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文献综述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要消耗一定量的人、财、物力的,而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最终也是要以财力消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教育投入是保障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财力消耗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教育经费的投入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在本论文中,笔者将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方面来探讨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总结出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学者们研究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一、基础教育经费投入
1.1 国内研究
吴应发在《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研究》中指出政府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把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使更多的资金能流入到教育事业;同时也可发行教育债券,保证要有一定的回报率,为基础教育发展筹集更多的经费。同时,我国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交流的平台,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申请教育贷款,有效的利用外资,通过争取由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提供的国际教育资助,来帮助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胡三如、肖绪才在《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资金保障和改革出路》中认为义务教育投入比例不协调,地方差别悬殊。义务教育领域的失衡,并不仅仅存在于地区、城乡之间,而且普遍于各个层面,并且教育投入的财政体制不合理,监管不到位。对于这些问题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继续保持教育支出总量增长,并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改革义务教育支出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管理和审计,提高支出效率。
1.2国外研究
陈永明在《教育经费的国际比较》中指出印度的基础教育以政府投资为主,中央和邦政府共同承担投资责任,其中以邦政府投资为主。印度中央财政每年毛收入的比重高达65%左右,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缺口大,只得求助于中央。中央以财政返还的方式向地方转移支付,其转移支付额占中央财政收入的70%左右。中央财政净收入占中央财政毛收入的20%左右。通过转移支付,在体制上造就了一个财政上强大的中央,能够对地方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影响。
刘建发在《韩国教育财政投入法制保障的经验及启示》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人均教育机构支出平均人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中级阶段占24%,在高校阶段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程度较低的国家学生人均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教育机构然而显示分布的投资相对于GDP人均上很相似对那些发展中国家的高
水平的人均消费。例如,韩国和葡萄牙,国家教育机构与支出,生均在基础教育和中等及专上教育水平和人均GDP的下面经合组织(OECD)平均每名学生——相对于花费更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
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有学者认为,高校是科技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高等学校发挥学科优势,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科研社会服务创收活动,对于高校拓宽自筹收入渠道,收入规模具有巨大意义。储祖旺博士在《中国高校筹资问题研究》中建议高校提高横向科研收入,社会服务管理能力,他认为这部分收入在高等院校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在教育成本上,学者们更是争论真论不休。他们表示,目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家庭和个人分担必烈较大,学费已经超出我国大多数居名的承受能力,严重影响到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机会。白云在《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的反思》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取向转向大众取向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从目前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来看来看,我们却是以以一种精英取向的高等教育学费政策来办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这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学费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至于政府以何种形式分担成本,李成立在《高等教育财政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改革构想》主张要维持合理的学费水平、实行收费标准的差异化和学费折扣制度、完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制度等。
从对财政投资高等教育定量研究方面来看,有些学者通过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提出建议。李成立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长远远跟不上教育规模扩张的速度,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未能达到国际社会的一般水平,建议要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在高等教育经费筹资方式研究上,李成立主张高等教育财政多元化,教育经费从政府拨款、学费、校办产业、社会捐赠和科研收入等方面进行筹措,并提出创办教育银行,呼吁尽早推出教育彩票。
财政拨款模式研究上,阎元《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拨款模式研究》认为当前的拨款模式不够科学规范,影响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提高,难以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财政目标,主张在对高等教育拨款的体制中引入绩效考核机制, 并针对绩效考察这一拨款方式,提出了建立绩效指标的立足点和基本原则。
三、参考文献
[1] 陈永明.教育经费的国际比较.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239.
[2] 刘建发.韩国教育财政投入法制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J].统计与决策, 2006年第23期
[3] 吴应发.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6.4.
[4] 胡三如、肖绪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资金保障和改革出路[fJl.改革与战略,2006(12):26-29
[5] 储祖旺.中国高校筹资问题研究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6] 白云.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的反思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9期
[7]阎元.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拨款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6.
[8]李成立.高等教育财政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改革构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