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热实验测定及误差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因分析]
易错选A或B。本题重点考查燃烧热的概念,
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反应热与物质 聚集状态之间的关系。CH3OH完全燃烧应生成 CO2(g)和H2O(l), A错误;反应①是吸热反应,生成物能量应比反应物高,B错误; CH3OH 与 O2 反应转变成 H2 放出能量, C 错误; CH3OH(l) 变为
①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加减时,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包括数 值、符号)。 ③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逆反应时,ΔH的数值不变,符号相 反。 ④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 量变化计算时,一定要准确判断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
[2010·广东理综]在298 K、100 kPa时,已知:
C. Q2<Q1<92.4 kJ
D. Q1=Q2<92.4 kJ
[错因分析]
易错选D。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可逆反应不能
进行到底,放出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生成的氨的多少。此题涉及
等效平衡及可逆反应的概念。题中热化学方程式表明: 1 mol N2(g)和3 mol H2 (g)完全反应的反应热为92.4 kJ·mol-1,而将1 mol N2与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不可能反应完全(可逆 反应的特点),故Q1<92.4 kJ·mol-1;题中两平衡为等效平衡,
2H2O(g)===O2(g)+2H2(g)ΔH1
Cl2(g)+H2(g)===2HCl(g)ΔH2 2Cl2(g)+2H2O(g)===4HCl(g)+O2(g)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 解析 ] 依次给三个热化学
1 .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应把好两关:
(1) 隔热关。如小烧杯
周围的泡沫塑料要填满,盖 板两孔只要正好使温度计和 环形玻璃棒通过即可;倒入 NaOH 溶液要迅速等。尽可 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散失 能减少________________ 。
(2) 准确关。如配制溶液浓度要准;溶液要新制,因久置 NaOH 溶液可能变质导致浓度不准;量取液体体积读数要准; 最高点 。 对温度计读数要读到________
即平衡时物质的含量相等,故 n(NH3) 平 也相等,由于第二种情
况下已有0.1 mol NH3故反应再生成的NH3比第一种情况少,故 Q1>Q2。 [正确答案] C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 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kJ· mol-1 1 ②CH3OH(g)+ O2(g)===CO2(g)+2H2(g) 2 kJ· mol
2.导致“测定误差”的因素
根据计算关系: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m1+m2) · c· (t1 -t2)。其中溶液的比热容c是已知的。对于给定的反应m1和m2也 是定值,这样求算出的中和热是否接近57.3 kJ/mol,取决于溶 液的浓度、溶液的体积及温度的变化。引起中和热有较大误差
的因素有:①溶液浓度不准;②溶液取量不准;③隔热较差;
④室温太低;⑤温度未取到最高点等。
1.直接测量计算 利用仪器测出温度变化再进行计算,如中和热测定: 用0.50 mol· L 1盐酸与0.55 mol· L
- -1
NaOH溶液各50 mL反
0.418[t终-t始] 应,测出t(终)、t(始),利用ΔH=- kJ· mol-1 0.025 进行计算。
方程式编号为①、②、③,
则③= ①+ 2×② ,故 Δ H3 =Δ H1 +2×Δ H2 。
【变式3】
[2009·全国理综Ⅱ]已知:2H2(g)+
O2(g)===2H2O(l);ΔH=-571.6 kJ·mol-1CH4(g)+
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现有 H2 与 CH4 的混合气体 112L( 标准状况 ) ,使其完全燃烧 生成 CO2 和 H2O(l) ,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 3695kJ ,则原混合气 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变式 4】
已知:
3 3 Fe2O3(s)+ C(s)=== CO2(g)+2Fe(s) 2 2 ΔH=+234.14 kJ· mol-1 C(s)+O2(g)===CO2(g) ΔH=-393.5 kJ· mol-1 3 则 2Fe(s)+ O2(g)===Fe2O3(s)的 ΔH 是( 2 )
(4)混合物燃烧放热求比例问题
可用常规的列方程组法,也可采用十字交叉法。 (5)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差值计算 ΔH=E生成物-E反应物 (6)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 量变化计算 ΔH =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
形成释放的能量
特别提示:计算反应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解析]
先研究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
再观察所给的几个原热化学方程式,对这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进 行合理的 “ 变形 ” ,分别将② ×3 ,③ ×18 ,然后再将①+② ×3+③×18,即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从而找到目标热化学方
程式和几个原热化学方程式ΔH之间的换算关系。
[答案] ΔH=ΔH1+3ΔH2+18ΔH3
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N2(g)+3H2(g)===2NH3(l) B. N2(g)+3H2(g)===2NH3(g) 1 3 C. N2(g)+ H2(g)===NH3(l) 2 2 1 3 D. N2(g)+ H2(g)===NH3(g) 2 2
ΔH=2(a-b-c)kJ· mol-1 ΔH=2(b-a)kJ· mol-1 ΔH=(b+c-a)kJ· mol-1 ΔH=(a+b)kJ· mol
-1
[错因分析] 易错选C。本题可以从化学键的角度考虑, 一个反应的完成需要断裂旧的化学键(吸收一定的能量),形成 新的化学键(释放一定的能量),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二者的相 1 3 对大小。由图可以看出, N2(g)+ H2(g)===NH3(g) 2 2

ΔH=(a
-b)kJ· mol 1,而1 mol的NH3(g)转化为1 mol的NH3(l)放出的热 1 3 量为c kJ,所以有: N2(g)+ H2(g)===NH3(l) 2 2 c)kJ· mol 1,即N2(g)+3H2(g)===2NH3(l)
A.-824.4 kJ·mol-1
B.-627.6kJ·mol-1
C.-744.7kJ·mol-1
答案:A
D.-169.4kJ·mol-1
解析:把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变为: 3 3 2Fe(s)+ CO2(g)===Fe2O3(s)+ C(s)ΔH=-234.14kJ· mol- 2 2
1
① 3 3 3 - C(s)+ O2(g)=== CO2(g)ΔH=-590.25 kJ· mol 1② 2 2 2 3 ①+②得:2Fe(s)+ O2(g)===Fe2O3(s) 2 ΔH=-234.14 kJ· mol 1+(-590.25 kJ· mol 1)=-824.39

ΔH=(a-b-
ΔH=2(a-b-
c)kJ· mol-1。 [正确答案]
A
A.1∶1
C.1∶4 答案:B
B.1∶3
D.2∶3
解析: 设H2和CH4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x、 y,依据题意列出
方程组:
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 化学方程式 ( 一般 2 至 3 个 ) 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 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 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
mol,两者反应生成0.1mol CO2,0.2 mol CO。设1 mol C和O2反
应生成CO的反应热ΔH=-A kJ·mol-1,则X=0.2 A+0.1 Y, 得A=5X-0.5Y,所以ΔH=-(5X-0.5Y)kJ·mol。 [正确答案] C
化学反应 N2 + 3H2===2NH3 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
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
热。
磷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应用。由磷灰石[主要 成分Ca5(PO4)3F]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 + 21SiO2(s) + 30C(s)===3P4(g) + 20CaSiO3(s) +30CO(g)+SiF4(g) ΔH
-1
ΔH=+49.0
ΔH=-19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1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 O2(g)===CO2(g)+ 2 2H2(g)的ΔH>-192.9 kJ· mol-1
ΔH的换算关系。
(2) 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 ΔH 也应乘、除
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
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3) 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 ΔH 的符号也随之改 变,但数值不变。 (4) 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 ( 固、液、
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5(PO4)3F(s) + 3SiO2(s)===6Ca3(PO4)2(s) + 2CaSiO3(s) + SiF4(g) ② SiO2(s)+CaO(s)===CaSiO3(s) ΔH3③ 用ΔH1、ΔH2和ΔH3表示ΔH,ΔH=________。 ΔH1① ΔH2 2Ca3(PO4)2(s) + 10C(s)===P4(g) + 6CaO(s) + 10CO(g)
CH3OH(g)需要吸热,因此 CH3OH(l)与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少,
D正确。 [正确答案] D
已知3.6 g碳在6.4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 并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1,则1 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ΔH为(
A.-Y kJ·mol-1 B.-(10X-Y)kJ·mol-1 C.-(5X-0.5Y)kJ·mol-1 D.+(10X-Y)kJ·mol-1
- -
kJ· mol-1。答案为A。
已 知 298 K 时 , N2(g) + 3H2(g) 2NH3(g)
ΔH=-92.4 kJ·mol-1,在相同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Q1;向另一容积相同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95 mol N2、2.85 mol H2和0.1 mol NH3,达 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Q1=Q2=92.4 kJ B. Q2<Q1=92.4 kJ )
)
[错因分析]
易错选B。本题首先应确定3.6 g碳在
6.4 g氧气中燃烧生成的CO、CO2的量;热量Y kJ为1mol
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量、热量X kJ为3.6 g碳单质燃烧 生成 CO 、 CO2 混合物的热量。不能认为生成的 CO 、 CO2 各为 0.1 mol。 根据题干知:碳的物质的量为0.3 mol,O2的物质的量为0.2
2.间接计算
(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量的求解 先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所体现的物质 之间、物质与反应热之间量的关系直接求算物质的量或反应热。 (2)依据燃烧热数据,利用公式直接求算反应热 Q=燃烧热×n(可燃物的物质的量)
(3)利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
①设计合理的反应途径。 ②适当加减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得出待求的热化学方程 式,反应热也要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从而得出待求热化学方 程式的反应热。 ③在进行反应热的计算时,要注意反应热的符号以及反应 热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间的比例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