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合集下载

课件8:1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课件8:1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发射出去的电磁波,可以传到无限远处 B.无线电波遇到导体,就可以在导体中激起同频率的振荡电流 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接近直线传播 D.移动电话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
5.世界各地有许多无线电台同时广播,用收音机一次只能收听到某 一电台的播音,而不是同时收听到许多电台的播音,其原因是( D ) A.因为收听到的电台离收音机最近 B.因为收听到的电台频率最高 C.因为接收到的电台电磁波能量最强 D.因为接收到的电台电磁波与收音机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相同, 产生了电谐振
收音机的调谐电路
下图为收音机中与调台旋钮相连的电 子元件,结合左右两图说明收音机是 如何实现选台的.
可 变 电 容
1、用调谐电路接收到的感应电流是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要直接感 受到所需要的信号,还需要解调。
2、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叫做解调。 是调制的逆过程,调幅波的解调也叫检波。
中继站
微波 直线传播 频率高,波长短
二、电磁波的接收
发射的电磁波如何被接收到呢? 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产生感应电流。导体可 以用来接收电磁波,这就是接收天线。 如何使我们需要的电磁波在接收天线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 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 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做电谐振。使接收电路产生电 谐振的过程叫调谐
因为声音信号频率较低,而电台要向远处发射电磁波,要有足够高的频 率。实践证明,只有提高发射频率才能提高发射能力,高频电磁波就是 那些有用的低频信号的“载体”,而把频率较低的信号加载到高频信号 上去的过程就是调制过程。
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做调制
①调幅 声音信号

《主题七 第五节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主题七 第五节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掌握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能够分析并诠释相关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电磁波在摩登社会中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科学态度和环保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直观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电磁波发射和接收实验器械,多媒体课件。

2. 准备教材和参考书籍:相关教材、参考书籍及网络资源。

3. 安排教学时间:本课时为单班教学,时长90分钟。

4. 安排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并寻找生活中的电磁波应用实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一个简单的视频:电磁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手机通话、电视广播、微波炉等,引导同砚认识到电磁波的存在。

2. 介绍电磁波的观点,提出本次课程主题——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二)新课讲解1. 电磁波的发射(1)教师演示实验:应用无线电发射机发射电磁波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2)讲解电磁波发射的原理,包括电磁振荡、天线发射等。

(3)介绍常见的电磁波发射设备,如无线电发射机、电视台发射台等。

2. 电磁波的传播(1)讲解电磁波的传播方式,包括空气中的自由传播、地波等。

(2)介绍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现象。

3. 电磁波的接收(1)教师演示实验:应用无线电接收机接收电磁波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电磁波是如何被接收的。

(2)讲解无线电接收机的原理,包括天线、调谐器、解调器等。

(3)介绍常见的电磁波接收设备,如无线电接收机、电视台接收器等。

4. 讲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广播、雷达测速等。

5. 教室互动:让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电磁波的应用实例,增强学生对电磁波的认知。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知识清单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知识清单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知识清单一、电磁波的发射1、要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

(2)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这样才能有效地把能量辐射出去。

2、开放电路为了有效地把电磁场的能量辐射出去,需要把闭合电路变成开放电路。

实际应用中的开放电路,是由电感线圈 L 和电容器 C 组成的。

3、调制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

(1)调幅(AM)使高频振荡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的调制方式叫做调幅。

调幅广播(AM)一般使用中波和短波波段。

(2)调频(FM)使高频振荡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的调制方式叫做调频。

调频广播(FM)和电视广播中的图像信号使用的是调频的方式。

二、电磁波的接收1、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做电谐振。

2、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

通常通过调节可变电容器来改变电路的固有频率,从而实现调谐。

3、解调要把声音或图像等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解调。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

(1)检波在无线电技术中,常用二极管来进行解调,这种解调方式叫做检波。

三、电磁波的传播1、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 = 3×10⁸ m/s。

3、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会随介质的变化而变化。

四、电磁波谱1、按照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的大小顺序把它们排列成谱,叫做电磁波谱。

2、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等。

(1)无线电波波长大于 1mm(频率小于 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和导航等领域。

(2)红外线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更长,频率比红光更低。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电磁波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发射和接收

3.3 交 变 电 流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生活环境中充满了电磁波,只要是使
用电的电器用品,都会放出电磁波。 墙壁中看不见的电线,也会使电磁波 检测笔哔哔叫。所以睡觉时不要太靠 近装有电线的墙壁,以免因电磁波影 响而无法好好睡一觉。 而现代人人手一手机,它的电磁 波其实是很强的。在电脑前拨通手机 ,大家往往会发现电脑萤幕闪铄不已 。又在打开的收音机前拨通手机,收 音机也受到很大的干扰。
图4-4-2
3.3 交 变 电 流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容式话筒:
原理:如图4-4-3所示,Q是绝缘支架,薄
金属膜M和固定电极N形成一个电容器,被 直流电源充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 发生变化,电路中形成变化的电流,于是声 信号就被话筒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优点:保真性好.
图4-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雷达设备在军事、气象等方面
有广泛的应用。
3.3 交 变 电 流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已经
渗入到生活的 各个部分。
3.3 交 变 电 流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特点分析
电磁波具有波动所特有的性质——干
涉、衍射。 • 衍射——遇到障碍物时,波动能够 偏离直线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 相同的障碍物情况下,波长越长, 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3.3 交 变 电 流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3.3 交 变 电 流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学习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的简单
过程。 2.了解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体会 传感器的应用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3 交 变 电 流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知识点总结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知识点总结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知识点总结电磁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手机通信到广播电视,从卫星导航到无线网络,它的应用极其广泛。

理解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对于我们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点。

一、电磁波的发射要发射电磁波,首先需要一个振荡电路。

这个振荡电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能够产生高频的交变电流。

在实际的发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将能量辐射出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开放电路普通的 LC 振荡电路由于电场和磁场被封闭在电路内部,辐射出去的能量很少。

而开放电路,比如将电容器的极板间距增大、电感线圈的匝数减少等,能够使电场和磁场分散到更大的空间,从而增强电磁波的辐射。

2、频率足够高只有频率足够高的交变电流才能有效地发射电磁波。

这是因为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电流的变化次数越多,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的变化就越迅速,从而更有利于电磁波的发射。

为了产生高频的交变电流,通常会使用振荡器,如晶体振荡器等。

此外,为了让电磁波能够携带有用的信息,比如声音、图像等,需要对振荡电流进行调制。

调制分为调幅和调频两种方式。

调幅(AM)是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

在调幅波中,频率始终保持不变,而振幅则随着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调频(FM)则是使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

在调频波中,振幅保持不变,而频率则随着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二、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约为 3×10^8 米/秒。

在介质中传播时,电磁波的速度会变慢,而且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例如,在无线电波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慢。

电磁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和直线传播三种。

地波传播是指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磁波。

由于地面会吸收电磁波的能量,所以地波传播主要适用于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长波和中波。

天波传播是指依靠电离层反射传播的电磁波。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2、电磁波有效发射的条件? ① 振荡频率要足够高;
L
C
② 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 尽可能分布到较大的空间。
3、开放电路
L
C
最后形成发射电磁波的天线。
4、调制: 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 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
4、调制
调幅 调制
调频
4、调制

调幅
4、调制

调频
四、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调幅
调制
调频
天 线 ‥‥ 发 射
天 线 接 收
调谐 解调
知识拓展
问题讨论: 为什么不同波段的无线电电波采用 不同的传播方式?
长波
长波: 波长较长,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长波在地面传播时能绕过障碍物 (大山、高大建筑物……)
短波
长波容易被电离层吸收;
短波容易被电离层反射;
微波容易穿过电离层。
微波
微波: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波的传振荡分析:
L
C
知识链接2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又产 生变化的电场 ,‥ ‥ ‥这样就产生了电磁波。
E
E
E

B
如广播电台 电视台 声 声光
B
电 电
B
电磁波发射 电磁波发射
问题: 1、如何才能发出一定频率的电磁波? 2、电磁波有效发射的条件? 3、什么是调制 、调谐? 4、你能画出电磁波发射接收的流程图吗?
频率很高; 直线传播。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知识点总结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知识点总结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知识点总结电磁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手机通信到广播电视,从卫星导航到无线网络,它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理解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是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点。

一、电磁波的发射电磁波的发射需要一个开放的电路,以及能够产生高频变化电流的振荡器。

首先,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频率越高,电磁波携带的能量就越大,传播的距离也就越远。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使用各种电子元件和电路设计来实现高频振荡。

其次,开放的电路结构对于电磁波的发射至关重要。

常见的天线就是一种开放电路,它能够有效地将电流的变化转化为电磁波向空间辐射出去。

例如,常见的半波天线、偶极天线等,它们的形状和尺寸会影响电磁波的发射特性。

为了增强电磁波的发射功率,还需要采用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能够将振荡器产生的较弱信号进行放大,从而提高电磁波的强度。

在调制过程中,使高频振荡的振幅、频率或相位随信号而改变。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调幅是使高频振荡的振幅随信号变化;调频则是使高频振荡的频率随信号变化;调相是使高频振荡的相位随信号变化。

通过调制,能够将信息加载到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二、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空间中以光速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地形、建筑物等障碍物会对电磁波产生反射、折射和散射,从而影响其传播路径和强度。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传播特性上也有所不同。

低频电磁波具有较强的绕射能力,能够绕过障碍物传播较远的距离,但传输速率较低;高频电磁波直线传播能力强,但容易被障碍物阻挡。

此外,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对电磁波也有反射和折射作用,这对于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磁波的接收电磁波的接收过程与发射过程相反,主要包括调谐、解调等环节。

调谐是指通过调节接收电路的参数,使其固有频率与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相同,从而实现共振,达到最大的接收效果。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课件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课件
2.电视的发射系统发射出载有摄像头扫描来的视频电流和声音信号。 3.电视机接收到载有图像和声音信号的电磁波,还原出图像和声音。
四、移动通信
每个移动电话机都是一个电磁波发射器,它通过电磁波把你讲话的信 息发射到空中;同时也是一个电磁波接收器,在空中捕获电磁波,使你得到对 方讲话的信息,当然这个过程还要有固定的基站转接。
解调示意图
【例题 1】 认真观察下列各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线电台发射的是甲所示的波 B.无线电台发射的是乙所示的波 C.无线电台发射的是丙所示的波 D.无线电台发射的是丁所示的波
解析:认真观察四个图象,结合调制中的调幅波和调频波的特点,发射台 的电波即为调幅波和调频波。
答案:CD
探究二 电视、移动通信
【例题 2】 关于电视的接收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视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中包含有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B.电视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经过处理被还原成图像,天线上并不 产生感应电流 C.电视接收机接收到电磁波,通过电子枪的扫描显示电视节目的图像 信号和伴音信号 D.电视接收机接收到的电磁波,经扬声器得到电视节目的伴音信号 解析:电视机接收到的电磁波是带有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的高频电流, 故 A 项对,B 项错;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必须经过处理才可经显像管和扬声 器得到图像和声音,故 C、D 项错。 答案:A
●问题导引●
两个人在同一地点用手机通话时,信号是直接相互传播的吗? 提示:不是,两个人在同一地点用手机通话时,信号也要通过附近的基站 传到总机,总机对信号处理后再传给基站发射出来,由另一手机接收,不过此要由摄像机将影像(包括伴音)的光、声音转变为电信号 ——视频电流。 (2)电视信号的发射 视频电流通过调制,加到高频载波上,然后通过天线把载有图像信号的 高频信号发射出去。在电视发射端,还同时发射伴音信号。 (3)电视信号的接收 在电视接收端,天线收到电磁波后产生感应电流,经过调谐、解调等处 理,将得到的图像信号送到显像管,还原成景物的像。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ppt课件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ppt课件

1 技术上把波长大于1 mm(频率低于300 GHz)的电磁波称 做无线电波. 并按波长把无线电波分成长波、中波、中短波、 短波、微波等若干波段, 不同波段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特点不 同. 如P82表1. 2 实际的开放电路是线圈的一端用导线与大地相连,叫地 线 , 另一端与高高地架在空中的天线相连组成巨大的开放电 路.
可知自感系数越大, 电
容越小,频率越大,A对 ; 增加线圈匝数会增大自感系数,C错 ; 辐射电磁波的本领和电压无关,B错 ; 采用开放电路可以提高 辐射电磁波的本领,D对 .
1 . 空中有许许多多的电磁波,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接收到我们 所需要的电磁波? 提示:用一个LC接收电路,使LC回路的固有频率等于所要接 收的电磁波的频率,以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即应用调谐电 路.如图.
1 . 为了使需要传递的信息(如声音、图像)载在电磁上发射 出去, 必须对振荡电流进行( )
A.调谐
B.放大
C.调制
D.检波
【解析】选C.声音、图象信号的频率比较低,不能直接发射
出 去 , 所以要将信号调制到高频的电磁波上去发射.
2.一台简单收音机的收音过程至少要经过哪两个过程( )
A.调幅和检波
D.检波就是从高频信号上“检”出所承载的低频信号
求解本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1 电谐振的原理. 2 电磁波的接收过程.
【规范解答】选B、D.由于众多的电磁波都会在天线中产生 感应电流,所以我们需调节电路的固有频率,当电磁波的频 率与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发生电谐振,此频率的感 应电流最强.从接收到的高频电磁波中“取”出所承载的低 频电信号的过程就是检波.故选B、D.
调谐的作用: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无线电台、电视台及各种 无线电信号,如果不加选择全部接收下来,那必然是一片混 乱,分辨不清,因此接收信号时,首先要从各种电磁波中把 我们需要的选出来,通常叫选台,在无线电技术中利用电谐 振来达到这个目的.

电磁波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发射和接收

• 生活环境中充满了电磁波,只要是使用 电的电器用品,都会放出电磁波。墙壁 中看不见的电线,也会使电磁波检测笔 哔哔叫。所以睡觉时不要太靠近装有电 线的墙壁,以免因电磁波影响而无法好 好睡一觉。
而现代人人手一手机,它的电磁波 其实是很强的。在电脑前拨通手机,大 家往往会发现电脑萤幕闪铄不已。又在 打开的收音机前拨通手机,收音机也受 到很大的干扰。
• 这就是因为网络上的荧屏、机壳接 缝、键盘、电缆接头等处产笺电磁 泄露,辐射到处间,它们可以被某 些哪怕是简易的探测系统窃收和破 译.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把美 国作为电脑间谍活动及信息破坏的 对象.为此,五角大楼坚持每年拨 款数十亿美元,用来保障所有相关 指挥系统的信息安全.
电视
阅读课文,试着理解 电视机的成像原理
简单地说:电视信号 是电视台先把影像信 号转变为可以发射 的—— ,发射出去后 被接收的电信号通 过——被还原为光的 图象重现荧光屏。
让我们走进 摄像管吧!
摄像管
电子束把一幅图象按照各点的明暗情 况,逐点变为强弱不同的信号电流, 通过天线把带有图象信号的电磁波发 射出去。
• ①原理:电容器的电容随两极板间距离的变 化而变化,这样可将压力大小转换为电信号 .
• ②应用.
•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 图4-4-2是测定压力F的电容式传感器,待
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的时候,膜 片发生形变,使极板间距离d发生变化,引起 电容C的变化.知道C的变化,就可以知道F 的变化情况.
• 了解雷达用的 是什么电磁波?
• 为什么可以根 据雷达显示屏 看出离障碍物 有多远?
雷达工作原理
测距:
发射接收
利用发射与接收之间的时间差, 计算出物体的距离。
雷达所用电磁波特点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流程图
高频振荡电流
信号
调制
发射
无线电波的发射 无线电波的接收
输出
解调 调谐电路
三.无线电波的传播
空间波传播
问题讨论:
为什么不同波段的无线电电波采用 不同的传播方式?
长波: 波长较长,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长波在地面传播时能绕过障碍物 (大山、高大建筑物……)
长波容易被电离层吸收;
在实际应用中。开放电路的下部分导线 通常接地,叫做地线。上部分导线尽可能分 散到高处,叫做天线。电磁波就是通过天线 和地线所组成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的。 为了使开放电路中产生振 荡电流,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 使振荡器的线圈L2靠近开放振 荡电路的线圈L1。当振荡器中 产生振荡电流时,由于互感作 用,就可以在开放振荡电路中 产生相同频率的振荡电流,这 发 射 端 种方法叫做感应耦合。
微波容易穿过电离层; 短波容易被电离层反射。
微波
微波:
频率很高; 直线传播。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1、有效发射电磁波的振荡电路的特点: 2、开放电路: 3、信号的调制:调频、调幅
二、无线电波的接收
1、电谐振 2、调谐与调谐电路
三、无线电波的传播
天波、地波、空间波及适用波段
1、为了使需要传递的信号发射到远方,必须对 振荡电流进行( A ) A.调制 B.放大 C.调谐 D.检波
一、电磁波的发射
1、要有效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须具有如下 特点: ⑴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⑵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 大的空间,这样才能有效地把能量辐射出 去。
2、开放电路:
为了发射电磁波,需要改进振荡电路。一方面 增大电容器极板间距离、减少正对面积;另一方 面减少线圈的匝数,以减少自感。这样既提高了 振荡频率又将磁场和电场分散到较大空间。这种 电路叫做开放电路。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一、电磁波的发射 1、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又产 这样就产生了电磁波。 生变化的电场 ,‥ ‥ ‥这样就产生了电磁波。 ‥
E
E
E
B
如广播电台 电视台 声 声光
B
电 电
B
电磁波发射 电磁波发射
2、调谐: 调谐: 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 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
3、解调: 解调: 使声音或图象信号从高 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 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
天 线 ‥‥ 接 收
调谐
解调
四、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调幅 调制 调频
天 线 ‥‥ 发 射
天 线 接 收
调谐 解调
明确几点
1.电磁波的传播不依赖任何媒质 可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的传播不依赖任何媒质,可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的传播不依赖任何媒质 可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即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即光是一种电磁波。 3.电磁波是横波。 电磁波是横波。 电磁波是横波
E
k
H
4、调制 调幅 调制 调频
4、调制

调幅频
二、电磁波的传播
地波 天波 空间波
三、电磁波的接收 电磁波的接收 调谐: 调谐:将自己需要的电磁波选出
天 线 ‥‥ 接 收
调谐
1、电谐振: 电谐振: 当接受电路的固有频率与受 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 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 接受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 最强。 最强。
2、电磁波有效发射的条件: 、电磁波有效发射的条件: ① 振荡频率要足够高; 振荡频率要足够高 频率要足够高;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声音信号
调 频
高频振荡电流
电磁波的传播
2.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长波 中波
中短波
短波
超短波 微波
超短波 微波
长波
长波: 波长较长,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长波在地面传播时能绕过障碍物 (大山、高大建筑物……)
短波
长波容易被电离层吸收; 短波容易被电离层反射; 微波容易穿过电离层。
微波
微波: 频率很高; 直线传播。
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
变 电
的过程叫做调谐

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
叫做调谐电路。
二 、电磁波的接收
问题:调谐后接收到的感应电流是调制的 高频振荡电流,这样我们就可以感知信 号了吗?
二 、无线电波的接收
3.检波: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中“检”出所携 带的信号,叫做检波,它是调制的逆过程,因 此也叫解调。
电磁波发射和接受流程图
s ct c(1 t) n
3108 ( 1 0.02106 ) 6104 m 5000
所以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
s' s 2 3104 m 30Km
这种把低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电 流(载波)上的过程叫做调制。
常用的调制方式有调幅和调频两种:
1、调幅:使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 这种调制叫做调幅,用AM表示。
一、电磁波的发射
声音信号
调 幅
高频振荡电流
• 2、调频:使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
这种调制方式叫做调频。
• 用FM表示。
一、电磁波的发射
二 、无线电波的接收
我们生活 的空间布 满了强弱 不同的电 磁波,我 们又如何 选出自己 所需的无 线电波呢?
二 、无线电波的接收
1.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要接 收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 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1. 电磁波的发射原理。

2. 电磁波的接收原理。

三、教学难点1. 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实验操作。

2. 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原理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发射器、接收器、导线、电磁波检测器等。

2.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

2. 讲解:介绍电磁波的发射原理,讲解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讲解电磁波的接收原理,讲解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发射器和接收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

5. 总结:归纳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发射:介绍电磁波的发射原理,讲解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空气、真空等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3. 电磁波的接收:讲解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介绍电磁波接收的实验方法。

八、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2. 讲解发射原理:讲解电磁波的发射原理,让学生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3. 讲解传播特性:讲解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让学生了解电磁波传播的条件。

4. 讲解接收原理:讲解电磁波的接收原理,让学生明白如何接收电磁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1)把收音机开关打开,调节调谐旋钮到收不到电台的位置,然后拉一下室内电灯的拉线开关,你就会听到收音机喇叭里发出“咔嗒”的响声,这是由于电灯的开关即将接通时产生火花放电形成的高频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的缘故。

开启日光灯开关时效果更明显,这是由于日光灯电路中的起辉器的双金属片断开时镇流器产生较高的自感电动势,使放电更为强烈。

在夏日雷雨的天气里,远方的闪电产生的电磁波也能被收音机收到,你可以听到一连串的“咔嗒”声响,而这个声响比你听到的雷声要提前发生。

这是由于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真空中的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

你可以用手表测量一下收音机里的声响与雷声的时间差,由此可以推算出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你有多远。

(2)把收音机的后盖打开,接通电源,转动调谐旋钮,可以看到该旋钮与调谐电路中的可变电容器的动片连动,调到一定位置即可收到某一电台的播音。

若接收其他电台的播音,必须改变可变电容器动片转过的角度。

由此可以说明调谐的作用:调节LC电路的固有频率,使它与外来电磁波的频率相同,从而使感应电压达到最大值。

如果能借用一台教学信号源(或学生信号源),则实验的内容可以更深入。

在信号源的高频输出端上接一个用粗铜丝(或铝丝)弯成的单股圆环(圆环固定在绝缘座上),作为发射天线。

实验时把收音机放在天线旁,使收音机里的磁棒轴线与圆环天线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如图2.6-1所示。

如果没有铜环,也可以将一条导线的两端连接在信号源的高频输出
端上,再把导线套在收音机的磁棒天线上。

首先把信号源置于高频等幅输出段(开关置于“等幅”位置),频率选择开关置于“频率1”挡,打开收音机开关,无论如何调节也收不到音频信号。

如果把信号源的“调幅、等福”开关置于“调幅”位置,低频选择开关置于“1kHZ”挡,此时信号源输出高频调制波,调节收音机的调谐旋钮,就能够收到1千赫兹的音频信号。

如果转动信号源的频率选择开关,使调制信号变为500赫兹,2千赫兹,收音机发出声音的频率也随之变化,由此可以说明调
制的作用。

如果你能在收音机底板上找到检波二极管,并用一根带夹子的导线将二极管短路,尽管在收音机喇叭里能听到沙沙声,但几乎听不到广播的信号,这说明检波器在收音机里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的作用是将音频信号从中频信号中检出。

如果用欧姆表的表笔接触音量电位器的动片与地之间,或者用手拿小起子(接触金属杆)直接刮一下音量电位器的动片与地之间,你可以从扬声器中听到“咔嗒”声响,说明检波器后有音频放大器,通过低频放大和功率放大,使信号电流有足够的功率推动扬声器发出足够
的音响。

电磁波的屏蔽
打开收音机,你能够听到广播音响。

如果把收音机放在铝盒里,声音就没有了,但放在木盒里,声音并不消失,说明封闭的金属盒能够屏蔽电磁波。

多普勒效应
在学校里,请老师帮助把1千赫兹左右的音频声(用信号原发声,或者用音叉发声)录制在你的磁带中。

实验时把磁带放在收录机中,用两根绳子把收录机悬挂在门的气窗横挡上,按下放音按键,使收录机发出音频响声,再让收录机摆动起来;你可以感觉到当收录机向你摆来时音调变高,远离你去时音调变低。

如果在实验室里做这个实验,可以把收录机放在转盘架上旋转,以倾听音调的变化,如图2.6-2所示。

声波干涉
将收录机外接两只较小的单扬声器(喇叭)音箱,使两只音箱并排放置,彼此相距0.5—1米。

播放事先录好的频率为2—3千赫兹的音频磁带,或者将音频信号源的输出接录音机的话筒插口,使两只扬声器发出音频声波。

然后在离两扬声器连线3—6米的位置上用耳朵监听,在两扬声器连线的平行线(例如AB)上向一个方向走动(如图2.6-3),你可以感觉到声强相继出现极小和极大的现象,这是声波干涉的结果。

在声强极大点,到两个扬声器的波程差等于声波波长的整数倍,在声强极小点,到两扬声器的波程差等于声波半波长的奇数倍。

通过实验你可以大致验证声强极大(或极小)的间距满足公式Δx=λ·L/a(λ是波长、a是两声源的距离,L是监测点离声源连线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