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判断分析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班杜拉被视为新行为主义者是因为他重视观察学习。
答:班杜拉被视为新行为主义者是因为他重视观察学习这个观点是对的。
因为与
大多数行为主义者一样,班杜拉也强调个体外显的行为、行为结果对后续行为的影响,以及强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班杜拉还特别重视观察学习、认知过程和自我调节
过程的作用,因此他的社会学习理论在部分程度上超出了行为主义的范畴,形成了一
种认知-行为作用的新模式。
2. 婴幼儿时期的脑损伤后,还具有一定的修复性。
答:婴幼儿时期的脑损伤后,还具有一定的修复性这一观点是对的,由于幼儿期
脑的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如果具备良好、积极的教育环境,幼儿的脑具有教的
修复性。
也就是早期的伤害可以修复或产生替代性,对于婴幼儿脑损伤的研究发现,
脑的一侧半球受损后,通过适宜的学习和反复的训练,另一侧半球可以产生替代功能,使脑损伤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3. 多动症儿童具有综合处理不同感觉通道信息的能力。
答:多动症儿童具有综合处理不同感觉通道信息的能力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与同
龄正常儿童相比,多动症儿童缺乏综合处理来自不同感觉通道信息的能力。
造成儿童
感觉统合失调的可能原因有:城市高楼限制了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幼儿生长过程中
缺乏抬头、滚地、翻身、爬行等活动;有些剖腹产幼儿失去了经过产道挤压而获得触
觉训练的机会等。
这些因素使幼儿的大脑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感觉信息刺激而发育不良,儿童平衡协调自控能力较差,常常会出现多动症。
研究也证实,感觉统合失调会
影响部分幼儿的学习,但不能据此将所有的学习困难都归结为感觉统合失调。
因此我
们可以通过幼儿园的各种感觉统合器械的训练缓解幼儿的学习困难现象。
4. 认知主义把教育视为发展个体内在潜能的过程。
答:认知主义把教育视为发展个体内在潜能的过程是错的,(1)人本主义心理学者才将教育视为发展个体内在潜能的过程。
在讨论学习动机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将其
视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原动力,而与行为主义的外部动机观完全不同。
人本主义
学习动机理论,重视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培养和些的课堂气氛,认为这时维持幼儿
学习动机的基本要素。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幼儿就会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增
强学习的信心,而不需要外在的奖励。
(2)认知主义认为学习动机是环境(刺激)与个体行为(反应)之间的中介过程,也就是说,学习动机是个体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所
产生的认知需求。
现代教育心理学上,认知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层出不穷,如费斯廷
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期望理论、自我价值理论、个人专注论等。
其中
以维纳的归因理论最为突出。
5. 科尔伯格认为,8岁儿童已经达到寻求认可取向的道德发展阶段。
答:.科尔伯格认为,8岁儿童已经达到寻求认可取向的道德发展阶段-----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显示9岁-15岁属于习俗道德水平时期才属于寻求认可取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发展阶段,主要的心理特征是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
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
而9岁以下是前习俗道德水平时期,是属于避免惩罚、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发展阶段。
主要的心理特征是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
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好坏。
6. 幼儿创造性的前提是要具有丰富的知识。
答:幼儿创造性的前提是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幼儿创造性的前提:了解和接触事物的“心向”,即具有好奇心是幼儿创造性的重要前提。
3~6岁儿童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2)、幼儿创造性就是善于组织自己的“材料”:对幼儿来说,创造性并非要创造一个新奇的产品,而更多表现在能根据相关经验,组织这些经验与材料。
(3)、幼儿的创造性突出表现在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幼儿的创造性在很多时候表现在想象力上。
这与其年龄特点有重要关系。
幼儿阶段也正处于探索周围事物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较少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4)、幼儿的创造性常常体现于游戏活动中: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蕴藏着幼儿的学习需求和教育契机。
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在游戏中体现得最淋漓尽致,这是由游戏的本质决定的。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有创造性的表象。
幼儿的游戏是对周围生活种种现象的再现或模仿,但这种再现或模仿并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再现周围生活现象,而是幼儿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的结果。
7. 皮亚杰非常重视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背景。
答:皮亚杰非常重视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皮亚杰认为:“在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关系中,认知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皮亚杰的构建思想主要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的,因而也被称为个体建构主义者,个人建构主义关注的是个体知识的生成与建构。
即脱离了具体的社会文化情景,抽象出来的个体认识是如何发生的,认为‘认识既不能看做事在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
”:他对认知发展的关注表现在强调个体研究、探索、发现和再发现自己世界中的意义的过程。
如前所述,皮亚杰晚年在维果茨基理论的影响下,开始承认社会因素,特别是父母和同伴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但是他的理论仍然侧重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与之相反,维果茨基认为,
发展可以在社会的框架中加以理解。
现代发展心理学中的许多研究都受到了社会文化理论的启示和指导。
(2)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他的认知发展观强调特定的社会过程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和文化对智力发展的影响,使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在认知发展上表现出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儿童文化经验上,没有哪种形式的认知能力更为高级,它们只是代表不同形式的推理或适应工具。
他的理论对皮亚杰的许多基本假设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西方发展学家近来的研究结果也倾向于支持维果茨基的观点。
他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把认知发展放在个体发展的文化和社会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它。
8.真实性评价是设定专门的评价情景评价孩子的学习。
答:真实性评价是设定专门的评价情景评价孩子的学习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真实性评价强调在真实或类似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评价幼儿,强调幼儿对评价的参与、真实评价以儿童的真实行为表现为基础,有利于进行课程决策。
9.经验型教师获得个人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和书本。
答:经验型教师获得个人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和书本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对于经验型教师而言,他们的知识获得更多依靠教学经验的积累。
尤其是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多表示实际经验是教学方法形成的根本原因,一个教龄有24年的教师这样说“个人知识主要还是从自身的经验获得的,而且这些经验还能对他人的个人知识形成有所帮助-------年轻的教师经常会和我探讨教学方面的问题。
”
(2)从个人知识管理的方式看,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及个人主观认识等方面,经验型教师多通过对文字材料的整理来进行。
新型教师则更善于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获取,处理信息资源。
不仅方法更为多样,还能充分利用网络与同事进行交流,在媒体上传个人知识
(3)大多数新手教师----特别是教龄在1年以内的-----认为自学是个人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其中尤以网络和书本知识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