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氧气的制取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氧气的制取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氧气的制取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氧气的制取

1.氧气的制备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方程式:2H

O2MnO22H2O + O2

2

【氧气的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什么是催化剂?

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反应速率,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注】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温度、反应物浓度等。

(2)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方程式:2KMnO4△K2MnO4 + MnO2 + O2↑

【注意】

①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③导气管伸入试管内不易过长,略露出胶塞即可。

④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有药品的部位。

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时,必须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⑥实验结束后要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⑦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采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尽量伸到集气瓶底部。

如下图所示:【排水法该怎样收集呢?】

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思考】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将导气管插入水槽中,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水槽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气密

性良好。

【思考】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答案】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思考】制取氧气收集完毕是应该先撤酒精灯再撤导管,还是应该先从水槽中撤导管后再撤酒精灯?

【答案】应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再将酒精灯撤走,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至试管使试管炸裂。

【思考】如何检验氧气瓶内气体是否集满?

【答案】验满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能够复燃,则证明瓶内氧气已集满 (3) 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氯酸钾来制取(装置与高锰酸钾的制取氧气一致)

2KClO 3 MnO 2

△ 2KCl + 3O 2↑

注意:氯酸钾制氧气不用在试管口放置棉花。

(4) 工业制氧气

在工业上要用到大量的氧气,实验室的这几种方法肯定不能满足需要,那么在工业上我们要怎样制取大量的氧气呢?

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利用液态空气中液氮(-196℃)和液氧(-183℃)的沸点

不同。

过程:-196C ?????→???→??低温蒸发加压氮气空气液态空气液态氧(储存在漆成蓝色的钢瓶中)

【例1】 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

B .反应不需要加热

C .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例2】 科学探究是一种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 晓松同学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的时候,不小心将过氧化氢倒在水泥板上。

练习反馈 【小贴士】 此过程是

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晓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是否也可以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 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

①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

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

试管中

木条复燃②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

剂。他觉得需要加一个实验:探究:

③。

[实验步骤]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完成实验二;待反应完成后,将试管里的物质

过滤,洗涤,④、(操作步骤)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

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前后的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这个实验的催化剂(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晓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充分,还需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⑤。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多种反应物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有多种生成物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例4】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

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或_____。

【例5】回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式:。

(2)该实验出现了如下异常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现象原因

水槽中的水呈紫红色

水沿导管被倒吸进入

试管中

(3)小丽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和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相

比,一定不需的是_______。

②该方法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小丽对催化剂的认识不正确的有________。

A.二氧化锰在所有反应中都可做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某些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某些催化剂能够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例6】为粗略测量空气中O2与N2的体积比,某学生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a,将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的灼烧后迅速插入大试管,接触试管

底部的过量的白磷,然后立即塞紧橡皮塞。由于白磷的着火点

比红磷低得多,因此反应很容易发生,可观察到大试管中产生

大量的白烟。试回答以下问题:

(1)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__P + __O2—— ___P2O5

(2)待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 ,据此可证实空气中O2与N2的体积比大约为

_______________。

(3)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O2与N2的体积比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例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_______,选用这两种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若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例8】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个步

骤,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

a

A B C

D E

[明确实验目的]:用过氧化氢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收集有关资料] 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

[进行科学实验]

(2)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

②[收集有关资料]:氯酸钾是白色的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的固体。且二氧化锰在反

应中起作用。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若选用D收集装置收集氧气,你验

证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例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的装置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3)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只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实验室里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 B C D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空气的组成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空气的组成 一、空气的组成、性质 空气成 分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 数 78% 21% 0.94% 0.03% 0.03% 特点相对固定成分 混合物:,各种组成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们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没有经化学合成而组成)纯净物: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别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 氧气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 水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化 工生 产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 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 能发出不同颜色的 光 用作保护气,用于霓虹灯的电光源 1.原理: 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本质:产生压强差(集气瓶中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2.装置:(如图)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气管、烧杯、弹簧夹 药品:红磷、水

3.实验步骤 (1)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2)连接装置;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5)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内; (6)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 粒),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 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成功关键: (1)红磷要过量;含磷燃烧弹燃烧放出白烟 (2)装置必须密封; (3)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练习反馈 【例1】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例2】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 ms内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C.氮气 D.稀有气体 【例3】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 空气”是指()

2020-2021年 化学综合题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_汇总(含答案)经典

2020-2021年化学综合题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_汇总(含答案) 经典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复分解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 b.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 c.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 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____ (4)图2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①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 ②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____ (5)现有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和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答案】单质C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水蒸气使溶剂增多,浓盐酸有挥发性,使溶质减小。固体红色粉末逐渐变黑CO2+Ca(OH)2===CaCO3↓+H2O取少量,A装置中溶液少量放在试管中,加入过量(足量)C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若溶液变红,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 5.85% 【解析】 (1)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不可能是单质;(2)a、m点所示溶液的pH值小于7,所以溶液为酸性,错误;b、n点所示溶液的pH值等于7,所以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颜色不变,错误;c、p点所示溶液的pH值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正确;d、实验过程中,开始时溶液显酸性,随着滴入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逐渐变为碱性,该图中pH值是从小于7 逐渐的增大到7,然后大于7,所以所对应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中,错误。故选 c;(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蒸气,溶剂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十四 溶液拓展提升

溶液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B.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只要条件不变,糖水里的糖不会分离出来 D.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是水溶液 2.(2014·青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 21 3.(2014·枣庄)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2℃时,把50 g甲放入50 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乙>甲=丙 C.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0 ℃,析出甲最多 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 4.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5.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15 ℃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 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30 ℃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5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 20 g a和b,升温至30 ℃,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所得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将原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丙>乙>甲 C.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D.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多 7.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中考化学制取氧气及解题技巧方法

一、基本考点 考点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①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则选择图2-7-1A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固体加热型装置,则选择图2-7-1B装置。 ②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如水溶性、密度等。收集的方法具体分为三种:排水法: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2-7-1C;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2-7-1D;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2-7-1E。 ③验满方法: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b.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④操作步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一般步骤为:a. 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堵上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c.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 集气瓶里装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e.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再对准药品处加热; f.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g.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管撤离水槽; h. 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a. 试管口微向下倾斜;b. 药品均匀铺在试管底部;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e.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1/3处;f.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略出胶塞即可;g. 用外焰对准药品处加热。 考点2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做触媒)。(1)在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时,应抓住“一变两不变”来正确理解。①“一变”是指它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把“改变”理解为“加快”或“减慢”;②“两不变”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催化剂有专一性,也就是说某一催化剂只对某个特定的反应起作用;催化剂的种类繁多,其中酶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其物理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对于某些特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能进行,只是速度较慢。(3)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3 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的区别与判断(学科内综合考点) 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类型。通过比较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加深对反应类型的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可用通式“A→B+C”表示;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可用通式“A+B→C”表示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汇总

1 好好学习 享受学习 快乐生活 --- 冯老师 化学酸碱盐(一) 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能除去 HNO 3 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 2 D. NaOH 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 2SO 4、BaCl 2、KNO 3 B. NaOH 、 Ba(OH) 2、 K 2CO 3 C. NaNO 3、 Ba(OH) 2、 NaCl D. NaOH 、NaNO 3、BaCl 2 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试管内壁附着的 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 .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 红褐色固体 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 .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 B .Na 2SO 4 中混有少量的 CaCO 3 C .NaCl 中混有少量的 Na 2CO 3 D .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初四化学酸碱盐专项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A. Na 2CO 3 B. AgNO 3 C. MgO D. Cu(OH) 2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A. C u → CuSO 4 B. Al 2O 3→ Al 2(SO 4)3 C. Fe 2O 3→ FeSO 4 D. Fe→ Fe 2(SO 4)3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 3 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 NaCl 、 Na 2CO 3、 AgNO 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专题十四 综合实验

专题十四综合实验 易错清单 1. 除杂质,解题不缜密。 【例1】(2014·海南)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A. H2(水蒸气)——浓硫酸 B. CaO(CaCO3)——稀盐酸 C. Cu(CuO)——蒸馏水 D. NaOH(Na2SO4)——BaCl2溶液 【解析】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B. 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C. CuO不溶于水,不与蒸馏水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D. Na2SO4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故选A。 【答案】 A 【误区纠错】解答除杂质、物质净化类题时,一定不能忽视除杂质时中的任何一点: ①不增(不能引入新杂质);②不减(主要成分不减少);③易分离。 2. 对实验操作的步骤顺序把握不准。 【例2】(2013·山东烟台)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问题。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杂质的性质选择好适当的除杂试剂后,安排加入各种试剂的顺序,使后加入的试剂除杂的同时担负起除去前面所加过量试剂的作用,使各种杂质的清除互不干涉且干净彻底。镁离子用氢氧根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复习题—化学实验(一)——基础实验

化学实验(一)——基础实验 【难点解析】 1.量筒、托盘天平的用法 (1)正确使用量筒的关键:量筒放平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产生误差的原因一般是视线偏高或偏低(即俯视或仰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a.画出示意图,比较直观地读数,b.借助谐音,简记“俯小”,即俯视则实际质量偏小,反之“仰大”.(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左物右码”放置,读数.假设“左物右码”放颠倒了,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运用的是天平平衡的原理:左=右+游码质量. 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如下图所示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先将止水夹打开,从长颈漏斗处向锥形瓶中加水,待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时,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长颈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几种气体的制备方法比较

想一想 上表中的注意事项的目的是什么? 4.区别几种常见气体 氧气具有氧化性,显著的化学反应是支持可燃物燃烧.而氢气常温下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主要表现出还原性,与此类似的是一氧化碳,但它们的氧化产物不同.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它的水溶液显酸性,它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例题精讲】 例1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氢氧化钠先放在纸上再称量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解析:加热试管时,应将试管夹在试管夹上或固定在铁夹上;烧杯、烧瓶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进行;易吸湿或有腐蚀性的固体应放在烧杯或表面皿上称量.因此,选项A、B、C均不正确. 答案:D 例2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需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量筒、托盘天平、试管B.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C.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药匙D.酒精灯、烧杯、量筒、玻璃棒 解析:配制溶液一般需要经过三步:计算、称量、溶解.量取需要浓盐酸时(当溶质为固体时一般采用称取),使用量筒、胶头滴管;溶解时一般需要烧杯和玻璃棒. 答案:B 例3 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试回答:

初三化学氧气中考真题及答案一

初三化学氧气中考真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1.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C.铁丝D.红磷 2.()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 B.氧气C.氦气 D.二氧化碳 3. 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C.氮气D.氧气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铁丝B.木炭C.白磷D.硫粉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8.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9.【湖北咸宁】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10.【湖北宜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1.【江苏南通】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12.【江苏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术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河北】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初三化学中考精典题目

初三化学中考精典题目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1.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铝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 Al+2HCl=AlCl2+H2↑ B.用锌片和氯化铜溶液验证金属锌比铜活泼 CuCl2+Zn=ZnCl2+Cu C.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D.用滴加氯化钡试剂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溶液一定是硫酸 2.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双选 A.化学巨匠与贡献B.化学用语与意义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2H﹣﹣表示两个氢原子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物质与微粒构成D.物质与分类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浓硫酸、生石灰﹣﹣常见干燥剂烧碱、纯碱﹣﹣常见碱 不锈钢、生铁﹣﹣常见合金 3.实验室给大家提供了酚酞、稀盐酸二种试剂和必要仪器,利用上述条件能够区分开的 物质组是 A.NaCl、NaOH、Na2C03 B.NaCl、CaCl2、NaOH C.NaOH、Ca(OH)2、CaCl2 D.NaCl、Ca(OH)2、CaC12 4.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 图象正确的是()双选 A.B.C.D. 5.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 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根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6.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 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填空题

专题训练(填空题)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健康生活的理念。比如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黄油、水果等,其中 含有的营养素有油脂、水、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 (2)目前市场上有“补血口服液”、“高钙奶粉”等,这些铁、钙应理解为(填原子、 分子、元素、单质);人体缺铁可能会引起。 (3)厨房中常备的物品有:食醋、食盐、纯碱、蔗糖、花生油、大米、矿泉水等。利用以上物质能够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 A.区分食盐和纯碱B.检验自来水的酸碱性 C.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试验以上物质是否能溶于水 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生活中若发生火灾时,常用的灭火材料有水、沙子、泡沫灭火器等。利用沙子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2)目前我区很多家庭仍在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 请回答: ①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归纳丁烷的化学性质有; ②写出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 式。(3)“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 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C.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4)医院使用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填化学式)溶液。 (5)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在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等量的水,在t℃时,向A、B、C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甲物质,向D烧杯加入25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下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图1四个烧杯的溶液中,(填“A”、“B”、“C”或“D”,下同)烧杯中的溶液一 定是饱和溶液。 ②图2分别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可表示乙物质的是(填“a”或“b”);

【人教版】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全套)题型突破专练汇总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全套)题型突破专练汇总 题型训练(一) 1.用CO 2和NH 3合成尿素[CO(NH 2)2]是固定和利用CO 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NH 3===CO(NH 2)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g C .参加反应的CO 2与NH 3的质量比是44∶17 D .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 2的一种有效途径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 2CuO +X +C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 .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 .X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 .加热Cu 2(OH)2CO 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 2的发生装置相同 3.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Ⅰ.2Mg +CO 2=====点燃 2MgO +C Ⅱ.H 2+Cl 2=====点燃 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①②③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NaClO +2HCl===NaCl +X↑+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 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 .“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 .“84”消毒液中NaClO 属于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归纳

仅供个人参考 氧气知识点归纳 考点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 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液化和固化。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略大。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 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 反应物 反应现象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燃酒精灯加热;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把导管移出水面;⑦熄灭酒精灯 (2)过氧化氢制氧气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 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 适合原理( 1)( 2) 适合原理( 3) (2)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法(适合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适合密度比空气大的气 体)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炭 持续红热,放出热量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 (黑) 量,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铁丝 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 变冷(不燃烧) 量,生成黑色固体 蜡烛 产生黄白色光焰,放出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 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 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 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 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 壁有水雾产生;迅速把 生;迅速把烧杯倒过来,注入 烧杯倒过来,注入少量 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 变浑浊 水变浑浊 C+O2 CO2 3Fe+ 2O2 Fe3O 4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5. 收集方法: (1)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 6.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7. 验满方法: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瓶中没有水,即已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8. 制取装置的选择: 反应物状态和条件 装置图 实例 3 MnO 2 ↑ 2KClO? △ 2KCl+3O 固固加热型 4 △ 2 4 2 2KMnO K MnO+ MnO + 3. 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为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和宇航员提供呼吸用的氧气。 (2)支持燃烧:利用可燃物跟氧气反应放出热量, (3)工业上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 考点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 药品: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高锰酸钾 (3)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 、二氧化锰( MnO2, 黑色固体) 2. 反应原理: (1)2KClO? MnO 2 △ K MnO+ MnO+ O ↑( 3)2HO 2H O △ 2KCl+3O ↑( 2)2KMnO 3 4 2 4 2 2 2 2 +O2↑ 3. 实验步骤: (1)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 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汇总

初四化学酸碱盐专项练习 化学酸碱盐(一)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18.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题14

化学式与化合价 自主学习 1.关于“H 2”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表示氢气这种物质 B .表示2个氢气原子 C .表示1个氢气分子 D .表示每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 答案:B 2.下列符号能代表2个分子的是 ( ) A .MgCl 2 B .Re 2O 3 C .2O 2 D .2Al 答案:C 3.下列计算或结果正确的是 ( ) A .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58 B .SO 2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 C .CO 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44 12×100% D .54g 水中含有氢元素6g 答案:D 4.下列化合物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6价的是 ( ) A .MnO 2 B .MnCl 2 C .K2MnO 4 D .KMnO 4 答案:C 5.A 元素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B 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A ,B 两种元素构成 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A .A B B .AB 2 C .BA 3 D .BA 答案:D 6.某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 2O 3(M 无变价),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 ) A.MCl 3 B .MPO 4 C .MSO 4 D .M 2(SO 4)3 答案:C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 A .铁离子Fe 2+ B .钙离子Ca +2 C .高锰酸钾K 2MnO 4 D .硫酸铝Al 2(SO 4)3 答案:D 基础巩固 8.我国“神舟三号”宇宙飞船的火箭燃料的化学式为C 2H 8N 2,下列对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它由碳、氢、氮三种分子组成 B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C .该燃料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6∶2∶7 D .该燃料含氢气 答案:C 9.某化合物分子的质量是碳一12原子质量的4倍,则此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 .12 B .3 C .36 D .48 答案:D 10.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材料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 )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2020年最新)

2020年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 2020年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 题型训练(一) 1.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g C.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 3.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Ⅰ.2Mg+CO2=====点燃2MgO+C Ⅱ.H2+Cl2=====点燃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 NaClO+2HCl===NaCl+X↑+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清洁剂名称洁厕灵“84” 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84”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坐标曲线题 例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一、选择题 1.已知:2KClO 3=====MnO 2 △ 2KCl +3O 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 3和MnO 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O 2的质量 C. 固体中MnO 2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1题图 2.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c 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 2SO 4和H 2SO 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a 点到b 点的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第2题图第 3题图 3.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图不 相符合的是() 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表示的含义 A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 B t℃的水硝酸钾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C 氯化银稀硝酸氯化银的质量 D 饱和石灰水生石灰溶液的质量 4.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第4题图 A. 图1表示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B. 图1表示一定压强下,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 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向水中加入硝酸钾 第5题图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 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

(完整版)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归纳

氧气知识点归纳 考点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液化和固化。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略大。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 反应物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 达式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 木炭(黑)持续红热,放出热量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 量,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C+O 2 CO 2 铁丝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 变冷(不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 量,生成黑色固体 3Fe+ 2O 2 Fe 3 O 4 蜡烛产生黄白色光焰,放出 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 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 壁有水雾产生;迅速把 烧杯倒过来,注入少量 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 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 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 生;迅速把烧杯倒过来,注入 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3.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为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和宇航员提供呼吸用的氧气。(2)支持燃烧:利用可燃物跟氧气反应放出热量, (3)工业上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 考点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高锰酸钾 (3)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二氧化锰(MnO 2 ,黑色固体) 2.反应原理: (1)2KClO 3?MnO2 △ 2KCl+3O 2 ↑(2)2KMnO 4 △ K 2 MnO 4 + MnO 2 + O 2 ↑(3)2H 2 O 2 2H 2 O +O 2 ↑ 3.实验步骤: (1)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燃酒精灯加热;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把导管移出水面;⑦熄灭酒精灯 (2)过氧化氢制氧气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 适合原理(1)(2)适合原理(3) (2)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法(适合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合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5.收集方法: (1)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6.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瓶中没有水,即已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8.制取装置的选择: 反应物状态和条件装置图实例 固固加热型 2KClO 3 ?MnO2 △ 2KCl+3O 2 ↑ 2KMnO 4 △ K 2 MnO 4 + MnO 2 + O 2 ↑ 固液不加热型 2H 2 O 2 2H 2 O+O 2 ↑ 9.收集装置的选择: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用此法(如氧气、二氧化碳)。 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用此法(如氢气)。 排水法: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用此法(如氧气、氢气、一氧化碳)。 要点诠释: 在理解催化剂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它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加快或减慢。(2)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小生成物的质量。 (3)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更不是专做催化剂用的,如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经典中考化学题型

一、一步反应能否实现 1、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盐酸经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①CaO-CaCl2 ②Fe2O3-FeCl3 ③Cu-CuCl2 ④Fe-FeCl2 A.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④ 2、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04 B、CaC03→C02 C、MgO→MgCl2 D、BaCl2→BaSO4 3、下列变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aO-CaCl2 B、CaC03→Ca(OH)2 C、Cu→CuO D、BaCl2→BaSO4 4、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2O3→Fe B、CO2→H2CO3 C、Zn→ZnCl2 D、C→Na2CO3 5、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BaCl2→BaSO4 B、CuO →Cu(OH)2 C、NaOH→Na2CO3 D、MgSO4→Mg(OH)2 6、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MgSO4→Mg(NO3)2 B、C02→Na2C03 C、Fe2O3→Fe (OH) 3 D、BaCl2→BaSO4 二、酸碱中和过量问题 1、将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盐酸混合,所得溶液的 PH植() A、PH>7 B、PH<7 C、PH=7 D、无法判断 2、将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0克1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最后溶液 的颜色变为()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3、将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硫酸混合,混合后的溶 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硝酸钡溶液 B、氯化铜溶液 C、铁 D、氢氧化钡溶液 4、将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盐酸混合,混合后的溶 液与下列物质能发生反应的是() A、BaCl2 B、CuSO4 C、Fe D、Ag 5、将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0克1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的溶液① CuSO4 ② BaCl2 ③ FeCl3 ④ Na2C03能反应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平均值问题 1、两种金属混合物3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1克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 A、Mg和Al B、Fe和Zn C、Mg和Fe D、Zn和Cu 2、某硝酸铵样品中混有一种其它氮肥,经分析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该样品中可能含有氮肥是 ( ) A、(NH4)2SO4 B、NH4Cl C、CO(NH2)2 D、NH4HCO3 3、有一包不纯的CaCO3样品,其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3克CO2 ,则所混杂质可 能是( ) A、K2CO3 B、Na2CO3 C、MgCO3 D、BaCO3 4、20克不纯的BaCl2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23.3克白色沉淀,则BaCl2样品所混杂质可能是 ( ) A、Ba(OH)2和KCl B、Ba(NO3)2和NaCl C、Ba(NO3)2和KCl D、KCl 和NaCl 5、不纯的CaCl2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中,然后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29.7克白色沉淀,则CaCl2样品中 可能所混杂质是( ) A、NaCl B、MgCl2 C、ZnCl2 D、BaCl2 6、某氯化钙样品中可能混有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钠和碳酸钠中的某些物质,取该样品11.1g溶于适量水中,得 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9.7g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既无氯化铁,也无碳酸钠 B.只有氯化镁,没有氯化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