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ppt课件
三疣梭子蟹与对虾混养
目前,三疣梭子蟹与对虾混养 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 殖模式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 前景。
混养的意义与前景
三疣梭子蟹与对虾混养的意义在于提 高池塘的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
同时,混养也有助于改善池塘的水质 和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通过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中的资 源,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 求的不断变化,三疣梭子蟹与对虾混 养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这种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两种生物之间的生态位差异,提高了池塘的养殖效益。
三疣梭子蟹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而南美白对虾则以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为主食。
混养的历史与现状
三疣梭子蟹与对虾混养在我国 沿海地区已有一定的历史,但 规模化养殖的时间并不长。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 场需求的变化,这种养殖模式 逐渐受到重视。
饵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增加了由于混养品种的增加,养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养殖风险也随
之增加。
对虾易受攻击
03
三疣梭子蟹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可能会攻击对虾,导致对虾受
损或死亡。
需要注意的问题
合理搭配品种
在三疣梭子蟹和对虾混养中,需要合理搭配品种,根据它 们的生长习性和环境适应性来选择合适的混养比例。
三疣梭子蟹与对虾的生态习性
栖息环境
三疣梭子蟹和对虾均喜欢栖息于 泥沙底质的水域底层,但三疣梭 子蟹更喜欢栖息于近岸浅海,而 对虾则更喜欢栖息于近海海底。
繁殖习性
三疣梭子蟹和对虾均为雌雄异体, 繁殖期较长,每年春季至初夏为繁 殖高峰期。
生长习性
三疣梭子蟹和对虾的生长速度均较 快,但三疣梭子蟹的生长速度相对 较快。
03
三疣梭子蟹与对虾的混养技术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畅销品之一,拉丁名为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英文名为Swimming crab,地方名梭子蟹、枪蟹、海螃蟹、海蟹、海虫、水蟹、门蟹、小门子、蝎子、盖鱼、三点蟹、童蟹、飞蟹、烟蟀。
出口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香港、澳门。
出口口岸: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
形态特征: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
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回个在胃区,2个在心区。
两前侧缘各具9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
额缘具4枚小齿。
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
有胸足5对。
螫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
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
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
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
产地、产季:分布于我国南北各海域。
一般从南到北,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
经济价值:肉多,脂膏肥满,味鲜美,营养丰富。
每百克蟹内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
鲜食以蒸食为主,还可盐渍加工“枪蟹”、蟹酱,蟹卵经漂洗晒干即成为“蟹籽”,均是海味品中之上品。
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三疣梭子蟹的躯体由头、胸、腹三部分及附肢组成。
共分20节,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
经在进化过程中,头部和胸部愈合,称谓头胸部,具有13对附肢。
胸部8对附肢基部的鳃式与锯缘青蟹相同。
腹部7节褶贴于头胸部下,腹部长度与宽度(第5~6腹节间缝的长度)之比约为30∶1;雌性幼蟹时腹部呈等腰三角形,长度与宽度这比约为1.75∶1;交配后的雌性腹部呈椭圆形,长度与宽度之比为1.25∶1。
2、生态习性:(1)水温:适应水温8~31℃,最适生长水温为15.5~26.0℃。
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三疣梭子蟹的活动情况不一样。
水温在~1.5℃时,不摄食,部分个体在浅水区冻死;在0~6℃时,不摄食,昼夜潜砂,呈休眼状态;在8~10℃时开始停止摄食,活动力弱,潜伏在深水处;在14℃时,摄食量下降,开始向深区移动,活动正常;在15~26 ℃时,摄食量大,活动正常,生长快;在17~21℃时,交尾高峰期;在14~21℃时,开始发现抱卵群体;在12~14 ℃时,开始产卵。
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防治
加强养殖人员的培训,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THANK YOU
02
食物传播:通过摄食被 感染的食物,如藻类、 小鱼等
03
接触传播:通过与被感 染的三疣梭子蟹直接接 触,如养殖过程中
04
环境传播:通过被污染 的水体环境,如养殖场、 河流等
危害程度
死亡率高:感染拟阿脑虫病的三疣 梭子蟹死亡率可达90%以上
影响生长:患病蟹生长速度减缓, 影响养殖效益
传播迅速:拟阿脑虫病可通过水体、 饵料等途径传播,扩散速度快
03
合理投喂:选择 优质饲料,避免 过量投喂
预防措施
养殖环境改善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 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保持适宜的水温,避免水温剧烈变化 定期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 加强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苗种选择与检疫
选择健康、无 病害的苗种
苗种检疫:对苗 种进行病原检测, 确保无病害
越冬期三疣梭子蟹 拟阿脑虫病防治
演讲人
目录
01. 拟阿脑虫病介绍 02. 防治措施 03. 预防措施
拟阿脑虫病介绍
病原体
拟阿脑虫病是由拟阿
1
脑虫引起的一种疾病 拟阿脑虫主要寄生在
3
三疣梭子蟹的鳃部
拟阿脑虫属于纤毛虫
2
类 拟阿脑虫病会导致三
4
疣梭子蟹死亡
传播途径
01
水体传播:通过水流传 播,感染其他三疣梭子 蟹
经济损失:患病蟹品质下降,影响 市场价格,造成经济损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防治措施
越冬期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 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加强饲料管理,提高饲料质量 定期检查,发现病蟹及时隔离治疗
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的防治
剂量安排
药物的剂量应根据蟹的体重和养殖 水体体积进行计算,确保药物浓度 达到有效治疗范围。
给药方式
可采用口服、浸泡或注射等方式给 药,具体方式应根据药物性质和养 殖条件进行选择。
注意事项及副作用观察
观察蟹的行为
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蟹的行为变 化,如出现活动减少、摄食异常 等情况,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投喂频率
适当降低投喂频率,减轻 蟹体消化负担。
底质改良措施
底质清理
定期清理池底残饵、粪便 等有机物,减少病原滋生 。
生物改良
引入有益微生物,分解池 底有机物,改善底质环境 。
底质调节剂
使用底质调节剂,改善池 底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病 原滋生风险。
03
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选择与使用原则
选择高效低毒药物
底泥处理及消毒方法
越冬前对池塘底泥进行处理,清淤晒塘,减少底泥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数量。
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生石灰用量为每 亩100-150千克,漂白粉用量为每亩20-30千克。消毒后7-10天注入新水,并使 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06
总结与展望
成功案例分享及经验借鉴
02
越冬期管理策略
水温与盐度控制
适宜水温
控制在12-15℃,避免水温骤变,减少蟹体应激反应。
盐度调节
保持盐度在28-32‰,有利于蟹体正常生理活动。
投喂策略调整
01
02
03
选择优质饲料
使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饲 料,满足蟹体越冬期能量 需求。
合理投喂量
根据蟹体摄食情况,适时 调整投喂量,避免浪费和 污染水质。
注意事项
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遵循使用说明,避免过量 使用。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
,雄蟹则在2-5月。
三疣梭子蟹的饵料需求
饵料种类
三疣梭子蟹是肉食性蟹类,需要摄取丰富的 动物性饵料,如小鱼、小虾、贝类等。
营养需求
三疣梭子蟹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同时还需要各种维生 素和矿物质。来自饵料投喂技巧与注意事项
投喂量
根据三疣梭子蟹的体重和生长阶段确定投喂量,一般每天投喂体 重的5%-10%。
05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 技术案例分享
案例一:分级养殖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 利的场地进行池塘养殖。
养殖模式
采用分级养殖技术,分为亲本池、 苗种池、成蟹池和暂养池。
亲本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的三 疣梭子蟹亲本。
苗种培育
在苗种池中培育幼体,进行筛选和 分池养殖。
成蟹养殖
在成蟹池中养殖成蟹,进行饲料投 喂和日常管理。
暂养及上市
在暂养池中对成蟹进行暂养,并进 行上市前的处理和加工。
案例二:分级养殖技术在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
养殖密度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安排 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效率。
水质管理
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保持水 质稳定,减少病害发生。
工厂化设施
利用工厂化养殖车间、循环水 处理系统、智能化监控等设施 进行养殖。
苗种培育
在养殖前期,通过投喂适量的饲料,促进三疣梭子蟹的快速生长。同时,要定期检查水质和三疣梭子 蟹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养殖环境。
养殖管理措施
饲料管理
选择新鲜、营养丰富的饲料进 行投喂,并注意饲料的质量和
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日常管理
每天要定期检查养殖设施、观察三 疣梭子蟹的生长和活动情况,及时 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疣梭子蟹的人工养殖技术
52
51 41Leabharlann 5 梭子蟹的生殖⑴生长条件
(天然)雌蟹蜕壳12次,雄蟹13次即可达性成熟进行交尾,
⑵交尾时间(以地区和个体大小不同而异)
地区 黄渤海
时间分类 4、5月至初冬成熟的都可交尾,当年5-6月孵出的仔蟹9月中旬至 10月下旬为交尾盛期;7月孵出的仔蟹 ,到翌年春季为交尾盛期 交配期在7-11月,盛期在9-10月
3 食性
梭子蟹属底栖肉食性,主摄食双壳类贝类, 其次为甲壳类、头足类、鱼类各腹足类,兼食 多毛类等 梭子蟹夜间要比清晨摄食量大,主要受水 温的影响 渤海湾天然生长的梭子蟹摄食量主受食物 链(双壳类)的影响 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4 蜕壳与生长
梭子蟹蜕壳分变态、生长和交尾蜕壳。一生大约需23-24次蜕壳
7-10天后,清塘药性清失后,进水肥水 60-80目筛绢进水, 肥料:有机肥、无机肥、商品肥水剂。单一投放 或几种混合投放,保证肥效快速长久 视水源情况,可分一到几次进水肥 投放蟹苗基础的生物活饵如红肌蓝蛤、沙蚕、短 齿蛤等当地来源广泛的低值品种 工作作好之后即可进苗放苗
(一)池塘的养殖条件
1 池塘选择
因地制宜。 水质条件:盐度适宜1.008-1.020,冬季不会长 时间水温低于7℃,其它的如PH值、硫化氢、 亚硝酸盐等正常范围, 水源充足,最好备有提水泵, 精养池备好增氧机, 沙质或沙泥质。
2 池子建造
池子大小、长宽比、沿坡面积,池底处理 ﹝阴蔽物的设置﹞,池深 旧池改造 进排水设施,防逃装置等等
4 蟹苗的放养
Ⅰ养殖方式:﹝粗养、半精养、精养﹞
粗养:大水面,仅投入蟹苗,人力投入很少 半精养:一般为几十亩。基本原则:清除敌害、 培养水相、移植喜食饵料、合理放养密度 精养:人工投饵为主,用低填蛋白换取高蛋 白生产。面积为十几亩:使用优质饵料,加强水 质改善,增加人员管理
三疣梭子蟹的养殖
授课日期班次第四章三疣梭子蟹的养殖·································分类地位: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按生活习性,蟹的分类:1、游泳蟹大多数经济品种:梭子蟹、青蟹、河蟹2、走蟹·步行蟹:扇蟹(细巧皱蟹)·奔跑蟹:沙蟹(斯氏沙蟹)·攀爬蟹:蜘蛛蟹3、共生、寄生蟹豆蟹(贝类寄生)红斑梯形蟹(珊瑚)关公蟹(海葵)4、穴居蟹·埋栖蟹:(蛙形蟹)、(馒头蟹)·洞栖蟹:大多生活在滩涂招潮蟹:(弧边招潮蟹)、(台湾招潮蟹)第一节梭子蟹的生物学·································一、外部形态1、常见养殖品种:·三疣梭子蟹:黄海、渤海、东海;头胸甲呈梭形,具3个疣状突起,前侧缘有9个锯齿。
俗名:梭子蟹、枪蟹、海螃蟹、海蟹、门蟹、三点蟹、飞蟹。
我国三疣梭子蟹有3个种群:渤海、东海(最多)、黄海。
·远海梭子蟹:东海、黄海;头胸甲和螯足浅蓝色,背面有白斑、云纹。
·红星梭子蟹:仅分布在福建以南沿海;头胸甲表面有白色云纹,后半部具有3个紫红色圆斑。
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
1、无节幼体
• 特点:分6期,具三对附肢,体不分节,中 眼一只
2、溞状幼体
• 溞状幼体特点:溞状 幼体一般分3期,体分 节,有头胸甲、口器 和消化道形成
3、糠虾形幼体
• 糠虾幼体特点:也分3期,体形似糠虾,胸 部附肢形成,腹部附肢具雏形
谢谢!
• [产地、产季] •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海域。一般从南到北,3~5月 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 产量较多。
• [生态习性] • 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也是我国最大的一 种蟹类。善于游泳,也会掘泥沙,常潜伏海底或 河口附近,性凶猛好斗,繁殖力强,生长快。3月 末蟹群游向浅水区产卵,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 从第一幼蟹期到成熟期,一般需3年。
• 特点:外形似水蚤,因此 而得名。有4根刚毛
2、溞状幼体Ⅱ
• 特点:与溞Ⅰ期相比, 体形增大,刚毛由4根 变成6根
3、溞状幼体Ⅲ
• 特点:形态进一步增大,刚毛从6根变成8 根
4、大眼幼虫
• 特点:一对复眼着生在长长的眼柄末端,露出在眼窝外
5、幼蟹
• 特点:体呈椭圆形,5对胸足已具备成蟹时 的形态
• 3、
眼点期
• 特点:透明区占1/2胚体时, 出现橘红色眼点。随后, 眼点颜色逐渐加深,呈褐 色
4、心跳期
• 特点:心跳由慢到快, 黑色素聚集于附肢原 基。
5、幼体孵出
• 当心跳加快至每分钟 200次左右的时候,幼 体就要孵出了。
二、三疣梭子蟹的幼体发育
过程为:溞状幼体 幼蟹
大眼幼虫
1、溞状幼体Ⅰ
• 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第2节,其齿 式为5-9/2-4;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约为1: 3;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剌下方即消失;头胸甲具 肝刺及鳃角剌;肝剌明显;第1触角具双鞭,内鞭 较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皆短小(约为第1 触角柄长度的1/3);第l-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 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对步足具雏形外肢;腹 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缘侧剌。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学名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属。
俗名梭子蟹。
梭子蟹(POFtHnUStrituberculatus)是大型海产食用蟹类。
1.形态特征:梭子蟹属十足目、爬行亚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
三疣梭子蟹个体硕大,最大个体可达l000克,一般也可达400克,体宽200毫米。
其头胸甲略呈梭型,前侧缘各有9个锯齿,最后一齿特别长、大,左右突出,额缘具4个小齿。
头胸甲的背面有3个明显的疣状突起,头胸甲呈茶绿色,腹面灰白色,第一对步足为特别强大的螯足,其长节后缘末部有一刺;第二对到第四对步足扁平,指节尖细,适于爬行;末对步足扁宽,指节呈片状,适于游泳;雄性腹部呈窄三角形,雌性腹部较圆大。
宁丁开头胸甲,可见到内脏中央有一个近五角形的透明微黄的心脏,前后端均有动脉与各器官相连;左右侧为鳃腔,具6对灰白色的鳃;消化管自口经过一很短的食道与胃相通,后面连接一条细直的肠道直通腹部末端肛门,胃的两侧为左右两叶肝脏,土黄色,占据了头胸甲的大部;雌蟹具卵巢1对,当成熟怀卯时卵巢几乎充满整个头胸甲,并一直延伸到侧刺内,为橙黄色,输卵管的末端有受精囊,开口于胸板愈合后的第三节;雄性在头胸部前侧缘肝脏表面有1对乳白色回转弯曲的长带状睾丸,与螺旋形输精管相连,末端即为射精管,开口于游泳足基部的雄性生殖孔。
2.分布梭子蟹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辽东半岛,南至闽南沿海均有分布,尤以黄渤海产量最高。
此外,日本、朝鲜等地也有梭子蟹的分布。
3.生活习性梭子蟹的活动范围随着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
春季("五一"节前后),到浅海产卵,尤喜在沿海各地港湾或河口附近(如渤海的辽河口、大清河口、大河口、黄河口,黄海的鸭绿江口等地),水深约为3m~5m处,初孵出幼体和小蟹在海边近岸处可发现,随着个体的长大,逐渐于较深水域摄食和活动;10月中旬以后,水温下降,梭子蟹则游向水深10m~30m处越冬。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俗称梭子蟹、飞蟹、枪蟹。
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
体大,甲壳厚。
头胸甲呈梭状,背面稍隆起,具有3个显著的疣状凸起。
前缘两侧各具9个锯齿,第9齿特别长大,向左右突出,尖锐。
额缘有4个小齿。
额部两侧各有1可转动和伸缩的带柄复眼。
胸足5对,第1对称螯足,长大而粗壮,前端钳状,长节呈梭柱形,内缘有4齿。
最后1对为游泳足,宽薄如桨,中间3对较细长而呈指状,称步足。
腹部(蟹脐)平扁,雄性呈三角形,其内具有附肢2对;雌性呈圆形,其内具有附肢4对。
雄性背面蓝绿色,雌性背面深紫色。
腹面均灰白色。
头胸甲长一般为8厘米,宽15厘米,雌大于雄。
栖息于水深10—50米的泥沙底质水域海底。
白天常隐藏于障碍物旁或潜伏于泥沙中,夜间集群活动觅食。
性活泼,常依靠末对游泳足的划动,向左右或前方游动。
喜利用3对步足,在海底左右爬行。
夜间具有明显的趋光性。
性凶猛,十分好斗,常互相钳食。
越冬场在黄海中部近岸水深30米及渤海中部水深25米左右处水域。
中春季雌性结群游向沿岸各海湾或江河口附近水域产卵,而雄性常停留在较深海区,即便到浅水也较晚。
秋末冬初开始逐渐移向深水区,埋入泥沙中越冬,越冬期间有自然死亡现象。
主要食物为双壳类、甲壳类、小型鱼类、海藻及动物尸体。
体内受精,抱卵发育孵化。
1龄可达性成熟。
生殖期4—10月,盛期为5—6月。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黄海、渤海数量较多。
常用底拖网、定刺网渔具捕捞。
肉肥嫩,味鲜美,营养丰富,可鲜食,亦可盐渍食用。
加工的蟹酱、蟹子,均为海味佳品。
可供药用,有清热散血、滋阴等功效。
经济蟹类。
如何发海参怎样发海参。
三疣梭子蟹生物学特性及繁养殖现状
总的来说,尽管三疣梭子蟹的繁养殖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 政府保护政策的出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行业将会持续发展并发挥其在海洋 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三疣梭子蟹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广泛的 应用价值。了解其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以及食性等生物学特性对于保护和利用 这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繁养殖现状的深入了解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保护和利用这种珍贵的海洋生物资源。
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三疣梭子蟹的cDNA,并对中的EST序列进行了分析。 通过抗脂多糖因子的研究,我们发现该因子在三疣梭子蟹中具有抗菌、抗病毒 作用,并参与了免疫防御、细胞凋亡和自噬等生物学过程。这些成果对于深入 了解三疣梭子蟹的基因表达谱和抗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今后的应用研究 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内容
引言
三疣梭子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蟹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为了深 入了解其生长、发育和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多糖因子研究。这些研究 对于揭示三疣梭子蟹的基 胰腺和血液等),并使用Oligo(dT)磁珠法从总RNA中纯化了mRNA。随后,我 们采用逆转录试剂盒将mRNA逆转录成cDNA,并将得到的cDNA克隆到pGEM-T载 体中。通过蓝白斑筛选殖是一种在室内进行小龙虾养殖的方式。这种养殖模式可以实现自动 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以避免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工厂化养殖中 需要注意水质管理、温度控制、饲料投喂等问题。
总之,小龙虾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了 解其生物学特性和主要养殖模式对于提高小龙虾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养殖模式时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抗脂多糖因子研究
抗脂多糖因子是一种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的天然免疫分子。为了研究其在三 疣梭子蟹我们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抗脂 多糖因子。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我们证实了所表达的抗脂多糖因子具有 免疫活性。
活鲜蟹虾.ppt
罗氏虾
罗氏虾,亦称白脚虾、马来西 亚大虾、金钱虾、万氏对虾等, 素有淡水虾王之称。原产地集 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目前世 界上养殖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 一。其壳薄体肥,肉质鲜嫩,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富有 一般淡水虾类的风味之外,成 熟的罗氏沼虾头胸甲内充满了 生殖腺,具有近似于蟹黄的特 殊鲜美之味
青蟹:136.00元/KG
兰花蟹
兰花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微量元素等,对身体有很 好的滋补作用。蟹,自古 就有“四味”之说。“大 腿肉”,肉质丝短纤细, 味同干贝;“小腿肉”, 丝长细嫩,美如银鱼; “蟹身肉”,洁白晶莹, 胜似白鱼。花蟹含有大量 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 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素, 营养丰富
海虾:40.00元/KG
河虾
河虾广泛分布于我国 江河、湖泊、水库和 池塘中的河虾,又称 青虾,是优质的淡水 虾类。它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 产食品,颇得消费者 青睐
河虾:102.00元/KG
龙虾
龙虾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 龙虾科4个属19种龙虾的通称。又 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 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 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 20厘米~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 上下,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最 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 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 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 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 的鳃室。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 是名贵海产品。中国已发现8种, 以中国龙虾产量较大。根据营养 专家黎黍匀分析,龙虾的预防疾 病指数、生命力指数均低
龙虾:32.00元/KG 澳洲大龙虾:800.00元/KG
基围虾
基围虾,体长8cm左右。体表 有许多凹陷部分,其上生有短 毛。额角平直,仅上缘具7-9 个齿。头胸甲具明显的心鳃沟 和心鳃脊,肝沟明显,具肝刺、 触角刺及眼上刺,无颊刺。前 三对步足具基节刺,第一步足 具座节刺,第五步足无外肢, 第七胸节有侧鳃,第三鄂足无 肢鳃。是重要的经济种,为人 工养殖对象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的腹部已退化为一扁平的片状物,反折紧贴于胸部之下,四周密生绒毛。腹部的形状在幼蟹阶段 狭长,略呈三角形,雌、雄无差异。在成长过程中,雌蟹的腹部渐成圆形,称圆脐;雄蟹的腹部成熟后仍为狭长 形,称尖脐。圆脐和尖脐是区别雌、雄蟹最显著的标志之一。腹部共分7节,其第一节以横行凸起为界,分成前、 后两部分,前端部分插入头胸甲之下,而后端部分则弯向腹面。打开腹部,可见腹部有一条凸起的肠管。从第一 期幼蟹开始,可见腹部侧生附肢即腹肢,腹肢的数量、形状因性别而异,雌性有4对腹肢,生于第二至第五腹节之 上,呈双肢形,即自柄部分出内、外两又,分别叫内肢和外肢。内肢上的刚毛细而长,为30-40排,这是产卵时 吸附卵粒的地方;外肢刚毛粗而短,有保护腹部卵群的功能。雄性腹肢已退化为交接器,有2对,呈单肢型,生于 第一至第二肢节上。第一对交接器已骨质化,呈管状,顶端生有粗短的刚毛,开口于向外弯曲的片状凸起上。其 基部开口分为两部分,靠腹甲的一边开口大,并盖以有毛的瓣膜。交配时,雄蟹的阴茎伸入瓣膜内输送精荚,内 侧的开口为第二交接器伸入之处。第二对交接器短小,长度为第一对交接器的1/5-1/4,是一实心棍状物,末端 为柔软的皮膜部分,上具细毛,茎部膨大,周缘密生绒毛。
三疣梭子蟹畏强光,白天多潜伏在海底,夜间则游到水层觅食。三疣梭子蟹白天潜入泥沙中,潜沙时多与底 面呈15-45°角,有时仅露出眼和触角,潜入较浅,无钻深洞的能力。夜间游动较为频繁,游动时常将身体倒垂 于水中,第五对步足紧贴水面做频频摆动,也常在水层中或贴近水底做不定向水平游动。
洄游示意图三疣梭子蟹在中国常成群洄游,具有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的习性。春、夏(4-9月)期间,常在 3-5米深的浅海,尤其是在港湾或河口附近产卵,冬季移居到10-30米深的海底泥沙里越冬。
三疣梭子蟹十分贪吃,水温在10℃以上时胃肠经常处于饱满、半饱满状态。水温在20℃以上时,三疣梭子蟹 的摄食强度更是惊人,一夜可连续捕捉数只螺类。三疣梭子蟹饱食后,把多余的营养储藏在肝脏中,刚蜕壳的 “软壳蟹”及越冬期间就需用储藏在肝脏中的营养来维持生命。当水温在10℃以下时,很少摄食,降至2-5℃时, 数月不进食也不会死亡。
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的防治
积极开展疫苗研发工作,探索针对拟阿脑 虫病的免疫预防方法和技术,提高三疣梭 子蟹的抗病能力和抵抗力。
不断拓展和研发新的防治技术手段,如生 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提高防治效果和水 平,保障三疣梭子蟹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 续发展。
构建完善的综合防治体系,包括疾病监测 、养殖管理、疫苗接种、生物防治等多个 环节,实现全方位的防治工作,有效控制 拟阿脑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广健康养殖技术
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如选用无病种苗、改善 水质和底质、合理投喂饲料等措施,以减少拟阿 脑虫病的感染和传播风险。
实施科学养殖
加强养殖管理,提高三疣梭子蟹的免疫力和抵抗 力。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态 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促进三疣梭子蟹的健康生长。
开展联合防治
增强蟹的免疫力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免疫增强剂,如维生素和矿物质 等,来提高三疣梭子蟹的免疫力,增强其抗病能力。
04
防治效果评估
防治效果评价标准
死亡情况
评估防治效果需要考虑三疣梭 子蟹的死亡情况。在良好的防 治情况下,三疣梭子蟹的死亡
率应显著降低。
健康状况
除了死亡情况,防治效果还体现在 三疣梭子蟹的健康状况上。健康的 蟹应具有活力强、反应灵敏、甲壳 光滑等特点。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如水温、水质、底质等也会影响防治效果。在适 宜的环境条件下,药物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
防治效果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养殖场采用某品牌的杀虫剂进行治疗,治疗后三疣梭子蟹的死亡率明显降低 ,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生长速度加快,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案例二
另一养殖场在使用杀虫剂后,发现三疣梭子蟹的死亡率和健康状况没有明显改 善,甚至出现恶化现象。经过调查发现,该养殖场在使用药物时没有按照说明 书正确使用,导致药物失效。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日常管理
• 1.水质管理:在7月份,要每隔2—3天换水1次;8—9月份,要每隔1—2天 换水1次,10月份,要每隔4—5天换水1次,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间隔时间应 该就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而具体变化。 • 2.投喂:三疣梭子蟹为杂食性贝类,它以新鲜的低值鱼、虾、贝、蟹等为 主要饵料。每天的投喂饵料量要根据蟹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养殖前期 一般按蟹子总体重的8%左右投喂,中期为12%,后期为5%;当秋季水温降 到10~15℃的时候,每天的投饵量应为总体重的3%,要按照早晚各投喂1 次、早上少投、傍晚多投的原则投喂,当日平均水温在10℃以下时,不 用投喂饵料。 • 3.巡池管理:要早晚各巡视塘1次,巡塘期间要仔细观察梭子蟹的摄食和 活动情况,注意池水的变化,检查池子中的残渣饵料情况,及时的调整 投喂量和换水量。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洪、防台风的准备工作。 要经常查看闸门的拦网和堤坝是否有破损和漏洞,若发现问题要尽快修复。
三疣梭子蟹的生物学特征:
• 三疣梭子蟹背面呈茶绿色,螯足及末对游泳足呈蓝色。全身分为头 胸部和腹部,头胸甲梭形,表面稍隆起,覆盖有细小颗粒。 • 额缘具有4个小齿,前侧缘具9锐齿,末齿长刺状。 • 头部附肢包括2对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胸部附肢包括3对颚足、 1对螯足和4对步足。 • 腹部位于头胸甲腹面后方,覆盖在头胸甲的腹甲中央沟表面,俗称 蟹脐,雄性尖脐,雌性团脐。 • 腹部7节,雄蟹腹部附肢均退化,只存第一和第二腹节的附肢特化的 生殖器,第一腹肢特化为雄性交接剌,第二腹肢特化为雄附肢。雌 蟹腹部附肢4对,位于第二至第五节腹面两侧,形状相同。
三疣梭子蟹
Hale Waihona Puke 录1 2简介 生物学特征
4 5
繁殖习性 种苗生产
3
生活习性
6
日常管理
三疣梭子蟹简介:
• 三疣梭子蟹,学名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属。是太平洋西 岸的一种温水性蟹类,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海 峡以北的渤海、黄海和东海,以及朝鲜、韩国、 日本等海域。自20世纪50年代起, 国内外学 者相继对三疣梭子蟹生活习性、生理生化、 胚胎发育、高产养殖等进行了研究。1981年 被列为我国海洋水产养殖对象。20世纪90年 代中期开始,三疣梭子蟹的大规模育苗和养殖 在我国逐渐推广,目前三疣梭子蟹是世界上养 殖规模最大的海洋经济蟹类。
生活习性
昼伏夜出:三疣梭子蟹有昼匿夜出的习性,多在夜间取食,并有明 显的趋光性,食性为杂食性,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摄食鱼、虾、乌贼 等。此外,也摄食动物尸体和幼嫩海藻。螯足捕获食物后送至口边, 在第二步足指尖捧托下,将食物送至第二颚足把持,由大颚切碎和 磨碎,第一和第二颚足护住小型食物 生活习性 ,以防流失。 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渤海三疣梭子蟹是一个地方性种群,越冬 后,在4月上、中旬开始生殖洄游,主要游至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浅 水区河口附近产卵;12月初开始越冬洄游,游至渤海深水区蛰伏越 冬,越冬期为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越冬场几乎遍及整个渤海中 部20-25m软泥底质的深水区。
繁殖习性
在渤海,7-8月为越年蟹交配的盛期,9-10月,为当年蟹 交配的盛期。渤海三疣梭子蟹的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7月 上旬,在4月底5月初出现一次高峰。 受精卵经20d的发育, 孵化散仔。一个产卵期内,三疣 梭子蟹可排卵1-3次,属多次排卵类型。 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经历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两个阶 段,蚤状幼体分为四期。当水温为22-25℃时,幼体发育时 间为15-18d,其中蚤状幼体阶段为10-12d,蜕皮4次,变态 为大眼幼体,5-6d后,再蜕皮1次变态为第Ⅰ期幼蟹。
种苗生产
(1) 苗种选择 从无污染,水质好,各种理化指标同养殖池接近 的水体中选择成活率较高的蟹苗,即体质健壮,活力强,不易抓 捕,躯体完整,步足齐全,无损伤。 (2) 放苗时间 选择优质蟹苗在 5 月中旬~6 月上旬放苗,同一 养殖池放同一茬苗,减少因大小不均而自残现象的发生,提高成 活率(王树海等,2006)。 (3) 放苗密度 梭子蟹放养密度可根据池水深度、气候、环境条 件、放养形式、饲养技术及计划产量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过密容易发生互相残杀,过稀则影响效益。 (4) 放苗温度 一般情况下,池水温度须达到 18 ℃以上,日温 差小于 8 ℃。放苗前要进行试水,即先用少许池水进行蟹苗试养, 确无问题后再放苗。育苗场与养殖池的水温差要保持在 5 ℃以内, 最好控制在 3 ℃以内,如温差过大,蟹苗可在育苗场提前降温, 或在放苗时向育苗袋添加适量养殖水,使温差降到 3 ℃以内,然 后放入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