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导游词
尧山中原大佛导游词介绍

尧山中原大佛导游词介绍尧山中原大佛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尧山风景区内,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战佛圣像,也是一处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址。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尧山中原大佛的导游词。
尧山中原大佛始建于北宋真宗年间,是由当时的开封府尉李邺主持修建。
该大佛主体造型为坐姿的普贤菩萨,高达88米,整个佛像由石头雕刻而成。
中原大佛的建造规模宏大,工程耗时数十年,耗资巨大,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程。
首先,我们将来到尧山中原大佛的大门前。
大门高大宏伟,门上悬挂着一幅对联:“仰视五指山,俯瞰洛阳城”。
进入大门,我们便进入了中原大佛的内部区域。
接着,我们将来到大佛底座的正面。
正面底座上刻有数百个佛教经文,庄严肃穆。
进一步向前,就可以看到巨大的佛座,佛座前有一对金刚力士护法。
佛座两侧还有金刚杵和莲花等佛教法器雕刻,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从佛座正面开始,我们将进入佛像内部。
由于尧山中原大佛采用的是坐姿造型,所以内部空间较为宽敞。
可容纳一定数量的参拜者。
在进入佛像内部之前,我们需要换上鞋套,以保护佛像的洁净。
进入内部后,我们将见到巨大的普贤菩萨坐像。
佛像左手持宝莲,右手垂于膝旁,面容慈祥、目光温和。
大佛庄严宏伟,给人一种敬畏之情。
继续向上攀登,我们将来到佛像的背后。
佛像背后刻有密宗八部天王和十二神将,他们将佛像守护得严密而不受任何侵扰。
佛像的背部还有通风口,确保佛像内部空气的流通。
从背后可以俯瞰整个尧山风景区,景色非常壮观。
在参观佛像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有关佛教的知识。
例如,普贤菩萨在佛教中是智慧与普度众生的象征,他的法力广大,可以帮助众生摆脱困境,达到智慧解脱。
此外,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弘扬,以及中原地区佛教的繁盛发展。
尧山中原大佛是一座融合了佛教文化与工艺的宏大艺术品,介绍完毕,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它的庄严与伟大,同时也能够对佛教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谢谢大家!。
白马寺的佛教禅修体验导游词

白马寺的佛教禅修体验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白马寺!我将为您带来一场精彩的佛教禅修体验之旅。
白马寺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佛教界三大名刹之一。
它建于公元68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原地区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本次行程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佛教文化,感受禅修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到白马寺门前的石刻“马超龙凤图”。
这幅巨型石刻是由北魏时期的名将马超所画,描述了龙凤舞动的场景,寓意着吉祥和繁荣。
这幅石刻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也是白马寺的重要景点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白马寺内部。
一进大门,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宏伟壮丽的石刻群,它们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
这些石刻包括佛陀的壁画以及千手观音、弥勒菩萨等佛教神像。
这些石刻被称为“东方艺术之冠”,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在白马寺内,有一处名为“藏经阁”的建筑物值得我们一提。
藏经阁是保存佛经的地方,这里的佛经数量之多让人咋舌。
据统计,这里收藏的佛经达数十万卷,是中国藏经量最多的地方之一。
虽然我们无法一一浏览,但是这足以见证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壮丽的石刻和众多的佛经外,白马寺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即禅修区。
佛教禅修是一种通过冥想和专注来达到心灵解脱的修行方式。
在白马寺的禅修区,您可以亲身体验佛教禅修的过程。
禅修区有一个专门的禅堂,这里是佛教徒冥想的场所。
在禅堂内,您可以跟随导游的引领,学习正确的禅坐姿势以及呼吸方式。
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您可以感受到禅修带来的宁静与放松。
禅修通过排除外界杂念,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提高专注力和观察力。
在禅修的过程中,您有可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以及思维的清晰和智慧的启发。
此外,为了提供更深入的禅修体验,白马寺还设有禅修课程。
通过参加禅修课程,您可以学习更多关于禅修的知识和技巧,深化自己的修行体验。
这里有专业的佛教导师为您讲解佛法,并指导您如何进行禅修。
在禅修课程中,您可以学习正念冥想、呼吸调控等技巧,提升自我,寻求心灵的宁静。
普宁寺的导游词

普宁寺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普宁寺,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普宁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
它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是外八庙之一,也是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群中最重要的一座。
咱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普宁寺的山门前。
大家抬头看,这座山门庄严肃穆,上面的匾额“普宁寺”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碑亭。
碑亭里有两块石碑,分别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着乾隆皇帝撰写的碑文,记述了普宁寺的兴建缘由和历史背景。
穿过碑亭,咱们就来到了天王殿。
天王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这四大天王手持不同的法器,象征着风调雨顺。
在天王殿的正中,还供奉着弥勒佛,他那开怀大笑的模样,是不是让您也感到心情愉悦呢?从天王殿出来,咱们接着往前走,就到了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普宁寺的主体建筑,也是寺内最重要的佛殿之一。
殿内供奉着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药师佛,右边是西方阿弥陀佛。
三世佛神态庄严,法相慈悲,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在三世佛的两侧,还有十八罗汉像,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大雄宝殿后面是大乘之阁。
这是普宁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木质佛阁之一。
大乘之阁通高 3675 米,外观气势恢宏,内部结构精巧。
阁内供奉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这尊佛像高达2228 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之一。
菩萨像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千手千眼,姿态优美,让人叹为观止。
在普宁寺,除了这些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佛像,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比如,寺内的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还有那些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无不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此外,普宁寺的建筑风格也融合了汉、藏两种文化的特色。
从整体布局到建筑细节,都展现了清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历史风貌。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青檀寺导游词

青檀寺导游词
欢迎来到青檀寺,这是一座古老而神圣的佛教寺庙,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的瘦西湖畔。
青檀寺建于北宋年间,历经多次重建和修缮,如今已经成为扬州市最具代表性的佛教文化遗产之一。
这座寺庙坐落于一片优美的山水之间,建筑风格典雅古朴,散发出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息。
进入寺内,你会看到一尊金身菩萨高高矗立在中央殿内,其周围陈列着大量珍贵的佛教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了唐代名匠崔维辰雕刻的一对石狮子,非常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青檀寺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景点,如“三教殿”、“大雄宝殿”、“钟楼”等,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杰作。
此外,青檀寺还是一个禅修胜地,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佛教信徒和禅修者来此参拜和修行,寺内气氛极为虔诚和安详。
最后,希望您在青檀寺内能够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和智慧,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谢谢光临。
1/ 1。
普乐寺的佛教建筑导游词

普乐寺的佛教建筑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普乐寺!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佛教文化底蕴的佛教建筑。
普乐寺位于美丽的乌鲁木齐市,是新疆地区最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
它不仅充满了神奇的佛教传统,还展示了中亚文化与汉文化的独特融合之美。
现在,让我们开始我们的导游之旅吧!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普乐寺的历史背景。
普乐寺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一直以来,它都是新疆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也是重要的学问和修行场所。
普乐寺曾经历过多次战争和天灾,但它始终屹立不倒,成为了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进入普乐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雄宝殿,它是整个寺院最重要的建筑物。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也是佛教徒进行礼拜和修行的场所。
大雄宝殿的屋檐上雕刻着精美的佛教故事,彰显了佛教艺术的高超技艺。
在大雄宝殿的正中央,有一尊金身佛像,据说是由佛教高僧亲手塑造而成。
参观者可以在此向佛像献上香火,祈求平安和吉祥。
除了大雄宝殿,普乐寺还有其他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
其中最著名的是释迦堂和罗汉堂。
释迦堂是普乐寺最早建立的一座佛堂,内部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
佛像造型栩栩如生,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肃穆感。
罗汉堂是普乐寺最大的建筑物之一,内部供奉着五百罗汉的佛像。
每尊佛像的表情和姿态都各具特色,生动地展示了佛教艺术的卓越之处。
此外,普乐寺还有一处不可错过的景点,那就是藏经楼。
藏经楼是普乐寺保存佛经和经书的地方,里面收藏着大量珍贵的佛典。
我们可以在藏经楼中看到精美的手工刻板印刷佛经,这是普乐寺的宝贵文化遗产。
藏经楼内部环境安静祥和,让人感到宁静与清净。
今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了普乐寺的一些主要建筑和景点,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普乐寺在中国佛教历史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佛教信仰和文化的象征。
无论您是否是佛教徒,来到普乐寺都能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宁静和超越世俗的力量。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参观普乐寺的时候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持肃静和敬意。
灵山大佛导游词多篇(无锡灵山大佛梵宫)

灵山大佛导游词多篇(无锡灵山大佛梵宫)灵山大佛导游词15篇灵山大佛导游词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妙应无穷的佛教圣地,无锡灵山胜境,亦是如此。
清晨7时,立于218级登云道台阶之下,合十双手,垂首净心,朝山礼佛,置身晨雾萦绕、香火飘渺的此刻,灵山是古铜色。
上午9时,于大雄宝殿前,请“灵山三炷香”,望着花火的跳跃,香烛的燃明,愿望被虔诚的许下,此刻的灵山是红色。
上午11时,驻足梵宫的廊厅,仰首穹顶,被浩渺无垠的宇宙苍穹奥义所深深吸引,不忍离去,此刻灵山是蔚蓝的。
中午12时,端坐梵宫圣坛,在吉祥颂演出中沉醉、倾倒。
时而细心揣摩“释迦舍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增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的奥义之所在,时而开开小差,遐想所坐之位当年兴许有星云法师也曾坐过,此刻的灵山是金色。
下午1时,当小太子佛像喷出汩汩清泉,九龙灌浴的奇观耀跃而出,接饮一杯八功德水,看白鸽在彩虹间飞过,此刻灵山是无色的。
傍晚5时,端坐于粉墙黛瓦相拥、致雅翠竹环保的灵山精舍,静心、止语,在肃穆庄严的法师的引领下进行过堂、抄经、打坐,此刻灵山是袈裟的黄色。
夜间8时,换着禅衣,饮一壶清茶,无欲的翻阅灵山精舍禅房中的佛教典籍,昏黄的烛芯与灯火时而闪烁,像在低语,此刻灵山是青灰色的。
红的房、绿的树、香水海中青色的鱼;古铜的大佛、藏红的坛城、恢弘庄严的大雄宝殿。
——胜境的色彩远不止这般,一切都源于不同的心境,印射出了七彩的灵山。
灵山大佛导游词2灵山大佛,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约30公顷,包括祥符寺和灵山大佛,灵山大佛导游词。
灵山大佛面临太湖,北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地灵形胜,风水佳绝,为难得之佛国宝地。
祥符寺祥符寺是中国佛教四大宗之一的法相宗的祖庭。
相传,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唐僧玄奘从天竺(即古印度)取经归来,看见无锡马山秦履峰之东仿佛天竺灵鹫山,因此称之为“小灵山”,并命弟-子窥基在此开法,并慈恩宗(即法相宗)第一世。
导游词少林寺的佛教仁爱精神

导游词少林寺的佛教仁爱精神欢迎大家来到少林寺!少林寺是中国佛教寺院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功夫文化圣地。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少林寺的佛教仁爱精神。
一、寺院简介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创建于公元495年,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
少林寺以弘扬佛教、传播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二、佛教仁爱精神的背景佛教注重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其中的核心思想便是仁爱。
仁爱即是对一切生命的关怀和尊重,倡导人们以慈悲为怀,关爱弱者,与世界和平相处。
三、少林寺的佛教仁爱精神1. 修身养性:在修行佛教的过程中,少林寺注重修身养性,培养内心的善念和慈悲心。
僧人们通过参禅打坐,使心境平和、内心净化,进而将慈悲之心扩展到与他人的交往中。
2. 助人为乐:在少林寺,僧人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他们通过无偿救助、志愿服务等形式,帮助有困难的人们改善生活,传播佛教的仁爱精神。
3. 武德教育:少林寺以武术闻名于世,但少林武术并非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涵养人性的修行方式。
武德教育在少林寺的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旨在培养学员的道德修养,强调品德的提升和正直的生活态度。
四、少林寺的仁爱事迹1. 传统医疗:在少林寺医馆,僧人们以佛教仁爱精神为指导,提供免费的中医诊疗服务,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健康指导和中药治疗。
这一举措在当地乡亲中广受欢迎,让更多人获得健康帮助。
2. 慈善事业:少林寺积极投身于各类慈善活动,包括资助贫困学生、建设孤儿院、扶持贫困地区的发展等。
这些善举不仅展现了少林寺的仁爱精神,也激发了更多人在社会奉献方面的参与意识。
五、结语少林寺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代表之一,通过宣扬仁爱精神,传递了人间大爱的理念。
在这座古老的寺庙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亲身体会到仁爱之道的伟大力量。
希望大家在游览少林寺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佛教仁爱精神的内涵,并将这种精神付诸于行动。
南山大佛导游词5篇

南山大佛导游词5篇南山大佛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有道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又道是“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游客朋友,您知道吗,这个成语和这付对联都是从我们南山来的。
您到此一游,就是进了福寿之地、财富之乡,祝您好运!南山古称卢山,此山虽然不能与江西的庐山相提并论,但也自古有名,史书上说卢山“山色苍秀,水光清沁,青松缀翠,秋柿萦红”。
唐朝的开国功臣尉迟敬德曾经在此修建过道观,宋朝皇帝宋神宗曾经亲笔题写山门匾额,明朝的最后一位宰相范复粹在这里一住就是20__年。
当然,古时候的卢山和今天的南山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
现在提起南山,人们就把它和福联系在一起,和寿结合在一块,南山成了福寿的象征。
南山风景区建成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级领导多次到这里视察,国际友人也纷至沓来。
好了,欲识南山真面目,随我慢慢来参观。
宗教文化园各位游客,我们南山旅游景区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文化园,包括佛教的香水庵、南山禅寺和开光不久的世界第一锡青铜铸大座佛——南山大佛,道教的南山道院和灵源观等。
第二部分是历史文化园,这是一处以朝代为序,以不同风格的建筑群和大量的文化内涵建造的大型主题公园。
大家现在参观的是第一部分——宗教文化园。
香水庵香水庵原称响水庵,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0__年)。
相传本地有个姓韩的人家,家中生活比较富裕,生了一个女儿,自幼喜好佛道,长大后毅然舍俗出家,在卢山北麓响水湾边建了一座庵庙,取名为响水庵。
相传响水庵边原有一巨大石壁,壁顶有石刻巨龙,嘴中流水,咆哮直下,声响数里。
庵庙是尼僧(即女性出家人)居住的地方。
现在就请大家去看看红尘之外的女性世界。
香水庵中轴线上有四重殿阁,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两侧相对称,建有钟鼓楼、客堂、法物流通处、百子堂、应身堂及斋堂、僧舍等。
山门山门是寺院的大门。
因为寺院大都建在山上,所以叫山门,又称三门殿。
山西佛教讲解导游词(精选3篇)

山西佛教讲解导游词(精选3篇)山西佛教讲解篇1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隋唐时代达到鼎盛,其间,大体经历了佛教经典在中国大量传播、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融合以及建立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样几个发展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都显示出由山西出家的著名高僧的历史贡献,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法显、慧远、昙鸾等几位高僧。
法显是东晋时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和旅行家。
俗姓龚,平阳武阳(今临汾市西南)人,平民出身。
他的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折,父母唯恐他不能成人,在三岁时就送他到佛寺当了沙弥(小和尚),希冀依靠“神佛”的保拓,免除夭折之难。
法显从小对佛很虔诚,20岁时受了“大戒”,信仰更加坚定,行为更加严谨,众僧称誉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高僧传·法显传》)。
法显生于南北分裂、社会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佛教在北方广泛流行。
当时,北方地区先后建立起众多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与汉民族隔阂很深,尤其是在思想信仰上,汉族信奉儒家教义,认为“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他们则主张“佛是戎神,所应兼奉”(见《晋书·佛图澄传》),把佛看作是自己民族的宗教。
因此,为了从思想上统治汉族广大民众,他们大力宣扬佛教,政治上扶植佛教发展。
如石勒建立的后赵国百姓,在印度高僧佛图澄的宣传下,“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见《晋书·佛图澄传》)。
但是,佛教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不少混乱。
主要是僧人受统治者支持享有特权,于是“真伪混淆,多生愆过”(见《晋书·佛图澄传》),出现大量不法行为,引起民众不满,严重削弱了佛教;同时,佛教自身的,尤其是戒律也很不健全,当时虽有不少西域僧人翻译的佛经在中国流传,但很不系统,且多是口授相传,辗转流行,不免讹误增损,而戒律的翻译又极为缺乏。
戒律的松弛和僧人特权的加大,更造成佛教界的混乱。
这种状况,对于正直笃信的法显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为了保卫佛教的纯洁性,以利于佛教的发展,他决心西行印度,到佛教发源地找回完整的戒律,由此建立一套维持僧众团体及僧众个人的规章制度,作为佛教团体和个人的行为准则。
导游词五台山的佛教圣地

导游词五台山的佛教圣地欢迎各位朋友来到五台山,这座位于中国山西省的佛教圣地。
作为五台山的资深导游,我将带领大家领略这片神奇而庄严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它以五座山峰而得名,分别为南台、北台、中台、东台和西台。
五台山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被誉为“华北第一山”。
第一站,我们来到五台山的南台。
南台是五台山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寺庙之一。
这里建有南宗寺,南台塔,以及众多的佛像和经幡。
南台寺的建筑庄严肃穆,供奉着众多的佛陀和菩萨。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沿着山路向上,我们即将前往北台。
在北台,我们将参观五台山最大的寺庙——佛光寺。
佛光寺是五台山的中心,也是五台山佛教格局的核心。
佛光寺分为内院和外院,建筑庞大而宏伟。
内院供奉着众多佛像和圣物,外院则是参观和礼佛的地方。
我将为大家解读佛光寺的历史沿革、佛教信仰和寺庙建筑,让大家更加了解五台山的佛教文化。
接下来,我们来到五台山的中台,这里是五台山的圣地之一。
中台集合了五台山众多的寺庙和塔庙,是五台山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们将参观观音寺、玉皇庙等著名寺庙。
观音寺是五台山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供奉着千手观音菩萨。
玉皇庙是五台山的主要宫观,也是五台山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玉皇庙内供奉着玉皇大帝,信徒们常常前来祈福。
在中台感受佛教的神圣和庄严,你一定会被五台山的力量所震撼。
接下来,我们来到五台山的东台和西台,这两座山位于五台山的东西两侧,是五台山的两个宝塔。
东台建有东宝塔,西台建有西宝塔。
这两座宝塔是五台山的重要地标,也是五台山的象征之一。
东台的东宝塔高140米,是五台山最高的建筑,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五台山的壮丽景色。
西台的西宝塔高达121.4米,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高的木结构宝塔。
欣赏着东西两台的美景,你会被五台山独特的自然风光所陶醉。
五台山不仅是佛教徒的信仰之地,也是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这里的自然风光秀丽壮观,景色变化多样。
佛教名山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带峨眉山旅游,我是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叫XX大家可以叫我小X也可以叫我X导.相信大家在没有到达的时候就已经在网上或是电脑、电视上久仰峨眉山所以才决定亲自前往峨眉山游览.下面我将和大家一起游览峨眉山希望我的讲解可以让大家在这次旅行中得到快乐,如果我的服务中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游客朋友们给我指出,现在我们将进入第一个景区清音阁.清音阁、九老洞景区,从清音阁至九岭岗,海拔775-1900米之间,是峨眉山的中山区,地处幽谷之中,两岸高山兀立,雨量充沛,植被丰茂,谷底流水潺潺,清幽凉爽,风景秀美。
洪椿坪、仙峰寺一带,可以观赏猴群,给游人无穷的乐趣。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
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
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
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浏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
峨眉山千百年来得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
绚丽的自然风光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九州,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
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括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萝峰晴云”、“圣积晚钟”。
现在又新辟了21处新景观,如珠湖拥翠、虎溪听泉、龙江云栈、龙门飞瀑、雪洞烟云等,无不引人入胜。
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
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
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
佛教寺庙简介范文

佛教寺庙简介范文怎样写一篇佛教寺庙导游词是从门开始介绍然后介绍佛的~ 高度艺术化的教学 ~表法~1 你进佛门,第一个见到的是天王殿。
天王殿的正面是佛陀;天王殿两旁是四大天王;佛陀的护法神韦驮菩萨在当中,手上拿着金刚宝杵,面对着佛陀。
2 佛说在这个大劫当中,有一千尊佛在这个世界示现。
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弥勒菩萨将来示现成佛,这第五尊,千佛最后一尊就是韦驮菩萨。
韦驮菩萨发愿护千佛之法,所以他最后成佛。
3 我们一进道场,第一个接触到的是天王殿。
这是刚刚入佛门,入佛门学什么?心量要大,要能包容、要能满面欢喜迎人。
所以,你一入佛门,头一个看到是弥勒菩萨。
4 弥勒菩萨笑嘻嘻的,这就是教给你,你要学佛,第一个就要把心量拓开,小心量没有资格学佛,心量要大;第二个是笑口常开,笑面迎人。
5 弥勒菩萨特别塑造布袋和尚的像,代表的意义就更深,大肚皮代表有容量,能包容,他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悦相”,对待任何一个人都欢欢喜喜,一切是非善恶统统能包容。
6 四大天王的表法,东方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告诉你处世待人,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智慧之剑,代表日新又新;西方、北方代表多见、多闻,博学多闻,这是天王殿,你一入佛门就给你上第一课!7 诸佛菩萨的形相、名号,是佛菩萨教学的宗旨,我们常常看、常常听,常常警觉自己、提醒自己,那就是无量的功德利益。
懂得表法,这才真正能警惕自己、提醒自己,时时刻刻觉而不迷。
8 寺院里面供养弥勒菩萨、四大天王,就是时时提醒我们自己,所以这种教学,不仅是学佛的基础,也是做人的基础,我们要把这个带到我们的家庭、带到我们的生活上。
1 佛法里所有一切设施都是教学的工具,都是表法,都是启发自性,这是很了不起的。
2 灌顶是形式,是表法;重要是法,不懂得法就白灌了。
灌是慈悲加持,顶是佛顶,把佛法里面至高无上的佛法传授给你,这叫灌顶。
3 佛用莲花来表法,把污泥比作六凡世间,上面的清水比作四圣法界。
大佛寺导游词(10篇)

大佛寺导游词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佛寺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佛寺导游词1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秋秋,今天我们来到位于新昌县城西南的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始建于公元345-350年,已有1600多年历史了。
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隐鹤洞、锯开岩、濯缨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
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观5层,寺内高大雄伟,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
这座巨大的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
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经测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
大佛寺西北约300米处还有一小刹名“千佛院”,院内有佛千尊,每尊长约7寸,宽近5寸,排列整齐,个个神采飞逸,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无穷智慧与高度的艺术水平大佛宝像坐落在石城山仙髻岩的一穴石窟之内,石窟之外有建筑宏伟的大雄宝殿。
殿外流水淙淙,殿内香雾缭绕,是大佛寺的核心区域。
大佛宝像座高2米,身高13.74米,头部高4.8米,耳长2.8米,鼻长1.48米。
整个造像比例协调,充分考虑了人们观赏的视角,被学界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
穿过隧道就来到出口处,出口外是一个硅化木石林公园,整个公园几乎是一个恐龙园,有三角龙、翼龙、霸王龙。
大佛寺就游到这里,下面向第二个目的地进发。
大佛寺导游词2新昌大佛寺位于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
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隐鹤洞、锯开岩、濯缨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
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观5层,寺内高大雄伟,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
十方普贤菩萨导游词

十方普贤菩萨导游词
十方普贤菩萨是峨眉山的标志,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
下面是为你提供的十方普贤菩萨导游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峨眉山,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十方普贤菩萨像。
十方普贤菩萨像位于峨眉山金顶,通高 48 米,代表的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
普贤菩萨端坐在大象和莲花座上,十个头像分为三层,神态各异。
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个头,第二层为三头,最高层为一头。
菩萨像全身镀金,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十方普贤菩萨像集峨眉山传统文化之大成,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它是峨眉山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国佛教艺术的杰作。
此外,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最后,希望大家在参观十方普贤菩萨像时,能够仔细欣赏它的艺术之美,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谢谢大家!。
山西崇福寺导游词范文3篇

导游词一:山西崇福寺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山西省佛教四大名刹之一的崇福寺。
崇福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崇福寺是禅宗古刹,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誉为“华北九大名寺”之一。
我们现在正站在崇福寺的大门口,崇福寺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五重塔,有四百多个小佛面,完全不同,可以让游客们感受到众多的文化艺术魅力。
崇福寺有佛教历史、建筑设计国际化比较突出的三大特点:一是大殿用木结构,色彩斑斓,逼真生动的佛像让人们赞叹不已。
二是塔的形制丰富多彩,造型奇特,具备浓烈的雕刻风格和建筑特色。
三是佛学理论和实践的精神内涵,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崇福寺的收藏品同样也非常丰富,特别是唐代九怀铜佛和唐代乾封二年石佛像,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遗产,巍然屹立,令人叹为观止。
至此,崇福寺之旅已经结束,希望各位游客们能够在这里收获到丰富的佛教文化,带着平静和幸福,继续旅程的行程。
导游词二:山西崇福寺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崇福寺,随着时间的推移,崇福寺已经有着数百年的历史。
崇福寺是寺庙的总称,指的是主要供奉佛陀或菩萨的寺院。
现在,我们就走进崇福寺,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和文化。
崇福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也就是1300多年前。
当时,崇福寺由禅宗的传播者禅师道信创建,禅师道信曾经是杜甫的好友,在崇福寺中写下了许多佳话。
崇福寺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座保留唐代五重宝塔的寺庙。
五重塔指的是由五个独立的塔体组成的塔,构造相当复杂,极具汉代建筑风格。
寺庙中还保留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如唐代九怀铜佛和唐代乾封二年石佛像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外,崇福寺还是全世界佛教造像艺术之宝库,提供了大量的艺术材料。
就在这里,我们学习到并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个宏伟而祥和的寺庙也定会留下一生难忘的印象。
导游词三:山西崇福寺大家好!欢迎参观山西省大同市南郊的崇福寺,这里是华北九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广阔的历史意义。
开明禅寺导游词

开明禅寺导游词
开明禅寺,位于江郎山脚下,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禅寺。
欢迎各位游客来到这里,感受禅寺的宁静与历史的厚重。
首先,让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前。
这座宝殿建于唐朝,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佛像庄重威严,金光闪耀。
这里是僧侣修行、信众朝拜的地方,也是我们感受佛教文化、领悟禅意的好地方。
接下来,让我们参观一下钟楼和鼓楼。
这两座建筑都有数百年历史,见证了开明禅寺的兴衰。
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大钟,鼓楼内则摆放着一面大鼓。
当僧侣敲响它们时,你会感受到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氛围。
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登上江郎山。
这座山并不高,但它的美丽和神秘却足以吸引无数游客。
山上怪石嶙峋,形态各异。
传说这些石头是神仙们修炼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山水灵气十足。
在山顶上,你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感受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处。
最后,让我们参观一下寺内的其他建筑和景点。
在禅寺的左侧,有一座古老的舍利塔,塔内供奉着佛祖舍利。
这座塔是禅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我们感受古代建筑风格和文化的好地方。
在舍利塔旁边,还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刻着“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这是开明禅寺的镇寺之宝之一。
各位游客,今天的开明禅寺之旅就要结束了。
希望你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禅意和历史的厚重。
同时也要记住,在游览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到寺内的僧侣和游客。
谢谢大家的配合和支持!。
广胜寺导游词解说导游

广胜寺导游词解说导游
欢迎大家来到广胜寺!我是今天的导游,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古老而庄严的佛教寺庙。
广胜寺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
建于唐朝,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寺庙依山而建,环境幽静,是修行、参禅的理想之地。
首先,我们来到广胜寺的大雄宝殿,这是寺庙的主殿,也是佛教徒礼拜的地方。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金身,金身高约10米,豪华而庄严。
请大家注意佛像的手势和面容,它象征着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接下来,我们来到观音殿。
观音殿供奉着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最受信仰的菩萨之一。
她被认为是慈悲和宽容之神,可以帮助众生摆脱苦难。
在观音殿,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信徒前来祈愿、烧香拜佛,他们希望能够得到观音菩萨的庇佑和保佑。
在广胜寺内还有许多其他的殿堂和建筑,如藏经阁、钟楼、鼓楼等。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更是佛教信仰的重要象征。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在寺庙参观时要尊重寺庙和信仰。
请大家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在拍照时,请勿闪光,以免影响其他参观者。
同时,禁止随地乱扔垃圾,请大家保持环境的整洁。
感谢大家的听讲,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
希望大家在广胜寺能够有一个愉快且有意义的参观体验!。
观音堂导游词解说导游

观音堂导游词解说导游
尊敬的游客们,欢迎大家来到观音堂。
我将为大家介绍观音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建
筑特点。
观音堂是一座供奉观音菩萨的寺庙,也是中国佛教寺庙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寺庙。
观音
菩萨是佛教菩萨中最受信仰的圣地,代表着慈悲与智慧。
观音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它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
多次重建和扩建,最初的寺庙建筑被毁于战争,后来由当地居民重新修建。
如今的观音堂是明代的建筑风格,它展现了古代中国寺庙建筑的精华。
观音堂是一个传统的中式园林建筑,由山门、耕田堂、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
组成。
在建筑和装饰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寺庙文化,这也是中华文化
独特的一部分。
在观音堂的墙壁上,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刻,它们展现了佛教的教义和文化。
这些壁画和雕刻不仅是艺术品,也是宗教信仰的表达和佛教传统的一部分。
观音堂每年都会举行一些重要的佛教活动和庙会,吸引了许多虔诚的信徒和游客前来
参观和参与。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僧侣的诵经和念佛,感受到宗教仪式
的庄严和宁静。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参观观音堂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和慈悲力量,并
且能够尊重和保护这座宝贵的文化遗产。
祝大家在观音堂度过一个愉快的时间!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佛教寺庙导游词佛教寺庙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寺院的大门,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所以称之为“山门”,现已成为专门名词,即使是在平原也称为山门。
又因门分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
“三门殿”为第一道殿门,过了山门就表示我们进入佛国世界了。
空门两侧这两位是二王尊,“二王尊”指伽蓝守护神密迹金刚、那罗延天。
他们是镇守山门的护法神,左尊开口,执杵,右尊合口,提棒,在我们民间俗称他们为“哼哈二将”。
钟楼位于天王殿左(东)侧,悬有洪种。
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闵公为其右胁侍。
鼓楼位于天王殿右(西)侧,置有大鼓。
有的寺院供有伽蓝神关羽,关于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王殿。
中间供奉的这位两耳垂肩,袒胸露肚,笑容满面的便是弥勒佛,弥勒是梵语的音译,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既定继承人。
弥勒现在还是菩萨,据佛经说,他还在兜率天院中(即弥勒净土)修行,按人间的时间算要在56亿7千万年以后降生印度,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并分批超度一切众生,所以称为未来世佛。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肚弥勒”的形象是根据五代梁朝时宁波奉化契此和尚的模样塑造的。
契此和尚两耳垂肩,袒胸露肚,开口常笑;但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信佛,人称布袋和尚。
相传契此和尚还是个天气预报专家,只要人们看到他脚穿湿布鞋,第二天肯定是阴雨绵绵;只要他穿木展,肯定就会大旱,每次都灵验无比。
贞明二年(916年),契此和尚在岳林寺口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然后圆寂。
这时人们才醒悟其为弥勒的化身。
于是把他的肉身于岳林寺西二里安葬,并起名为“弥勒庵“。
此后,遂按他的模样塑成”弥勒菩萨,放在天王殿正中,受人膜拜。
旁边这副便是为弥勒佛量身撰写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楹联,来描绘其皆大欢喜的形象。
相传其道场在宁波雪窦山(雪窦寺)。
大殿左右两边护法神将分别是哪几位呢?不用我说大家也看得出来他们是“四大天王”,佛经称,世界的中心为须弥山,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现代佛教界也有人认为指四个星球),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即我们所居住的世界)、西牛贺洲、北俱卢洲。
四大天王住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其任务是各护一方天下,故又称“护世四天王”。
我们近左手边的一位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碧玉琵琶(他原为印度乐神,表明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远左手边的一位是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青光宝剑(保护佛法不受侵犯);远右手边的一位是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穿甲胄,手缠龙或蛇(用索捉不信佛的人,使其皈依佛教),有的另一只手持宝球(取龙戏球之意);近右手边的一位是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众生,他原为印度财神)。
在我们民间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吉庆的说法:四天王各执一种法器,宝剑因为有剑锋,取意为风;琵琶因为有弦,不能紧也不能送,取其调;宝伞可以遮雨,取其雨;龙蛇有头,取其顺;所以它们连起来就是象征着风调雨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四大天王站立的姿势。
可能有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了他们四位的一条腿都是抬着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说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相传当年他在庙里作和尚的时候,有一天打扫天王殿,天王塑像的脚下有许多落叶,不便清扫于是他非常生气的命令四大天王把脚都抬起来让他打扫,四大天王一听只好乖乖的把脚抬了起来,毕竟朱元璋是真龙天子。
可朱元璋扫完地就走了,忘了让四大天王把脚放下,所以直到今天他们四位的脚还一直抬着呢。
弥勒佛背后这位少年武将形象的便是寺庙里的另一位护法神韦驮,又称韦驮将军。
韦驮原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将之首,也是四大天王三十二将中的首将,生而聪慧,早离尘欲,修清净梵行童真之业,所以韦驮虽体格魁梧,却面如童子.韦驮受到佛祖的亲自指派,让他管理东西南三大洲的一切护法事宜,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所以称他为“三洲感应”(在佛经上称北俱卢洲人不信佛教)。
相传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而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人不备突然窃去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最后夺回舍利。
现在他也是面朝大雄宝殿保护着整个寺庙的安全。
韦驮手里拿的法器为金刚杵,如果他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则表明该寺是允许外来僧人在此吃住的接待寺;如果把金刚杵杵在地上,则表明该寺是不接待外来僧人的非接待寺。
为什么通常将韦驮供奉在大肚弥勒像的背后呢?传说他俩原来分别是两个庙的当家和尚,弥勒笑口常开,热情好客,他的庙里香火鼎盛,韦驮恰恰相反,一天到晚板着脸,香客不敢进庙,因此他的庙冷冷清清,后来佛祖就让他俩共管庙宇,取长补短,将寺庙管理得井井有条.东西配殿大雄宝殿两侧常有东西配殿,其供奉对象随教派不同而有变化,有设“三圣殿”(供奉西方三圣)的,有设“祖师殿”(多为禅宗寺庙,供奉达摩祖师),有设“伽蓝殿”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伽蓝殿,伽蓝是僧伽蓝摩的简称,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的通称,另外也指佛教的护法神。
在古印度伽蓝神有18位之多,地位相当于寺院的土地神。
伽蓝殿里通常供奉的是伽蓝神关羽,关羽是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
传说关羽被杀后托梦给湖北当阳玉泉寺普净大师:“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大师点化说,你过五关斩六将,这些人的头向谁去讨还?关羽顿然觉悟,皈依佛门,成了伽蓝神。
两边是他的左右胁侍关平、周仓。
出了天王殿我们现在所到的便是寺庙的正殿——大雄宝殿,又称大殿。
大雄,是大智慧,大无畏的意思,是对佛祖的尊称。
大雄宝殿就是供奉佛祖的地方。
三身佛据天台宗说法,佛(释迦牟尼)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卢舍那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应身佛(又称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来到众生之中,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特指释迦牟尼之生身。
供奉方位: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应身佛)(法身佛)(报身佛)或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报身佛)(法身佛)(应身佛)释迦牟尼,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是尊称,他的原名姓乔答摩名悉达多,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65——486年,与中国的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大约同时。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其母为摩耶夫人。
但是,摩耶夫人一直没有生孕,忽然有一天,摩耶夫人夜里梦到一位仙人乘六牙白象,口含白莲花,降入自己腹中,第二天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按照当时古印度的习俗,第一胎必须要回娘家生产。
当四月初八摩耶夫人,刚好走到蓝毗尼花园时,见园中一株无忧树,枝繁叶茂,芬芳可爱,于是伸手去采摘,忽然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肋下诞生。
释迦牟尼,东西南北各行七步,脚踏之处,步步生出七宝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高声唱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天上九龙降下香雨沐浴太子。
此日,被后人称为佛诞日,又叫“浴佛节”每年的这一天寺庙都会举行法会,以各种名香浸水灌洗佛像。
我国傣族和东南亚各国的泼水节即由“浴佛节”发展而来。
释迦牟尼长大之后,深感自己国家夹在强国之间,朝不保夕,处境险恶;又眼见社会现实的残酷无情,人们生老病死的种种苦难,企图找到解脱之道。
有一天,他出东门遇老人,出南门遇病人,出西门遇死人,出北门遇比丘。
比丘告诉他:不受生老病死之苦即是比丘。
于是,释迦牟尼29岁时毅然放弃了舒适的宫廷生活,离家苦修。
当他35岁时,发现苦行并不能达到解脱之路,于是他来到菩提迦耶一株菩提树下静思人生的真谛,而且发誓:不能感悟,誓不离座。
终于,一天夜里,释迦牟尼禅思之时目睹流星划过夜空,他的前世今生来世在他眼前一逝而过,释迦牟尼豁然觉悟,悟出了世界、人生的真谛。
此后,佛祖来到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侨等五人第一次“转法轮”。
从此,开始了他45年的传教生涯。
当他80岁,行至拘尸那迦忽然病重,于是他来到城外的裟罗林两棵菩提树下,右肋而卧,到了深夜从容安详的涅磐了。
佛祖诞生地蓝毗尼花园,得道地菩提迦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磐地拘尸那迦,也被称为佛教四大圣迹。
据传,释迦牟尼还是孩童时,一天见一位姑娘拿着一些青莲花,于是就买了五枝送给了燃灯佛。
这就是借花献佛的来历,一次,跟燃灯佛出行,地面泥泞,他就脱下衣服铺在地上,还把头发也铺上,请佛走过。
燃灯佛,就授记说“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
”汉地佛教把这一天定为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这一天寺庙会用“佛粥”——七宝五味粥“供佛”。
民间也受佛教寺庙的影响,形成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的习俗。
三方佛(横三世佛)根据空间区域承包管辖范围佛又分三方佛,三方佛体现的是净土信仰。
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凡人所居)和净土(圣人所居佛国)之分,每个世界有一佛二菩萨负责教化。
世界共有十方净土,但最著名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和上方的弥勒净土。
中国佛徒大多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供奉方位: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娑婆世界教主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正中这位为娑婆世界(即我们人类现住“秽土”,“娑婆”为“堪忍”之义)教主释迦牟尼佛,其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其右胁侍为普贤菩萨,合称“释家三尊”。
释家三尊: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菩萨,意译为“妙德”、“妙吉祥”。
手持宝剑(或宝卷),身骑狮子,代表的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人称大智菩萨。
相传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佛门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是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个话对照起来看好像非常矛盾!其实慈悲、方便是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溺爱。
感情用事,不思后果,那就是祸害。
文殊菩萨,就是教育我们要学习开发自己的智慧,为人处世,善巧方便,得当适宜。
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大象(表示六度),人称大行菩萨。
相传其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普贤菩萨代表的是实践,我们穿衣吃饭、学习工作、待人接物,应该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其中,普贤菩萨就是告诉我们学习知行合一、解行相应。
释迦牟尼佛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其左胁侍为日光菩萨,其右胁侍为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或称“药师三尊”。
东方三圣: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释迦牟尼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称“(阿)弥陀三尊”。
西方三圣: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也称为观自在、光世音等。
为避唐太守李世民讳,故又称观音。
其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人称大悲菩萨,相传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
慈就是使他人快乐,悲就是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