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1.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端
(1)先秦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的逐步走向统一与融合
中国经历了四千年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才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四千多年前,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阶段时,活动在各地区的部落群或部落联盟,在相互联系与影响下,即共同为开拓祖国古代的文化作出了贡献。

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居住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的一些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通过战争和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逐渐融合而成为一个民族,即“诸夏”(亦称“华夏”)。

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夏朝”。

在中国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夏、商、西周时期,中国境内以及周边的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多向夏、商、周王朝称臣朝贡。

当时“中国”一词,是指王京而言。

《诗经》“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以“中国”对“京师”。

《毛传》注释说:“中国,京师也”。

中国以外的周边各族,被视为蛮、夷、戎、狄。

春秋时期,周朝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相互兼并。

黄河中下游的中原诸夏晋、郑、宋、鲁、卫等国以中国自居,秦、楚、吴、越等非源于周文化,不是尊行周礼的国家,仍被视为“夷狄”而遭到歧视。

《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亡’即无)也”。

《集解》:“诸夏,中国也”。

说明“中国”的称呼已由周室的王畿所在,扩大到所有华夏诸国。

及至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泛指中原地区。

《孟子·滕文公》:“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随着地区的开发和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愈益密切,“中国”一词已发展成为华夏诸国所在中原地区的通称。

春秋、战国时期,各族之间的交往和兼并战争,导致了民族的统一与融合。

今河北省北部诸国及令支、孤竹、山戎等少数民族,为燕国所并,燕将秦开击败东胡,把疆界推向今辽宁省及朝鲜半岛西北部;今山西境内及河北西部诸国和赤狄、白狄、长狄等为晋国所灭,其后赵国又东灭中山,北灭林胡,把疆界推向今内蒙古中部;今山东境内诸小国和莱夷等少数民族为齐国所并;关中的秦国先后灭义渠、冀戎、邽戎,南并巴蜀、汉中,把疆界推进到今甘肃的黄河及四川省的长江一带;江汉及江淮流域的小国及淮夷等少数民族,春秋时分别为楚、吴、越所统一,战国时楚国东灭越,南占洞庭、苍梧,西降槃瓠、廪君等蛮,把
疆界推进到五岭及黔东一带。

随着黄河与长江流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开始产生了“定于一”的大一统思想。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提出九州之说,正是政治上实现大一统思想的反映,全国统一的条件已趋成熟。

(2)秦灭六国是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端
秦始皇正是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的要求,东并山东六国,北逐匈奴,西服西南夷,南降百越,建立了北起大漠,南至南海,东自朝鲜半岛西北部,西达今甘肃、四川、云南的统一王朝。

这时,秦、楚已不再视为蛮夷,而“中国”一词,已代表整个秦王朝所统治的地区了。

在秦王朝所管辖下的地区,已大体上包括今中国内部十八省,并兼有辽宁省的大部。

在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里,各族人民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秦代疆域辽阔的及具有高度物质精神文明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整个古代世界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秦人”同后来的“汉人”、“唐人”一样,成为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的通称。

西方人至今仍称中国为“China”,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即由“秦”演变而来。

2.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历史进程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秦朝以后的两千年间,继续得
到发展与巩固。

其间曾经历了统一、分裂、再统一、分裂、又统一的曲折过程。

在分裂时期,曾存在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统一时期也曾存在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但这些毕竟不是主流。

更重要的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亲密团结,共同进步,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建立更高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前提。

(1)汉代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基本奠定
汉朝是继秦统一之后,促进和巩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时期。

西汉时,西域都护府的设置,使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楚河流域及帕米尔以西的广大西域地区,都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北今松花江至黑龙江下游的夫余和肃慎,漠北匈奴以及贝加尔湖地区的丁零、坚昆;西南青藏高原的羌族都臣服于汉。

东汉时,西南哀牢夷各部又前来归附,今日中国的疆界已包括在当时中原王朝及边境各族的活动地区之内。

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已建立了一个伟大的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国家,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和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紧密联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虽陷于分裂局面,中央王朝更迭频繁,但边境各族与中原王朝之间,仍保持着牢固
的政治、经济联系。

曹魏与西晋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以代替汉代的西域都护;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前凉、前秦、后凉、西凉,以及南北朝时的北魏,都继续保持对西域的统冶。

前凉设置高昌郡,并第一次将内地的政治制度推行到西域地区,进一步促进了西域和祖国内地的紧密联系。

东北地区,魏晋时期的少数族挹娄、夫余、高句丽、沃沮及南北朝时期的乌洛侯、室韦、勿吉、契丹等,都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臣属关系。

中国境内包括各民族活动地区在内的总的疆域,基本上仍同于两汉。

魏晋时期南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分别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各族的上层分子,虽曾煽动民族仇杀,给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但各族人民在杂居的过程中,逐渐相互融合,为以后隋、唐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准备了条件。

(3)隋唐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与巩固隋代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之后,至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强盛的时期。

唐时攻灭东、西突厥及薛延陀,东北契丹、库莫奚、室韦、靺鞨,北方铁勒诸部,西方西域诸国以及南方今越南北部,都先后臣服于唐。

唐于其地分置安东、安北、单于、北庭、安西、安南等都护府进行管辖,使分隶于河北、关内、陇右、岭南四道。

于是,东起库页岛,西至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及叶尼塞河、
鄂毕河上游,南及今越南北部的广阔地区,除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仍保持臣属关系外,全部置于唐朝中央政府所属的行政区划之下,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得到空前的发展与巩固。

(4)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力量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又再一次陷于纷扰割据的局面。

中原先后出现的五个王朝中,即有三个是沙陀族所建立。

赵匡胤虽完成了中国内部地区的统一,但国内仍存在几个与北宋并存的政权:北方有契丹贵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西域有回鹘人建立的西州回鹘与黑汗国,西南有白族人建立的大理以及吐蕃诸部。

后来女真人建立金灭辽后,辽皇族耶律大石亡走西域,占有回鹘地建立西辽,北方又有了蒙古汗国的兴起。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在与汉族王朝对峙中,有战争,也有政治、经济上的和平交往,他们无不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力,以求自强。

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

如何消除共同进步的障碍,结束各民族之间的分裂局面,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5)元明时期的再统一是顺应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
新兴的蒙古族的统治者,承当了这一历史发展所赋予它的
重任,使中国多民族的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

元朝的统一比隋唐时期又再向前推进了一步,西藏地区也从此正式列入中原王朝的行政区划,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了。

明初继承和维护了元代开拓的统一局面,但大漠南北始终在鞑靼、瓦剌贵族的统治之下,西域则先后为帖木儿、别失八里、吐鲁番等封建主的统治之下。

明朝后期,后金又崛起东北,边境各族又进入分裂割据状态。

腐朽的明王朝已不能满足人民重新统一的愿望,这个任务便落到新兴的满族统治者努尔哈赤身上。

3.清代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最后形成
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既出现过大一统的全国性王朝,也出现过地方割据的分裂政权。

两者交替反复,贯串着整个历史时期。

但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下,统一始终成为历史的主流;而分裂之后,往往会出现更高度的统一。

其间经历了秦、汉、隋、唐、元、明各朝的大统一之后,中国境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了,这就要求有更高度的集中与统一,以更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清朝前期,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把中原与边疆联结到一起,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并使全国各民族和地区完全置于统一的、中央集权领导之下的强大的封建国家。

清代的疆域范围,并未超出汉、唐以来传统的内地和边疆。

康熙诗云“卜世周垂历,开基汉启疆”,表明清朝疆域是汉朝以来传统疆域的继承和发展。

但汉、唐以来的疆域,只是确定历史上中国疆域的重要标志。

到了清朝前期,中国的历史疆域始最后确定下来。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现代民族是社会发展的资产阶级时代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而民族的要素是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逐渐形成的。

中华民族作为现代民族走上历史舞台,正是在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的传统的基础上,与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相联系的。

现代民族和现代主权国家,确立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神圣不可侵犯的国际关系准则。

近百年来随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许多原先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都在他们原有的历史疆域内恢复了独立。

根据以上这些原则和国际惯例,中国的历史疆域,理所当然也就是1840年以前外国殖民者入侵以前的清朝疆域。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愤怒地抨击和揭露沙皇俄国对中国领土的掠夺。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曾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一直把中华民族和中国疆域看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深切地关注着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基础
中国开端于秦代而最后形成于清代的版图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民族在经济、政治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在文化传统上的共同民族心理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1.经济上的密切联系,是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前提
在整个历史时期,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各个民族,由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各地区开发先后和程度的不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

在汉族聚居的中原地区,比较先进的农业经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则长期存在比较落后的单一游牧经济。

但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不论是在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领导之下,或是在分裂割据的局面之下,各族之间一直通过以下主要方式,在经济上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建立起在生产和生活上互相依存的关系。

(1)“互市”与“贡赐”
中国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境各族统治者之间的“纳
贡”“颁赐”,以及官方和民间的“互市”贸易等形式的经济联系,从未间断。

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常通过贡赐、互市等经济上的联系,作为对边境少数民族“绥抚”、“羁縻”的手段,一旦这种联系被中断,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便难以维持与巩固。

如秦、汉
之际,南越一直依靠关市贸易以取得中原地区的铁制农具和耕畜。

吕后当政时严边防之禁,下令:“毋予蛮、夷、外粤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

迫使南越王赵佗,叛汉自立,直至文帝取消边防之禁后,南越始恢复与汉朝的隶属关系。

边境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为获得中原地区的粮食、布帛、茶叶、铁器等生活必需品,也常以保持对中原王朝的隶属关系,作为维持这种经济联系的手段。

如西夏德明在位时,与北宋修好,于景德三年(1006年)在陕西保安军等处设置互市榷场,民间贸易频繁,“商贩如织”。

后元昊对北宋用兵,榷场互市中断。

西夏人民得不到必需的茶和布,厌恶战争,元昊不得不于庆历四年(1044年)与宋和议,重开沿边榷场市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

又如明嘉靖年间,蒙古鞑靼部领袖俺达汗看到武力掠夺远不若与明朝通好贸易更为有利,于是经过他主动不懈的努力,终于在隆庆四年(1570年)同明朝建立了和好关系,实现了蒙、汉两族人民长期的共同愿望。

明政府册封其为顺义王,沿边开设马市。

时万全市集上“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俺达汗在古丰州地方修建呼和浩特城,明政府赐名“归化城”,成为蒙古地区与内地进行茶马互市的贸易中心。

从此蒙古归化城土默特部一直保持与明朝的隶属关系。

就是在分裂割据时期,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没有完全中断。

南北朝时,北魏“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

北宋在与辽接壤的霸(今河北霸县)、代(今山西代县)等州,设置榷务或榷署,开放对辽贸易。

南宋和金双方仅在沿淮交界相互对应地区设置的榷场,即有盱眙军场(今江苏盱眙)与泗州场(盱眙北),安丰军花靥镇场(今安徽寿县西北)与寿州场(今安徽凤台),光州中渡市场(今河南光山北)与息州场(今河南息县)等,管理双方贸易,在官营榷场以外,民间的走私贸易也极盛行。

各民族各地区之间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是使分裂割据局面最终不能不重新走向统一的前提条件。

(2)各族之间的相互迁徙与融合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为了巩固西北边防,实行徙民“戍边”政策,如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募民十万口徙于朔方,元狩二年(前121年)徙关东贫民七十二万余口充实陇右各郡等,使汉族劳动人民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

康熙年间,在蒙古地区兴屯,有数十万山东、山西、直隶、陕西的汉人,全家移居到口外蒙古地区垦荒。

又据《西域图志》及和宁《三州辑略》的记载,乾嘉时期迁徙到新疆地区的甘肃及内地人民,亦在二十万以上。

历代汉族人民为逃避苛重的赋役等原因,流徙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也为数不少。

如明代在西南瑶族、僮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时,大批汉人迁入云贵地区,以后大都在瑶区、彝区成为瑶户、彝户。

琼州(今海南琼山)的“熟黎”中有一半是闽、广等地逃亡来的汉人。

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常掠夺汉族人户,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劳动。

如阿保机在建立辽国前后,把其“南攻燕、蓟所俘人户”,分散安置在潢水以北,从事农耕。

其中有手工业技术的汉人,则安置在临潢府城内,从事布、帛、绫、锦的生产。

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内迁,历史时期更是数见不鲜。

汉、魏之际,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陆续向内地迁徙,在辽西、幽并、关陇等地,同汉族人民犬牙交错地住在一起,逐渐向定居的农业生活过渡,到西晋时,已大多不同程度地走着封建化的道路,并大部与汉族融合。

又如元亡以后,少数蒙古贵族被迫退回蒙古草原,大多数的蒙古人仍居留在内地,从事农业生产。

明人丘濬说:“国初平定,凡蒙古、色目人散处诸州者,多已更姓易名,杂处民间”,“久之,固已相忘相化,而亦不易以别识之也”。

各族之间的迁徙与融合,进一步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和缩小了彼此的界限。

(3)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落后经济向先进经济的转化
十二世纪奴隶制的女真在覆灭北宋以后,在汉族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的强烈影响下,女真贵族感到奴隶占有制已不能再照旧维持下去,不得不向封建政权转化。

蒙古统治者在中原和江南地区高度发展的农业经济影响下,也不得不放弃落后的游牧经济和剥削方式,重视农业和实行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蒙古封建领主逐渐转化为封建地主。

元世祖曾多次颁布诸王贵族不得因田猎践踏田亩和不得改田亩为牧场的禁令。

为了“使百姓安业力农”,先后设劝农司、司农司、河渠司、都水监等以掌管农田水利。

满洲贵族初入关时下令圈地对生产的破坏,也很快在他们自己意识到其危害性后,于康熙八年(1669年)下诏禁止,十四年(1685年)又正式规定民间所垦田亩“自后永不许圈”,并作出不论满洲贵族或汉族地主,对农民均不得“增租夺佃”的规定。

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为适应汉族先进的经济而作出的转变,使中国多民族国家具备了统一的经济基础。

2.政治上的密切联系,消除了各民族及地区间的隔阂,是中国逐步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的基本保证
在政治上,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不论是处在全国统一的政权之下,或是处在分裂割据的时期,各民族之间一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1)全国处于统一的中央集权时期
历代统一王朝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一般采取所谓“守在四方,羁縻不绝”的政策。

委任少数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在政治上给予很大程度的自治权。

中央则保持设官置守、屯田驻军、册封授印、调动军队、纳贡质子等权力。

这是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管理体制,一种在国家主权统一领导之下的特殊隶属关系。

历史上几个统一王朝比较开明的皇帝,也能尊重各民族的特点,采取比较平等的民族政策。

如唐代深得各民族共同爱戴,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也申明:“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

以满族入主中原的康熙帝一直强调“满汉一体”,在北京开设博学鸿儒科,罗致全国“名士”,共建基业。

雍正也鼓吹“华夷无别”,尝谓“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同是中国人,不能因籍贯(民族)之不同,而“妄判中外”
(2)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时期
大一统时期受中原王朝有效管辖的地区和民族,在分裂时期所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的地方割据政权。

这不仅因为他们的主要领地是统一时期中国的领土,而且因为他们一般都与中原较强大的政权在政治上保持着一定的隶属关
系。

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在中原或边境地区建立的政权,都不自外于中国。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赵的匈奴人刘渊,初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另一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夏”时,“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以继承夏朝法统的中国皇帝自居。

羯人石勒建立的后赵,特别倚重以张宾为代表汉族士大夫,延聘冀州“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

鲜卑人慕容皝建立的前燕,氐人苻坚建立的前秦,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鲜卑人秃发乌孤建立的南凉等,都重视和汉族上层分子的合作,充分利用汉族地主的统治经验。

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拓跋魏政权,以中国正朔自居,斥南朝为岛夷,南朝则称北朝为索虏。

隋唐统一以后,南北朝都成了中国。

宋、辽、金对峙时期,辽、金自称北朝,称宋为南朝。

宋真宗致契丹书,也“自称南朝,以契丹为北朝”,较南北朝时的相互排斥,已提高了一步。

辽朝从耶律阿保机至耶律德光,将“中国帝王名数”尽袭用之,以示自己是中国之君。

辽的典章制度亦“大略采用唐制”,以“道”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州、县设刺史、县令,也有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等名号。

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其先祖被唐朝赐姓李,宋时改姓赵,也以中国正统自居,自称“西朝”,称宋为“东朝”或
“南朝”。

元昊立国时,也仿效唐、宋典章制度,于州制以外,设十二监军司。

其中央政府所设中书、枢密、宰相、御史大夫以下,多参用汉人。

十世纪上半叶,回鹘人建立于西域西部的黑汗朝,也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其汗自称是“桃花石汗”,即中国汗。

同一时期的于阗政权,其统治者李圣天“自称唐之宗属”,以“故大朝大于阗国”为国号。

后晋派遣张匡邺持节至于阗,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

以后契丹人耶律大石代替黑汗朝而建立的西辽,也沿袭中原王朝的称谓、制度和官号,并一直以恢复辽朝政权为己任。

黑汗与西辽的辖境曾超出传统的疆域范围,远及中亚阿姆河下游以至咸海,但他们统治的中心地区,还是大一统时期中央王朝的基本疆域。

黑汗朝的首都八剌沙袞(西辽改称虎思斡耳朵),即在伊塞克湖西楚河南岸唐时碎叶镇的附近。

清朝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建立“准噶尔汗国”时,也仍然承认“向在中华皇帝道法之中”,“与中华一道同轨”,不敢“自外于中华皇帝”。

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早在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因受准噶尔部的排挤,带着明朝政府授给该部首领的印玺,远徙到额济勒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游收。

后沙俄占领该地区后,土尔扈特部不堪沙俄的残暴掠夺与迫害,终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突破沙俄的阻挠和追袭,回到了祖国怀抱,乾隆特赐给该部首领以“忠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