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癃闭辨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癃闭辨治

雍妙俊,严季澜,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黄帝内经》指出,癃闭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膀胱、三焦,与肺、脾、肝、肾、督脉有关。热邪客于膀胱和膀胱气化不利,针刺京骨、委中;从三焦辨治,实则泻之,注重调肝,针刺三焦下合穴委阳;从肺辨治,“当资化源,以助金气”;从脾论治,当分虚实,虚责之于中气不足,实责之于湿;从肝辨治,以疏肝、柔肝、泻肝为主,佐金平木、泻心补脾为辅;从肾辨治,也分虚实,针刺可选择足少阴肾经大钟穴;从督脉辨治,可选任脉之曲骨和阴交,轻者取督脉“脊背之骨穴”,重者取任脉“腹间之肉穴”。针刺治疗癃闭,应遵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原则,以选取肝肾二经、膀胱经、督脉的穴位为主。

[关键词]癃闭;黄帝内经;针刺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6.53;R221 [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5.04.004

癃闭,在《黄帝内经》中有“癃”“癃闭”“闭癃”以及与癃闭意义相符的“小便闭”“水闭”“不得小便”等别称,是指“以排尿困难、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主的病证”[1]。笔者通过对《黄帝内经》及后世注家有关癃闭的辨治进行探讨,初步总结出《黄帝内经》辨治癃闭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借鉴。

《黄帝内经》指出,癃闭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膀胱、三焦,与肺、脾、肝、肾、督脉有关。

1 从膀胱辨治

《素问·标本病传论》曰:“膀胱病小便闭。”可见

作者简介:雍妙俊(1989-),女,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严季澜,yanjilan123@126.com癃闭的发生与“膀胱病”有着直接关系。

1.1 膀胱热致癃闭 《素问·气厥论》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张介宾[2]233、罗东逸[3]、薛雪[4]289、章楠[5]344-345指出相火妄动,胞热移于膀胱,热结气分,逆而不通致癃。张隐庵[6]217认为,冲任起于胞中,为经血之海,膀胱为胞之室,“胞移热于膀胱”是将冲任经血之热邪移于膀胱,且进一步指出了热则水道燥涸无小便而闭癃。

1.2 膀胱气化不利而致癃闭 《素问·宣明五气》曰:“膀胱不利为癃。”吴崑[7]269注为邪实膀胱,不得通利,则癃。张介宾[2]211、薛雪[4]256注为膀胱气化不利则癃,并分虚实,有邪实膀胱,气不通利而癃;有肾气下虚,津液不化而癃。汪昂[8]注为热实膀胱则癃。高士宗[9]注为“膀胱病,气滞不利,则为癃”。总的来

观其脉数而无力。脉数者,阴分虚也,无力者阳分虚也。膀胱之腑,津液枯竭,气化不利,则不能运化水饮以达膀胱,故尿少而肿。遂以真武汤为主方,加山茱萸大补元气元阴以扶正,而加地肤子、威灵仙两味药,取其走窜之力,使药力达于周身,从而使肾阳输布,从而助肾气化而排尿。威灵仙并行补药之滞,使气周流。复诊时水肿全消,此后随访多次,水肿不复发,血清肌酐下降,疗效满意。本案实为“风能胜湿”理论在水肿治疗上的运用。风为百病之长,其善行数变,性主开泄。肾病患者,精亏为本,正虚不固,致使风邪易入少阴,扰动肾关,封藏失司,精微外泄,正是由于风邪内扰,肾的封藏、开阖、气血运行功能失调,以致肾封藏失司,精微下泄,水液代谢紊乱,出现尿少水肿等表现,临床许多患者常因感冒或感冒不愈而使病情复发或加剧。此时加用祛风固表药,如防风、荆芥、川芎,可令水肿消退。实为固卫祛风而除湿之妙法。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肾性水肿时,在运用益肾健脾活血等法基础上加防风、地肤子等祛风药,以使卫表固、水湿除,可获得较好疗效。但需把握风药的用量和应用时间,风药多辛燥,若过量或长时间应用易耗气伤津。因此,运用过程中,需顾护阴液,防止出现变证。

参考文献:

[1]任艳芸,孙万森,王竹.慢性肾病的风伏肾络病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2):320-322.

[2]张红军,唐小云,鞠宝玲,等.玉屏风散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7):683-685.

[3]桂亚平,吴强,李涛,等.川芎对ESWL时肾脏损害的防护作用[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2,1(2):139-140,157.

(收稿日期:2015-03-24;编辑:张倩)

Website http://xuebao.ahtcm.edu.cn E-mail ahxbbjb@163.com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4卷第4期2015年8月J ANHUI UNIV CHINESE MED Vol.34No.4Aug.2015

说,不论病机是虚是实是热,只要膀胱气化功能不正常就可以导致癃闭。

1.3 治疗可针刺京骨、委中 《素问·刺法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刺膀胱之源。”何谓“刺膀胱之源”?张介宾[2]464注为刺京骨穴。此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膀胱病者……欲小便而不得……取委中央。”“委中央”即膀胱下合穴委中。也就是说,《黄帝内经》中治疗膀胱病致癃闭者,可针刺京骨和委中两个穴位。

综上所述,热邪等多种原因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可以导致癃闭。治疗时可针刺京骨、委中以助膀胱气化。

2 从三焦辨治

2.1 三焦气化失职导致癃闭 张隐庵[6]53注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时提出,“三焦主气,气化则水行”。即三焦气化失常则决渎失职,水道不利。2.2 治疗常法为针刺泻委阳 《灵枢·本输》曰:“三焦下腧……名曰委阳……三焦者……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闭癃则泻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三焦病者……不得小便……取委阳。”可见三焦病导致癃闭的病机主要为实,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针刺所选穴位为三焦下合穴委阳。

2.3 治疗变法为“调肝” 黄元御[10]958根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认为膀胱主藏,三焦主出,水善藏而火善泄。三焦之火,秘于肾脏,则脏温腑清而水利,三焦之火,泄于膀胱,则脏寒腑热而溺癃。然三焦火盛而陷导致水腑热涩而闭癃者,则皆乙木泄之也,是以独责之厥阴。其总结为“水道之通塞,虽在三焦,而其疏泄之权,实在乙木”[10]950,并且提出“缘木郁不泄,温气陷而生下热,膀胱热癃,则宜芍药”[10]959。

综上所述,三焦实,则气化失职、水道不利而病癃闭。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并应注重调肝。针刺可选三焦下合穴委阳。

3 从肺辨治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凡此阳明司天之政……多阳少阴……金火合德……民病……癃闭。”此为阳明司天金火燥热,肺脏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常,而致癃闭。明代汪机在《运气易览》中提出了治疗原则:当资化源,以助金气[11]。

4 从脾辨治

《灵枢·经脉》曰:“是主脾所生病者,溏瘕泄,水闭。”历代注家一致认为,病机是脾病不能制水。也就是说,癃闭从脾辨治,主要从土与水的关系上思考。但其具体病机又分虚实两种。

4.1 “虚”为脾气不足 《素问·奇病论》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吴崑[7]315、张介宾[2]223-224、薛雪[4]275、张隐庵[6]265均认为其病机是脾病中气不足。其中,张介宾引用《灵枢·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以资佐证。吴崑阐释其发病机制为中气虚衰,欲小便而气不能传送。张隐庵阐释其发病机制为太阴脾之不足,导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紊乱而成“癃”。

4.2 “实”为湿胜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脾脉……滑甚

为癃。”滑,杨上善[12]、张介宾[2]72、薛雪[4]91注解为实热之象,张隐庵[13]29-30、章楠[5]154-155认为是湿热之象,马莳[14]认为是土不运水之象。笔者认为,滑当为湿胜之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不得小便。”进一步明确提出湿胜导致土气不行而不能制水,所以产生癃闭。

综上所述,从脾论治癃闭当分虚实:虚责之于中气不足,实责之于湿。总的病机为土不制水。

5 从肝辨治

《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环阴器,抵小腹……是主肝所生病者……闭癃。”可见肝经“环阴器,抵小腹”是肝病则闭癃的生理基础。癃闭从肝辨治,主要有肝郁而疏泄不及和肝实乘脾两种情况。

5.1 肝郁 《素问·大奇论》曰:“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姚止庵[15]157注为:“肝本恶郁,壅则郁之甚矣。”其他多数注家也都认为“肝雍”为肝的疏泄功能受损。而杨上善[12]则注为肝热,张隐庵注为“雍者,谓脏气满而外壅于经络也”。

5.2 肝邪乘脾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溏泄瘕,水闭……病本于脾。”历代注家认为其病机是肝邪乘脾。“厥阴司天,风淫所胜”为木气有余,“溏泄瘕,水闭”与《灵枢·经脉》中“是主脾所生病者,溏瘕泄,水闭”吻合。因此,癃闭病机当为肝邪乘脾,脾不制水。同时,《黄帝内经》提出了用药原则为“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推其原因,一则辛从金化,凉为金气,用金去平木;二则苦入心,能泻心火,此为实则泻其子;三则甘入脾,能补益脾气,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

8Website http://xuebao.ahtcm.edu.cn E-mail ahxbbjb@163.com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4卷第4期2015年8月J ANHUI UNIV CHINESE MED Vol.34No.4Aug.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