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史纪》整理(第14—18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集复社风云
木中沈徐蓝齐
《复社风云》围绕着复社主盟“张溥”而展开。
张溥,明末苏州太仓人,有神童之誉,更以勤学苦读著称,与挚友张采并称为“二张先生”。
晚明,江南鼓荡起“工商亦为本”的思潮,士人和商人间已不再泾渭分明,应社(复社的前身)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当地富商的资助。
1620年,苏州市民为抗议阉党(明代依附官权势力的官僚所结成的政治派别),抓捕周顺昌而爆发了市民运动。
应社成员参与其中,张溥为此写下的《五人墓碑记》,更激励了当时的世风民心。
1628年,已是傅士子弟的张溥,受吴江县令熊开元之邀,到吴江设馆受徒,讲解经义,自此,张溥成为吴江文人的领袖,且在熊开元的支持下,创立了复社(1629年于苏州城南尹山)。
1629年,大明王朝从阉党专权中挣脱出来,崇祯帝为挽救明王朝的颓势,推行开明政治。
同时,复社人士积极参加科考,取得了巨大而持续的成功,因此,扩大了复社在全国的影响。
这时的朝廷首辅是状元出身,正值壮年的周延儒,他求才心切,亲自担任科考的主考官。
而按照惯例,这个职位应由他的副手温体仁来担任,为此,温体仁迁怒于周延儒的复社人才。
1633年,张溥约集各地社长,率团参加虎丘大会,同时,全国文社几乎已尽归复社麾下,且成员分布及大半个明朝版图。
在当时,复社被称为“小东林”(东林: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它的成员有不少是东林后裔,成员以继任东林为己任。
虎丘大会三个月后,周延儒被迫罢相,温体仁成为首辅,对复社人员进行了打击报复,张溥只得暂隐家乡,一批复社的青年才俊站在了最前列。
1638年,复社成员在南京发起了一场“讨阮”运动。
“阮”指阮大铖,此人颇有文采,先为东林人士,后投靠魏忠贤,崇祯初年,因阉党逆案被革职,避居南京的阮大铖,以戏剧演出结交名流,此时正图谋复出,此运动有力地打击了阉党的残余势力。
当时的崇祯帝痛恨结党,在“讨阮”运动前不久,温体仁因结党营私而被罢官。
1641年,为推动周延儒复出执掌内阁,张溥发起了萧寺秘计。
张溥在虎丘山石佛寺与钱谦益及多名复社骨干秘密会面,他亲手写了七封信交给仆人王成,使其带往京师。
这七封信将影响明王朝最后几年的政治格局。
萧寺密计后,张溥赶往宜兴,密会周延儒,对他的施政提出建议。
周延儒复出后,完成了许多兴利除弊的大事、难事。
大明王朝因为张溥和周延儒等人的努力,曾出现短暂的回光
返照。
1644年,明清易代之际,复社文人的用世精神和忠孝结义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或杀身成仁以尽忠,或投笔从戎而起义,或隐遁山林谋复国。
令人惋惜的是,1641年,当周延儒北上赴任时,张溥回到家乡,不久病逝,年仅四十岁。
“月甚明,我将行矣。
”是张溥死前留给世人最后的话。
300多年后,当我们仰望张溥非凡而短暂的一生时,眼前依然是星汉灿烂,一片皎洁。
第15集责在天下
木中任仲睿
在这片古老的苏州土地上,几千年前,曾有人在浓郁墨香中提出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本集主要介绍了这位荡气回肠,博学多才的江苏才子—顾炎武。
顾炎武的嗣母王氏,从小就在阵阵纺织声中教顾炎武读《大学》。
每天傍晚,依在柳树流水流水中的江南,响起了阵阵顾炎武的读书声。
长大后,每逢顾炎武想起母亲对其携手读书的日子,便吟出了“闻丝欲下刘鬷泣,执卷方知孟母慈”。
王氏对于顾炎武的爱,以及对于他的教育,是顾炎武变得博学多才的重要基石。
清风吹过,拂柳依依,水波荡漾。
在一个黄昏,顾炎武于他的同乡同年出生的归庄相识了。
两人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了促膝长谈的挚友。
归庄个性独特,在科举考试时曾饮酒成文。
而顾炎武对于学术有独特见解,不满于八股文的科举制度,在考取秀才后,十三年间乡试落第,后因社会矛盾,放弃科举,退而读书。
两人合称“归奇顾怪”。
一个叫张博的太仓人,于1629年为17岁的顾炎武开拓眼界。
后来顾炎武和归庄一起参加了名满天下的复社。
两人一起经历了边患明变,眼看着风雨飘摇的明王朝走向衰亡,在明王朝即将灭亡之际,笔蕴饱墨,写下了《天下郡国利病书》及《肇域志》。
此书被喻为十七世纪中国国情书。
因为时代的变化,顾炎武的文风变得有严重的社会抨击性。
这不仅是顾炎武对于垂垂欲坠的明王朝的批判,也是顾炎武这二十年来的读书成果。
“感四国之多,耻经生寡木”。
这场边患明变,不仅让顾炎武的文风大变也让顾炎武投笔从戎。
1644年年底,弘光政权令顾炎武为兵部主事。
在那个夜晚,顾炎武扔下毛笔,拔剑出鞘。
那锋利的剑刃映出顾炎武坚定的目光。
顾炎武在月下,望着满天繁星,吟出“从军无限乐,早赋仲宣诗”。
写下了《军治论》《形式论》《因功论》《钱功论》。
这四篇论文,满是对明王朝的批判。
1645年,清兵剑指南方,在硝烟战火中,弘光政权随既瓦解。
在苏州,昆山等地区相继起兵抗清,
顾炎武和归庄都身列其中,苏州义军白布包头,顾炎武手摇羽扇,在密室中,他们商量对策,眼神中满是抗清意志。
当时人们形容“遥看白羽扇,知是顾生来”。
苏州的抗清斗争,在大清猛烈进攻下坚守21天后被攻破。
清军屠城三日。
嗣母王氏绝食而亡,在那一夜,顾炎武的手感受母亲的温存。
母亲最后的话令他铭记于心,他铭记着,不做异国臣子!
清兵入关,明王朝被新的王朝所替代。
顾炎武来到寺前,拜访抗清者万寿琪。
万寿琪剃发为僧,对顾炎武的清朝服饰大为抨击。
顾炎武细细解释,两人很快冰释前嫌。
在许多抗清人士留发不留头的时候,顾炎武毅然选择了留头不留发。
这看似不忠诚的举动,但在他的《解发诗》中,一颗抗清爱国之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他不注小节,胸怀赤诚之心,足矣。
南京博物馆的一只鞋,见证者顾炎武借商人身份考察的人生经历。
1657年,顾炎武弃家北去。
跨河北、北京、山东,以文化反清,发奋读书。
因为顾炎武的博学多才,清朝朝廷招募顾炎武开博学鸿词料。
此时,抗清意志仍在其脑海久久不散,他果断拒绝,留下了名垂青史的“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以相逼,则以身殉之矣。
”顾炎武用自己的生命与清朝保持着距离。
他铁骨铮铮的气节,是源于内心的信念。
四十年前,血气方刚的顾炎武读到《心史》,誓死复国,四十年后,在友人家读到《心史》,想起四海为家的故人。
不仅老泪纵横。
玄冬,雪花点缀在梅梢,满是诗意。
冬雪飘零,吟诵着“一生长飘零,四海竟沦胥。
”的绝笔诗,溘然长逝。
顾炎武的气节,是历史卷上的壮丽的一章,因为顾炎武,在历史长河中,看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
第16集才子文章
木中郁嘉仪
本集主要讲述了冯梦龙与金圣叹两位苏州才子的人生故事。
明朝天启元年即1621年,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写成,他为中国小说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年少的金圣叹也正痴迷于小说和戏文,浓厚的兴趣为他之后点评各大小说打下了深厚基础。
明朝两位才子的故事,正是由这一年正式开始的。
明万历二年,冯梦龙出生于苏州一户读书人家。
早年的他,专注于研习经史,罗古今于掌上,寄《春秋》于笔端。
20岁时,他已是四方延请的饱学之士,但他在科举道路上却极不顺利。
自秀才之后,再没能获得更高的功名,他的不得志使他无力苦读下去,转而倚红偎绿,终日与烟花女子作伴,与她们结为知己。
而
在选色征歌的日子里,他接触了丰富而真实的社会底层,他开始创作民歌散曲。
在山歌中,他记录了明代山歌的原生态,同时也记录了明代中晚期民间社会巨大变化。
他不仅是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戏曲家,也是位博学深思的思想家。
他的“三言”(即《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连续起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卷晚明社会风俗画。
同时,他也是一位关心民生的好官,在出任寿宁知县期间,他为百姓减免赋税,大力提倡教育,还为寿宁写了《寿宁待志》,他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深受寿宁百姓的崇敬。
1644年,清军入关,已过古稀之年的冯梦龙泣血写出两部记录易代史实、呼吁反清复明的著作《甲申纪事》和《中兴伟略》。
两年后,他带头亡国之恨离世。
另一位著名才子金圣叹才华出众,为世人叹服,却又狂放不羁,屡遭道学家的诋毁。
数百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仍是充满争议和矛盾。
但他的卓尔不群却是人所共识。
他在自己讲学和居住之地—唱经堂中,抒发了他的很多见解。
他宣传民主、叛逆、人文主义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在当时被认为是离经叛道。
1644年,金圣叹的人生也随着清军入关而充满悲情色彩。
他自改号为圣叹,此一名号取自《论语》,有不再做官,潜心著作之意。
对绝意仕途的金圣叹来说,评点古今才子文章,是他最大的寄托和安慰。
在他眼中,他自小痴迷的《西厢记》和之后的《水浒传》可与《庄子》《离骚》《史记》《杜诗》等量齐观,因之将这六部书名为“六才子书”“心血虽竭,黾勉著书,须发为之尽白”,为评点六才子书,金圣叹心血耗尽。
当时吴县有位姓朱的县官极为贪暴,地方秀才义愤填膺,1661年二月初,当地的秀才们趁着地方官员齐聚一堂为刚刚去世的顺治帝哭灵之时,至文庙鸣钟击鼓,一千多人,一路哭号,前往抚台衙门,要求伸张正义,惩治贪官。
可衙门却以惊动圣灵为名,将当初参与事件的十七个主要人员抓了起来,并认定未到场的金圣叹为此事主谋,一并抓捕,最后判以斩刑。
金圣叹人生的最后一幕,让人不免有锥心之痛。
他说,“杀头,至痛也;籍没,至惨也,而自己于无意间得之。
他问监斩官要酒喝,说杀头是疼痛之事,喝酒是快乐之事,疼痛加快乐,那就是痛快,你们斩头吧。
这一年,他五十四岁。
对于哭庙案一事,清廷痛加制裁的真实用意,有学者分析,是要打击江南文人中的异己分子,而一贯离经叛道的金圣叹首当其冲。
“虽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等何如?”这是金圣叹绝命词中的句子,此时他还没有来得及完成六才子书的评点,这是他人生最后,也是最大的遗憾了,也应该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遗憾。
冯梦龙和金圣吧以一瓣心香,奉献于通俗文学的绽放,以澡雪精神为市民写心,为生民请命,终成文章如海。
冯梦龙与金圣叹这两位才子对通俗文学倾尽心力的贡献,如巨峰突起,令后人仰视。
第17集姑苏繁华
木中王沁
1796年,已是嘉庆元年,这一年,86岁的乾隆皇帝将皇位传给了儿子。
耄耋之年,乾隆难免沉湎于过去,他反复端详着出自宫廷画家徐扬之手的《盛世滋生图》,在乾隆眼里,这幅画不只是一座城市的生动缩影,更是他自己天命所在的象征和帝国强盛的标志。
苏州在乾隆时期走上巅峰,经济社会发展超过了前代最高水平。
嘉庆25年,苏州的人口密度达到1036人每平方公里,可见苏州经济发达,生活条件优越。
农业
太湖东山,碧螺春的栽种颇能说明问题。
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这个带有乡土气息的称呼说明它曾经并不知名,知道康熙南巡才将它命名为碧螺春。
除了茶叶,地方志记载,太湖诸山、光福等地遍植果木,甚至以种花为业。
吴江,植桑者很多,有数十万株。
常熟、昆山、太仓则广植棉花。
康熙年间,各种经济作物在苏州已占有与稻麦等作物相同甚至更重要的地位,可见当时苏州的生产经济结构一定程度上转型了。
丝织业
苏州织造署设立于康熙初年,它与江宁、杭州织造署并称“江南三织造”,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民间丝织业的发展。
据史书记载,乾隆年间苏州府城人口在70万左右,有织机12000多台,从事丝绸生产和贸易的人加起来约有10万人。
至今我们还能了解到绸缎加工中的重要环节,如踹绸,可以让丝绸变得更漂亮,也能增加它的美观度。
除了丝绸生产此时苏州的棉布加工业也名称四方,当时全国的棉布都会到苏州来进行加工,因此染踹业积极地发展,乾隆时期踹工达到了两万多人,踹石有一万九千多块。
染色业
康乾时期作为全国最大的丝绸和棉布加工中心,苏州染色业异常发达,苏州城里染房多达64家,染工有一万多人,染房大都集中在阊门外上塘到虎丘山塘一带,甚至有了红坊、黒坊、杂色坊等的专业分工。
色彩斑斓的丝线,已河道被污染为代价,染房排出的污水危及民生物命,于是人们联名要求迁移染坊,
官府发文立碑支持这一行动,这是距今发现国家保护地方水质的最早法规。
商业
康熙时代的苏州,是帝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时人沈寓说,东南财富,姑苏最重,东南水利,姑苏最要,东南人士姑苏最盛。
康乾年间一个来自罗马尼亚的外国使节,在《中国漫记》中写到,苏州是全中国的著名地区,因为印度、葡萄牙、日本等各国商人都在这里将中国货装上船,运回他们国内,中国人也从这里出发,驶往世界各国。
从十五世纪开始,苏州太仓港络绎不绝的来往商船昭示了这样的繁盛。
世界上大量的白银都流到了中国。
明朝到清朝的姑苏的繁华,与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直接地联系。
繁华过尽,终成云烟。
在苏州人眼里康乾时代的苏州,是这座城市往日荣耀的巅峰。
第18集状元辈出
木中朱宇彤
苏州,自古以来便钟灵毓秀,物产丰富,但清朝的一位大臣汪琬只认为苏州有两样特产,一个是梨园子弟,另一个自然是状元。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人口流动带来人才交流,加上历代政府和乡贤重教兴学,苏州悄然流动的文脉终于奔涌而出,科举,开始真正进入苏州人的生活。
五子登科,是人们望子成龙心态的极致表达,而苏州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两次五子登科,其中一次是唐朝时的长州归氏,他们也被称为“天下状元第一家”。
这些家族说到底是文化世族,都拥有深厚的家学渊源。
久而久之,家族科举优势逐渐转变为地域的科举优势,这是苏州状元辈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州府学,始创于北宋景祐年间,它的创办者是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范仲淹十分重视教育,他聘请了教育家、理学家胡瑗到苏州府学任教,创造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把学生分为经义和治事两类,这两种教学方式使苏州府学闻名于世。
在苏州碑刻博物馆中,我们可以从这些碑刻中看出苏州府学是越修越大的,这代表了在其中学习的学子越来越多,读书成风,这也是苏州科举鼎盛的一大因素。
从明代开始,苏州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
在嘉靖年间,申时行可以说是明代状元中的佼佼者。
他出身卑微,但刻苦学习,考取功名,最终成为宰相。
他怀柔隐忍,进退雍容,带来王朝的相对稳定,人们称他为“甘草宰相”。
申时行享年八十,他身后的哀荣十分盛大,这应该也是对他一生操劳最好的回报。
苏州状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代开始于康乾盛世。
乾隆年间,有一位叫钱棨的考生脱颖而出。
他不仅仅是连中三元,而且在县-府-省的秀才考试中连续取
得了三个第一。
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毕沅也是乾隆时期的状元,长达220多卷的《续资治通鉴》就是由他领衔完成的。
毕沅与夫人汪德浪漫的爱情也常为世人所称道。
到了后期,科举的弊端也开始显现。
它的弊端主要在于它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吸取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翁同龢就是一位立志革新的状元,他与戊戌变法密切相关,且起草了变法的纲领性文件。
他主张废除科举,但这位苏州人的人生,却是从科举开始的。
吴地的读书人普遍都有一种柔性,但不同于他人,翁同龢却是铮铮铁骨,敢于直谏。
在他的倡议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成立了强学会,倡言变法。
可百日变法后,翁同龢就遭到永不叙用的处分,回乡归隐。
老人病逝于1904年,次年,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翁同龢手书的扇面,魄力奇伟,苍凉老劲,被誉为“清朝第一书法”,一如这位智者的人生。
时光荏苒,苏州历代状元们的故事也在时光的溪泉中汩汩涌动,这也是苏州人记忆中珍贵的文化珍藏。
状元辈出,对苏州的文化和地方发展有很大影响,而到了现在,“状元”已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它鼓励人们积极向上,朝更好的方向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