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第1章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同步测试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
1.据最新报道,某观测井中检测发现9038Sr等释放β射线的放射性物质浓度上升,创开始检测以来的最高值。

为了警示人们应贴的警示图标是( )
答案 B
解析图标A、B、C、D分别为剧毒品、放射性物质、腐蚀品和易燃品标志,故选B。

2.为了火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①NH4NO3②(NH4)2SO4③食盐④油漆⑤汽油
⑥黑火药⑦生石灰,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火车的是( )
A.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⑦
C.①④⑤⑥
D.①④⑦
答案 C
解析联系生活实际,判断易燃易爆品。

汽油、油漆是熟知的易燃品,NH4NO3、黑火药都是易爆品,可排除B、D;食盐、(NH4)2SO4和生石灰既不是易燃品,又不是易爆品,可排除A,故选C。

思维启迪熟记常用危险化学品的警示性标志,严格遵守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规则,了解常用物质的性质,明确哪些是剧毒品,哪些是易燃品,哪些是腐蚀品等,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如在马路上常见到装有汽油的油罐车,就要注意其罐体上有什么样的标志,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5mL的水
B.实验剩余的药品有的可以放回原瓶
C.把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加热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答案 D
解析实验剩余药品一般不能再放回原瓶,但有的试剂可以放回,如金属钠,B正确;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易造成火灾,D错误。

4.在实验室中,对下列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洗
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实验室中含硫酸的废液可以直接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D.实验时,万一酒精灯被打翻引起酒精燃烧,应用水灭火
答案 B
解析浓硫酸沾到皮肤上,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洗,氢氧化钠是强碱也会腐蚀皮肤,应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A错误;硫酸是强酸,具有腐蚀性,造成水体的污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C错误;酒精灯打翻引起的酒精燃烧,不能用水灭火,而应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同时起到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特别提醒确保化学实验安全,要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报警电话等。

5.下列用图示表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⑦⑧
解析①块状固体直接落入试管底部,易砸破试管;
②有多种错误:瓶塞未倒放,标签未面向手心,未口对口等;
③胶头滴管直接伸入试管内;
④不能将水加到浓硫酸中;
⑤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
⑥闻气体气味,不能将鼻子靠近瓶口。

6.化学实验中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
B.取用少量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记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浓H2SO4
D.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氢气再加热
答案 C
解析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防止失火;取用化学药品时,要先阅读包装容器上的说明,特别注意其安全警示标记;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氢气再加热,否则可能会引起爆炸。

理解感悟安全意识是公民科学素质的组成部分,高考所考查的安全意识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实验的认识应该十分明确,知道实验中的不安全因素应当如何防范;二是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装置要明确、规范,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三是一旦发生事故时,心理上要镇定,动作上要敏捷,采取的措施要得当,尽量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7.下列有关试剂的取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头滴管可用来取用少量液体试剂
B.无毒的固体试剂可用手直接取用
C.多取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D.取用固体试剂时,可用药匙
答案 B
解析根据药品取用的安全性原则可知B不正确;取用固体试剂可用镊子或药匙。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C.试管和烧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
D.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答案 D
解析试管能直接加热,不需加垫石棉网;试管的盛液量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2/3,加热时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以免液体沸腾冲出试管;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

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答案 C
解析应用坩埚钳移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10.下表中所列出的物质,属于贴错包装标签的是( )
答案 B
11.有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但也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A.试管、蒸发皿
B.试管、烧杯
C.试管、平底烧瓶
D.蒸发皿、圆底烧瓶
答案 A
解析烧杯、平底烧瓶、圆底烧瓶均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需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答案 A
解析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主要是为了避免因酒精的挥发而使灯芯上的水分过多,下次使用时不易点燃。

13.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答案 B
解析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长管进气,A错误;收集氧气用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B正确;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首先验纯,C错误;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稀释时,应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边加边搅拌,D错误。

14.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操作及原理中正确的组合是 ( )
①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②CO气体有毒,处理CO气体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的CO2③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沙子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以免浪费氢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①氢气易燃易爆,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正确;②CO有毒但具有可燃性,点燃CO 生成的CO2无毒,正确;③铁丝燃烧生成的Fe3O4温度很高,直接落到集气瓶底部,会导致集气瓶炸裂,正确;④氢气易燃易爆,故应先通入氢气,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待排出的氢气纯净后,才能加热氧化铜,错误。

15.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碱液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学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

16.遇到下列情况,采用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将煤气中毒者转移到通风处抢救
B.被玻璃割伤手后,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再用稀双氧水擦洗,然后敷药包扎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答案 D
解析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易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爆炸,应首先关好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17.在实验室中,对下列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B.加热液体的试管口不能正对着自己或别人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洗
D.实验室中含硫酸的废液可以直接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答案 B
解析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不能用水灭火,应用沙土,A 错误;加热液体,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否则可能会造成危险,B 正确;浓硫酸沾到皮肤上,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洗,因氢氧化钠是强碱也会腐蚀皮肤,应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C 错误;硫酸是强酸,具有腐蚀性,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D 错误。

18.现有A 、B 、C 、D 、E 、F 六种装置,如图所示。

(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 已知:实验室可用下列反应制取氧气 2KClO 3=====MnO 2
△2KCl +3O 2↑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

(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检验生成气体时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选择______和________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铁架台 酒精灯 (2)A E (3)A C 澄清石灰水 C 中溶液变浑浊 (4)B D 防止生成的铜再和氧气反应
解析 实验室制O 2:2KClO 3=====MnO 2
△2KCl +3O 2↑,选A 装置;制H 2:Zn +H 2SO 4===ZnSO 4+H 2↑,选B 装置;用H 2还原CuO ,应选用D 装置。

19.在实验过程中,若一种气体极易溶于一种液体,则容易发生倒吸现象,给实验造成危险。

现有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一个实验,希望通过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来说明CO 2极易溶于NaOH 溶液,设计的装置如下:
其中一位同学向充满CO 2的塑料瓶D 中加入NaOH 溶液,盖紧瓶塞后振荡,如果看到瓶子变瘪了,说明CO 2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对装置A ~C ,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装置、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可不填满):
答案
20.通常状况下,CO 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与酸、碱、盐溶液均不反应。

酒精喷灯可用作高温热源。

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 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________(填导管接口代号)→尾气处理。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 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CO 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仪器B 应再使用一次,你认为有道理吗?________(填“有”或“没有”),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④③⑤⑥①② (2)B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Fe 2O 3+3CO=====高温
2Fe +3CO 2、Ca(OH)2+CO 2===CaCO 3↓+H 2O (3)有 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O 2是否被NaOH 溶液完全吸收 (4)在排放尾气的导管口放置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