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试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试行)
总则
1. 综合说明
2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区自然概况
2.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2.3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5项目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
3 工程建设条件
3.1区域水资源概况
3.2地质情况
3.3建筑材料
3.4对外交通、通讯情况
3.5组织机构及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3.6群众参与情况
4 设计依据和原则
4.1 设计依据
4.2 设计原则
5 工程规模
5.1供水范围、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5.2需水量预测
5.3供水规模的确定
6 水源选择
6.1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
6.2水源论证
6.3水源的确定
7 工程总体布置
7.1总体布置原则
7.2供水系统方案比较
7.3水源及取水工程
7.4输水线路选择及管材选择
7.5净配水厂总体设计
8 工程设计
8.1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
8.2取水构筑物设计
8.3输水管(渠)道设计
8.4净(制)构筑物
8.4.1混合设计及絮凝剂投加方式
8.4.2反应池设计
8.4.3沉淀池设计
8.4.4过滤池设计
8.4.5消毒设计及投加方式
8.5调节构筑物设计
8.6配水工程及入户工程设计
8.7加压泵站及机电设备设计
8.8水厂及附属构筑物设计
8.9建筑设计
8.10结构设计
8.11供配电设计
8.12自动控制、仪表及通讯设计
8.13水质检验仪器及设备
9 概算投资与水价分析
9.1工程投资概算
9.2筹资方案
9.3水价分析
10 工程施工
10.1施工组织
10.2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
10.3施工总进度
10.4质量和进度的保证措施
11 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
10.1环境影响
10.2水土保持
10.3水源保护
12 工程管理
11.1建设管理
11.2运营管理
13附录
13.1附件
13.2附图
总则
1. 为适应村镇供水工程建设要求,加快工程前期工作进度,规范工程设计,确保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质量,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和《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等有关规程规范,结合我省村镇供水工程特点和实际,特编制《四川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及说明》(以下简称《提纲》)。
《提纲》主要明确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重点和基本要求,统一报告编制格式和章节内容。
2. 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应在认真进行调查、勘察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就工程的供水范围、规模、水源、总体布置、水处理工艺、主要建(构)筑物及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使村镇供水工程达到水源可靠、方案可行、造价经济,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报告文字应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图纸完整、规范。
3. 对于日供水1000立方米(或供水人口1万人)及以上单项集中供水工程,承担设计任务及其相应的勘察、试验、研究工作的单位,必须具有水利水电或市政(给水)乙级或乙级以上设计资质。
对于日供水1000立方米(或供水人口1万人)以下的单项集中供水工程,承担设计任务及其相应的勘察、试验、研究工作的单位,必须具有水利水电或市政(给水)丙级设计资质。
4. 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
(1) 进一步分析供水区供水现状,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确定工程任务和设计具体内容。
(2) 分析区域水资源情况,择优选取供水水源,论证水源水量、保证率和水质的可靠性,并确定主要水文和水文地质等参数和成果。
(3) 查明输水线路、建(构)筑物主要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建(构)筑物设计要求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参数。
(4) 合理确定供水范围,分析其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的社会经济指标、采用合理的预测方法和用水定额,分析预测设计用水量,确定工程供水规模。
根据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选定各建(构)筑物特征水位、特征参数、运行方式,明确提出运行要求。
(5) 论证供水方式,确定供水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合理选择净水工艺和相应的净水设施,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管(渠)道、建(构)筑物结构形式、尺寸及基础处理措施。
供水水源、供水方式、管线布置、净水工艺及建(构)筑物设计应有必要的方案比较,有分析论证和明确的结论意见。
(6) 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组织、施工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工期安排等。
(7) 对工程占地、水源保护以及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水土流失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恢复或保护措施及方案。
(8) 工程管理设计原则为保证运行管理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确定管理用房及设施,研究管理运行机制,结合工程管理需要,购置必要的监测设施。
(9) 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拟定资金筹措方案。
(10) 进行项目财务分析,分析预测供水成本和供水水价。
5.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应遵照本《提纲》进行编制。
日供水规模较小(≤200方)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参照本《提纲》执行。
1. 综合说明
1.1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前期工作成果、初步设计编制依据和过程;简述供水区社会经济状况,供水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2 简述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水资源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的主要结论。
1.3简述工程的供水范围、对象,需水量预测和工程供水规模以及工程水源。
1.4概述工程总体布置情况,包括供水方式、高程距离关系、水厂位置,净水工艺流程、配水管网布置等。
1.5简述施工进度计划。
1.6简述工程建设和建后管理主体及模式。
1.8简述主要工程量,设计概算和水价。
(附表: 1-1工程特性表)
(附图2、供水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2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简述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说明供水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区域供水规划,阐述解决供水问题的思路和措施,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区自然概况
简述项目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等情况。
2.2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说明项目区的行政区划、社会经济状况,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2.3 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供水区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供水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包括项目区总人口、已解决人口、待解决人口及分布情况、不安全饮水类型、水源水量、水质、保证率,设施、设备完好程度、管网损漏、净水工艺、改扩建可能性等情况以及运行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供水区存在的供水问题,阐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5 项目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
重点论述供水范围的确定。
包括拟建和已建供水工程简况和受益范围,实施供水规划的计划安排及本工程的供水范围和供水对象。
项目供水范围应依据区域供水规划、供水规模、水源条件、地形特点、运行管理、工程投资效益等分析合理确定。
说明本次工程的任务、范围确定的合理性。
3 工程建设条件
3.1区域水资源概况
简叙项目区水资源特性,区域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情况、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
说明流域内及邻近流域水文站、地下水观测井(相邻参证井)的分布及其测验、观测情况、资料年限、可靠程度,说明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及泉水等水资源情况。
3.2地质情况
3.2.1区域地质
简述区域地质状况,明确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确定是否进行抗震设计。
3.2.2工程地质
(1)概述厂址、输水线路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地形、地层岩性,河床及两岸覆盖层的厚度与组成物质,岩体风化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评价选定厂(站)址及输水线路和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进行岩体质量分类或围岩分类。
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初步建议值,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的意见。
3.3建筑材料
说明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数量、质量、运输、开采和储存条件。
3.4 对外交通、通讯情况
3.5 组织机构及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3.6 群众参与情况
包括项目区群众对项目的需求,是否愿意投工投劳以及对预测水价的承受能力等。
4.设计依据及原则
4.1设计依据
(1)项目所在县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
(2)涉及该项目供水范围、饮水不安全人口等有关成果(项目应列入供水工程规划);
(3)相关的规范、规程。
4.2 设计原则
(1)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村镇居民安全饮用水的可持续。
保证水源、工程、管理运行的可持续性。
(2) 以解决生活供水为重点,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3) 认真调查供水区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供水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宜改造则改造,
能集中则集中,需延伸管网则延伸。
(4) 综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用水标准和供水规模。
以解决当前群众饮水需要为主,同时兼顾长远发展的需要。
(5) 以县自来水公司或乡镇供水站为依托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稍水质检验和监测。
5 工程规模
主要内容:论证分析供水范围、对象的水量、水质要求,合理选用生活用水定额,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确定取水工程、加压泵站、输水管(渠)道、净(配)水厂规模。
集中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应计算供水范围内最高日用水量。
需水预测应充分考虑已有供水设施的利用和群众的用水习惯,实事求是地反映对水的需求,避免采用定额过高,导致设计规模与实际差距过大,造成投资过大、成本过高和难以正常运转。
5.1供水范围、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
简述本工程的设计供水范围,包括供水受益区的行政村名称(如需扩大供水范围,不在规划范围的村庄及人口应予说明,工程应覆盖而因投资原因未能覆盖的,要列出未受益村组名称及户数、人数)、受益的学校名称、个数以及学生、教职工人数等,供水受益的其它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情况。
设计年限一般为15年。
5.2需水量预测
村镇供水水量包括村镇居民生活用水量、村镇企业用水量、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等。
应重点说明需水量预测的方法及指标的确定。
(1)居民生活用水量:
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3.1.2条中的公式(3.1.2-1),(3.1.2-2)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根据本地上年统计年报确定,一般不高于7‰。
根据发展规划,中心村可适当考虑人口机械增长。
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应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SL310-2004)3.1.2选取,对于5000人以上且水源较充裕的场镇一般取80-110升/人.天,范》
5000人及以下人口或水源较匮乏的的场镇按55-80升/人.天计算。
(2)村镇企业和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
应根据供水范围内的村镇企业和专业户饲养禽畜的用水现状、近5年的发展计划以及水源充沛程度分析确定是否纳入供水范围。
农村饮水工程,主要以解决人畜饮用水安全为主,一般不考虑用水量较大的村镇企业或饲养业的用水量;对于增加工程投资较少,又有利于发展村镇经济、增加就业和农民增收的企业或饲养业,可适当考虑解决其用水问题,增加的工程投资应按有关规定按供水量由企业分摊投资或自筹解决。
(3)公共建筑用水量
公共建筑用水量应根据公共建筑性质、规模及用水定额确定。
条件较好的村镇,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 15)确定公共建筑用水定额;条件一般或较差的村镇,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折减。
缺乏资料时,公共建筑用水量可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25%估算,其中:村庄为5%~10%,集镇为10%~15%,建制镇为10%~25%。
没有学校的村庄,不计此项。
有学校的可按以下方法计算:
①联村集中供水,有学校的村庄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10%计列,或按在校师生人数乘以用水定额(10-20L/人·日)
②乡镇供水,一般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25%计列,或按在校师生人数乘以用水定额(15-25L/人·日)。
在校师生人数与农村居民人数不得重复计列。
(4)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
一般按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建用水量,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之和的10%~25%计列。
(5)水厂自用水量
根据原水水质、净水工艺和净水构筑物(设备)类型确定。
采用常规净水工艺的水厂,可按最高日供水量的5%-10%计算。
(6)农村用水变化系数及供水时间
①时变化系数Kh,建议按下表采用:
表5-1 时变化系数取值表
5.3供水规模的确定
应根据村镇居民用水的实际情况,考虑现状供水工程已有供水能力,合理确定供水规模,必要时可考虑分质供水。
对严重缺水地区,应以解决生活用水为主,一般不考虑村办和乡镇企业、畜禽用水量。
工程供水规模(即水厂最高日的供水能力)按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计算时供水规模应扣除水厂自用水量。
村镇供水工程供水规模原则上在百位或十位“四舍五入取整数”。
(附供水规模计算表)。
5-2 供水规模计算表
6 水源选择
本章内容:对供水范围内及其周边地区可能利用的各种水源进行调查,收集当地水文、现有供水设施及用水情况等资料。
重点分析论证工程各种可能水源的水质及不同保证率时的水量,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工程采用的水源方案。
6.1 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
6.1.1 水源选择的原则
(1)当现有城镇或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水源水量充沛、处理能力满足原有及新增供区供
水需求,应优先采用现有工程管网延伸方式供水;
(2)应尽量优先选择地表水,没有地表水可选的情况下才选择地下水。
(3)采用地表水时,应优先选用满足要求的水库水,其次再选择江、河水等。
6.1.2 水源选择的要求
(1)水源水量充沛可靠。
用地表水作水源时,枯水期流量的保证率应不低于95%;以地下水作水源时,其取水量应小于可开采量。
(2)水源水质:地下水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的要求;地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要求,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要求。
(3)水源选择应考虑安全、经济以及便于水源保护等因素。
(4)利用现有水源工程作为工程水源时,如改变工程原设计任务,应取得原工程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并作为初设报告附件。
(5)有多处水源可供选择时,应对其水量、水质、投资、运行成本、施工和管理条件等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
a)当现有城镇和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水源水量充沛、设施可靠、技术可行时,周边村镇供水宜采用现有工程管网的延伸供水。
b)当地下水、地表水均可满足要求时,宜优先采用地表水和泉水水源。
c)采用地表水源时,应优先采用有一定调节能力的水库供水。
d)供水区周边没有可供利用的水库,且地下水无法利用,若有水质较好的地表径流时,可在适当位置修建引水工程供水。
设计时应对小河、溪流的枯水流量、洪水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论证水源可靠性。
6.2 水源论证
6.2.1 管网延伸工程
对现有工程进行水质、水量论证。
说明现有工程的供水方式、制水能力、富余水量。
以及扩大供水范围后是否满足原有及新增供区的供水需求。
6.2.2地表水水源
分析供水工程各个可能利用的地表水水源情况,对初步选定的地表水源进行径流、洪水、泥沙计算(日供水200立方米以下的工程其计算可适当简化或提供已有工程相应的成
果资料)。
选择频率为95%的典型年,按照典型年的径流日分配流量与供水区日用水量进行供需对比平衡,分析水源的可靠性。
1) 工程一般应根据水文基本资料进行径流计算,评价计算结果,确定成果采用值。
无实测资料,可采用地区水文手册推荐的相关方法,推求径流成果。
对受人类活动(治水,用水)影响较大的实测径流资料应进行还原计算;对影响较小的,可直接引用实测径流代替天然径流。
对水库应进行水库径流调节计算。
2)洪水计算应说明采用的资料,推算方法及成果可靠性。
设计断面不同频率洪峰流量及洪量值,给出洪水过程线。
3)对多泥沙河流应说明泥沙来源、统计和估算悬移质和推移质的特征值,分析论证对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影响。
6.2.3 地下水和泉水水源
说明与供水保证率相应的水文地质分析成果,为水源论证提供依据。
地下水作为水源时应查明水源区水文地质条件。
(1)区域地形、地层、地质构造和主要含水层的分布范围,埋藏条件,富水性,单井出水量等。
(2)水源开采层深度,主要含水层岩性特征,地下水类型,单井出水量,各含水层开采量,供水工程项目可开采总量等。
(3)供水区域及其周边影响范围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动态变化趋势、开采潜力。
(4)地下水资源评价应执行《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规定。
对于供水规模小,可采用工程类比法借用周边地区现有机井作为参证井进行评价。
(5)泉水若有长系列观察资料,其流量计算可采用长系列进行分析确定;无资料时,可先通过调查方法估算,并通过实测,复核流量及过程分配。
6.3水源的确定
1、根据水源水量可靠、水质合格,取水方便、便于管理等综合因素以及整体工程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工程水源。
2、选定(或因水质原因否定)的水源,应以水质化验报告为基本依据。
水源水质化验报告应包括不同时段(如枯水期、汛期等)取样化验报告单。
地下水源可采用拟建工程附近参照井的水质化验单。
水质化验报告应作为初设报告附件。
7 工程总体布置
本章内容:根据水源及供水区范围以及地形、地质等情况,通过对取水工程、输水管线、净(配)水厂位置及配水管网布设等的工程量、施工条件、投资、运行、管理诸方面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取水点、净水厂位置、确定输水线路、优选净水工艺及方案,确定配水管网布置,提出科学合理的工程总体方案。
系统布置方案和各分项工程布置方案均应提供布置图。
供水工程总体布置、输配水管道布置选定线路需要(1/2000~1/10000)带状平面图和纵横断面(横比例1:500~1:1000,纵比例1:1000~1:2000)测量定线,对输配水管道比较线路方案需(1/1万)图纸上定线。
水厂、抽水站布置等需要有1:500~1:1000平面布置图;取水建筑物、水塔、水池等构筑物平面布置需要有1:100~1:200平面布置图。
7.1 总体布置原则
(1)总体布置根据水源与供水区(范围)之间的空间关系,做到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缩短供水线路,优化建(构)筑物布置,节约土地资源。
(2)节约投资原则。
工程布置应考虑尽可能与现有工程设施相结合,避免浪费,节约投资。
(3)运行经济原则。
水源取水方式、线路及建筑物布置应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合理采用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尽可能大的供水范围实现重力供水、减少加压供水范围和供水量,降低运行费用。
建(构)筑物位置尽量靠近公路,方便施工和运营管理期交通运输。
7.2供水系统方案比较
根据水源条件、供水范围、建设周期,结合现有给水设施,提出方案进行比较,从技术、经济及耗用能源、主要材料等全面权衡,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择优选择推荐方案,列出所选方案的系统示意图。
7.3水源及取水工程
在水源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取水方式等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水源及取水工程方案。
7.4输水线路及管材选择
水源距净水厂距离较远时,对输水线路选线、管径(断面)、条数、管道(渠)材料、设置加压泵站级数的方案做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择推荐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统示意图。
7.5净(配)水厂总体设计
根据工程水源位置、输水管线及供水区情况以及水源水质、水厂高程、净水设施等因素,说明水厂位置选择的合理性,通过净水工艺比选和高程设计,提出水厂合理的净水工艺流程和净水设施形式,明确主要设计参数,并列出水厂高程系统设计示意图,净水工艺流程图。
供水规模小于200 m3/d的净水设施宜选用生物慢滤方案。
7.5.1 厂址选择。
说明厂址选择的依据、把握的原则、厂址的具体位置和地面高程。
7.5.2 水厂平面布置
1)说明布置的原则,具体布置形式及合理性,详细说明水厂的总占地面积,厂区内各构筑物、建筑物、设备、管道等的布置方式、位置及尺寸间距等(详见设计图纸)。
2)对水厂内的各种生产附属建筑物(包括加药间、值班室、消毒间等)的面积,结构形式、安全措施、装饰等进行设计;
3)对厂区内的各种管道(包括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道、构筑物的排水、排泥管道、厂区排污管道等)的大小、走向进行设计;
4)对进厂道路及厂区内绿化、大门、围墙等进行设计。
7.5.3 水厂的高程布置
1) 详细说明各制水构筑物的高程布置及衔接关系。
2)说明厂区内其它建筑物及厂区地坪等的高程关系。
8 工程设计
本章内容:根据水源水质、供水规模、供区范围、地理地质等情况,对各类净水构筑物进行具体设计。
采用土工构筑物。
8.1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
8.1.1 工程等级及类型
工程等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有关内容合理确定;工程类型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按供水规模分类。
8.1.2 工程设计标准
(1)水质
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2)用水方便程度
集中式供水工程应供水入户。
其他小型供水工程尽量入户。
(3)服务水压
1)供水入户:村组最远点或最高点的农户供水入户自来水龙头水压为5m。
乡镇政府所在地有楼房时,可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3.2.2确定水压标准,满足多数楼房的水压要求,供水压力一般为15-20m。
2)公用给水栓:村组最远点或最高点处的公用给水栓水压为10 m,为以后自来水入户创造条件。
考虑扩大供水规模,主管未端水压应满足发展要求。
3)对居住很高或很远的个别农户不宜作为设计控制水压条件。
4)其他小型供水工程要创造水压条件以满足家电下乡和卫生洗浴等不断增长的村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8.1.3 工程防洪标准
集中供水工程的防洪设计应符合《防洪标准》(GB50201-94)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的有关规定。
8.1.4 工程抗震标准
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1)以及《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的有关规定。
8.2取水构筑物设计
阐述地表水取水口位置选择、高程关系,取水头部、取水构筑物型式或地下水水源地取水井的设计原则及方案比较,说明各构筑物的工艺设计参数、结构型式、基本尺寸、设备选型、数量、主要性能参数、运行要求等。
8.3输水管(渠)道设计
取水构筑物与净水厂的位置、高程关系,管(渠)道走向、长度、管径(断面),管材、埋设深度、防腐措施,输水管渠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的工程措施等。
取水泵站位置、布置和机组设备选型,防止水锤措施等。
8.4净(制)水构筑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