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华东师大语言学培养方案

华东师大语言学培养方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硕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培养能掌握并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身心健康、具有本学科比较全面系统的知识、又对其中某一领域有精深研究的专门人才,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初步掌握第二门外国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部分优秀生可以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硕士研究生培养能掌握并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身心健康、具有本学科比较全面的知识、又对其中某一领域有较深入研究的专门人才,掌握一门外国语,初步运用第二门外国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⒈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鼓励、支持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方式,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

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博士生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

课程由导师指定范围,学生自学为主,也可采取讲授、讲座、课堂讲座等方式。

要严格进行考核,建立必要的筛选制度,确保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要注意因材施教,鼓励和发挥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合专业需要,有计划地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或跨校选课,也可与兄弟院校、科研单位共同协作培养研究生。

要严格进行考核,建立必要的筛选制度,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⒉学习期限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期限不超过6年。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期限不超过5年。

应用语言学博士培养方案

应用语言学博士培养方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50102 授予文学博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该专业现有教研人员6人,其中教授2人(均为博导),副教授2人;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拥有一流的图书资料等科研设施。

二、培养目标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熟知本专业的历史与现状,形成良好的治学习惯和学风,能够运用有效的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提出富于创见的研究成果,成为本专业的高级研究人才。

三、研究方向简介1.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8年。

2.研究生一般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于每年十月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3.研究生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在延长学习年限期间,不享受普通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①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为15-18学分;②学位公共课5个学分,其中外语3学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2学分;③学位专业课、指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8-11学分;④实践环节为2学分。

⑤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博士研究生,须在培养计划中增加补修本专业硕士主干课程3门,并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六、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内容是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参加次数8次以上,其中2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2千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另外本人至少主讲2次学术报告,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

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导师和导师组进行考核,确定合格或不合格。

表收齐后以院系为单位于学位论文答辩前上交到研究生处,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该门课程成绩由研究生处负责录入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更多资料请访问.(.....)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代码:050102)一、培养目旳本学科培养旳博士研究生应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旳基本原理,树立对旳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拥护党旳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秀,具有强烈旳爱国主义精神、高度旳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旳精神;奠定良好旳科学道德,养成严谨、求实旳科学作风,具有献身祖国科学事业和现代化建设旳崇高抱负和精神追求。

本学科培养旳博士研究生应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面旳高档专门人才,具有坚实广阔旳语言学基本理论和系统进一步旳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相应旳科研技能和措施;可以立足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旳研究前沿,独立分析和解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问题;在本学科领域中独立地做出有发明性旳成果。

纯熟地运用一门外国语,具有用第二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旳初步能力。

毕业后能从事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有关旳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

本学科培养旳博士研究生须有健康旳身体、良好旳心理素质,具有完善旳人格。

二、研究方向1、应用语言学旳历史及理论2、计算语言学3、广播电视语体研究4、对外汉语教学5、语言教学三、培养年限与学分全日制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旳培养年限为3-4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旳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8年),分为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三大环节。

博士生在其导师(组)旳指引下,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旳规定,具体制定其本人旳《博士生个人培养筹划》,博士生原则上必须在第一种年内完毕《博士生个人培养筹划》规定旳课程学习规定。

博士生进入具体科学研究工作前,须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必须在本学科范畴内公开举办。

博士生学分规定与学分分派:四、培养方式为保证培养质量,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有关博士生指引教师工作旳暂行规定》,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制定和调节博士生个人学习筹划。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1. 简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优秀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备深厚的语言学、文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外语表达能力。

•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承担高水平的研究任务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2.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培养具备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和承担高水平教学任务的能力;•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多语种研究的能力;•培养具备较高外语表达能力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

3. 培养内容•综合课程学习:包括语言学、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等;•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人研究兴趣和方向进行选择;•学术研究和课题论文:学生需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研究和课题论文;•学术交流与实践: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国际会议等。

4. 培养模式•导师制:每位研究生配备一位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研究小组:学生可以根据研究兴趣和方向加入特定的研究小组;•学术讨论班:定期组织学术报告和讨论班,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互助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学术讨论和互相帮助,提高学术水平。

5. 招生要求•本科学历:外国语言文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外语能力:具备流利的英语沟通和阅读能力;•学术成绩:本科阶段GPA排名在前50%以内;•学术研究经验:具备一定的科研经验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6. 学制和学位•学制:全日制博士生学制为3年;•学位授予:博士研究生学期满并完成相关要求,经学校评审合格,授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

以上是关于“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的相关资料,请学生们参考。

如有疑问,请及时与学院联系。

北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一、培养目标 (2)(一)学术目标 (3)(二)专业技能目标 (3)(三)综合素质目标 (4)二、研究方向 (5)(一)语言学理论研究 (6)(二)应用语言学研究 (7)(三)跨文化交际研究 (9)(四)计算语言学研究 (10)三、课程设置 (11)(一)公共基础课程 (12)1. 政治理论课 (12)3. 心理健康课 (14)(二)专业必修课程 (15)1. 语言学原理 (16)2. 应用语言学 (17)3. 跨文化交际 (18)4. 计算语言学 (19)(三)专业选修课程 (20)1. 语言政策与规划 (22)2. 语料库与语言分析 (23)3. 社会语言学 (25)4. 语言教育 (26)(四)实践教学 (27)1. 学术论文写作 (28)2. 项目研究 (29)四、培养措施 (31)(一)师资队伍建设 (32)(二)教学资源建设 (33)(三)学术交流与合作 (34)(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35)五、附则 (37)(一)本培养方案的适用范围 (37)(二)本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解释权 (38)(三)其他事项 (38)一、培养目标本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操作,具备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

创新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针对语言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独到见解和解决方案。

国际视野:了解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与国际同行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旳博士生,应当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遵法,品德良好,在本学科及有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广阔旳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旳专业知识和技能,纯熟掌握1-2门外语,能独立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具有健康旳身体,乐意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旳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方言研究及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

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规定。

四、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规定。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与措施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执行。

七、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执行。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规定博士硕士答辩前在管理学科学位分委会确定旳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刊登一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他规定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执行。

十、参照文献1.布龙菲尔德:《语言论》2.菲尔迪南.德.索绪尔:《一般语言学教程》3.许嘉璐:《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4.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综论》5.Guy Cook and Barbara Seidlhofer: 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6.陈原:《社会语言学》祝畹瑾:《社会语言学译文集》7.徐大明等:《现代社会语言学》8.邢福义:《文化语言学》9.施其生:《方言论稿》10.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11.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12.李如龙:《方言应用研究文集》1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4.周小兵:《第二语言教学论》15.盛炎:《语言教学原理》16.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17.赵金铭:《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18.Rod Ellis :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R.A.赫德森(丁信善等译):《社会语言学》20.翁富良、王野翊:《计算语言学导论》学术刊物:《中国语文》《方言》《现代语言学》《语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1.专业背景和目标: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是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和深入了解外国文化的人才。

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外国文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外语教学、翻译、文化交流等工作。

2.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外语基础知识、外国语言文字、基础语言学等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外语基础和语言学理论。

(2)专业课程:包括外语教学方法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外国文学、国际交流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外语教学、翻译和文化交流能力。

(3)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和毕业论文等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3.培养模式和要求:(1)学术导师制:每位学生有一位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学术辅导和研究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术研究。

(2)论文写作: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篇研究论文,体现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为毕业论文提供基础。

(3)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参加外语教学实习、翻译实践等实践活动,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4.学习评估和毕业要求:(1)学习评估:采用考试和论文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评估,充分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2)毕业要求:学生需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并取得合格成绩,通过学位论文评审,完成实践环节要求。

5.培养方案的特色和创新点:(1)设置专门的实践课程,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引入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课程,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设置学术导师制度,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研究引导。

以上是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此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外语基础和深入了解外国文化的研究生,使其能够在外语教学、翻译、文化交流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硕、博士研究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愿意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2.博士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有创新,在深度、广度上达到学校的规定;硕士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学术新动态,能够胜任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工作和专业课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在语言、内容、形式上达到相应的要求。

3.熟练掌握一门工作外语,具有在较高层次上应用该语言的能力,并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英、法、德、日、俄),可以阅读一般的文章及所学专业相关的文献。

4.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语言,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具备从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

二、研究方向1)语言学;2)翻译学;3)双语辞典学;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经复试合格者。

2.博土研究生:本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经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口试)合格者。

四、学习期限硕士研究生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其中第一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第三学期中期考核,通过后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博士研究生学习时间三年,其中课程学习阶段至少三学期,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时间。

五、课程设置(一)硕士阶段: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A、B、C、D四大类。

A类为全校公共学位课程;B类为外国语学院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程;C类为二级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位课程;D类为本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

学生总学分数不得低于32学分。

本专业D类方向选修课总学分不得低于12学分。

本专业硕士生主要课程如下: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第二外语必选,其他三门任选一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1学分)第二外语(4学分)B类:(外国语文通论必修,其它三门任选一门)外国语文通论(2学分)翻译通论(2学分)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综述(2学分)外国语言学(2学分)C类:语言学导论(2学分)西方文化思想(2学分)论文写作与研讨(3学分)D类:语言学方向指定选修:英语语用学(2学分)应用语言学(2学分)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2学分)翻译研究方向指定选修:翻译研究导论(2学分)语言翻译与信息技术(2学分)当代翻译理论研究(2学分)双语词典方向指定选修:双语词典学导论(2学分)英语与英语词典(2学分)英语词汇学(2学分)注:双语词典方向硕士生须从语言学方向或翻译方向指定选修课中选修两门课程。

北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

北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

北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北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是一项高级学位,专门研究语言学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这个博士学位在北大外国语学院设立,旨在培养高水平的语言学研究人才。

首先,北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研究是博士学位的核心要求,博士生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语言学领域,并深入研究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研读、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和分析,完成一篇原创性的研究论文。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掌握系统的研究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次,北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

学生需要参加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向专业学术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此外,学生还需要撰写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重要的语言学期刊上。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培养自己的学术写作和演讲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学术交流。

此外,北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学生需要担任助教或讲师,参与本科生或硕士生的教学工作。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熟悉教学流程,掌握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

最后,北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需要在学业之余,参与学院的学术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服务等各种活动。

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总的来说,北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研究能力、卓越的学术交流能力和优秀的教学能力的高级语言学人才。

完成这个博士项目需要学生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也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他们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连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连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连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近年来大连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该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是为了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技能、良好文献素养、突出的学术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级外语专家。

培养计划的实施和可以实现研究生的素质提高,确保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连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培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graduate program of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n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The graduate students in this major are cultivated to possess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expertise with high occupational skills, good literature upbringing, prominent academic ability and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and reform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can achieve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the graduates and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Key words: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raduate Training,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一、前言今天,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正成为国际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501,授文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一)语言类1.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语言调查、分析、描写、比较及应用研究的能力,能运用计算机处理语言信息。

2.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语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

3.能独立从事语言文字研究,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关教学研究及新闻出版等部门的专门技术工作。

(二)文学类系统地掌握文学理论知识,能独立进行文学暨相关专业精深研究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一)语言类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A. 应用语言学;B. 语法理论;C. 比较语言学)2.汉语言文字学(A. 文字学;B. 汉语语法学;C. 历史语言学;D. 国学/唐宋文学)(二)文学类1.文艺学(A. 文学阐释学;B. 艺术与文化传播)2.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3.中国现当代文学(A.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研究;B. 中国现代文学价值研究;C. 中国现代文学与都市审美;D. 中国现代文学文本类型与叙事研究;E. 中国现代诗歌研究;F.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学批评;G.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A. 欧美文学研究;B.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C. 比较诗学研究)三、学习年限本学科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注: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1.研究背景和目标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的学科,而应用语言学则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上。

作为一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我对探索语言的奥秘和对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感兴趣。

因此,我的博士研究计划将聚焦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的某一方面,旨在深入研究该领域的重要问题,并为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解决方案。

2.研究内容和方法根据我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探索和学术经验,我计划将我的博士研究聚焦于语言变体和社会语言学的交叉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语言变异和语言变体的形成与演变机制、社会因素对语言变体的影响、以及语言变体对社会交互和认同建构的影响等。

通过对大量实证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将运用统计学、社会网络分析和语言地理学等研究方法,以深入理解语言变体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问题。

3.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我的博士研究,我期望能够推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术发展,并为语言相关的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具体的预期研究成果包括:3.1对语言变体和社会语言学的深入理解:通过研究语言变体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问题,我将为语言学领域的理论建设做出一定贡献,并对语言的演变和变异机制有更清晰的认识。

3.2解决语言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我的研究将为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解决方案,例如语言规范化和语言规划等。

这些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改善语言教育、言语障碍治疗、语言政策制定等领域的实践工作。

3.3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通过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并与国内外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开展合作,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

4.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我的博士研究计划将包括以下阶段和任务:4.1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的构建:我将在博士研究的初期进行广泛的文献综述,了解目前国内外语言变体和社会语言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同时,我将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确定研究问题、假设和方法。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精编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精编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精编版】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代码:050102)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应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秀,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奠定良好的科学道德,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具有献身祖国科学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

本学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应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坚实宽广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相应的科研技能和方法;能够立足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前沿,独立分析和解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问题;在本学科领域中独立地做出有创造性的成果。

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具备用第二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毕业后能从事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相关的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

本学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须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完善的人格。

二、研究方向1、应用语言学的历史及理论2、计算语言学3、广播电视语体研究4、对外汉语教学5、语言教学三、培养年限与学分全日制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的培养年限为3-4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8年),分为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三大环节。

博士生在其导师(组)的指导下,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具体制订其本人的《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原则上必须在第一个学年内完成《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要求。

博士生进入具体科学研究工作前,须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必须在本学科范围内公开举行。

博士生学分要求与学分分配:四、培养方式为保证培养质量,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关于博士生指导教师工作的暂行规定》,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博士生个人学习计划。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的结构、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

应用语言学则是将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语言教学、翻译、语音识别等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培养方案中,学生需要学习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例如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例如语言教学、翻译、语音识别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加实践课程等方式来掌握相关知识。

在培养方案中,学生还需要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语言教学实践课程,通过教授外语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翻译实践课程,通过翻译文本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这些实践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培养方案中,学生还需要进行研究课程的学习。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语言学研究课程,通过研究语言学理论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应用语言学研究课程,通过研究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问题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这些研究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深
入了解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这方面的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学生需要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学及应语言学 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语言学及应语言学 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社会语言学研究方向)王远新一、专业简介本学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

1981年获得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更名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五大语系的80余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

主要以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事实为依据开展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应用问题研究。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语言资源,紧密结合少数民族语言的应用实际,开展多方位的研究。

目前,本学科积累了比较全面的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材料,并已有大量的专题语言应用问题的个案调查数据,今后将利用现代化工具和多种手段,注重进行语言材料的理论探讨和概括。

此乃本学科的特色之一。

与同类学科相比,本学科点建设时间较早,从事教学和科研人员较多,并具有集体攻关的良好合作传统及团队精神,已集体完成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西南地区双语类型转换研究、阿尔泰语言学导论、语言与物质文化史等重大集体攻关项目。

群体优势是本学科的另一特色。

本学科点从事教学与研究语种最多,教学研究人员中少数民族成份占多数,他们基本都熟练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并了解和熟悉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具备进行语言学理论、语言比较、语言与社会历史文化等综合研究的良好条件。

这是本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的优势所在,也是本学科的又一特色。

此外,本学科具有强有力的相关学科支撑。

本学科所在一级学科内相关的二级学科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博士点(1981年、1984年、2001年该点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1986年硕士点),本学科所在一级学科以外的相关学科有:民族学博士点(1984年,2000年授权国家一级学科)、中国民族史博士点(专门史,1986年)、人类学博士点(1998年)、宗教学博士点(2000年)和社会学硕士点(2000年,),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点(1981年)、民俗学硕士点(2000年,)、新闻学硕士点(200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文化语言学研究方向)
张公瑾
一、专业简介
本学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

1981年获得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更名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五大语系的80余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

主要以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事实为依据开展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应用问题研究。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语言资源,紧密结合少数民族语言的应用实际,开展多方位的研究。

目前,本学科积累了比较全面的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材料,并已有大量的专题语言应用问题的个案调查数据,今后将利用现代化工具和多种手段,注重进行语言材料的理论探讨和概括。

此乃本学科的特色之一。

与同类学科相比,本学科点建设时间较早,从事教学和科研人员较多,并具有集体攻关的良好合作传统及团队精神,已集体完成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西南地区双语类型转换研究、阿尔泰语言学导论、语言与物质文化史等重大集体攻关项目。

群体优势是本学科的另一特色。

本学科点从事教学与研究语种最多,教学研究人员中少数民族成份占多数,他们基本都熟练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并了解和熟悉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具备进行语言学理论、语言比较、语言与社会历史文化等综合研究的良好条件。

这是本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的优势所在,也是本学科的又一特色。

此外,本学科具有强有力的相关学科支撑。

本学科所在一级学科内相关的二级学科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博士点(1981年、1984年、2001年该点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1986年硕士点),本学科所在一级学科以外的相关学科有:民族
学博士点(1984年,2000年授权国家一级学科)、中国民族史博士点(专门史,1986年)、人类学博士点(1998年)、宗教学博士点(2000年)和社会学硕士点(2000年,),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点(1981年)、民俗学硕士点(2000年,)、新闻学硕士点(2000年)。

上述诸条件为本学科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本学科主要设有五个研究方向:语言比较、人类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理论与阿尔泰语言研究。

随着专业发展的需要将开设历史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文)信息处理、双语学研究等研究方向。

文化语言学方向研究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分布类型和发展规律,注意现阶段语言文化的时代特点和变化趋向,及其与社会现代化接轨中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实际问题,从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化事实出发,充实、开拓、革新语言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二、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业务目标:具有系统坚实的语言学和文化学理论基础,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把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具备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胜任高层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就业目标:在国家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也能适应教育文化部门的行政工作。

三、授予学位:文学博士
四、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
五、学制与学分
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总学分不少于23学分,其中:
公共必修课9学分、学位核心课程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
教书育人,在政治思想、专业训练、治学态度、研究方法诸方面提出要求并加以具体指导。

授课中讲解和讨论相结合,课堂教授约占2/3,讨论约占1/3,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探讨的能力。

安排好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认真指导学位论文写作。

七、论文撰写
第一、二学年末分别提交1篇学年论文;在读期间,应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2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不少于10万字。

八、课程设置
九、必读书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