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不多先生传》答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品味幽默的讽刺语言,理解作品的讽喻意义。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认识差不多先生的本质,懂得敷衍塞责、马虎从事的危害,探究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品的讽喻意义,探究现实意义。
难点:品味语言,感知其讽喻意味。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词语积累
2.作者
胡适(1891-1962),字,安徽绩溪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及校长、驻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长。现代著名、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另外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他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他还获得三十五个“博士学位”。胡适先生是第一个提倡白话文写作的文学大师,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推动具有巨大的作用。
4.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差不多先生档案一
差不多先生档案二
二、课堂导学
(一)导入新课
(二)课文导读
1.学生分组活动,填写课前准备4之表格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或自做答案或准备求助。
问题1:
问题2:
2.全班进行交流。
(三)研读文本,深入探究
1、差不多先生最终是稀里糊涂的死了,到底是谁害死了他?
2、差不多先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这在文中是否有所体现?
以「讽谕」作结,寄托旨意第十段、十一段说明大家不但认同差不多先生的态度,甚至尊崇他、效仿他,以回扣首段「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并直指:「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总结全中国人都像差不多先生一样,从小事的颜色不分、东西不分,到时间、金钱的苟且随便,最后糊涂一死收场。其中「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三句,更明白表示这些「懒」,都是「不肯」所致,而不是「不能」。所以这两段是以讽谕总结全文,使首尾相应,也是作者对国人「差不多」的态度最严厉的讽刺,与最深切的忧虑。
(四)体会讽刺手法,揣摩文章主旨
1.差不多先生死后声誉日隆,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并以他为榜样。作者胡适先生对此持什么态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差不多先生是确有其人吗?作者为什么要为他立传?
唤醒国人,革除陋习。
三、拓展延伸
差不多先生真的死了吗?你在生活中见过他吗?
学生自由发言。
四、练习
(一)类文阅读
我的她
(俄)契诃夫
我的父母和长官非常肯定地说,她比我早出生。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是否正确,只知道我的一生没有哪一天不属于她,不受她的驾驭。她日夜不离开我,我也没有打算立刻躲开她,因此,我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牢固的……但是,年轻的女读者,请
不要忌妒……这令人感到亲密的关系给我带来的只是不幸。我的她日夜不离开我,不让我干活。她妨碍我读书、写字、散步,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我为她,为她对我的依恋而牺牲了一切:前程、荣誉、舒适……多亏了她的关心,我穿的是破旧的衣服,住的是旅馆的便宜房间,吃的是粗茶淡饭,用的是掺过水的墨水。她吞没我所有的一切,真是贪得无厌!我恨她,鄙视她……我早就该同她离婚了,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离掉,这并不是因为莫斯科的律师要收四千卢布的离婚手续费……我们暂时还没有孩子……您想知道她的名字吗?请您听着……这个名字富有诗意,与莉利亚、廖利亚和奈利亚相似……
她叫懒惰。
1.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我们曾学过他的短篇小说,作品充分运用讽刺艺术的力量,刻画了沙俄警官
这个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的爱憎和对社会的批判。
2.本文是一篇杂文,写法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你认为文章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拟人,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无法改掉懒惰的恶习,将一事无成。
3.“懒惰”的危害实在太大,请根据本文归纳出几点。
“她”给“我”带来的不幸:一、害得我倾家荡产;二牺牲了一切:前程,荣誉,舒适等;三、住便宜的租屋,穿得破烂,吃得糟糕,用淡墨水写作;
4.写文章时恰当地运用反语,可以增强表达效果,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分析。
“多亏了她的关心”一句,表达了我对于懒惰的痛恨,意为“都怪她的错”。
(二)请在下面的文题中任选一题写成小作文。
1.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差不多先生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你觉得他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
2.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迟到小姐”、“长舌先生”之类的人?能不能模仿本文的写法为他们立传?
3.读完《差不多先生传》,你有什么感想?联系实际写出你的读后感想吧!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