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

合集下载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科教兴国的法宝。

随着课程教育制度的改革,学生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推进。

德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意志力、发展学生非智力的教育。

德育是农村初中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和灵魂。

但由于农村教育相比城市教育稍微比较落后,其德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迫在眉睫。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农村学校如何加强与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质量的措施,最后也呼吁学校、老师、社会、学生一起努力,顺利完成德育工作任务。

关键词:德育工作必要性实效性工作方法国家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教育,教育的重点在于素质教育,而德育是检验素质教育好坏的标准之一,德育是每个初中生必须要上的一门课程,农村初中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力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农村初中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是也是当前初中人才培养中不受重视较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农村初中生德育方面,其工作实效性偏低是一个不容忽视也不可逃避的问题。

因此,提高农村初中教育工作对于初中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1.学校方面。

学校领导是一个学校全部教育教学工作的总指挥,学校领导的观念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方针,但是目前部分学校领导观念陈旧,也没有制定的完善的德育目标与德育评价机制。

有些学校制定的德育标准很高,不能与农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等相结合,导致很多学生达不到目标,使得学生丧失了积极性。

2.教师方面。

部分教师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 纪律松弛, 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导致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又缺乏德育理论指导,工作观念落后,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平等交流,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做出价值判断。

3.社会方面。

社会环境的一些不良因素也影响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

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滋扰学校,社会上的不健康的书籍或者文化精神产品等其他东西流到学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初探

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初探

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初探关键词: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成为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鉴于农村中学生肩负着社会建设的重任,提高农村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为视角,通过浅析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试图找出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本文研究较为粗浅,许多具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农村中学德育的现状长期以来,受智育和分科的影响,德育一直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教学,导致把学校德育从生活本源中抽离出来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实体。

这种错误观念和认识直接导致学校在事实上的德育工作中,对其定位偏移或重视不够,使得农村中学德育形成了形式主义局面。

加之德育内容不合理、德育方法陈旧枯燥、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校、师、生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运作系统。

农村中学德育系统的内部阻碍导致农村中学德育缺乏针对性,德育质量和效果明显偏低,实效性难以提高。

1.1 德育流于形式,地位不受重视农村中学领导往往没有意识到或者主动忽视德育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急功近利的将智育摆在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对德育工作视而不见。

学校领导往往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才是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关键因素,而学生道德上的小污点则可以忽视。

加上农村中学德育教师的道德教育能力偏低,绝对不是由于农村德育教的懒惰和不思进取而形成的,而是农村中学教师负担过重。

负担过重和道德教育不受重视的地位,造成了农村中学德育教师教学能力普遍不高,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1.2 德育目缺乏灵活性和层次性,照本宣科现象严重德育目标制定缺乏层次性和灵活性,忽视了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德育目标来要求城市中学生和农村中学生,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成果。

农村中学道德教育,面对极其简陋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举步维艰,再加上本身道德教育资源和力量比较薄弱,以书本为主的德育载体又缺乏灵活性和层次性,致使农村中学德育教师对道德教育难以应对。

新时期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实效策略研究

新时期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实效策略研究

新时期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实效策略研究新时期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实效策略研究一、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现状分析(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但是,农村中学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明显不能适应当前家庭教育的需要。

有些家庭教育觀念滞后,家长由于生活所迫,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挂在嘴边的仍然是“要好好读书,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不能做违反纪律的事情”等陈旧而简单的“教辞”。

这种教育方式已无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另外,很多家长忽视言传身教,自身的很多不良行为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二)学校因素首先,学校层面,学校在德育顶层设计中,将德育目标设置过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没有进一步摸清农村孩子的特点,教育内容偏理论化、抽象化,很多学生只略知一些德道概念和固化的行为准则,导致德育目标难以实现。

其次,教师层面,在以成绩作为重要升学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淡化了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由于受到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冲击,在教育行为偏差生时,缺乏耐心、韧性。

(三)社会因素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智能手机已普及,广大农村地区的老人和小孩也能拥有新型的通信设备并加以熟悉和运用。

能让农村孩子主动了解外界的事情,增长见识,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这些孩子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再加上监护人管理不到位等因素,这些孩子在获取更多信息、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接触到了很多负面的信息,对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学生因素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方面,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学生对自身的约束力不够,模仿心理强,争强好胜的特点明显,也极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诱惑,从而走上行为偏差的道路。

同时,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良好品行的重要性,自以为是,对自己的品行要求不够,对老师、父母的说教不放心上。

初中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浅见

初中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浅见

初中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浅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德育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如何增强初中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在成长中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德育教育的场景建设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景,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感受到德育的氛围和温暖,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

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场景建设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在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管理制度等方面下重心,打造一个注重德育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质培养。

首先,学校要优化校园环境,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美丽宜人的校园。

这不仅能够给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美学和文化修养进行熏陶。

其次,学校的文化氛围也应该注重德育。

以德为先,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到日常办学活动都应该体现学校注重德育的理念。

在学校的开学典礼、班会活动、校园文化周等活动中,要加强德育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注重德育的气氛。

同时,学校也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学校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并且严格执行道德规范。

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生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得学生在养成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的同时,也具备了更强的人格魅力和适应能力。

首先,学校应该在德育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学校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德育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并且对自身的发展有利。

其次,学校应该在德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文艺、体育和科技等各类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对道德的自我认知和控制能力。

三、以身作则,强化德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德育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在强化德育教师的师德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进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实践探讨

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实践探讨

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实践探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德育的作用日渐凸显。

“德育”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道德准则,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农村中学长期以来忽视德育课程的作用,德育实效性不强,德育实践也面临很多困难。

一、农村中学德育实践的现状首先,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农村的离婚率也逐年上升,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

而无论是父母外出打工还是单亲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都严重缺位。

对孩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农村中学有部分学生受“读书无用论”观念的影响,抗拒学校的德育教育。

教师上课过程中强调的关于“知识改变命运”“成功要靠奋斗”等理念无法得到学生认同,他们难以认清学习的意义,也不知道要靠努力、实践和坚持去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样的观念导致农村中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人生观也较为消极。

最后,农村中学本身的德育实践存在问题,比如实践方式不够多样、德育形式化现象严重等。

二、农村中学德育的具体实践笔者通过对福建霞浦六中的德育实践探访,发现该学校作为一所乡镇中学,根据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将德育实践探索融入到教学中,德育实效性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首先,学校对学生德育高度重视。

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工作会议,提出目前该学校德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中学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学校贯彻德育实践的决心。

其次,学校积极动员教师和家长。

中学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具体落实各班的德育实践活动。

在具体活动落实之前,每个班的教师会对本班的学生做具体的了解,摸清学生家庭的情况。

然后联合学生家长一起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负责。

最后,各班建立班级群,及时沟通学生的情况,以便家长和老师找到问题,“对症施药”。

通过这一途径霞浦六中的德育工作有了很大改善,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也明显提升。

三、提升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方法反思(一)注重校园人文建设。

校园是学生学习以及接受德育的重要场所,校园的人文建设水平提升会对农村学生的德育工作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对策研究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教育资源的不足,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

这些留守儿童通常是指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长期不在家,留守在农村的老人或亲戚家中生活和成长的儿童。

他们由于缺乏家庭生活的关爱和教育,往往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缺乏自律和责任心等。

在农村初中阶段,他们的道德教育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德育难以取得实效。

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对策制定,来提升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德育实效性。

一、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的问题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家庭教育:父母不在家,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乏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指导。

2. 缺乏规范引导:留守儿童生活环境单一,缺乏社会规范引导,容易形成不良行为。

3. 缺乏自律能力:缺乏家庭监督和规范引导,留守儿童的自律和责任心较差。

4. 缺乏同伴和交往:留守儿童通常缺乏同伴和交往,导致社交能力较弱。

5. 学业困难:留守儿童的学业困难较大,不能得到及时的家庭教育指导。

以上问题导致了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的不足,需要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

1. 加强家庭教育: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让父母能够远程进行家庭教育。

2. 加强学校德育:加大学校德育教育投入,通过思想政治课和班会活动等形式,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增加社会熏陶: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社交能力。

4. 增设关爱班级: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班级,由专门的教师对其进行关爱和心理疏导。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关爱能力。

以上对策可以有效提升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

三、实施效果与展望通过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对策的实施,可以明显提升留守儿童的德育效果。

加强家庭教育能够弥补父母不在家的缺陷,使得留守儿童在家庭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教育。

学校德育的加强可以补充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得留守儿童在学校获得更好的德育引导。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浅析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浅析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浅析德育工作是中学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它致力于培养中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对中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过程起着指导作用。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很多学校也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德育文件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农村中学由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以及地理位置存在的差异为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农村中学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话就必须要克服一些困难,努力寻求德育工作的对策。

1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片面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国的基础教育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真正落实到各个学校的话却很少具有指导意义。

很多学校还是在以考试成绩为指挥棒,一味的追求学生考试的成绩,学生考试考得高的话就能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学生们成绩不高的话就认为学生学习不努力,甚至认为学生的一些品行还存在问题,进而再来强调学生的德育。

由此看来德育工作并没有放在学校工作的主流位置,而是在被动的对学生进行。

老师并没有主动去发现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所存在的品德问题,而是片面的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1.2 缺乏专业德育教师很多城市学校非常重视学科老师的水平而不重视德育教师队伍的水平。

在农村中学的话苦于学校编制和学校自身实力的原因,几乎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

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是中学班级的班主任,但是班主任在做学生德育工作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任课教师。

班主任老师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要用很多的时间去进行教学准备,没有太多的时间对学生的品德问题进行专门的准备,更不可能去搜集更多的德育教学素材,只是在学生出了很多问题以后才临时进行德育工作,因此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高。

1.3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剧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价值观出现不可避免的对抗。

试论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

试论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

试论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概要:农村中学的德育是一项复杂而细小的工程,同时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农村中学这段时期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时期,所以只有把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好、做细,才能有效避免青少年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与困惑,我们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到底有哪些缺失,进而又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与提高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中小学德育低效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低效原因(一)學校在指导思想上“重智育,轻德育”,是学校德育教育低效的根源我们经常听到家长问及小孩在学校的情况几乎都是:“我的小孩这次测试考了多少分?排了多少名?进行了还是退步了?”从来没有听到家长首先问“小孩子这段时间有没有帮助别人?有没有做什么好事?对人有礼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社会教育的大背景所致,现代社会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发展经济所急需的各种人才,且评判和选拔这些人才时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才能的考核。

在此社会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应试教育,具有严重的唯智倾向,集中体现为普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估某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业绩等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错误地认为知识丰富了,品德自然会好起来。

于是学校逐渐地在指导思想上偏向“重智育,轻德育”。

(二)学校德育目的功利化是学校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

”而当前的学校德育中普遍存在片面强调外在价值,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而忽视德育的本体价值。

只有实现了人的本体价值,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而在德育功利化的驱使下,学校在考虑德育问题时,往往采取“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补救型教育”和“今天一个主题,明天某项活动”的赶时髦、“追风型”的“作秀式”德育活动,造成德育教育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只为应对上级德育检查评估。

探究提高初中农村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探究提高初中农村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探究提高初中农村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摘要:农村学生的教育一直得到社会的关注。

尤其是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质教育。

以往教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不足,教学策略不够具体。

针对以往教学存在的问题,农村班主任开始勇于创新,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设计,力求帮助农村中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在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当中,教师要采取适宜的指导策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实际完成德育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实施。

关键词:农村班主任;德育工作;工作思考;实施策略农村班主任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构建全新的德育教育模式与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生涯有序进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成长。

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而非学生的德育教育。

班主任应该修正以往存在的管理弊端,发挥角色互换的应用价值,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平台,保障德育工作能够平稳、和谐的发展,确保学生的思想品质与个人素养得到提升。

1.农村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工作思考很多农村初中学生主要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长大。

在这些家庭中,学生长期被长辈宠溺,俗话说,人老隔辈亲,爷奶疼小孙,正是这个道理。

这样就导致农村学生较为容易产生任性和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社交能力匮乏,集体意识淡薄,无法正确地认知自己和身边的事物,导致学生出现了不守规矩、行事任性等不良习惯。

这就是我们要实施德育教育的原因。

初中班主任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这类问题,采取有效的德育管理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与意志品质,这样学生会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完成校园学习生活。

但结合目前情况,班主任仍然延续陈旧的教育方法,将自己视为班级的领导者,造成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也是德育教育中的一分子,难以激活学生的认同感,内心体验也不佳。

所以农村班主任要结合有效的德育策略,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师生关系化冷淡,疏远为亲热,尊重学生的意见与想法,以保障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德育教育。

在农村中学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在农村中学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在农村中学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几点做法湖南省安化县清塘铺镇中心学校刘新世农村中学由于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开展德育工作也同样具有特殊性。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德育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特别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几点做法:一、狠抓德育队伍建设,竭力营造德育氛围我校早已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注意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校内与校外的统一,感悟与行动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党、政、工、团负责人、班主任、政治教师为成员,这样既发挥了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作用,又发挥了共青团的助手和纽带作用,还发挥了全体教工的主人翁作用。

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期定期召开联系会,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方法,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沟通学校与家长的关系,调和学校与社会的矛盾,反馈社会对学校的各种信息,家长委员会真正成了学校思想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校还聘请了一支队伍不小的校外德育辅导员,每期请他们上几堂生动的辅导课,学生受益匪浅。

同时,通过三个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教育,以激发学生正义感和使命感。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已基本构建了以党支部——团总支——团支部为核心线;以行政——处室——班主任——科任教师为主干线;以学校——家庭——社会为结合线的“三线辐射”式德育网络,呈现出人人重视德育,个个参与德育的良好氛围。

二、灵活德育形式,努力探索最新途径。

在加强德育工作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难于解决。

光凭空洞的说教,往往把简单的道理讲得很复杂,把比较复杂的道理讲得很糊涂,使学生厌烦。

生硬的灌输,激发不了情感,德育缺乏感召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注重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从而产生实效性,逐步形成了一套切合我校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德育路子。

1、拓宽德育内容,灵活德育形式,把课堂作为实施德育的主渠道①、把德育带入课堂,将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文化知识的传授中。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

管理篇•德育天地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陈福江(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陈坪中心学校范坪学校,甘肃兰州)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是每个学校最根本的教学目的。

初中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生品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

但是农村教育相对城市教育而言稍显落后,很多思想陋习根深蒂固,如何提高农村学校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农村学校开展德育工作,首先要打造具有德育特色的校园文化,良好校园文化具有育人的作用,不仅能够美化校园,同时可以净化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在校园中潜移默化地灌输思想道德标准和价值观。

校园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完善初中校园的基本设施比如在学校的道路旁、食堂周边、教室周边合理摆放一些垃圾桶,引导学生养成垃圾入桶的习惯。

2.充分利用标语来进行德育宣传比如在花池、草地、树木上树立一些警示标语:“您对我脚下留情,我为您献上绿荫”“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创建绿色校园,从你我做起”。

让花草树木来传递道德教育,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栏在初中校园醒目位置设置德育宣传栏,对于一些好人好事、优秀学生事迹等进行公开表彰,同时宣传栏中也要有一些德育小故事,既增加了宣传栏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陶冶学生情操。

4.完善校园的人文景观在农村校园中可以在教学楼、教室、走廊墙壁张贴各种具有育人教育的人文景观。

比如在教学楼张贴与学习相关的名人名言: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陈景润。

也可以在教学楼附近张贴一些配有插图的德育小故事,比如《二十四孝》德育故事。

5.利用学校广播站播放德育歌曲在课间可以充分利用广播来进行德育宣传,营造浓厚的德育校园氛围。

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几点对策

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几点对策

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对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的。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效果,就要切实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现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

一、创新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生活化(一)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生活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

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教师要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摈弃那种“教教材”的课程生活。

教师应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学生,在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例如: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这一课时,结合贺州市八步区正在进行的新一届人大代表的选举,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各自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去了解哪些人有选举权哪些人没有选举权,代表的选举方式,候选人的资格以及选举的程序等,最后根据调查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模拟选举。

(二)教学形式贴近学生生活要实现品德教学生活化,还必须在品德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游戏、访问、调查、小品表演等,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这样才能最终形成学生的道德观念。

如讲述“竞争与合作”这一课时,让学生玩“双人夹球游戏”,游戏中懂得了要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创新教学方法,力求教学形式活动化(一)教学内容活动化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最新-乡村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 精品

最新-乡村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 精品

乡村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塑造个人品德和个性的工作。

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德育低效的症结在哪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出路又在哪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无疑对农村初中教育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农村初中德育实效的主要原因1价值多元化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这必然导致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

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

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危机、假冒伪劣有所蔓延。

传统道德体系开始受到冲击,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

因此,这个时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评价的多元并存,表现为双重道德标准的并存,是非善恶界限的模糊和一定程度上的道德无序。

各种价值观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头脑,要使青少年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2德育形式化的影响现在一谈德育就是成立德育领导小组,设德育校长,学校还有德育处,订德育计划,恰恰忽略了德育的本源、德育的回归。

事实上,如果不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不研究时代特点、学生个性差异和发展需要,不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慎重的选择与创新,只是简单化地进行说教或形式主义地搞教育活动,不可能使德育内容入脑入心,也不可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3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我校的问题生转化工作中,接触较多的是父母,感触最深的是农村家庭教育的失误和欠缺。

根据多年管理的体会,结合近期调查,目前农村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存在三大误区重物质轻精神,无节制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重分数轻品行,分数第一,家长会成分数咨询会;溺爱型家庭增多,错误地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功到自然成。

我对近三年我校9名问题学生,也就是过去我们所说的双差生进行了个案分析,发现问题出在学生身上,但根子通到家长身上。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向城市,使得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城市人口也不断增加。

然而,农村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而农村的中小学德育教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一话题展开阐述。

一、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机制要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德育管理机制。

这个机制必须是有条不紊的,突出重点的。

特别是,要注重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只看眼前的问题,要注意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

只要有了德育机制的保障,德育活动才能够有所改善,经验和方式方法才能被有效推广和继承。

二、树立良好的德育教育风气提高初中农村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树立良好的德育教育风气。

要求一切关键环节都要符合教育德育的规范,替学生树立起一个群体健康成长的形象,减少不良行为和人为弊端。

在现实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给学生一些良好的引导。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发展。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个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团队,是能够为学生做出伟大贡献的。

因此,要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有教育的承诺,具有较高的教育地位和进修精神,值得信赖的,高素质的,诚实守信,能够教育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引导能力。

四、组织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要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要组织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

不同代际的教师在多方面要有不同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法,不同的思路和天赋,同时还要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色。

班级、寄宿制学校、社区、家庭等都是德育教育活动的载体,德育活动要充分利用这些载体来提高效果,并不断摸索出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案。

五、重视家长参与德育工作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往往决定着他们在生活中一些重要的决策。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概要:主题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助于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的投入有助于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内心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便于学生参与的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去体验、感悟、内化,去实现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完善。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较差、自私自利、自信心不足、学习能力差、竞争意识薄弱;而本校教师大部分还采用传统的德育模式——说教式上班会课。

为此,我们提出以“实施活动体验式主题班会,提高德育实效性”作为研究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使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精心设计活动体验式主题班会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内省,在体验中生成品德。

活动体验式学习:是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活动之中,经过学生自身的感知、理解、体悟、操作进而生成反思等实践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养成个性的学习方式。

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的班集体全体成员共同参加的教育活动。

它的基本原则是“以主题为灵魂,以教育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

德育实效性:是指学校德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实际收效程度及德育资源投入的高收益水平,即学校德育既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又能真正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能以最小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最佳水平。

一、课题研究的立论根据和研究条件1.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活动体验式主题班会运用体验式学习法,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主体观,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来制定教育内容,以满足学生接受教育和成长的需要;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符合青少年的道德发展规律。

2. 符合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活动体验式主题班会重视经历和体验过程,依靠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开发潜能,让学生的认知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及时得到内化,体现了以“以学生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思想。

初中德育实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德育实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德育实效性研究中期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初中德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给初中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初中德育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探索有效的德育模式和策略,以期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初中生、家长和教师对德育实效性的认知和评价数据。

然后,选择典型初中校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

最后,将问卷数据和实地观察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研究结果和讨论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和实地观察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初中生对德育工作的认知较为肯定,但对于德育目标和效果的评价相对较低。

•家长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参与度不高,德育活动的传达与参与存在一定的脱节。

•教师普遍反映德育工作的负担较重,缺乏相关培训和支持。

基于上述结果,我们讨论了以下几点:•需要加强德育目标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需要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4. 研究结论和建议基于对初中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德育工作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德育目标和效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知和评价能力。

•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教师需要接受更多的德育培训和支持,提高德育教育能力和工作效率。

5.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本研究侧重于初中德育的实效性,但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研究样本和调查范围有一定局限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扩大样本规模和深入调查其他方面的德育问题,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初中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工作。

创新德育方法 提高农村初中德育的实效性

创新德育方法 提高农村初中德育的实效性

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的实效性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对农村地区教育事业也愈发重视。

德育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是家长和教师最难管教的时期,同时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本文就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的实效性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德育方法;提高;农村初中;实效性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了农村每个学校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初中生正是树立正确道德观、价值观的黄金阶段,学生德行的培养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德育教育与文化课教育一样重要。

但是农村的德育教育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成为了当下农村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1.1师资队伍普遍薄弱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教师的收入普遍比较低,很多应届毕业生都不愿意去,导致农村教师队伍主要以中老年为主,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虽然有过硬的教学素养和教学经验。

[1]但是很多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与时俱进理念都比较欠缺,这样一来就导致农村德育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师资队伍得不到及时地扩大和革新。

在农村初中教育中,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将所教学科教学目标实现就可以,对德育教育有所忽视,甚至认为德育不属于自己的教学范畴。

1.2学校忽视家校合作在农村初中教育中,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实现学校和家庭的有机结合,导致家校合作处于形式层面,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也仅仅局限于公事上,比如了解学生基本信息,或者是将学生在校表现告知家长,多数情况下会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监督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

很少有学校会提出家校共建德育氛围,也忽视了家长对孩子德行的直接影响,导致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了解出现了偏差,这些都是因为沟通不畅造成的,这也阻碍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1.3过度重视智力教育素质教育背景下,各大中小学校都应该将教育中心从传统智力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其中素质教育也包括了智力教育,还多了情感教育、德育教育等多个方面。

浅谈提高农村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浅谈提高农村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 其可行性 和操作性也是 很强的 , 同时又是提高学生 自我管理 和教育 能力。量化管理是以学生的 自我管理 和教育 为出发点 ,以 《 中学生守则 》 、 《 中学生礼仪 常规 》和 《 中学生 日常行为规 范》为基础 , 通过从整体着眼 , 从细处着手 ,培养学生 良 好的行为习惯 ,以达到开展班 级德育工作 , 提高学 生德 育素质为最终 目的。例如 : 《 中 学生守则 》要求学生做到不迟 到、不早退 。 为解决 “ 迟到”问题 ,班级就 是经过 点名 、 登记 、相应的处罚 ,以至培养学生遵 守作息 时间 。又如 :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题 ,班级 有检查 ,劳动教育等 管理制度 ,来克服同学 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 良现象 , 促使 学生养成 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如果发现所定的规章制 度过于苛刻 ,当然可 也以修定甚至废除 , 但 切都要经过讨论和解释 ,且公开进行 。要 让学生知道你 的意图 , 他们才肯合作 ,才会 自 觉守纪律 。当然 , 德育工作除 了学校 、 班 级 。还要家庭 、 社会三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 管理 。才可 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再 次。学生进入初中之后课程多 、任务 重。 老师 的授课方式 、 学生 的学 习方式 ,都 有了很大 的变化 ,再加上寄宿制生活 ,学生 如何 面对这种情况 ,尽快适 应 , 直接影响到 学习信念 和学 习效果 。 我校要求班主任要增 强与学生谈 心 , 每天和他们 聊聊学 习、生活 方面的问题 , 及时调查发现 , 及时作 出剖析 , 及时调整解决 。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苗 头 。及时与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联 系,加强 个别 心理辅导 ,防患于未然 ,促进学生心理 健康。还要通过各种方式 ,增强与学生家长 的交流与联系 ,引导家长多关心子女 的学习 和心理健康 。 及时与班主任沟通 、 反馈 ,开 发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 以求起到更好 的教育 效果 , 使学生受益 ,家长满意。在政教处庞 杂而具体的管理工作 中 , 适时地 、恰当地 、 自然地从 细微之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以 增强其组织观念和纪律性 ,从而收到 “ 润物 细无声”的效果。 最后 , 加强学校 的校 园文化建设 , 本着 环境育人的德育理念 , 从小处 、实处切人 , 让学校 的每一面墙都会 “ 说话 ” ,让每一个 角落都能发挥其教育的功效 。为此 , 我们 的 班级文化渗透对传统儒家文化 的教育 ; 我们 的走廊文化渗透对名人名言的教育 ;我们 的 食堂文化渗透对营养健康 和节 约的教育 ; 我 们 的厕所文化渗透对节约用水 的教育 ; 我们 的图书馆文化渗透对 “ 知识就是力量”的教 育…. . 通过 对这些细小之处 的设计 ,改善我 们校 园文化 的硬件与软件环境 , 增强校园文 化 的感 召力 ,增强学生学在校 园、乐在校园 的归属感 。 二 、 狠抓 德育 队伍 建设 为了有 效地 挖掘 和整合 学校德 育工作 力量 , 形成 “ 人人都是德育 工作者 ”的 “ 大 德育 ”体系 ,我校不但成立 了以校长为组长 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而且还配套组建了德 育科研 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多个工作 小组。 把校级领导 、 中层干部 、 党团负责人 、 教研组长、班 主任 、政治教师、校外辅导员 等力量整合于领 导小组 中, 并 明确 内部成员 分工 , 使他们人人有事 、 有权 、 有责 。 现在 , 我校德育工作 已经基本形成 了 “ 校长室—— 政教处—— 班主任——学生——家长”的管 理链和 学校、家庭 和社会三方 的齐抓共管。 我们 每年还 根据新 的情 况适度调 整并公 开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索【德育论文】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索【德育论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塑造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的工作。

由于农村现实情况的特殊性,学校德育工作比较难出实效,而实效性是学校德育管理的永恒话题,主要谈谈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恰当的德育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并指导着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农村初中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手段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它可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得到完美、情操得到陶冶,校领导班子就要有意识地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1.完善校园的基本设施校园主要道路的两旁、食堂的周边、教学楼的适当位置要安放充足的垃圾桶,避免校园有扔垃圾的现象。

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净化绿化美化环境,让每一处的花草树木都能传情悦心,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此外,校园内要精心设置适宜的宣传栏,在宣传栏上张贴德育小故事、名言警句、优秀教师事迹和优秀学生事迹等内容,使学生观看宣传栏的同时能得到情感的熏陶。

2.完善校园的人文景观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学校需要巧用校园所有空间完善具有育人功效的人文景观。

利用教学楼的墙壁资源,在上面张贴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名言警句,例如,苏轼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方海叔的“人生会遇到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挫折之后能否站起来,不但心灵不受影响,反而更加具备坚强意志”;孙中山的“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除了张贴名言警句外,还可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张贴配有插图的德育小故事,如《孝感动天》《二十四孝》等德育小故事,及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忠、孝、诚、信、义、礼、廉、耻、诚相关的德育展板。

3.借助广播站陶冶情操借用课间播放德育歌曲,营造浓厚德育文化氛围,如播放《黄河大合唱》《听妈妈的话》《时间都去哪了》等德育歌曲,能无痕无迹地熏陶着学生的情感,创设良好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的探讨
【摘要】我国目前农村初中有着较好的德育教育,但是仍然有些不足之处,例如现实生活与德育脱节严重;学校德育比例过大,方法呆板单一;德育忽视学生主体性,理论化过多。

本文提出通过教育改革,将传统落后的德育观念进行转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德育途径,教育人员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以寻求德育新方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
一、引言
在农村初中学校工作中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其向学生传递着正能量,对学生的态度与习惯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并且其与积极向上的学生风貌、良好的校风都有着直接关系,可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力、美术、劳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而且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否落到实处,也严重影响着学校的生命力、是否可以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公认等方面。

常言道,要成才,先成人,品德教育对学校工作与学生健康成长有着保证、动力、导向的意义。

这一时期是一个人不断完善其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个性形成、发展的黄金时期。

所以,在这个时期中对学生最为重要的便是老师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校德育小组与班主任更是对塑造学生道德、人格,培养健康个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初中学生的主流思想道德状况是健康、积极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初中学生可以从更
便捷、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

虽然艰苦朴素、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等优良品德方面仍受到发扬及赞同,同时那些高尚却又空洞的脱离社会现实的价值观教育仍未受到质疑与改善。

本文对某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为现今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

1.农村初中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自私化
随着学生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一些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化倾向严重误导着学生。

有些学生多会用互相利用与等价交换来评价人与人的对待关系。

21%的学生将“各人自扫门前雪”认为是正确的。

2.农村初中生的道德观现实化
经调查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法的同学占10%,赞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说法的同学占74%,赞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说法的同学仅占1%。

而在调查如何对待考试中作弊时,有认同“人人均可作弊,并不算什么错误”观点的同学占10%,认同“偶尔作弊一、两次是可以的,但是尽量不要作弊”观点的同学占22%,认同“作弊是迫于无奈,不算是道德问题”观点的同学占45%,认同“作弊是道德问题,是不诚实的作为”观点的同学仅占38%。

调查结果可以说明,农村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情况在迅速发展的社会的基础上,并不是十分健康的发展,既然如此,我们的教育就需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否则教育只是一句空谈。

教育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进行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及时到位的了解学生,只有完成这项工作,对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针对性、目的性的教育,便
可以有效的提高教育效果,这样在我们的今后的教育改革工作中才能事业功倍。

三、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实效的策略
1.合理运用各种德育的方法
教育人员需了解德育的艺术性,方式方法的复杂性,避免随意性,合理应用各种德育方法。

①对学生的自尊心进行维护,提高实效性;
②开展各项活动,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③做好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行培养;④慎用处罚与批评,以表扬为主;⑤结合学生实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找准切入点,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2.举例典型事件进行德育
由于初中教育中有着较多的学生违规事件,而这些违规事件则恰恰是用来教育学生的有效案例。

与班级实际情况相关联,挑选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现场道德教育,会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由于当代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其思想发展会受到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影响下,多会变得自私,缺乏谦让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等等。

而笔者通过多次进行典型事件进行道德教育,使班级逐渐形成了团结、谦让的风气。

3.深入情感的德育方法
当代的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无私的奉献精神,也需要树立信任平等的学生观。

老师不再是令人生畏、居高临下的管理者,而学生也不再是被压制的对象。

彼此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
亲近、相互理解。

4.渗透到教材的德育方法
科目教师应该以自身的科目为主,谈谈科目教学中的德育。

将德育从字里行间显露出来,将德育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既能学习到丰富的书本知识,又能接受道德教育。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我国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思想道德便是热爱祖国,应该对学生进行从小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以提高凝聚力与民族素质。

四、总结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教育人员应该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与初中生身心相符的德育内容,并且教师也需要对加强学习理论相关内容,熟练应用多种德育方法以达到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的目的。

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该出台一些适宜的措施,以培育农村初中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ma meiyu,liu fusheng,yang liu,et al.the influencing of electronic games to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c].//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1:461-466.
[2] 张克维.浅析农村初中德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精神[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21):168.
[3] 易高峰.重庆市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品德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奉节县农村初中为个案[d].西南大学,2006.
[4] xiaojun zhao,ming ji,xuqun you et pilation of norm about the scale of self-concept o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northwest china region[c].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1292-1298.
[5] 邱彬江.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的实效性[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4):10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