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培优大一轮人民(课件 新题培优练)(含最新2019高考题)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蚌埠模拟)尼采说:“近来伟大的事件是,‘上帝死了’,对基督上帝的信仰已经变得不可信了。这个事件已经开始在欧洲上空投下它的第一抹阴影。”这一“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D.经典力学
解析:选B。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宗教,伏尔泰甚至主张消灭教会这个邪恶势力,故B 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者仍然信奉基督教,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者只是反对天主教,并非不再信奉上帝,故C项错误;经典力学主要解决力的相互关系,虽然也冲击了宗教神学,但牛顿仍然信奉上帝,经典力学的时间晚于启蒙运动,故D项错误。
2.(2019·安阳模拟)在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中,首当其冲被启蒙思想家推上理性的法庭而受到严厉批判的是宗教神学。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
A.打破宗教神学精神枷锁是启迪人智慧的前提
B.宗教神学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敌人
C.宗教神学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
D.教会与君主相互勾结共同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理性”与“宗教神学”相对立,而宗教神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阻碍,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启蒙运动时期阻碍社会发展的是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题目中并未提到理性的对立面是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宗教神学阻碍理性的原因,并未涉及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3.(2019·梅州模拟)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这说明启蒙运动()
A.宣扬理性主义反对思想禁锢
B.重视知识价值反对天主教的愚昧思想
C.其主要目的是驱逐天主教的黑暗
D.要求人们有独立的精神
解析:选A。材料中讲到了的“独立见解”就是基于理性而产生的,因此这体现了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说明了启蒙运动反对思想禁锢,故
A项正确。
4.(2019·南京模拟)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
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解析:选C。伏尔泰抨击否定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否定君主政体,故A项错误;为新教做舆论宣传的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不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故B项错误;伏尔泰借用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来反对西方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是借古讽今,促进启蒙运动的发展,故C项正确;伏尔泰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与材料的内容伏尔泰用中国的儒家思想来促进启蒙运动的发展不符,故D项错误。
5.(2019·深圳模拟)卢梭认为:“主权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作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
A.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B.代议制有其合理性
C.人民主权应该是相对的D.公共意志高于法律
解析:选A。根据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可知卢梭意在强调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故A项正确。
6.(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国王应该为他们统治的人民负责。启蒙思想家提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A.依法治国原则B.社会契约学说
C.三权分立理论D.反抗暴政观念
解析:选B。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与材料中“认为国王应该为他们统治的人民负责”相符,故B项正确。
7.(2019·陕西部分学校高三检测)18世纪中后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召集了一批知识分子编撰了一部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书》。法国当局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进行公诉,提出的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这说明()
A.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B.百科全书派学者属于唯物主义者
C.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的旧社会
D.《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之大成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拥护唯物主义”“鼓吹独立自由”“败坏风俗”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科全书派弘扬的理性主义对法国社会的旧传统和旧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C项正确。
8.(2019·济宁高三期末)“17世纪的科学革命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场革命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用本国语言即普通民众的语言写作,而不是用拉丁语写作。”他们的做法()
A.引发了西欧各国的反教会斗争
B.利于科学方法及知识的普及
C.削弱了西欧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D.确保了科学革命的持久成功
解析:选B。材料中科学家们用本国语言即普通民众语言写作,能够将科学知识传播给普通民众,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引发西欧各国的反教会斗争的是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不是17世纪的科学革命,故A项错误;经历过宗教改革后的西欧,宗教上已经普遍采用本国语言,因此采用本国语言而不用拉丁语写作,并不影响西欧民众的宗教信仰,故C 项错误;只是写作语言的变化并不能意味着科学革命就能够持久成功,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著名的《什么是启蒙》中,康德把它简要形容为可以自由地运用自己的智力。“我听到人们在所有方面都大声地喧嚣:不要争论。官员说:不要争论,执行!税务征收人说:不要争论,缴钱。牧师说:不要争论,信仰。”同他们针锋相对,康德回应说:“要勇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力。”
——《西方文明史:延续不断的遗产》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力”,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根据“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力”结合所学近代史史实可知,主要表现为欧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