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腹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聚腹痛—腹中包块为特征; 鼓胀腹痛—腹部外形胀大为特点等。 腹痛病证—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有些腹部病证常以腹痛为初起见症,应特 别注意。

3.与外科腹痛相鉴别 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腹痛 , 疼痛不剧 , 压痛不明显 , 腹部柔软,痛无定处; 外科腹痛多先腹痛后发热 , 疼痛剧烈 , 痛有定处 , 压痛明显 , 伴有肌紧张和 反跳痛,出现外科腹痛征象。

腹痛的成因—寒、热、虚、实、气、血 等。 各病因间常相互联系:外邪侵袭,内有所 伤,引起脏腑气机不利,邪气阻滞腹中,经 脉运行不畅,脏腑经脉失养等, 均可引起 腹痛。 腹痛的病机—不通则痛;

外感寒热、内伤饮食、情志、虫积、跌 仆等—皆可导致脏腑气机不利,气血运行 不畅—经脉流行阻滞而实痛; 气血不足,阳气虚弱—脏腑经脉失于温养、 气血运行无力而虚痛。

【范围】
腹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内科腹痛可见 于西医学的许多疾病之中如急慢性胰腺 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 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癫、肠道激惹 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输尿管结石 等,当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并能排除外科、 妇科疾病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 。
【证候特征】
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疼痛部位,可分为脐腹、胁腹、小腹、 少腹。 疼痛性质—表现为隐痛、胀痛、冷痛、 灼痛、绞痛、刺痛,但外无胀大之形,触 之腹壁柔软,可有压之痛苦,但无反跳痛, 其痛可呈持续性,亦可时缓时急,或常反 复发作。


【目的要求】
1.了解腹痛是临床上极常见的病证,大 体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 2.熟悉腹痛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 点。 3.掌握腹痛的证候特征,治疗原则,以 及证治分。

【概念】
腹痛是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 的病证。多因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临 床上极其常见。本节主要讨论内科腹痛 , 外科、 妇科所致的腹痛不包括 在内 , 另外 , 痢疾、霍 乱、积聚、鼓胀、虫证等内科疾病出现的腹痛 症状 , 应参考有关章节。

百度文库

女性患者应与妇科腹痛相鉴别 , 妇科腹 痛多在小腹 , 与经、带、胎、产有关 , 如痛经、流产、妊娠(SHEN)异位、输 卵管破裂等,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 , 以 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性质 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 痛,遇冷痛剧, 得温减者,为寒痛; 腹痛急迫—痛处灼热,时轻时重,腹胀 便秘,得凉痛减,痛在脐腹者为热痛; 腹痛胀满—时轻时重,痛处不定,得暖气 矢气则胀痛减轻者,为气滞痛;



3.情志失词,气滞血瘀 抑郁恼怒,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滞而痛; 或忧思伤脾,或肝木克脾,肝脾不和,气机不利, 腑气不利而发腹痛; 或气滞日久,血行不畅,气滞血瘀; 或跌扑损伤,络脉瘀阻; 或腹部手术,血络受损,均可形成腹中瘀血而 腹痛。
4.阳气素虚,脏腑失煦 素体脾阳不振,或过服寒凉,损伤脾阳, 寒湿内停,气血不足,不能温养脏腑 , 而致腹痛; 久病肾阳不足,肾失温煦,脏腑虚寒,腹痛 日久不愈。

【鉴别诊断】
1.胃痛—胃痛亦有腹痛表现,腹痛常伴 有胃痛症状,需鉴别。 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常伴有恶心、嗳 气等胃病症状; 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多伴有便秘、泄 泻等肠病症状。 当两症同时出现时,须辨明主症与兼症。

2.与它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鉴别 许多内科疾病常见腹痛,但均有该病特 征,腹痛只是该病的症状。 如痢疾腹痛,伴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 血; 霍乱腹痛—伴有吐泻交作;

【诊断】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 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其疼痛性质各异,但一般不甚剧烈,按 之柔软,压痛较轻,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2. 起病多较慢,其痛发或加剧常与饮 食、情志、受凉等因素有关。 3.腹部 X 线检查, B超检查以及有关实 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4.应排除外科、妇科腹痛 , 以及其他内 科病证中出现的腹痛症状。

3.辨部位 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小肠受病; 脐腹疼痛,多为虫积; 胁腹、少腹疼痛,多为厥阴肝经受病; 小腹疼痛,多膀胱病变。


腹部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 按,入夜尤甚者,为血瘀痛; 脘腹胀满—嗳气频作,暧后稍舒,痛甚欲 便,便后痛减,为伤食痛; 痛势急剧—痛时拒按,痛而有形,痛势不 减,得食则甚者,为实痛; 痛势绵绵—喜揉喜按,时缓时急,痛而无 形,饥而痛增者,为虚痛。

2.辨急缓 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者, 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蛔虫内扰等, 属急性腹痛; 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绵绵,痛势不 甚,多由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 足 , 属慢性腹痛。
【医论】
《素问· 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 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 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 测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仲景对腹痛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 诊法上提出:“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 虚,痛者为实”。

宋·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腹痛》:“有寒、 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痰饮、有 虫” 。 金· 李杲《此事难知· 腹痛》:“中脘痛太 阴也……脐腹痛少阴也……小腹痛厥阴 也……。” 元· 朱丹溪《丹溪心法》:“……痰因气 滞而聚,既聚则碍其路道不得运,故作 痛也……。”

疼痛发作或加重诱因—与饮食、情志、 受凉、劳累有关。 起病或缓或急多伴有饮食、大便失常。 部分腹痛常牵掣其它部位作痛,其痛或固 定不移,或走窜不定。

【病因病机】
1.外感时邪,内传于里 六淫之邪,侵入腹中,均可引起腹痛。伤于 风寒则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

2.饮食不节, 肠胃受伤 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饮食停滞;饮食 肥甘厚腻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肠胃;饮 食不洁,或过食生冷,寒湿内停等,均可 损伤脾胃,腑气通降不利而发腹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