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知识转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知识?
经合组织1997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的报告,报告描述“知识为人类迄今为止创造 的所有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 的知识最为重要”。
彼得·德鲁克(1999)指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 某些人或某些事务的信息一这既包括使信息成 为行动的基础的方法,也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 用使某个个体(或机构)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 更为有效的行为方式。”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
“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形成--- 有关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的发展历程
哈佛学派的SCP范式
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制约市场行为(Conduct) 进而决定市场绩效(Performance),决定市场结 构的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行业進 入退出壁垒;市场行为包括企业的价格和非价 格行为;而衡量市场绩效的标准则有资源配置 效率,技术进步程度等。
什么是知识转移
Szulanski (1996)对知识转移的界定为知识转 移是源单元和目标单元之间知识的二元交换 (dyadic exchanges)过程。知识并非单向地从 一个单元流入另一单元,而是源单元和目标wk.baidu.com 元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在互动中获取、运用、 吸收和提升知识。他还指出采用“转移” (transfer)而不是“扩散”(diffusion) 这个词,是强调知识转移不仅是知识的扩散, 而是跨组织或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共 享。
什么是知识?
由于知识的涵义十分宽泛,从哲学大师 柏拉图到波普尔都不能给出一个完整的 被广泛认可的知识的定义。因此,在管 理学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很少对知识下 定义,通常更多探讨的是知识的属性以 及对组织知识的分类。
知识的属性
Turner(2006)在文献回顾总结的基础上 指出了知识的3个最主要的特性:可编码 性、多样性和完备性。
单个组织内部的知识流动
Szulanski (1996)认为知识的“内部粘性”阻碍了知识 的有效流动。他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了知识 的“内部粘性”:一是知识相关的因素,主要指的是 知识本身的特性,包括知识的因果模糊性、知识的情 境依赖性和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等;二是激励因素, 包括对知识传递者和知识接受者的激励水平。与传统 的观念认为主要是激励因素导致的知识转移的障碍不 同,Szulanski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内部知识转移的主 要障碍因素是与知识相关的因素,如,接受者缺乏吸 收能力,因果模糊性以及源单位和接受单位间的紧张 关系等,其影响程度超过了与激励相关的因素。
研究跨国公司知识流动的意义
对于跨国公司存在的原因,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 是从市场不完善的角度静态地加以分析。由于知识的 特殊性质,使得它难以在市场中进行有效交易。因此, 为了规避市场的不完善,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更 倾向于将知识内部化,使其在企业内部进行流动与转 移。 Kogut & Zander(1992,1993)从转移知识的能 力的角度,动态地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什么会存在。他 们认为,跨国公司存在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由于市场不 能买卖知识,而是由于在跨国公司组织内部能更高效 率地转移知识。Gupta & Govindarajan(2000)也支持 Kogut & Zander的观点,他们指出跨国公司之所以存 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在公司内部情境中比外部市场机 制更有效的进行知识的转移和利用的能力。
知识的分类
Hedlund对知识的分类
明晰的 知识
默会的 知识
个人
团体 组织
可以言说的 档案化的团 组织图 个人知识 队绩效分析
组织间领域
供应商的专利和 文本化的惯例
跨文化谈判 复杂工作中 企业文
技巧
的团队协调 化
技能
顾客对产品的态 度和期望
什么是知识转移
Gupta & Govindarajan (1991)将企业内部知 识流动定义为专门技术或知识(如技能或能力) 或外部的具有战略价值的市场数据的转移。专 门知识的类型有:投入流程(如,购买技巧)、 产品生产过程(如,产品设计、流程设计、包 装设计)、产出设计(如,市场营销策略、分 销专门知识);外部市场数据指与关键客户、 竞争者或供应商相关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 Gupta & Govindarajan (1991)的知识流动的 定义中不包括内部管理信息的转移(如,月度 财务数据的交换)
什么是知识?
韦伯斯特词典(1997)年对知识的定义 是:.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者调查 获得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 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 理和原理认识的总和。
知识管理与知识转移研究的主要是能直 接或者间接创造商业价值的知识,是经 济学和管理学意义上的知识。一般称为 组织知识。
什么是知识转移
Bresman et.al(1999)定义成功知识转移为 转移的结果能使知识接收方成功地积累或吸收 新知识。
Dixon(2000)认为知识流动是将存在于组织 内部某一部分的知识转移到组织内的另外一个 部分,而组织成员需要通过各种工具来实现知 识共享。
Pablos(2004)认为组织间知识流动是能力(如 技能和能力)或其他具有战略价值的外部市场 数据(如客户、竞争者和经销商的重要信息) 的转移。
有关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的发展历程
“企业知识基础观”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是一个知识的复合 体,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配置资源等创 新活动的能力,从而最终体现出企业的竞争优 势。同时,知识的难以模仿性和路径依赖性使 得它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过程才能获得并发挥 作用,从而使竞争优势体现出持续性和自增强 性。而由企业知识决定的企业认知学习能力是 企业开发新的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由此可见, 知识是企业长期的、独特的竞争优势的根本来 源。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知识流动或知识转移是一项非常困难的活动。 因此,国内外关于知识流动的研究也大多集中 在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上,并主要关注的是哪 些因素阻碍了知识的顺利流动或转移。
目前诸多国外学者根据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和 特点, 已经对知识在单个组织内部、联盟、合 资企业内、 兼并、收购中和跨国公司内流动的 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下分别综 述现有的针对单个组织内部、联盟、合资企业 内和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的研究。
除了Turner(2006)归纳的以上3大类属性 外,文献中还讨论过许多其他的知识的 重要特性,包括可教授性、产出可观察 性、系统依赖性、情境专用性、因果模 糊性和离散性等等。
知识的分类
Ryle (1949) 将人类知识分为两类:知道是何 (knowing-what)和知道如何(knowing-how)。 知道是何指的是可以明确表达的一类知识;知 道如何则是那些无法明确表述的知识。
什么是知识转移
Davenport & Prusak (1998)将知识流动表达 为如下的公式:知识流动=知识传达+知识接 受。知识流动需要首先由拥有者传递给潜在的 接受者,然后由接受者加以吸收。他们认为如 果知识没有被吸收, 那么这一知识就不能说已 经转移了;提供知识并不代表转移知识。由此 可见, 知识转移涉及到知识发送方和知识接收 方两个主体, 客体是知识, 客观条件是传输的 途径, 目标是能够利用知识来指导行为。
单个组织内部的知识流动
组织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从最早影响转移 成本的因素分析转向研究知识本身特性对知识转移的 影响再到对情境因素的研究。
Teece (1977)最早关注技术转移的成本和决定技术转 移成本的因素。他的实证研究发现其样本企业的平均 技术转移成本占总项目成本的19%之多,打破了之前 认为知识可以以零边际成本转移的普遍观点;然而他 的研究结果也得出样本的差异性很大,各企业转移成 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从2%~59%不等。因此,他进一步 提出了决定技术转移成本的主要因素。他认为主要有 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技术转移方的特性,包括技术让 与方对技术的充分理解程度、技术的年龄和使用同样 技术的公司数量等;二是技术受让方与东道国的特性, 包括受让方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受让方的企业规模、 受让方的研发活动情况和东道国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等。
“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形成--- 有关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的发展历程
“企业能力基础观” 该理论认为,隐藏在资源背后的企业配
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才是竞争优 势的根本来源。 但是,隐藏在能力背后的又是什么呢? 众多学者提出,隐含在这些资源和能力 之下的是在企业内部获得和维持的组织 知识。
“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形成---
研究跨国公司知识流动的意义
由此可见,对于跨国公司来说,能否有 效地促进知识在其网络内的流动和转移, 并且使这种流动和转移能力要高于竞争 对手的模仿能力,将是其能否成功经营 的关键。但是,知识的有效流动或转移 取决于诸多因素,这也正是近年来国内 外学者的一个研究热点。下面将对国外 知识流动及知识转移的文献,尤其是针 对跨国公司的相关文献作一个总体回顾 和评述。
单个组织内部的知识流动
Cohen & Levinthal(1990)提出了“吸收能力”
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识别新的外部信息价值、 吸收它并最终将其用于商业用途的能力是吸收 能力。他们认为吸收能力是知识转移双方各自 积累的知识存量的函数,并且指出吸收能力对 知识转移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关于阻碍知识流动的因素的研究中最具影响的 就是知识默会性的影响。知识的默会性和“因 果模糊性“是被广泛认定的知识转移和复制的 障碍。
Kogut & Zander(1992)将知识分为信息 (information)和知道如何(knowing-how)。 所谓信息是指那些一旦确定了解码规则,在转 移过程中就不会失去完整性的知识;而知道如 何则是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积累的能够提高 效率和成功率的实践技能或专长。
知识的分类
Polyani(1966)将知识分为两类:明晰 的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的知识(隐形知 识)。明晰知识是指可以用书面语言、图 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的知识;默会知 识则是指高度个人化的、与实践相关的、 难以清晰表达的知识,即那些“我们知 道的比我们所能表达的更多”的知识。
“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形成--- 有关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的发展历程
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 在波特所著《竞争策略》一书中,他提出有名的五力
分析架构。他认为,影响产业竞争态势的因素有五项, 分别是「新加入者的威胁」、「购买者(客户)的议 价力量」、「取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货商 的议价力量」及「现有竞争者之对抗态势」。透过这 五方面的分析,可以测知该产业的竞争强度与获利潜 力。在传统的产业经济学中,经济学者曾深入探讨市 场结构对厂商行为和厂商绩效的影响,「独占地位可 以带来超额利润」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基本定理。从 这个角度出发,波特认为企业竞争的基本原则是想办 法维持独占地位,他据此逻辑发展三种一般性策略: 「低成本策略」、「专精化策略」及「差异化策略」。
“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形成--- 有关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的发展历程
“企业资源基础观”
其核心观点是将企业视为一个独特的异质资源 和能力的组合,此时,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在 发展企业未来的资源基础的同时,实现对现有 资源和能力的最优配置。
企业的大多数资源都是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获 取的,因而会导致企业的竞争优势容易被竞争 对手模仿,这也正是的该理论的局限所在
“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形成--- 有关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的发展历程
这些外生的竞争优势理论(从企业外部 来寻找竞争优势)并不能解释两个企业 在面临相同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的条 件下依然会有不同的绩效表现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资源基础观” 开始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视角转移到 企业内部。
知识的分类
Nelson & Winter(1982)按照知识持有者 的类型把知识划分成个人知识、群体知 识、组织知识三类。这是根据一项完整 知识的掌握主体的数量来分类的,他们 认为知识的整体性和复杂性随着掌握主 体的人数的增加而扩大。企业所需要的 日常行为惯例、工艺程序、协调运作、 战略规划、对外界感知的认同和快速反 应知识大多被企业中的一些群体和组织 整体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