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水利用的技术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雨水利用的技术与分析
作者:李林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4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而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流域水循环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许多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而大量雨水资源却白白流失,雨水利用率不足10%。
针对这样一种现状,文中笔者对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广大同行间的交流。
关键词:城市雨水、雨水利用、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素来被称之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因地理差异,导致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更是少之又少,再则随着城市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增多,更是加重了地下水的负担。
而雨水作为一种自然的天然资源,以其处理成本低廉,处理方法简单等优点,逐步成为一种新的可利用可再生水资源。
基于此,文中笔者就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探讨。
二、我国水的资源的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向周围扩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降水也受季节和区域影响较大,造成全国各地旱涝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1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目前,我国七大水系有近一半以上已不同成度被污染,流经42个大中城市的44条大小河流中,大约有93%的被污染。
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全面地节约用水、高效利用,控制水资源的污染,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保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长足进步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城市雨水资源的收集
雨水资源的收集方式有很多种。
在自然界雨水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流入江河、湖泊、湿地等蓄存。
在城市收集方式有多种。
如果建筑物是硬化屋顶的,雨水应该集中引入绿地、透水路面,或引入储水设施内蓄存;如果是地面硬化广场、人行道、庭院等,应该利用配套的建筑设施引入渗水区或引入储水设施内蓄存;如果是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应该结合沿线绿化带建设雨水利用设施,或利用城市地下雨水管网集中蓄存、处理。
如果是住宅小区,安装一些简单的
雨水收集处理设施,雨水集中收集后,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用来小区内刷地、洗车、浇灌绿地,或者用泵送到各家各户来冲洗马桶,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自来水,还能为居民节省了大量的水费。
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屋面雨水收集利用
城市中屋面的面积占去了整个城市硬质表面的30%左右,采用屋面可以吸收汇集部分雨水,增加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减缓雨水排放,改善城市水环境。
将雨水从屋顶收集后,通过重力管道过滤,然后雨水通过稳定的进口流入储水池,处理后由泵送至各用水点,根据区域的要求和具体项目条件,可用于补充地下水、绿化、冲洗道路、停车场、洗车、景观用水、建筑工地等杂用水,有条件的还可作为洗衣、冷却循环、冲厕和消防的补充水源。
2、路面雨水收集利用
路面雨水收集系统可以采用雨水管、雨水暗渠、雨水明渠等方式。
水体附近汇集面的雨水也可以利用地形通过地表面向水体汇集。
利用道路两侧的低绿地或有植被的自然排水浅沟,是一种有效的路面雨水收集截污系统。
雨水浅沟通过一定的坡度和断面自然排水,表层植被能拦截部分颗粒物,小雨或初期雨水会部分自然下渗,是收集的径流雨水水质沿途可以改善。
但受地面坡度的限制,还涉及到与园林绿化和道路等的关系;浅沟的宽度、深度往往受到美观、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所负担的排水面积会受到限制;可收集的雨水水量也会相应减少。
3、雨水渗透系统利用技术
利用各种人工设施强化雨水渗透是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要途径,雨水渗透设施主要有渗透集水井、渗透性铺装、渗透管、渗透沟、渗透池等。
研究表明,渗透设施涵养地下水、抑制暴雨径流的作用十分显著。
渗水地面分为天然深水地面和人工渗水地面。
前者以绿地为主。
人工透水地面是人工铺设的透水性地面,如多孔沥青地面、碎石地面和草坪砖地面等,多铺设在道路两侧的透水人行道、停车场等。
其主要优点是利用表层土壤对雨水的净化能力,对预处理要求低,技术简单;缺点是渗透能力受土质所限,需要较大的透水面积。
绿地是一种天然的渗透设施。
它具有透水性好、节省投资、便于雨水引入就地消纳等优点;同时对雨水中的一些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截留和净化作用。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要求有较高的绿化率。
可以通过改造或设计成低势绿地,以增加雨水渗透量,减少绿化用水并改善环境。
低势绿地的缺点是渗透流量受土壤性质的限制,雨水中如含有较多的杂质和悬浮物,会影响绿地的质量和渗透性能。
还需要和园林景观设计密切配合。
渗水洼塘即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池塘或洼地进行雨水渗透,补给地下水。
种植草坪的洼地对雨水不仅有调蓄作用,还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同时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渗水池塘一般是人工修建的比洼地深的雨水滞蓄和入渗设施,其周围一般种植树木,也有较好的观景效果。
四、雨水弃流、储存
1、初期弃流装置
雨水收集首先就要对雨水进行粗分。
雨水从屋顶汇集后进入落水管,与雨水同时进入落水管的树叶、树枝等粗大杂物被过滤网阻挡,雨水则进入收集系统。
降水初期,雨水冲洗了房顶等受雨面的灰尘、以及可溶的与不可溶的杂物,因此初期的雨水被称为初雨。
由于初雨污染程度高,在雨水利用时,对初期雨水的控制主要采用弃流处理。
将这部分雨水弃流,排入污水管网,大大减少降低后续雨水处理的难度,提高雨水收集用水的水质,可大大提高工程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初雨弃流设备多样,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可采用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其他屋面雨水系统采用渗透弃流装置。
地面雨水收集系统采用渗透弃流或弃流池的方式,自动控制弃流一般分为时间控制和水量控制两种,用于完成降雨初期污染严重雨水的自动排放和预过滤。
2、雨水储蓄池
考虑到雨水降雨的不均匀性,需要设置雨水贮存池,雨水储存调蓄池根据建造位置不同可分为地下封闭式、地上封闭式、地上敞开式等。
小区范围内雨水直接利用时,可采用地下封闭式调蓄池;单体建筑雨水直接利用时,可采用地上封闭式调蓄池;有景观水体的小区,可采用地表敞开式调蓄池。
储存池的大小根据雨水降雨量特征、贮水池的形式及雨水回用的效益等综合确定,一般而言,贮存池越大,可收集的雨水量较大,雨水的集蓄效率越高,但储存池投资大;相反,贮存池小,降雨量超过设计调蓄容积多,储存池投资小,但可收集的雨水量也小。
储水池设计中,有效储水容积的确定是关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中的7.1.2条对这方面有所规定,并说明储水池排空得越快,储水池的周转利用率越高。
五、雨水处理技术
地表径流污染的来源广泛、复杂,但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的主要载体是雨水及其所形成的径流,其水动力因素主要是降雨的冲刷作用和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雨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无机物质和一些有机物质(主要是挥发性化合物),同时还存在少量的重金属(如铜、铬、铅、锌等),如果将这些雨水直接排入河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雨水中污染物的控制是控制水源污染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常规处理:沉淀+传统过滤+消毒;通过简单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措施,出水水质可达到杂用水水质要求。
深度处理:活性炭技术、微滤技术、膜技术。
可经济有效地去除嗅、色度、重金属、消毒副产物、氯化有机物、农药、放射性有机物等。
能更有效改善色度、嗅等感观指标,大大降低有机物含量,这种技术合理运用,出水水质可达到中水水质标准。
雨水蓄渗净化技术:在房屋建筑外围通常会建造位置较高的花坛,不但能够给居住区增加绿化,同时能够作为天然的雨水过滤系统,对于流经的雨水进行过滤。
雨水经过无动力过滤层,进入收集器的流经过程中完成了过滤。
雨水流过花坛,在花坛中混合具有净化效果的人工泥土实现了对于雨水的净化。
雨水蓄渗净化技术由上至下分别由植被层(草皮)、基质层、隔离过滤层、储水层、渗滤层等组成。
利用地表密植的植物对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截留,它能够在径流雨水输送的过程中将污染物从径流中分离出来,使到达收纳水体的径流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研究表明,地表植被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主要为吸附、沉淀、过滤、沉淀和生物吸收过程。
国外对于植物、土壤系统净化雨水的研究较多。
六、雨水利用的发展前景
近些年来,我国的雨水利用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利用范围也从生活用水向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发展。
城市雨水利用作为公益事业,不仅具有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潜在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雨水利用工程首先能够为国家节省巨额的市政投资。
减少由政府投入的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以及扩建排洪设施的资金。
将收集到的雨水就近渗入地下,减少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保证了污水的处理效果,提高了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其次,节省了市政和居民用水的费用支出。
雨水利用运行费用低廉,经济效益突出。
七、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城市雨水利用效率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问题紧张的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者对雨水“由排到用”意识的不断转变,充分利用雨水的理念已经进入到城市建设中,相信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一定会进一步完善、成熟。
参考文献:
[1] 宋进喜李怀恩李琦:《城市雨水资源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生态学杂志》,2003年02期
[2] 张军锋何俊仕:《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张晶:《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孙毅:《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