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2建筑物结构形式

第二章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是测定建筑物本身的倾斜量,以了解建筑物施工阶段不同时期基础桩的稳定程度。为设计和施工部门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施工、杜绝隐患的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高层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作为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规范》中规定在建筑物外部进行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测站点距建筑物主体应在1.5-2倍建筑物高的范围内,但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倾斜观测时其施工场地一般受限严重,传统的经纬仪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已很难顺利实施,而使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倾斜监测的方法也存在监测点位难以确定等问题,难以保证测量精度。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基于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对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鉴于高层建筑物主体直接倾斜变形难以测量的问题,我们采用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程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简明的治理办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完成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工作,同时最

大程度的解决建筑场地狭小无法完成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倾斜测量的

问题。

2.1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2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

在建筑物外侧35m左右,且在建筑物外立面延长线上布设监测基准点,按照矩形的建筑物来布点的话,应布设4个稳定的基准点。观测点采用与全站仪配套的反射片,布设在建筑物外立面上,并顶底对应布设。

2.3选用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采用2“的免棱镜全站仪。

2.4观测方法

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水平角观测2测回,竖直角2测回,测距2测回,每测回4个读数。

基于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是在被测建筑物所在工业场地上建立独立坐标系, 使用全站仪反射片在建筑物待测面上布设监测点,通过高精度全站仪直接观测建筑物上倾斜监测点三维坐标,获取建筑物主体或各层间监测点的x方向和y方向的偏移量。继而计算建筑物整体倾斜和位移。

图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计算方法示意图

1. 测出建筑的高度h(如反射片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和底部,即以反射片的垂

直距离作为建筑物高度)。

2. 测出顶底反射片水平夹角a。

3. 测出基准点到建筑物的水平距离s

4. 则建筑物主体倾斜量d=s*tan(a)

5. 主体倾斜率l=d/h

6. 主体倾斜度v=arctan(d/h)

7. 下一次测量同样计算出倾斜率,按照测量的时间和两次倾斜率的差别计算

出倾斜速率。

2.5监测点清单

2.6监控量测主要仪器表清单

第三章监测频率

3.1监测频率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一般每1个月监测1次,可根据监测点的变形情况适当地加大或减少监测频率,重点监测变形较大的监测点,如遇到监测值达到预警值时监测加密。

第四章控制标准与险情预报

4.1确定预警值

沉降及倾斜作为施工安全判别标准。

4.2险情预报

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代表结构出现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为了明确结构是否安全,分析造成不安全趋势的原因,拟定保证工程安全的施工措施,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进行分析,预测结构下一个施工阶段的变形与内力变化情况,判断结构是否安全,对改变施工工艺与流程后的结构响应进行反馈。第一我们及时准确的提供测量成果,并提供分析说明;第二我们将提供测量、勘察、岩土、结构方面的

专家,为建筑物主体的安全提供咨询。

第五章监测工作组织机构与质量保证措施

5.1组织机构

针对本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成立监测组,监测组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及监测现场负责人和施测人员组成,监测项目经理由具有相应资质并有类似工程经验的注册岩土工程师承担,监测主管及人员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具有较高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专职监测工程师担任。

5.2组织人员

表7-1项目管理人员组成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 . . . 香河龙苑至尊住宅小区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 监测方案 2013年 10 月 25日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香河龙苑至尊住宅小区整体项目位于香河安平经济开发区,位于香河县平安大街南侧、建安路东侧、中兴后街北侧,用地面积56574.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4897.04平方米,与国家AAAA级景区天下第一城隔路相对。 1.2建筑周边环境

二、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是测定建筑物本身的倾斜量,以了解建筑物施工阶段不同时期基础桩的稳定程度。为设计和施工部门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施工、杜绝隐患的目的。 鉴于高层建筑物主体直接倾斜变形难以测量的问题,我们采用全站仪反射技术的高程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简明的治理办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完成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工作,同时最大程度的解决建筑场地狭小无法完成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倾斜测量的问题。 2.1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2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 在建筑物外侧35m左右,且在建筑物外立面延长线上布设监测基准点,按照矩形的建筑物来布点的话,应布设4个稳定的基准点。 2.3选用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采用1“TOPCON721/LP全站仪。 2.4观测方法 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水平角观测2测回,竖直角2测回,测距2测回,每测回4个读数。 通过高精度全站仪直接观测建筑物上倾斜监测点三维坐标,获取建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永平花园北区B标段工程 沉 降 观 测 方 案 施工单位;昆山市盛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永平花园北区B标项目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 四、各控制点的放样 (5) 五、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5) 六、沉降观测 (6) 七、位移观测 (8) 八、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11) 九、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1) 一、编制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8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永平花园北区B标段7-9#楼、地下车库、1#门卫、物管社区用房工 程 工程地点:昆山市周市镇城北路与白塔路交叉口西南侧 建设单位:昆山蔚洲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苏州越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昆山市鼎森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昆山市盛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昆山华一岩土勘察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建筑面积: 结构类型/层次:2/-1+18+1框架、剪力 7#楼:㎡8#楼:㎡9#楼:㎡ 物管社区用房楼:㎡车下车库:㎡。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监测项目: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建筑物主体倾斜、水平位移、 裂缝观测,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以及支撑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 2、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 3、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 投测点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4、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5、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

一、实验目的: 1、锻炼综合运用测量仪器及测量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2、掌握用经纬仪进行对建筑物垂直度的观测。 3、培养个人对仪器的操作。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一架,钢板尺一把,钢卷尺一卷,花杆两根,粉笔若干。 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测量示意图: (二)步骤: 1、选测站 (1)、选择建工楼作为观测对象,如图示。 (2)、在建工楼两个相互垂直柱面的延长线上分别选取一个测站为:A和B。方法:在建工楼的一面,一同学用钢卷尺紧贴柱面,另一同学拉着钢卷尺沿着垂直面往前走,直走到与墙角的距离大致是建工楼高度的倍的地方停下,用粉笔做下标记,作为测站A,记该墙面为墙面1。然后再转向另一

垂直面,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测站B,记该墙面为墙面2。 (3)、把现场清理干净,以便距离丈量。 2、墙面1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A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另一同学拿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的 同学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A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笔 做下第二个记A2,然后再丈量出A到A1点,A1和A2点,A2和O点的距 离。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计 算AO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2)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让0刻度对准柱边缘,然后观测者读出十字丝到墙边缘的距离,记于表格中,并且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做好记录。。 3、墙面2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B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另一同学拿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的同学 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B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笔做下 第二个记B2,然后再丈量出B到B1点,B1和B2点,B2和O点的距离。 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计算BO 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3)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 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让0刻度对准柱边缘,然后观测者读出十字丝到墙边缘的距离,记于表格中,并且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做好记录。 四、实验测量原始数据表:

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基坑变形监测点布设及报告2

2、监测点的布设 2.0.1基坑顶部竖向位移 监测点布设在基坑边坡顶部的,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 监测点布设在在围护墙上的,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冠梁上。 2.0.2基坑顶部水平位移 监测点的布设同2.1 基坑顶部竖向位移,宜为共用点。 2.0.3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宜布置在基坑边坡、围护墙周边的中心处及代表性的部位,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个监测孔。 2.0.4 地下水位 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相邻建(构)筑物、重要的地下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如有止水帷幕,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2m处。 2.0.5 锚(杆)索拉力 锚(杆)索的拉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跨中部位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宜布置监测点。每层锚杆的拉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3根。每层监测点在竖向上的位置宜保持一致。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应设置在锚头附近位置。 2.0.6支护桩桩身内力

支护桩桩身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数量和横向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处监测点。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较大处,监测点间距宜为3~5m。 2.0.7支撑内力 支撑内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杆件上; 2、每道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各道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宜在竖向保持一致; 3、钢支撑的监测截面根据测试仪器宜布置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或支撑的端头。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布置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 4、每个监测点截面内传感器的设置数量及布置应满足不同传感器测试要求。 2.0.8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土质条件变化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 2、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2个测点。在竖向布置上,测点间距宜为2~5m,测点下部宜密; 3、当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1个测点,且布置在各层土的中部; 4、土压力盒应紧贴围护墙布置,宜预设在围护墙的迎土面一侧。 2.0.9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孔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并形成监测剖面。同一监测孔的测点宜沿竖向布置在各层土内,数量与深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在厚度较大的土层中应适当加密。 2.0.10立柱竖向位移 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施工栈桥下、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5.1 一般规定 5.1.1 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 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 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5.1.4 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9.1节的规定。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周期或阶段性成果。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 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 建筑物沉降观测 5.5.1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5.5.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 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 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 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 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 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置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 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5.5.3 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形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本规程附录D规定执行。当应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志的型式及其埋设,应根据采用的静力水准仪的型号、结构、读数方式以及现场条件确定。标志的规格尺寸设计,应符合仪器安置的要求。 5.5.4 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按本规程第3.0.4条的规定确定。未包括在水准线路上的观测点,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修增加详细监测步骤)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2建筑物结构形式 第二章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是测定建筑物本身的倾斜量,以了解建筑物施工阶段不同时期基础桩的稳定程度。为设计和施工部门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施工、杜绝隐患的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高层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作为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规范》中规定在建筑物外部进行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测站点距建筑物主体应在1.5-2倍建筑物高的范围内,但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倾斜观测时其施工场地一般受限严重,传统的经纬仪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已很难顺利实施,而使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倾斜监测的方法也存在监测点位难以确定等问题,难以保证测量精度。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基于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对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鉴于高层建筑物主体直接倾斜变形难以测量的问题,我们采用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程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简明的治理办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完成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工作,同时最

大程度的解决建筑场地狭小无法完成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倾斜测量的 问题。 2.1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2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 在建筑物外侧35m左右,且在建筑物外立面延长线上布设监测基准点,按照矩形的建筑物来布点的话,应布设4个稳定的基准点。观测点采用与全站仪配套的反射片,布设在建筑物外立面上,并顶底对应布设。 2.3选用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采用2“的免棱镜全站仪。 2.4观测方法 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水平角观测2测回,竖直角2测回,测距2测回,每测回4个读数。 基于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是在被测建筑物所在工业场地上建立独立坐标系, 使用全站仪反射片在建筑物待测面上布设监测点,通过高精度全站仪直接观测建筑物上倾斜监测点三维坐标,获取建筑物主体或各层间监测点的x方向和y方向的偏移量。继而计算建筑物整体倾斜和位移。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方案(1)

香河龙苑至尊住宅小区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 监测方案 有限公司 2013年 10 月 25日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香河龙苑至尊住宅小区整体项目位于香河安平经济开发区,位于香河县平安大街南侧、建安路东侧、中兴后街北侧,用地面积56574.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4897.04平方米,与国家AAAA级景区天下第一城隔路相对。 1.2建筑周边环境

二、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是测定建筑物本身的倾斜量,以了解建筑物施工阶段不同时期基础桩的稳定程度。为设计和施工部门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施工、杜绝隐患的目的。 鉴于高层建筑物主体直接倾斜变形难以测量的问题,我们采用全站仪反射技术的高程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简明的治理办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完成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工作,同时最大程度的解决建筑场地狭小无法完成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倾斜测量的问题。 2.1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2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 在建筑物外侧35m左右,且在建筑物外立面延长线上布设监测基准点,按照矩形的建筑物来布点的话,应布设4个稳定的基准点。 2.3选用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采用1“TOPCON721/LP全站仪。 2.4观测方法 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水平角观测2测回,竖直角2测回,测距2测回,每测回4个读数。 通过高精度全站仪直接观测建筑物上倾斜监测点三维坐标,获取建

建筑物主体倾监测技术方案

建筑物主体倾斜现场试验 监测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2建筑物结构形式 第二章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是测定建筑物本身的倾斜量,以了解建筑物施工阶段不同时期基础桩的稳定程度。为设计和施工部门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施工、杜绝隐患的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高层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作为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规范》中规定在建筑物外部进行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测站点距建筑物主体应在1.5-2倍建筑物高的范围内,但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倾斜观测时其施工场地一般受限严重,传统的经纬仪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已很难顺利实施,而使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倾斜监测的方法也存在

监测点位难以确定等问题,难以保证测量精度。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基于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对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鉴于高层建筑物主体直接倾斜变形难以测量的问题,我们采用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程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简明的治理办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完成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工作,同时最大程度的解决建筑场地狭小无法完成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倾斜测量的 问题。 2.1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2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 在建筑物外侧35m左右,且在建筑物外立面延长线上布设监测基准点,按照矩形的建筑物来布点的话,应布设4个稳定的基准点。观测点采用与全站仪配套的反射片,布设在建筑物外立面上,并顶底对应布设。 2.3选用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采用2“的免棱镜全站仪。 2.4观测方法 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水平角观测2测回,竖直角2测回,测距2测回,每测回4个读数。 基于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是在被测建筑物所在工业场地上建立独立坐标系, 使用全站仪反射片在建筑物待测面上布设监测点,通过高精度全站仪直接观测建筑物上倾斜监测点三维坐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 一、实验目的: 1、锻炼综合运用测量仪器及测量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2、掌握用经纬仪进行对建筑物垂直度的观测。 3、培养个人对仪器的操作。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一架,钢板尺一把,钢卷尺一卷,花杆两根,粉笔若干。 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测量示意图: (二)步骤: 1、选测站 (1)、选择建工楼作为观测对象,如图示。 (2)、在建工楼两个相互垂直柱面的延长线上分别选取一个测站为:A和B。 方法:在建工楼的一面,一同学用钢卷尺紧贴柱面,另一同学拉着钢卷尺

沿着垂直面往前走,直走到与墙角的距离大致是建工楼高度的倍的地方停下,用粉笔做下标记,作为测站A,记该墙面为墙面1。然后再转向另一垂直面,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测站B,记该墙面为墙面2。 (3)、把现场清理干净,以便距离丈量。 2、墙面1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A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另一同学拿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 的同学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A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 笔做下第二个记A2,然后再丈量出A到A1点,A1和A2点,A2和O点的 距离。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 计算AO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2)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让0刻度对准柱边缘,然后观测者读出十字丝到墙边缘的距离,记于表格中,并且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做好记录。。 3、墙面2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B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另一同学拿 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的同 学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B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笔做 下第二个记B2,然后再丈量出B到B1点,B1和B2点,B2和O点的距离。 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计算BO 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3)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 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

对城市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分析

对城市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对城市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基本原则、方法、数据处理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变形监测;原则;方法;数据处理 0引言 城市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特别是兴建的大量高层建(构)筑物,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变形,但当这种变形超出了一定的限度时,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建筑物的施工与运营期间,对其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筑物变形的主要原因 (1)地质资料不准确。有的地质资料是参考相邻场地地质情况得出的数据,有的钻探钻孔间距过大,有的钻探深度不够,有的场地地层变化复杂。 (2)基础设计形式不统一,采用多种基础形式混合;建筑物体形复杂,荷载差异大;基础落在不同土质上等。 (3)基础施工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验槽(坑)时没有进行土体原位试验,仅凭经验判断,使建筑物未落在设计持力层上;或基槽(坑)原土被扰动、超挖以及施工时淤泥、松土未清理或者基底清理未达施工规范要求。 2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主要作用及内容 2.1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主要作用 引起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且勘察、设计及施工存在客观偏差,检测建筑物结构安全与否,变形监测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依据。变形监测主要是监视建筑物施工的质量及其使用与运营期间的安全,监测建筑物场地和建筑物的稳定性,分析和处理有关工程质量事故,验证有关建筑地基、结构设计的理论和设计参数的准确和可靠性,研究建筑物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趋势。 2.2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内容根据建筑物的要求而不同,一般按设计要求及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来确定,将建筑变形分为沉降与位移两类。对于一般的建筑物,主要是建筑物沉降监测与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建筑物沉降监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应测定建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或各层间上层相对于下层的水平位移与高差,分别计算整体或分层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及倾斜速度。

(整理)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 四、各控制点的放样 (5) 五、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5) 六、沉降观测 (6) 七、位移观测 (8) 八、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11) 九、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2) 十、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3) 十一、测量管理制度 (13)

一、编制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8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工程 工程地点:xxxxxx 建设单位:xxxxx 设计单位:xxxxx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约30000㎡,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5748.81㎡。包括:1座(11层)、4座(11层)、6座(11层)住宅楼;9座(5层)商业及住宅楼;地下车库(1层)。工程内容包括:基础、主体施工、室内装修、排水工程(排水工程至(含)化粪池止)和防雷工程等设计图纸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1、建筑设计简介 1座:建筑面积9233㎡,框剪结构11层,由两个对称的单元通过一条变形缝连在一起。入户大堂为±0.000m,电房、垃圾房为-1.700 m,二层标高为4.500m。二至十层层高为3m,复式一层层高为3.3m,复式二层层高为3m。天面标高37.8m,最高点41m。 4座:建筑面积为5024.66㎡,框剪结构11层,首层为架空层、入户大堂。首层标高-0.050m,层高3.5m,二至十层层高3m,复式一层层高为3.0m,复式二层层高为3.3m。天面标高36.8m,最高点40.5m。

建筑物倾斜观测

建筑物倾斜观测 用测量仪器来测定建筑物的基础和主体结构倾斜变化的工作,称为倾斜观测。 1.一般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 2.圆形建(构)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 3.建筑物基础倾斜观测 1.一般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 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再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计算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即 倾斜测量主要是测定建筑物主体的偏移值ΔD 。偏移值ΔD 的测定一般采用经纬仪投影法。 H D i ?= =αtan

用尺子,量出在X 、Y 墙面的偏移值ΔA 、ΔB ,然后用矢量相加的方法,计算出该建筑物的总偏移值ΔD ,即: 根据总偏移值ΔD 和建筑物的高度H 即可计算出其倾斜度i 。 2、圆形建(构)筑物主体的的倾斜观测 2 2B A D ?+?=?

对圆形建(构)筑物的倾斜观测,是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定其顶部中心对底部中心的偏移值。 (1)在烟囱底部横放一根标尺,在标尺中垂线方向上,安置经纬仪, (2)烟囱顶部中心O对底部中心O′在y方向上的偏移值Δy为: (3)x方向上,顶部中心O的偏移值Δx为:

(4)用矢量相加的方法,计算出顶部中心O 对底部中心O ′的总偏移值ΔD ,即 根据总偏移值ΔD 和圆形建(构)筑物的高度H 即可计算出其倾斜度 i 。 另外,亦可采用激光铅垂仪或悬吊锤球的方法,直接测定建(构)筑物的倾斜量。 3.建筑物基础倾斜观测 建筑物的基础倾斜观测一般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定期测出基础两端点的沉降量差值Δh ,在根据两点间的距离L ,即可计算出 基础的倾斜度: 2 2y x D ?+?= ?

高层建筑物沉降及倾斜观测

高层建筑物沉降及倾斜观测 摘要:阐述高层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的观测技术及方法关键词:高层建筑物;沉降;倾斜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测定建筑物本身的沉降量及沉降差,以了解建筑物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的沉降情况和基础桩的稳定程度。为设计和施工部门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施工、杜绝隐患的目的。 沉降观测工作分为五个部分:作业依据,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精密水准测量和资料整理与提交。如果观测期间发现沉降异常,则要对建筑物进行水平位移和楼体倾斜的监测,计算基础的相对弯曲及楼体的相对倾斜值。 1 作业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 基准点埋设 基准点是检验和直接测定观测点的依据,要求其点位在整个观测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且离开被测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为了便于校核、验证基准点的稳定性,基准点布设不少于3个。其埋设方法采用钻探成孔法,用钻机钻至新鲜基岩面(中风化或微风化),孔径为110mm,把25mm的钢筋插入孔底,清孔、锤实,用导管浇灌1∶1水泥砂浆。钢筋头露出所浇注水泥面2~3cm,顶部焊接

钢制标芯并涂防锈油漆作为观测立尺点,然后设置保护箱盖(见图一)。当基准点离所测建筑距离较远致使变形作业不方便时,宜设置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可选择浅埋式。 3 沉降观测点埋设 观测点是固定在拟测建筑物上的测量标志,埋设位置应保证施工期间和建筑物竣工后一段时期内能顺利进行观测,并能正确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一般情况埋设在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延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观测点采用Ф16mm的圆钢制作,长约15cm,一端加工成光滑圆头。柱位拆模后采用冲击钻钻孔置入法埋设在首层指定承力柱上高出地坪面20~30cm处(见图二)。 4 精密水准测量 4.1 仪器 使用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水准标尺进行观测。观测人员由具专业职称的工程师施测,为保证观测精度,在观测过程中遵循五定的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4.2 技术要求及精度分析

建筑物变形监测内容

建筑物变形监测内容 监测项目 1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观测 打桩和采用井点降低水位等,均会使邻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裂缝和位移等变形。为此,应在打桩、井点降水影响范围以外设 基准点,对距基坑一定范围的建(构)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并进行沉降观测。并针对其变形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施工使用的塔吊,吨位和臂长均较大。随着施工的进展,塔吊可能会因塔基下沉、倾斜而发生事故。因此,要根据情况及时对塔基四角进行沉降观测,检查塔基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 3地基回弹观测 一般基坑越深,挖土后基坑底面的原土向上回弹的越多,建筑物施工后其下沉也越大。为了测定地基的回弹值,基坑开挖前,在拟建高层建筑的纵、横主轴线上,用钻机打直径100mm勺钻孔至基础底面以下300? 500mn处,在钻孔套管内压设特制的测量标志,测定其标高。当套管提出后,测量标志即留在原处。待基坑挖至底面时,测出其标高,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基础前,再测一次标高,从而得到各点的地基回弹值。地基回弹值是研究地基土体结构和高层建筑物地基下沉的重要资 料。 4地基分层和邻近地面的沉降观测

这项观测是了解地基下不同深度、不同土层受力的变形情况与受压层 的深度,以及了解建筑物沉降对邻近地面由近及远的不同影响。这项观测的目的和方法基本与地基回弹观测相同。 5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这是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当浇筑基础垫层时,就在垫层上设计指定的位置埋设好临时观测点。一般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直至竣工。工程竣工后的第一年内要测四次,第二年测二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下沉稳定为止。一般砂土地基测二年,粘性土地基测五年,软土地基测十年。 监测内容 位移观测 1护坡桩的位移观测 无论是钢板护坡桩还是混凝土护坡桩,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受侧压力 的 影响,桩身均会向基坑方向产生位移。为监测其位移情况,一般要在护坡桩基坑一侧500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线,用经纬仪视准线法,定期进行观测,以确保护坡桩的安全。 2日照对高层建筑物上部位移变形的观测 这项观测对施工中如何正确控制高层建(构)筑物的竖向偏差具有重 要作用。观测随建(构)筑物施工高度的增加,一般每30m左右实测一次。实测时应选在日照有明显变化的晴天天气进行,从清晨起每一小时观测一次,至次日清晨,以测得其位移变化数值与方向,并记录向阳面与背阳面的温度。竖向位置以使用天顶法为宜。

建筑物沉降观测有关规定

行业标准简介 ——建筑物沉降观测有关规定 (编者注:建筑工程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是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测量和位移测量。规程全文有七章,包括高程控制、平面控制、沉降观测、位移观测、数据处理等。 目前,本市区开展工程质量大检查,监理工程检查中发现:有的监理现场对测量监理仍是薄弱环节,缺少现行测量技术标准,监理方缺少必要的测量仪器,复测工作不到位等。为此,特将《规程》的第5.1节“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全文转载,供同行学习参阅和引起重视。) 5.1 建筑物沉降观测 5.1.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5.1.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

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5.1.3 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用于宾馆等高级建筑物)等型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本规程附录C第C.0.1条规定执行。 5.1.4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按本规程第3.2.2条的有关规定确定。未包括在水准线路上的观测点,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求施测。 5.1.5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可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建筑物沉降观测有关规定

建筑物沉降观测有关规定 (编者注:建筑工程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是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测量和位移测量。规程全文有七章,包括高程控制、平面控制、沉降观测、位移观测、数据处理等。 目前,监理工程检查中发现:有的监理现场对测量监理仍是薄弱环节,缺少现行测量技术标准,监理方缺少必要的测量仪器,复测工作不到位等。为此,特将《规程》的第5.1节“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全文转载,供同行学习参阅和引起重视。) 5.1 建筑物沉降观测 5.1.1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5.1.2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 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 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 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 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 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 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方案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 2.1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2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 在建筑物外侧35m左右,且在建筑物外立面延长线上布设监测基准点,按照矩形的建筑物来布点的话,应布设4个稳定的基准点。观测点采用与全站仪配套的反射片,布设在建筑物外立面上,并顶底对应布设。 2.3选用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采用2“的免棱镜全站仪。 2.4观测方法 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水平角观测2测回,竖直角2测回,测距2测回,每测回4个读数。 基于全站仪反射片技术的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是在被测建筑物所在工业场地上建立独立坐标系, 使用全站仪反射片在建筑物待测面上布设监测点,通过高精度全站仪直接观测建筑物上倾斜监测点三维坐标,获取建筑物主体或各层间监测点的x方向和y方向的偏移量。继而计算建筑物整移。 1. 测出建筑的高度h(如反射片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和底部,即以反 射片的垂直距离作为建筑物高度)。 2. 测出顶底反射片水平夹角a。 3. 测出基准点到建筑物的水平距离s 4. 则建筑物主体倾斜量d=s*tan(a) 5. 主体倾斜率l=d/h 6. 主体倾斜度v=arctan(d/h) 7. 下一次测量同样计算出倾斜率,按照测量的时间和两次倾斜率的 差别计算出倾斜速率。

2.5监测点清单 3.1监测频率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一般每天监测2次,可根据监测点的变形情况适当地加大或减少监测频率,重点监测变形较大的监测点,如遇到监测值达到预警值时监测加密。 4、控制标准与险情预报 4.1确定预警值 沉降及倾斜作为施工安全判别标准。 4.2险情预报 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代表结构出现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为了明确结构是否安全,分析造成不安全趋势的原因,拟定保证工程安全的施工措施,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进行分析,预测结构下一个施工阶段的变形与内力变化情况,判断结构是否安全,对改变施工工艺与流程后的结构响应进行反馈。第一我们及时准确的提供测量成果,并提供分析说明;第二我们将提供测量、勘察、岩土、结构方面的

一般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一般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摘要】:文章介绍了用直接投影的方法,测量一般建筑的倾斜变形值,尽而求示出其在某周期内的变形规律。 【关键词】:变形;全站仪;直接投影法 一、前言 高大建筑物,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变形,一般的变形有:垂直位移(即沉降)、水平位移、倾斜、裂缝以及在外力作用下的钟摆和扭转等。而就其变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即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风力等因素。二是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及其结构、形式等作用。我这里主要结合我们曾经做过的宁夏宾馆的倾斜观测。谈谈用直接投影法对建筑物进行倾斜观测的方法。 二、倾斜观测应从建筑物建成就开始,以后应定期观测 积累资料并与沉降观测的结果一起进行研究,好全面分析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1. 建筑物的倾斜程度一般用i值来表示:如图1 2. 从(1-1)式可知,要确定倾斜率的值,只要测定其上下部的相对水平位移值a和楼高H即可。而H值一般是已知的,若为未知,可通过直接丈量或三角测量的方法容易求得,关键是矢量a的测定。 3.首先要在建筑物的周边布设一定数量的控制点,包括平面点和水准点。平面点布设在建筑物四周,水准点离建筑物远一点。 三、直接投影法 在建筑物的上下每各墙角都设标志,然后用全站仪把建筑物的上下墙角都投影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用图解的方法求出建筑物的偏移矢量a,此法就叫:直接投影法。 1. 观测前,先将全站仪全面的检校,确保各轴间关系正常,特别是竖直轴一定要垂直。然后将仪器设置在离建筑物高(H)1.5倍的地方。为了减少仪器纵轴不垂直的误差,需要严格对中、整平,同时用盘左、盘右两个度盘分别进行投影,取中点,并量取上下标志投影点,在视线方向上的偏移矢量a1。同时为了减小观测误差,应该进行多次观测,取平均数做纪录结果。一般应观测3到4次。

4#建筑物大角倾斜度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龙湾新区道路网永中安置点拆迁安置房4#楼观测时间:2013年11 月23 日编号4-F/4-2 4-B/4-1 4-32/4-F 4-33/4-B 高度(mm) 38850 38850 38850 38850 倾斜方向西北西南北东南东 倾斜值 7 10 8 4 11 9 7 6 (mm) 倾斜度‰0.18 0.25 0.2 0.1 0.28 0.23 0.18 0.15 采用J6经纬仪,5m卷尺 观测人:复核人: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工程名称:龙湾新区道路网永中安置点拆迁安置房5#楼观测时间:2013年11月23 日编号5-G/5-1 5-17/5-E 5-C/5-1 5-A/5-16 高度(mm) 38050 38050 38050 38050 倾斜方向西北北西东南南东 倾斜值 6 4 8 5 3 9 7 3 (mm) 倾斜度‰0.15 0.10 0.21 0.13 0.07 0.2 0.18 0.07 采用J6经纬仪,5m卷尺

工程名称:龙湾新区道路网永中安置点拆迁安置房6#楼观测时间:2013年11 月23 日编号6-F/6-1 6-1/6-8 6-14/6-F 6-14/6-B 高度(mm) 38050 38050 38050 38050 倾斜方向西北西南北东南东 倾斜值 5 3 6 5 7 5 3 5 (mm) 倾斜度‰0.13 0.07 0.15 0.13 0.18 0.13 0.07 0.13 采用J6经纬仪,5m卷尺 观测人:复核人: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工程名称:龙湾新区道路网永中安置点拆迁安置房7#楼观测时间:2013年11 月23 日编号7-H/7-1 7-H/7-28 7-A/7-28 7-1/7-A 高度(mm) 38850 38850 38850 38850 倾斜方向北西北西南东南东 倾斜值 7 4 11 13 12 15 7 6 (mm) 倾斜度‰0.18 0.1 0.28 0.33 0.31 0.39 0.18 0.15 采用J6经纬仪,5m卷尺 观测人:复核人: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