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讲解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陀山

山门设计暗藏玄机

大明山景区的门楼距中心景区约六公里,一条S型的小溪逶迤而至。门楼跨溪而建,古朴典雅,恰好组成一个硕大的太极图型,门楼的正对面,两山夹一峰,呈元宝状,有“座地太极,面向元宝”之意,一座“宾至桥”,把大巴引进停车场,一座“如归桥”把客人迎入门楼,让人宾至如归,倍感亲切,人情天理融为一体。

万米隧洞谁开凿

在大明山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中,唯万米隧洞乃人工所为,1958年,解甲归田的第一批新中国矿工进驻大明山,开发国家建设急需的钨矿石。钨是制作灯丝的照明材料,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和大明山的“明”字不谋而合。现在虽已人去洞空,却留下了中国山体建筑的一大奇观。

大明山隧洞曲折幽深,穿越六座山体,纵横一万余米,其中劈开整座山体的一线天景观,最具惊慑力,天光如剑,劈面而来,人称“地狱天光”的有之,“劈山求明”的有之,“人定胜天”的有之,总之,它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宏伟杰作。

大明山目前利用隧洞作为特殊游道的有两个洞府,即“通明洞”和“迎晖府”,均和明字结缘,为大明山的明文化又增添很多谐趣。大明山的许多洞府,至今仍保留开矿时的原始风貌,让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从傍逸斜出的洞口看景,大明山更显得扑朔迷离,气象万千。

风景数一数

大明山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瀑布之秀、峰林之美、草甸之广、洞穴之奇、峡谷之幽、植被之茂、林海之密于一体,可以说是“山水浙江”的精典再现。一位旅游专家游览了大明山以后,感慨万千,突发灵感,用数字构勒出大明山奇异风光的特点,即“一湖山庄、十里峡谷、百米悬瀑、千亩草甸、万米隧洞、群峰啸天、林海无边……”可谓步步推进,层层再现,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一湖山庄:依山傍湖,环境优美,地处海拔830米的向阳坡面上,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式样中西合壁,庄重典雅。夏季清凉而不潮湿,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度假胜地,有诗赞曰:依山傍湖,头枕晓风残月;呼朋引友,梦回天上人间。

十里峡谷:大明山龙门峡,是一条颇为奇特的峡谷,峡中有水,碧潭相连,瀑布成串;峡边有峰,峰林如画,势逼黄山;峡里通洞,洞深万米,一线接天;峡顶有田,广袤千亩,风光无限。有诗赞曰:大明神秀,万千奇景一峡中;山川壮美,四时风光皆不同。

百米悬瀑:大明山水体景观十分迷人,大小瀑布不知其数,著名的瀑布就有八条,其中以白蛇涧景区长达百余米的白蛇瀑、龙门峡谷一唱三叹的龙门瀑最为著称,有诗赞曰:八龙离海上大明,百瀑伴崖落云间。

千亩草甸:大明山之巅,有着广袤千亩的草甸,俗称“千亩田”,因占地千亩而得名。高山之上的一马平川,锦绣江南的草原风情,有诗赞曰:大明天下奇,奇在千亩田。

万米隧洞:1958年钨矿工人开凿而成,横穿六座山体,逶迤一万余米,现成为景区的主游道之一,里面仍保留了矿工生活的原始风貌,其中“劈山求明”的一线天景观最为壮观,有诗赞曰:大明奇景天工赐,独有此洞人胜天。

群峰啸天:大明山奇峰林立,怪石峥嵘,景色之美,造型之绝当属明妃七峰,即广袖峰、湘愁峰、玉筝峰、羞月峰、霜冷峰、剑媚峰、落雁峰,峰如其名,个性各异。因峰崖上遍布造型奇特的黄山松,让人不是黄山疑是黄山之感,有诗赞曰:峰尖耸入云霄里,远眺近赏皆相宜。

林海无边:大明山古木参天,层峦叠翠,湿润的气候,较大的相对高度造就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成片的天目杜鹃,原始枫林、南方铁杉为大明山增色不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夏腊梅更是弥足珍贵。有诗赞曰:万壑滚松涛,千峰着盛装,山色谁染成,雨墨点树梢。

从慧济寺出来,您还可以站在海拔300多米的佛顶山上远眺壮阔的海景,要是天气晴朗的话,可以看到舟山群岛中大大小小的岛屿像一朵朵莲花般点缀在中国东海之中,在这些群岛中,最著名的就是不远处的洛迦山。您看,洛迦山的形状像不像一尊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安详地躺在海面之上呢?要是仔细辨认的话,还可以分辨出她的头、颈、胸、足等等,所以它也被人们称为“睡观音”或“海上卧佛”。据说,观音当年就是在洛迦山修炼得道后,飘洋过海来到普陀山开辟了道场,所以不少前来普陀山的虔诚信徒都会乘船去洛迦山朝拜一番。

好了,佛顶山慧济寺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如果您往南步行下山前往法雨寺的话,途中可以欣赏到不少石刻,其中刻在一块巨岩之上的“海天佛国”四个大字最为有名,传说是出自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的手笔,已经成为了普陀山的一大代表性景观,有兴趣的话您不妨去拍照留念。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寺。普济寺又名“前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宋嘉定七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把这里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后来这里多次被毁,到了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扩建宝陀观音寺,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院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康熙三十八年,赐额“普济群灵”,到了雍正年间,基本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如今的普济寺,共有十殿、十二楼、七堂、七轩等共231间。普济寺前有一个高约20米的石牌坊,四柱三门,柱上横眉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有一块石牌,写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传这是皇帝下达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

石牌坊后是一个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也叫“放生池”,建于明朝。“海印”是指佛的智慧能像大海一样,印现一切之法,而“放生”,则是与佛教的“慈悲”、“不杀生”等教义融合,进而发展成为的一种普遍的佛事活动。海印池上有三座桥,走过中间的一座,您便可以来到御碑亭,它建于雍正年间,御碑的碑文上记载了普陀山的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可谓双绝。当然,要是您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到东面的“观自在菩萨”墙看看,相传观音菩萨除了有大慈大悲的心肠外,还有广大的智慧可以看清世间万物,所以有时被称作"观世音",指她能听到人民的疾苦声音,有时又被称为"观自在",是指她体察世间万物的能力。

当您来到寺前肯定会奇怪的问:“寺庙的正门关着,怎么进去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乾隆皇帝夜游普陀山竟然忘了回去,当他返回到普济寺的时候寺院大门已经关了,他要求开门却遭到了拒绝。把门的小和尚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乾隆没有办法只能从东山门进入寺内。乾隆回宫后对此极为恼怒,下了圣旨:从今以后,此门不能开。这也就延续到了现在,只有在国家元首、寺院菩萨开光或者方丈第一次进门时才能打开,平时的游客们就只能从旁边的侧门进入了。

经过供奉着弥勒佛的天王殿,我们便可来到普济寺中供奉观音菩萨的主殿——大圆通殿。殿堂面宽七间进六间,宏大巍峨,可容数千人,有“百人共进不觉宽,千人共登不觉挤”的说法,于是也被称为“活大殿”。走进大殿,可以看到正中供奉的一座毗卢观音像,高约九米,头戴毗卢天冠,天冠上有阿弥陀佛像,眉慈目善,慈祥含笑,身边还站立着善财和龙女,神态天真活泼。

在中国,观音菩萨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佛经记载,遇到危难时只要念诵其名号,菩萨就能听到,并前往拯救解脱,所以叫做“观世音”。唐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不一定知道佛教的创始人释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