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论文——浅谈道教

合集下载

道教文化作文

道教文化作文

道教文化作文篇一《我与道教文化的初遇》道教文化对我来说,曾经是一种神秘又充满吸引力的存在。

那是一次偶然的旅行,让我真正走进了道教文化的世界。

我去了一座山上,那山上有一座古老的道观。

当我走进道观的大门,就被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笼罩。

道观里的建筑古色古香,飞檐斗拱间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有一个穿着道袍的老道士正在清扫着庭院里的落叶,他的动作不紧不慢,就像是在进行一种庄严的仪式。

我好奇地在道观里四处转悠,看到墙壁上画着一些道教神仙的画像。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吕洞宾的画像,他手持宝剑,仙风道骨。

那画像颜色有些斑驳,可能是年代太过久远了,但却更添了几分古朴。

旁边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符文,那些曲折的线条像是有着某种神秘的魔力。

我跟着其他香客走进了一个大殿,里面香火缭绕。

香客们都很虔诚地对着神像行礼、上香。

我也照葫芦画瓢,拿了几炷香,学着他们的样子做。

那香燃烧起来有一种淡淡的香味,在弥漫的烟雾中,我突然觉得心变得特别宁静。

这时候我注意到供桌上摆放着一些水果和糕点,样子很精致。

旁边的一个小道士看到我好奇的眼神,笑着告诉我说这些都是用来供奉神仙的,有着特定的规矩和意义。

从那之后,我开始对道教文化感兴趣了。

我去了解道教的历史,知道它在中国已经传承了千年之久。

它包含着很多的思想,比如顺应自然之类的。

就像在那道观里看到的一切,老道士清扫落叶不刻意强求快速扫完,香客们上香也是带着一种敬畏之心慢慢做,这难道不就是顺应自然、悠然自得的表现吗?对我来说,这一次在道观里的所见所闻就是我与道教文化相识的起点,也让道教文化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篇二《道观里的猫狗》在我对道教文化进一步探索的过程中,道观里的猫狗成了我独特的观察对象。

那座山道观里养了一只狗和几只猫。

那只狗长得普普通通,体型不大,毛色还有点儿杂。

它整天就在道观的院子里晃悠,偶尔对着路过的游客叫两声。

这狗啊,虽然看起来有点凶,但是心地却很善良。

有一次,我看到它守在一个角落,对着里面发出低吼声。

道家文化2000字论文

道家文化2000字论文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道家文化2000字论文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道家文化对我的启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都有自己的一定贡献,所以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的、互补的,而在这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有土生土长的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经历千年的磨砺与洗礼一直延续至今,亦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今天我所要谈的是道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其中的一些精髓对后人的一些启示!一、虚怀若谷、宽厚谦逊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礼”可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始终贯穿于这个民族发展的始终。

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礼”也是不可缺少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发达,物质的极度丰富,一些传统的美德显得越发的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文明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谦虚之美德的话,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等等。

而有关谦虚美德的虽然在《书.大禹谟》和《易.谦》等诸多著作中都有论述,但都没有道家之经典《老子》所说的那样集中那样的深刻,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此方面的美德进行阐述。

在道家文化中,提倡的是一种道法自然,低调做人做事,力戒居功自傲,反对自矜、自是、自大、自伐的思想。

如“饮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这句话说的自我吹嘘的人是没有成就的人,自已以为正确的人是不能表彰的人,自我表现的是不明智的人,自我夸耀的人是没有功劳的人,骄傲自满的人不会进步的人。

依据“自是者”、“自见者”、“自伐者“、和“自矜者”不能对“章”、“明”、“功”、“长”做出否定的判断。

这是因为错误的思维导致错误的判断,错误的判断又导致错误的推理。

道家思想的哲学与生活意义的作文范文

道家思想的哲学与生活意义的作文范文

道家思想的哲学与生活意义的作文范文道家思想的哲学与生活意义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探索人生的真谛。

本文将围绕道家思想的哲学思想和其对生活的意义展开讨论。

道家思想源于道家经典《道德经》,强调“道”与“德”的重要性。

其中“道”被视为宇宙的根本,是超越万物的原则与规律。

道家认为通过顺应道的原则,人可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将道家思想与现代人提倡的“生态文明”相联系。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道家思想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对自然进行过度开发和破坏。

此外,道家思想还提倡内心的宁静与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人应该摆脱功利心、急躁心和计较心,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在。

这种理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都市生活中。

人们常常为了名利、地位而努力奋斗,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自我。

道家思想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以一颗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放下繁杂的欲望与纷扰,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平衡。

此外,道家思想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与仁爱之心。

道家认为,人应该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缺点与错误,并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中,人们需要更加宽容和理解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同时,道家思想也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利益,以和谐共生的方式追求共同的幸福。

总之,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内心的宁静与无为而治,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与仁爱之心。

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研究道家思想,并将其融入我们的生活,实践其哲学思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建立和谐共生的社会与世界。

第三章 道家文化与现代人生

第三章 道家文化与现代人生

(三)道家思想并不反对仁义与圣人 认为老子讽刺仁义,讥笑圣人的原因,是 因为对老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 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 弃利,盗贼无有”等等说法存有误解。其实这 些是老子对当时春秋时代的社会病态,矫枉过 正的说辞,并非为针对孔子所说的仁义与圣人 而言,后儒拿他这种说法入之以罪,未免有欠 公允。
(五)道家思想并不反对科技 有人认为道家思想中有反对发展科技的倾 向,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庄子》中的一些内 容而来,其实我们只要客观地研究一下《庄子》 中的有关内容,就不难消除这些误解。
我们来看一下《庄子·天地》中的一段节选: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 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 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 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 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 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 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 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 知,羞而不为也。」
(二)老庄思想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 把道家学术思想,判归 老子名下,统统是秦、 汉以后的学者所为。老 子和庄子的思想可以说 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但如果以为道家思想仅 仅只包括老、庄而已, 就会忽略道家真正的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的内容。
(三)隐士思想 隐士思想,历来占据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只是它就象隐士 的形态一样,一向采取“遁世不见知而无 闷”的隐逸方式,所以常常被人们轻易忽 略。
有学者认为,从广义的范围来讲,春秋、 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农家、医家、乃至杂家, 都可以归纳在“方士”的学术内容里去。 其实,历史上的“方士”,在古代天文、 历法、星象、地理、占卜以及数学、物理、化 学、医药学、养生学、农学、工艺以及与此相 关的哲学思想等方面都有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与 贡献。 “方士”及其思想,也正是世界文化史上,最 早期的,物理、化学与药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创 始者,因此,不可因其驳而不纯、鱼龙混杂, 就轻率否定其价值,而应通过理性鉴别和研究 去加以继承。

道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道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道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最近我对道家文化着了迷,一直在琢磨它咋就对现代社会有影响了呢?这就像在古老的文化宝库里翻找宝藏,一找还真找出不少宝贝。

我有个朋友叫阿强,他在一家竞争超激烈的公司上班。

这公司啊,大家为了升职加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每天忙得晕头转向。

阿强也不例外,一开始他可拼命了,天天加班到很晚。

有一次我去找他,看到他那黑眼圈,我都吓了一跳。

我对他说:“阿强,你这身体可吃不消啊。

”阿强无奈地说:“没办法,公司里大家都这样,我要是不努力,就会被淘汰。

”后来,阿强不知道从哪儿接触到了道家文化。

他开始跟我念叨:“你知道吗?道家讲‘无为而治’,不是啥都不干,而是不要过度地去追求一些东西,顺应自然规律。

我之前太急功近利了,现在我想换种方式。

”我有点疑惑地问:“那你这‘无为而治’在公司里咋体现呢?”阿强笑着说:“我不再盲目地接那些做不完的任务,而是先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好,提高效率,不刻意去讨好领导,就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极致。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阿强精神状态好多了,他开心地告诉我:“你看,我按照道家的理念调整后,虽然没有像以前那样疯狂加班,但我的业绩反而提升了,领导也开始重视我了。

”还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环保公益活动。

在活动现场,有个老教授在给大家讲生态保护。

他说:“道家文化里早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说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无节制地破坏自然。

现在很多环境问题,就是因为人类过度开发,违背了自然规律。

”旁边一个年轻的志愿者问:“教授,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教授回答:“就像道家倡导的,我们要尊重自然,比如在开发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到生态的可持续性,不要涸泽而渔。

像古代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一些农耕方式,就会采用轮作、休耕等方法,让土地有休息恢复的时间。

”我听了也忍不住说:“这道家文化可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在我们社区里,有个大爷喜欢练太极。

有一天我在小区花园里看到他在慢悠悠地打着太极,那招式行云流水。

道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和现代价值

道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和现代价值

道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和现代价值道教起源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推崇和追捧。

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

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道”,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我完善,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在中国文化中,道教的传统价值可谓是不可替代的。

一、道教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1.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道教与儒家和佛家不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道教的修炼之道就是模仿大自然,追求自然之道,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避免人类的种种污染和破坏。

由此可见,道教植根于中国的自然文化,强调以和谐为本,追求自我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价值观念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

2.尊重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道教的修炼之道,是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自然中,摒弃人类的傲慢和权利,追求自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的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许多方面,如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诗词、书画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是以尊重自然和谐为核心的艺术形式。

中国园林中的“水、石、植物”是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的构成不仅取决于传统美学价值观念,也与道教的自然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3.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我完善道教认为,人的心灵应该处于一种平静、宽容、自由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通过修炼得到,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我完善。

在中国文化中,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

中国古代诗词、书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充满着追求自我完善和心灵宁静的意境。

这些艺术作品通过意境的描绘透露出一种平和、自然的情感,在中国文化中极具影响力。

二、道教思想在中国现代社会的价值1.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中,一些中华文化的符号,如太极拳、八卦图、各种卦象等,在国际上表现出极高的受欢迎程度。

浅谈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浅谈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来源:《中国道教》 | 发布日期:2013-11-04 ]摘要:道教与中国文化关系密切,它是中国文化的枢纽。

道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在神州大地的怀抱中诞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它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它的营养成分,成为它的思想渊源的一部分。

同时,道教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其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不可忽视。

关键词:道教;传统文化;关系道教是在中国固有文化孕育下土生土长的具有浓郁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

“道教是古代巫术、方术依托道家在汉代形成的,以追求长生不死成为神仙为主要目标的人为的世俗宗教。

” [1] 道教在创立它的思想信仰体系时是“上标老子、次述神仙。

”[2]就是说它把道家创始人老子奉为自己的开教祖师,王阜撰《老子圣母碑》说“老子者,道也。

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

[3]道教把老子的《道德经》尊为开教的圣典。

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

道教理论主要讲人与人、人与众物、人与诸神的关系,形成自然宇宙论和神学创世论。

劝善成仙精神定了道教论理的主调。

自然无为是道教伦理的核心准则,如《抱朴子内篇》说:“无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也。

”[4]尚中是道门中人的伦理方法论。

道教不是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逐步积累、多渠道汇合而成的,它正式产生于东汉后期,然而孕育过程很长,上限极难具体确定。

近两千年来,它随着我国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地调整,更新和演变,积累成丰富的道教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哲学、政治、伦理、文学、艺术、道德、医药学、养生学、古化学、长生术、冶炼学、天文历算、建筑、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和久远的影响。

道家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道家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道家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一、道家人生哲学的基本内涵道家呢,那可是咱中国传统文化里相当有特色的一部分。

道家讲究顺应自然,就像大自然里的万物一样,有它自己的生长规律,人也得按照这个规律来生活。

比如说,四季更替,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收藏,人也得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能逆天而行。

道家还提倡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不要老是追求功名利禄,那些东西就像是过眼云烟,抓得越紧可能失去得越快。

就像很多人拼命追求财富,结果呢,忙得晕头转向,连自己生活的乐趣都丢了。

道家觉得人要懂得知足,知足才能常乐。

像老子说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就是在告诫人们啊,不要太贪心。

而且道家强调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

这可不是让大家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做那些违背自然规律、违背人性的事情。

就好比治理一个国家或者管理一个团队,不能老是搞些繁琐的规章制度去束缚大家,而是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大家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道家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1. 在快节奏生活中的启示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那是相当快,大家每天都忙忙碌碌的。

道家的思想就像一阵清风,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比如说,我们在工作中压力很大的时候,就可以想想道家的顺应自然。

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该休息的时候就得休息。

很多人因为长期加班、过度劳累,身体都搞垮了。

要是按照道家的思想,我们就知道身体就像大自然里的树木一样,需要适当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2.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在人际关系方面,道家的淡泊宁静也很有用。

现在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带着很强的功利性,交朋友就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

但道家告诉我们,要以一种真诚、淡泊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不要老是想着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而是真心地去关心别人、尊重别人。

这样的人际关系才是健康、持久的。

3. 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借鉴社会治理者也能从道家的无为而治中汲取智慧。

政府不要管得太细太死,要给市场、给社会一定的自由空间。

就像一个花园,要是园丁老是去修剪那些花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摆弄它们,可能花草就长不好了。

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5篇)

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5篇)

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5篇)第一篇: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与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它不、以各种道团组织在民间流传,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几代道教学者的宣传和改造,道教教义逐步地符合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最终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扶持,从民间走向官方,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工具之一。

作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产生着无法想象的、巨大的社会作用。

它与儒教、佛教两家鼎足而立,互相融合,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

由于它的诞生是基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所以道教必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会产生影响。

道教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鲁迅有一段话说得很透彻:“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

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多方面的,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文学艺术领域: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发生的重要影响,在西方许多作家的作品里均可以发现。

同样,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曾经对中国的文学发生过重要影响。

首先,道教保留了大量的神6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本身也创造了许多神仙故事,这些都为中国文学中的神话部分增添了色彩。

道教中关于玉皇大帝、东龙公、西王母、盘古真人等等传说还有道教本身所创造的神仙故事,如关于八仙的传说,以及有关泰山、华山、龙虎山、武当山等的神话故事,也盛传于民间,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教追求在现实世界上建立“人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也”的平等社会。

这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影响了许多文学家,从而产生了一批类似《桃花源记》和《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文学作品还有,道教信仰的理想,是长生成仙。

这种神仙思想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

古代以道教神仙为题材的作品,充满于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之中,数量甚多,作者亦不少。

如《封神演义》、《三遂平妖传》、《韩湘子全传》、《吕仙飞剑记》、《七真传》等。

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摘要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本文旨在探讨道家思想如何影响现代生活,从而为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我修养提供指导。

本文将首先概述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随后分析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如何将道家思想融入现代生活的建议。

1. 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其核心理念主要包括“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虚其心,实其腹”等。

1.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规律而妄为。

这一理念鼓励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2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强调在治理国家或个人生活中,不应过度干预,而应顺其自然,让事物按其自然趋势发展。

这一理念在现代社会中,鼓励领导者实行宽松政策,给予市场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启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过度焦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

1.3 虚其心,实其腹“虚其心,实其腹”强调心灵的修养和内在的充实。

这一理念启示现代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心灵的滋养,要注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2. 道家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心理健康道家思想提倡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对于现代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焦虑,从而维护心理健康。

2.2 生活方式道家思想倡导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现代人在追求绿色生活、低碳环保等方面,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2.3 教育观念道家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对现代教育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4 政治治理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理念,对现代政治治理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将其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实行宽松政策,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3. 融入道家思想的建议3.1 提高自我修养现代人应注重内心的修养,培养宁静、平和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道家文化与现代生活

道家文化与现代生活

道家文化与现代生活之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乃至生活之中“道”的痕迹和影响无所不在。

“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根,人类之始,运动之理。

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所谓“道法自然”即是道家崇敬自然,主见不以人主动参加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无为而治”则是要求不要违反自然的规律去追求人的意志实现。

道家文化渗入到各行各业,主要在于道家的无为而治的主导思想。

道德经中所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要意思是人依靠大地生存,地上万物依靠天上的太阳照射生长。

日出与日落,月亮、星星的昼伏,所形成的大自然景象,就是自然的和谐之道、起始之道。

人类的祖先崇拜自然,在祭天地的过程中熟悉了大地四季轮回,太阳的昼出夜伏,发觉了万物生长都随四季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但确是自然的。

后来黄帝、老子便把这种现象称“无为”。

“无为”思想的产生推动了社会的进展,人们敬重自然,敬重他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为了构建和谐、爱护这种和谐,人们立了很多法规,这许法规便是现在的法律,法律是和谐的基本保障,法律是和谐的最低标准。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进展,这在带给人类极大的便利和进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类生存的危机,消失了诸如生态危机、社会关系失调、道德危机、社会心理危机等严峻问题。

物质文明带来的严峻异化,直接威逼着人类的生存和进展。

对自然主义思想的大力张扬:主见回归自然,不脱离自然,与自然和谐为一。

为此,老子提出了人法自然的思想。

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与自然相全都、相协调,不能违反自然,更不能破坏自然的和谐。

保持和发扬人原有的素朴的自然本性:提倡返朴归真、敦厚朴实,反对浮华轻薄。

浮华轻薄的礼义就是世乱祸首。

所以人应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熟悉到贪欲多私是罪恶的根源。

无为而治:在上的统治者应实行无为而治。

“无为”即是“顺应自然”。

“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治理天下,要顺应民心,不要对百姓多加干扰,要让人民自己去得到应有的自然的进展。

生活中道教

生活中道教

生活中道教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生
活态度和哲学思想。

在生活中,道教的影响无处不在,它教导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道教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追求与自然的融合。

在生活中,我
们可以看到道教的影响,比如在传统节日中,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向自然神灵表达敬意,感谢自然的恩赐。

同时,道教也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身心健康,倡导自然饮食,适时锻炼,保持身心的平衡。

道教还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追求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
经常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道教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

通过修炼内功,静心养性,人们可以逐渐摆脱浮躁和焦虑,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道教中汲取智慧,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追求
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这种生活态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还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因此,让道教的智慧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指引,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中国的道教思想传统与当代意义

中国的道教思想传统与当代意义

中国的道教思想传统与当代意义道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支重要派别,它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教思想主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内在修炼,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中,这种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道教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多数史学家认为道教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老子、列子、庄子等人的思想,后来融合了阴阳家、五行家、方术家等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三教一体”的道家文化。

这种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丰富的思想体系之一。

道教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道”,“道”被认为是自然法则和人类的本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

在道教看来,自然宇宙的运行离不开道的支配,无论是风雨雷电,还是四季更替,都呈现出一种自然规律和秩序。

这种秩序与人类内在的道相连,人类如果能够与之相适应,就会得到自然的庇佑和养护。

道教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内在修炼,内在修炼被认为是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道教将修炼的重心放在人的内心世界,注重用内在力量来调整外在环境,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道教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修炼方法和实践方法,比如静坐、冥想、炼气、炼丹等。

在当代社会中,道教思想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中国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上,更体现在人类整体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上。

一方面,以人类自身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可以更好地解决当代社会中的各种心理困惑和文化危机,更能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提升个人素质。

另一方面,道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更能促进人类与自然更好地共生共荣。

此外,道教思想中的内在修炼和精神追求,也紧贴着当代社会所遭遇的思想困境和精神抵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总是忙于应变和追逐物质享受,而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

道教思想注重通过内在修炼来提高自己的境界和品质,这种生活态度和内心追求与当代社会中追求外在物质的心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道教的当代价值与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转化与创新

道教的当代价值与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转化与创新

道教的当代价值与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转化与创新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承载着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等多重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道教依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并通过转化与创新,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道教的当代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与创新。

一、道教对当代社会的精神追求与人生价值的启示道教强调个体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追求自然、宽容与无为而治。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日益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生活压力,道教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追求与人生价值观。

道教教导人们尊重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通过修身养性,探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归宿,使他们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安宁。

二、道教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转化与创新1. 道教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现代社会,道教通过挖掘、整理与传承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例如,各地道教协会积极组织古籍研究与整理工作,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同时,宣传部门与道教学者合作,通过新媒体与互联网平台,推广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观,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道教活动。

2. 道教与当代科技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道教也积极与科技相结合,为其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与活力。

例如,在传统的道教寺庙中,已经出现了使用电子屏幕展示经文、采用智能系统管理庙宇等先进技术手段。

这种转化与创新为道教信仰提供了更现代化的表达方式,使道教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

三、道教的当代价值在社会发展中的体现1. 道教对环境保护的贡献道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社会,道教对环境保护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道教的生态观念与对自然的敬畏,呼唤每个人对环境的责任,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绿色家园。

道教的这种价值观及其行动,为当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毕业论文:道家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毕业论文:道家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道家文化博大精深,老子主张无为,庄子崇尚自然,他们的思想不但造就了道家流派,在百家争鸣时代大放异彩,甚至成为汉代初期的统治思想。

由道家思想衍生的道教,作为中国古代三大教派,从古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道家思想对社会现实与政治生活的影响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命题,“无为而治”意味着减少政治决策中的主观主义和盲动主义,尊重事情本身发展的规律,也往往实际上意味着给被统治者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先秦道家为人们勾画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社会,与世隔绝、没有压迫、路不拾遗,这对于人们的思想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带给百姓希望。

3、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道家思想并不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相反却比较赞赏隐逸生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性质。

二、道家思想对中国自然宇宙观及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的影响。

1、道家强调顺其自然,尊崇自然规律,提倡自然无为,这也就是要求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先秦道家以“自然”之“道”作为宇宙和世界的本原,用非神力的“道”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

三、道家思想对个人立身处世修身养性的影响1、庄子主张逍遥的人生观,提出“无待”、“无己”“坐忘”“心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清心寡欲,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以及求得生存。

2、道家强调顺乎“自然”之性的养生之道,其立身处世讲究与世无争,其修身养性讲贵生重己,逍遥自适。

四、道家思想对审美观和文学艺术的影响老庄认为素朴最美,因此不论是在文学上还是美术上都提倡归于自然,用一种对自然的大气来创作。

同时,越是朴素自然的越是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五、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道家思想家主张“以柔克刚”,提出矛盾的对立,相反相成,相互转化。

认为事物的转化有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量变的不是发展观,而是循环往复的。

这不仅仅对于统治者还是知识分子,甚至是百姓都学会用辩证法来看待一件事。

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小论文

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小论文

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小论文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小论文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其产生和发展中,势必对我国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在各类民间风俗中我们常能看到道教的影子,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在民俗节日、神灵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祈求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关键词]道教;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最好呈现形式。

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其产生和发展中,势必对我国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各类民间风俗中我们常能看到道教的影子,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在民俗节日、神灵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祈求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一、对民俗节日的影响古人对一年中一些特殊的日子做出规定,成为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融合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民俗节日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春节中,处处都能见到道教的影响。

“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每届初一,于子初焚香接神,燃爆以致敬。

”这其中的“焚香接神”就是受道教的影响。

以祭灶的习俗为例,农历腊月廿三过小年,小年为进入春节的开始。

民间多于此日夜礼拜灶神,祭灶反映出民众通过对道教俗神灶神的祭祀,以求达到保佑全家的目的。

相传他是掌管一家生死祸福的,道教里崇尚此神,是因为灶君司饮食及火。

道家一般敬灶时都要上表酬神,有送灶科仪,包括净灶、祀灶、净橱、送灶、迎灶几个部分的内容,蜡月二十四后灶君回宫,所以又要迎接他下凡回宫,希望能主一家之事,奏善定福。

论道教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道教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道教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万崇明道教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中国传统宗教和华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教文化体系,并深深扎根在广大人们心中,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都产生着很大的作用.故鲁迅先生说:“中华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

道教正是秉承中华传统,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伦理道德和人伦教化。

本文从道教关于道法自然、重生贵生、济世渡人的普世精神出发,简要阐述其文化的内涵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认识道法自然对天人和谐的启示《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如何认识“道法自然”是很多修道之士和道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中心课题,也是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词语,由此而引申出来的“回归自然”、“顺其自然”、“效法自然”更是地不分东西,人不分老幼,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口头禅”。

世纪之交兴起的“绿色革命”,一浪高过一浪的绿色食品、绿色药品、生态社区、生态旅游等无不是以“道法自然”为前提,但是,道祖老子所说的“自然”尽管同天地万物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单纯的指自然界,而是超出自然界的虚空自然观,这和近代从西方传入的实证自然观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用实证自然观来解读“道法自然”,只有两个结论,第一,“天人对立”,注重工业文明,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根本上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第二“顺其自然”,其积极方面,在于规劝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不要逆时而动;其消极方面,则是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误导人们消极观望,无所作为。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就是说:“道”先天地而生,为万物之根源,亦即宇宙之根源与本体,是生育天地的母亲。

《老子河上公主》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把“道”解释为“元气”,提出了“道生万物”,即“元气生万物”的观点,继而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图式具体化为“一生阴阳、阴阳生和、清、浊三气,三气生天、地、人三才,天地共生万物。

浅谈道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浅谈道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行 ,不光是 奉指 戒规 、行善 积德 ,以
图公 德 圆满 ,而 是一个 良心 、好 心 的 德性 和悟性 的体 现 。身 体锻 炼之 行 同
基本要 求 ,古人还将 “ ”作 为安 身 诚
老子 “ 天之道 ,和为本” 的思想 ,
内心 修炼之 性 的结合 ,是人 的高 境界
和高素质的具体表现 。
关键词 :道家文化 ;现代价值 ;启示
在 现代 社会 ,人 类 面 临着 五大 冲 突 ,就是 人 与 自然 、人 与社 会 、人 与
人 、人 与 自我心灵 以及 不 同文 明之 间
而拼 命竞 争 ,导致人 们 为 了金钱 和享 道德沦丧 、歪风邪气蔓延 滋长 。相反 , 人名利 ,而在于尊道 贵德 、唯道是求 。 返朴 的思想 ,不 为个 人名 利 等外 物所 累 ,不 为 自己的私欲 而心 神不 安 ,始
终保持一 种 “ 知足常乐 ”的高 尚情操 。 如果 人人 都信 守道教 文化 所倡 导 的人 生准则 ,整个 社会风气就将 大大好转 , 人们 的思想 素质 也会 大大 提高 ,并 从 金钱 的奴役 下解 放 出来 ,更好 地 发挥
象 ,尽情 地榨 取 。其 结果却 带来 了生 害频 繁发 生 ,使 人类 受到 了大 自然 的
老子柔 弱不 争 的观点 ,也 是一 个 解 决现 实问题 的方法 。老子认 为 ,柔 弱胜刚 强 ,天下莫柔 弱 于水 ,而攻 坚 强者莫 之能胜 。 “ 下 ”是 老子 “ 处 柔
正如 尼采 评论 《 道德 经》 一 书所 说 : “ 老子思想像一个永 不枯 竭的井泉 ,满
载宝藏 ,放下汲桶 ,垂手可得” 1 。2 世 纪的老子思想 已成为人类 的共 同财富 , 为世 界的文 明与和谐 发展 产生 了特殊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论文--道教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论文--道教

浅谈我所认识的道教摘要道教是真正中国本土的宗教,中国千年传承的见证。

它的发展已经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即使相对于以前现在稍有衰落,但依然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存在巨大影响力。

从它的起源、它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道教的发展亦是一部“中华文明史”。

关键字:起源;历史;影响最近有在看一本书《明朝的那些事》,其中在讲述明嘉靖帝时提及他最信奉道教,非常宠信一些道士,使得道教在明朝非常兴盛。

嘉靖皇帝一即位,就参加道教的各种活动,对国家大事毫不关心,迷信鬼神,一心渴望能长生不老。

在他当皇帝的几十年里,他把皇宫变成了一个整天举行修炼的场所,一个进行提炼丹药的实验室。

他还学习古代宋朝的一位皇帝,给他的父母都追授了很长的道家名字,而他自己同样有一个长达几十个字的道家称呼。

他的这些行为,使得后世的历史中把他称为"道士皇帝"而他最终也恰恰是被道术所害。

他的一系列行为使我对道教充满了好奇,让我去了解。

道教的起源与形成。

道教内容十分庞杂,但大致不外是在三种社会思想的基础上衍化而来:一为鬼神崇拜;二为方仙之说;三为道家学说。

远在公元前一千几百年前的殷商时代,统治者十分崇拜鬼神,那时候就有了卜筮吉凶和祈福禳灾的巫师。

周代对鬼神信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天神、人鬼、地祇的鬼神体系。

这些,后来都为道教所沿袭继承,这是道教多神崇拜的来源。

到了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221),出现了知仙方、炼仙丹的方士。

西汉初期,统治者以黄老清静之术治天下,黄老之说大兴。

东汉初期佛教传入中国后,更给了神仙家创立宗教的刺激,进一步与老子哲学结合起来,推奉老子为教祖,与儒、佛分庭抗礼,便形成了黄老道。

汉桓帝时,有了公开的宗教。

黄老道即道教的前身,因此以后道教的经籍,便都引述道家学说来作为理论依据,从宗教的角度加以解释和发挥。

上述几个方面,是道教思想信仰的来源。

西汉成帝时,信奉黄老道的齐人甘忠可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到东汉顺帝时形成了于吉的《太平青领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考核情况表20 11 —20 12 学年第 2 学期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班级:土管101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学分: 2学号姓名:20210131 施田力考核方式:课程论文考核内容:(论文题目)浅谈道教评分标准:教师签名:时间:浅谈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课程论文[摘要]: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它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诸多理解和认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自先秦时期出现,经历了兴盛、衰败,最终在众多思想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在许多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随着派别的不断繁衍增多,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经籍书文,涉及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以及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化学、天文、地理和社会心理、社会习俗等多个方面,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道家思想;发展;意义学习了儒、道、佛、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使我在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传统和现代化并不是矛盾的,现代化决不是对传统的抛弃和决裂,而应是在对传统继承、创新意义上的现代化。

不能把“传统的”等同于“落后的”、“过时的”。

我们当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就在于把它们结合起来,让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今天还能依然彰显她的魅力,越发地历久弥新。

课上老师介绍了主流文化的四个方面,其中,我对道家文化比较感兴趣,故做了一定的学习与了解。

道家起源于先秦时期,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发展到汉代以后, 道家与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出来, 并逐渐与外来的佛教共同并称为“三家”或“三教”。

从历史上看, 道家思想的发展却是十分曲折与艰辛, 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也是道家思想信徒,所以他给予了道家最高评价。

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家之长,同时避免其短处。

用来治国修身,有事半功倍效果。

后来,汉代淮南王因谋反而自杀,谋反者使用的理论武器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受到了严重挑战,使道家思想逐渐走向没落。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从此道家不再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之后道家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各个方面,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

魏晋玄学以后, 道家学派似乎已经不复存在,“道家”已经为“道教”所取代。

但其思想理论在与儒家和佛家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中, 通过道教学者对道家著作的注疏和对道教思想的发挥,仍然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 并始终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道家的思想是一种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许多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人生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好处。

道家在自然观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至今仍被人们所引用。

道家讲究“无为”,主张对宇宙万物都要顺应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界万物的自然属性,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自然得到发展,不横加干涉。

因为道家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人与物是信息相通的。

如果我们尊重自然,则自然亦会尊重我们,而相反若我们一味干涉万物的自然发展,则亦会受到自然万物的报应。

简单的来说,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谈论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在当今世界,人们对于自然的污染破坏日益严重,各种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道家的这一思想对这种现象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道家尊重、顺应自然的思想发人深省,对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环境社会问题是有其现代意义的。

同时,老子也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思想。

最能表达“道”的一个词就是自然规律,同样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与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然规律最相近的一个字就是“道”。

这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蕴含了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我们的生活与人际交往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其次,道家的许多思想也对当今的政治、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还是拿道家的“无为”思想来举例。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老子》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要求官员不妄为,不妄动,不生事,无贪欲。

这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现状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老子还提出过德之三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慈,要有仁慈爱民的心,与民生息,例如我国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就是很好的体现;俭,即崇尚节俭,比如说现在经常说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涉及了这一思想;不敢为天下先,即表示要谦虚,不与他人争斗,故我国广泛发展与别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保持良好的国际关系。

同时,老子在中国政治伦理思想上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人天生平等”的理论,正符合当今社会人人平等的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重大的作用。

最后,我觉得道家在处世为人等观念上也具有着现实意义。

道家主张“身重于物”,即指人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应摆正“名”、“利”与“身”的关系。

老子《道德经》上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指出过分的追求声明权势,必然付出巨大的代价;过多的收敛财富,必将招致更多财富的丧失。

庄子也从人的生命价值出发,提出“身贵于隶”“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认为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不可因为身外之物而丧失了自我。

故我们应该淡化名利意识,做真实的自己。

道家也讲究“知足”。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衿,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成若缺,其用必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用这样的方法做事便能够达到目的。

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

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

即“欲先强之,必固弱之”人们要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幸福快乐。

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

“最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罪过莫大于欲望膨胀,祸害莫大于不知道满足,凶险莫大于欲望得以放纵。

所以,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知足者长乐。

中国传统文化包容万千,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年的诸子百家早已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对社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指导。

道家作为传统文化主流之一,更是需要不断的发展融合,去其糟粕,如此才能在未来的历史中继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在现世社会中,人们的贪念等日渐显露,我们应该以传统文化为依据,拯救世风日下的中国。

道家风骨——观《道德经》后感——“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听课心得陆老师讲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渐渐的,我领悟了些儒释道三家真意,并有感于其广博精微,包罗万象,不由望而生敬,敬而生畏,也对道家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听课愈多,求道之心愈炽,于是便去查阅了一些关于道家的发展与盛衰的资料,了解到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

在先秦时期,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不同的学术思想广泛的流传在世间。

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最终只有道家和儒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主流。

先秦之后,佛教传入了中国,加进文化传统主流行列。

同时,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我选择了道家著名的《道德经》进行阅读、学习。

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道德经》,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去观阅过,直到如今对道家文化有了一定的兴趣才想到翻阅,说来十分惭愧。

读完发现,《道德经》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有着许多的启迪与帮助,同时也从文中也了解到了许多道家的精神与思想。

《道德经》中, 老子在多处以“士”、“圣人”、“我”的口吻说出他认为有道之人应有的品格形象。

如: “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 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

” (第20章。

大意是: 在别人自认为很清醒的时候, 惟独我难得糊涂; 在别人都认为事情很清楚的时候, 惟独我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理出头绪; 在别人认为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 惟独我顽固地不参与进去。

我为什么总是与众不同呢? 因为我是以“道”为准则来观察和处理一切事情的。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22章。

大意是: 圣人用“道”这个统一的尺度来观察天下的一切事物。

不只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问题, 所以能将问题看得透彻;不自以为是而能明辨是非;不自吹自擂却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而能长期受到人们的尊敬。

正因为谦让不与人争, 所以别人也就无法和他争高低。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67 章) 对怎样才能做到人品高尚,《道德经》中的论述是很多的。

通过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道家的风骨与精神。

《道德经》既为道家经典, 道家也就十分注重按《道德经》的要求修心养性和实践修行。

如此也就形成某些历代道家共同的品格特征, 亦即道家的风骨。

从《道德经》的要求、历代对道家的评论及道家学者的表现看, 道家风骨大致可概括为:一是独立人格。

《道德经》说的“我独异于人”,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有独立人格。

这一点,在道家中是表现得特别明显的。

独立人格在日常生活上的表现是不随波逐流, 不跟风, 待人处事有自己的原则。

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是决不趋炎附势。

道家中有许多人都以才学著称, 却拒不为官。

比如庄子, 据载, 当时楚威王听说他很有学问, 派人带了大量钱财去请他作相, 但被他拒绝了。

在学术观点上道家的独立人格同样表现得非常明显。

他们不迷信权威, 甚至对老子也不迷信。

《庄子》上记载颜回对孔子毕恭且敬,称“夫子步亦步, 夫子趋亦趋, 而夫子奔逸绝尘则回也其乎其后矣! ”认为学生永远赶不上老师。

而庄子却说; “送君者自其涯而返, 君自此远矣!”由此可见道家的独立。

二是深研学问。

历代列进道家的人物, 几乎都是当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

他们大都以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著称。

这也就是《道德经》说的“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我们完全有根据说,道家是中国历史上由文化精英构成的群体。

文化典籍中的精品, 有相当大部分也出自道家之手。

他们中的许多人, 年轻时即立志学道, 并将毕生贡献给道学文化的钻研和创造, 著述之丰, 令后人叹为观止。

如道教理论的奠基人葛洪, 毕生勤奋, 博学多才, 刻苦著述。

他的著作, 计有《抱朴子》内篇20 卷、外篇50卷, 《神仙传》10卷, 《隐逸传》10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