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大量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
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 )
A.神化统治阶级B.服务小农经济
C.服务于祭祀活动D.战胜自然灾害
2.《史记·滑稽列传》中写道:“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标记)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出现的重要发明是( )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D.制墨技术
3.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
“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
据此推知( )
A.早期的纸其原料与丝有关
B.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
C.东汉时期的纸价廉物美
D.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4.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
《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
B.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
C.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
D.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
5.“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象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
”这段描述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 )
A.缺乏理论的概括B.发展具有偶然性
C.形成了完整体系D.只注重生产经验
6.中国数学家钱宝琮说:“《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所有具体问题得到解答已尽‘算术’的能事,不讨论抽象的数学理论无害为‘算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
”这一言论表明古代中国数学( )
A.注重实用性B.涉及领域狭窄
C.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服务于农业
7.“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下列有关农书《齐民要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B.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是北魏贾思勰所著
D.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8.电视剧《大国医》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播出后,获得观众好评,这是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
被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 )
A.《本草纲目》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D.《九章算术》
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
本,则极为神速。
”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10.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B.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
C.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11.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罗列了当时著作有14 994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载书有64 582卷,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4.3倍。
与这一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 )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D.活字印刷
1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
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
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
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
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
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
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
1.答案:B 结合所学知识及题干材料中的“知季节、告农时”可知,当时的人们根据天气、季节的变化来安排农业生产,所以B项符合题意。
2.答案: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材料反映的是竹木简牍阅读的费时费事,造纸术的发明改变了这一情况,A项正确;《史记》成书于西汉,B、C两项分别出现于隋唐时期、北宋时期,时间与题干不符,可以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
3.答案:A “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说明纸在制作过程中有丝的成分,故A项正确。
中国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是改进造纸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纸张的价格和品质,故C项错误;材料中介绍的是纸张制作,没有提及使用情况,故D项错误。
4.答案:B 据题干材料可知西汉初期、中期和后期都有考古发现纸的记载,这说明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故选B项。
《后汉书》中记载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内容,且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不能说明其不可信,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纸的用途,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纸的外传,故D项错误。
5.答案:A 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的科技主要是从实践中发明的,主要是经验总结,缺乏理论的概括,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发明有些是经过长期观察得出的,不是都具有偶然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发明是零散的,并未形成完整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发明有些是天文成就,并非只注重生产经验,故D项错误。
6.答案:A 根题干材料“《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所有具体问题得到解答已尽‘算术’的能事,不讨论抽象的数学理论无害为‘算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可知,古代中国数学注重实用性,故选A项。
7.答案:B 《齐民要术》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牧业生产经验,B项错误。
8.答案:B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故选B项。
9.答案:C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当时是泥活字。
故选C项。
10.答案:C 从材料中“知识普及”“书籍的开端”等信息,可知造纸术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造纸术的西传促进欧洲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以廉价纸张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11.答案:A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所载书目与《汉书·艺文志》相较,
书籍卷数增加4.3倍,可知这是由于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故A项正确;雕版印刷术出现于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活字印刷是毕昇(宋代)发明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2.答案:(1)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制造与改进;丰富的天象观测记录;不断完善的历法;中央政府支持、组织,设置专门机构。
(2)将天象变化与现实政治相联系,天人感应思想;注重实用性,理论探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