稻子有关。

稻子那阳光镀亮的色泽,那饱满而成熟的色调,又仿佛让我穿越回了遥远的童年,童年的歌谣复苏起来,少年时代的时光显影起来——瘌痢头,光油油;
糯米饭,蒸芋头。

芋头蒸不烂,赶你去讨饭;
……
手捧苞芦(玉米)粿,
脚烘石炭火,
神仙皇帝不如我。

……
往往,诸如此类的童谣都是以我家乡婺源的方言为版本的,今天,已是乡村远去的拮据生活的写照,哼唱起来犹如古调。

民以食为天。

米,是稻的化身,是民间的福祉,是大地万物的象征。

如今,婺源乡村开镰庆丰收,民间有着自己的激情和独特的方式。

比如做新米粿、蒸汽糕、舞稻草龙,还有迎桂花灯、瓜果灯,人们总是用内心真挚朴实的情感,表达庆祝丰收的喜悦。

“人生土是根,命存地为本。

”婺源民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既是生活的烟火,又是心灵的路径,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这也是我对婺源民间文化遗存一直保持浓厚兴趣的根本原因。

诸如婺源农俗中,正月初二贴联牵牛饮水祝愿耕牛平安的“开牛栏门”,正月初七开始祈愿驱邪攘灾五谷丰登的迎“社公”,秧田发青之际请土地菩萨、祈愿丰收的“安苗”,以及农历六月“卯日”敬祖先与五谷神的“吃新”,所有这些,应是我的父老乡亲对乡土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一种传承,也是我一直在视线内追根溯源、进入田野调查的主题。

我欣喜地看到,在家乡婺源的大鄣山、赋春、镇头、中云、江湾一带,近几年有村民种植有机稻尝到甜头,开始走规模化有机化的路子。

他们不仅种田能够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购置农机也有补贴。

在那层层叠起的翻滚的稻浪中,禾镰的欢吟已经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收割机。

场面虽然没有北方麦收那样壮观,但却成为山村田野一道新的风景。

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

秋风中,还有几分燥热,夹杂着草木与稻谷混合的气息。

像犁耙耖里储满了耕作记忆一样,母亲每一把禾镰的齿痕里,都是开镰收割鲜活的显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了乡村夜晚的静谧,为母亲早起劳作的场景营造温馨美好的氛围。

B . 母亲“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焦灼”是因为抢收抢种,劳苦而焦急,“幸福”是因为收获的充实与快乐。

C . 婺源耕种模式发生了可喜变化,小型收割机收稻的场面成为山村田野新的风景,体现了村民们改革与创新的
精神。

D . 文章的结尾描写“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的景象,以及母亲禾镰的齿痕,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清晰严谨。

(2)文章写童年的歌谣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 (10分) (2019高三下·宁波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200亿吨;矿物资源丰富,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的锰结核。

岛上生长的植物、鱼类、海鸟种类多样。

南海是东西交流的主要航道,是国际海上交通运输最繁忙的交通线之一。

据统计,每年全球有半数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南海水域,每年经过南海地区的油流量是苏伊士运河的5倍、巴拿马运河的15倍。

中国、日本和韩国90%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得经过南海海域。

南海区域的岛礁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一直存在。

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主要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印尼将南海部分海域命名为“北纳土纳海”,菲律宾在中业岛扩建机场,越南继续在南沙群岛扩建岛礁,加强军事部署并想在争议海域打井钻油,马来西亚在弹丸礁等地修建设施。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2012年中菲发生黄岩岛对峙事件,是中菲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又一次交锋。

双方争议的理由如下表。

(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中国海上力量的成长和壮大,使美国越来越在意中国远洋力量的发展,认为中国海军在局部海域有能力和美国争夺制海权。

美军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提出了“空海一体战”和“联合介入作战”概念,以应对其认定的中国等国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威胁”。

美国认为中国正在采取“灰色地带”策略,在避免与邻国和美国爆发战争的前提下,在这些地区通过岛礁建设和海上执法推进其海上主张,损害美国的战略荣誉和信心。

2018年5月29日,两艘美国驱逐舰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进行“航行自由”行动,公然挑战中国的主权安全。

同年6月美国国防部举行两年一度的“环太平洋联合军演”,没有邀请中国参加。

美军以“远洋群岛”为假想场景,出动舰载部队演习登岛和夺岛军事行动。

美国曾向菲律宾国防部提供了F—16战斗机以及一系列最新型的武装直升机,并在公开场合声明将遵守《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在必要时为菲律宾提供国防援助。

材料四:
南海局势走到今天,确实需要推动建立一整套地区治理制度和程序。

2018年8月,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商定了《南海行为准则》(COC)文本草案,旨在建立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增强中国和东盟国家行为的可信度和可视度,推进对争议岛礁地区或海洋权益争议地区进行共同开发等合作行动。

中美双方有必要学会共存共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控制海洋。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军事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海权越来越成为一个包容性的机制,而非完全排他性的存在。

在中国综合国力、海空力量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美国必须学会跟中国分享权力。

中国要尽快树立自己的海权意识,多了解美国等世界其他国家的海权理念,知已知彼,积极互动。

应在保证我国海军实力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全球性的海上战略支持力量。

海南争议可能会长期保持下去,中国应有长远应对的心理准备。

(材料三,四均选自《世界知识》2018年16期《中美海上互动与中国海权意识发展》)
(1)下列对材料中“南海问题”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南海是国际海上交通运输最繁忙的交通线之一,每年经过南海地区的运输量是苏伊上运河的5倍、巴拿马运河的15倍。

B . 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C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国家可享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菲律宾正是根据这条公约认定对黄岩岛的海洋管辖权。

D . 2018年5月两般美国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领海进行“航行自由”行动,这是对中国国土主权的公然挑衅。

(2)不属于南海问题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A . 美国认为,中国海上力量的成长和壮大使中国海军在局部海域有能力和美国争夺制海权,这威胁到了其海洋霸权国的地位。

B . 南海周边主权国之间存在主权争议,菲律宾、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国运用各种方式在南海区域进行主权争夺。

C . 菲律宾不顾历史事实、不顾国际公约、不顾其他国际法准则,抓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执意认定对南海有关岛屿的管辖权。

其强硬态度的背后,离不开美国的军事力量支持。

D . 2018年8月,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商定的《南海行为准则》(COC)文本草案,旨在建立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但尚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3)根据材料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解决南海争端”的对策。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9. (11分) (2019高二上·延边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

父仲礼,为梁将,败归周,复家本土。

彧少好学,颇涉经史。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

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

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

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上嘉其婞直,谓彧曰:“大丈夫当立名于世,无容容而已。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

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

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

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

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

干子弓马武用,是
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

至尊思治,无忘寝兴,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

”上善之,干子竟免。

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

”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

尝以少谴,敕送南台。

素恃贵,坐彧床。

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

”素遽下。

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素由是衔之。

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尝得博陵李文博所撰《治道集》十卷,蜀王秀遣人求之。

彧送之于秀,秀复赐彧奴婢十口。

及秀得罪,杨素奏彧以内臣交通诸侯,除名为民,配戍怀远镇。

行达高阳,有诏征还。

至晋阳,值汉王谅作乱,遣使驰召彧,将与计事。

彧为使所逼,初不知谅反,将入城而谅反形已露。

彧度不得免,遂诈中恶不食,自称危笃。

谅怒,囚之。

及谅败,杨素奏彧心怀两端,以候事变,迹虽不反,心实同逆,坐徙敦煌。

杨素卒后,有诏征还京师,卒于道。

(《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B .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C .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D .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受禅, 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B . 母忧,母亲的丧事,也称丁内忧。

古时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C . 申牒,“牒”是造纸术发明以前的竹书或木书,后指文书、凭证,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

文中指用公文向上呈报。

D . 笏,古代文武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区分上朝大臣的身份与品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柳彧处事分寸得当。

左仆射高颎的儿子申请戟门,柳彧认为:父子并没有分家,儿子不能安装戟门,高颎知道后很佩服。

B . 柳彧的忠诚耿直,为百官所敬畏。

隋高祖非常赏识柳彧的忠诚耿直,称他是“国之宝”,多次表彰他,不断升迁他的职位。

C . 柳彧不畏强权。

杨素是当时声势显赫的权臣,群臣都畏惧他,不敢违拗他,唯有柳彧敢于和他对抗,秉公执法,压制他的嚣张气焰。

D . 柳彧遭杨素忌恨,多次被陷害。

由于赠送《治道集》给蜀王,被杨素诬陷行贿;汉王谅作乱,他假装病重被囚,事情平息后仍被诬陷谋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素由是衔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0. (7分) (2019高一下·莆田期中)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

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

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

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