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总结(上海教材)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关于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一、背景和条件1、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需求量的增加。
②社会根源: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条件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②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如“地圆学说”的流行。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罗盘针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改进等等。
④中央集权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大力支持远洋航行。
二、经过1、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2、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3、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4、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1、引起了“商业革命”:①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欧洲与亚、非贸易扩大与美洲联系开始。
③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③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高三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
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
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
正确看待历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
(上海)高中历史 第五分册 第1课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免费】
位置: 位置: 东南沿海地区 五口通商 ☆ 如何看待? 如何看待? 破坏关税主权 协定关税
2、附件: 附件:
《五口通商章程》 五口通商章程》 《虎门条约》 虎门条约》 £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 £“片面最惠国”待遇 片面最惠国
£ 准许租地建屋,永久居住 准许租地建屋,
材料一: 《 五口通商章程 》 规定 : 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 材料一 : 五口通商章程》 规定: 民犯罪, 由英国议定章程、 法律, 发给管事官照办” 民犯罪 , “ 由英国议定章程 、 法律 , 发给管事官照办 ” 。 材料二: 虎门条约》 规定: 中国“ 材料二 : 《 虎门条约 》 规定 : 中国 “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 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材料三: 材料三 : “ 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 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系准英人租 ……” 住……”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级的矛盾 单一的反封建 反外国侵略、 反外国侵略、反本国封建统治
以“天朝上国”自 天朝上国” 居闭目塞听, 居闭目塞听,观念 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陈旧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年 度 1765-1769 每年平均数 1774815 1192915 67.2 4177909 2190619 52.4 1795-1799 5908937 5373015 90.9 7937254 5719972 72.1 1830-1833 9192608 7335023 79.8 13443641 9950286 74.0 欧美海上输华总值 (=100%) ) 英输华值 占欧美各国输华总值% 占欧美各国输华总值 向欧美各国输出总值 (=100%) ) 输英总值 占中国输出总值% 占中国输出总值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册知识点整理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1.1 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 B(1)中国”康乾盛世”后,封建统治危机四伏: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经济上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对外闭关锁国。
(2)世界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经济上英国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文化上启蒙运动,形成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对外殖民扩张,中国成为主要侵略目1.2 虎门销烟的领导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表现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坚定决心。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3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香港岛;五口通商地点1.4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B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五口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31.5 《南京条约》的影响(鸦片战争对战后中国社会的影响):C(1)政治: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
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的革命任务,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2)经济:外国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3)文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代表人物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要求强国御辱,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声。
(开始了近代中国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2.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A(1)爆发的时间:1856年(2)借口:英国的“亚罗号事件”,法国的“马神甫事件”(3)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第五册知识点整理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第五册知识点整理1.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从16世纪明代末期到清末,中国社会经历了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封建经济秩序的崩溃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阶级矛盾激化,社会状况发生大变化。
2.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介绍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该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动摇了封建的政治经济秩序,打开了中国大门迎接西方列强的进入。
3.北洋政府与民主革命:北洋政府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的政权。
介绍了辛亥革命的背景、历程和成就,包括孙中山领导下的民主革命和逐步建立的北洋政府。
4.五四运动与国共合作的共同政治纲领: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介绍了五四运动的来龙去脉、斗争目标和重要影响,以及国共两党建立合作关系的政治纲领。
5.中华民族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介绍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背景、历程和意义。
着重介绍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艰苦斗争,并且探讨了中华民族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包括新中国的成立、土地、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
7.开放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介绍了开放的背景、内容和成效,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道路选择。
8.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后果。
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9.当代中国与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
以上是关于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第五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免费】
第15页,共17页。
熊走长城 肠绕山东
虎啸长江畔 蛙叫粤桂滇
第16页,共17页。
爱国诗人黄遵宪
——
莫 国哪沉 待 民知沉 土 知爱酣 分 醒国睡 裂 宜即我 似 今爱中 瓜 醒家华 黄 。,;,
遵 宪
第17页,共17页。
国内市场异常狭小,工业原料的供给也非常缺乏……1890年,
日本发生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米骚动”接连不
断,国内政局越发紧张。
——摘自上教版高中《历史》上册
材料二: “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海
外。”
——摘自明治天皇《御笔信》
材料三:明治年间,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第一
黄海海战
1894.9.17
1894.9.15
1895.2.2
1894.7.25
第11页,共17页。
黄海战役后,李鸿章命令北洋海军躲入威海卫 港,不许“巡中海远威号 及管带林 永广升甲
松岛
致远号
吉野及管带邓 比睿世昌
西京丸
赤诚
主力尚存 损失很大
第12页,共17页。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进日
攻本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第3页,共17页。
三、战争的结果:
清军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中 方 代 表 李 鸿 章
日 方 代 表 伊 藤 博 文
第4页,共17页。
1、内容:
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第本兵一费次白鸦银片2战亿争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五分册世界部分完整版
第4页共9页
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苏步青
历史第五分册(世界)资料第四版 2015.1
第八单元 “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A】第二十七课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
黑色星期四: “柯立芝繁荣”:美国经济繁荣、发挥迅速。 时间:20 世纪 20 年代。 在位总统:柯立芝总统。 表现:①1929 年,在世界贸易中,美国的份额超过英国,居世界首位, ②资本输出额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 危机爆发: 时间:1929 年 10 月 24 日(星期四),纽约证交所的股价暴跌。 影响:①波及范围特别广; ②破坏力特别大; ③持续时间特别长,动摇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
【B】社会保障措施: 目的: ①为了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缓和社会矛盾;②为了协调劳资关系。 措施: ①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国会通过《社 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 济制度,其次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 ②协调劳资关系: Ⅰ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 Ⅱ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 影响(评价): 对美国: 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 了经济危机; 对其他国家示范效应: 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开创了 国家干预、调控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成为 20 世纪 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普遍的政策取向。
第2页共9页
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苏步青
历史第五分册(世界)资料第四版 2015.1
第十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整理-(28521)
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虎门销烟1领导人:林则徐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二《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2内容: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⑥片面最惠国待遇3影响: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变化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现代史三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1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2中国社会的变化:①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代表作:《四洲志》、《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
第2课第二次战争(1856-1860)一“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1时间:1856年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含四六)线索复习
德、日先后走上法西斯道路 成为战争策源地 (时间、德国纳粹体制特征)
英法等国家实行绥靖政策 (《慕尼黑协定》) 苏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1939—1945年) (爆发时间和标志、 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过程 二战结果)
二战后(二十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演变 (第六分册) 冷 雅尔塔体系 两大阵营 第三世界兴起 战 ( 分 结 ( 化 合 日本和西欧崛起 束 联合国 冷战 ) 国际政治格局 作 ( ) 标 美苏争霸势力消长 志 布雷顿森林体系 )
——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欧美各国先后扫除现代化障碍(1860年代: 美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德国统一、日本明治维新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垄断阶段,掀起瓜分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最终确立
二、世界近现代史回顾: (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引发的国际冲突与国际秩序的 建构(冲突与秩序) ——重点:第五、六分册 核心内容:两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世界
现代化:政治上民主化 经济上工业化 思想上科学化 社会生活城市化
技术变革(或器物变革戌变法(君主立宪制)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
再到 思想变革
——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
中国现代化进程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回顾西方)
每一个重要史实都要把握清楚背景、时间和进程、成就
知识结构: 20世纪初一战(1914—1918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背景:20世纪初,欧美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 过程:1919年巴黎和会
但欧美列强发展不平衡; 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点燃导火线) (进程:1914年—1918年以同盟国失败宣告结束)
(内容和结果)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 (内容和结果) 1920年国际联盟 (背景、时间和作用)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一单元第1课知识点和测试
第五分册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单元核心概念: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连续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从此,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催生了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
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率领太平军,纵横十数年,横扫大清王朝半壁江山。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刺激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相号召,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步履蹒跚的现代化之路。
知识点:虎门硝烟1、虎门硝烟的背景(B)(1)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需求。
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把中国作为侵略目标。
实现资本主义的扩张。
(2)中国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康乾盛世”过后,清王朝逐渐衰落。
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危机四伏。
但统治者仍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虎门硝烟的原因(B)(1)1840年代以前,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一直处于入超地位。
为攫取暴利,扭转贸易逆差,英国以印度为基地,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
(3)林则徐领导虎门硝烟(A):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110多万公斤。
(4)影响或意义:①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把中国作为侵略目标。
实现资本主义的扩张。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但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在中国,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同样会寻找其他理由发动战争】英国走私鸦片的目的:为扭转贸易逆差《南京条约》在中国严厉禁烟后,英国政府决定发动对华战争,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⑴.鸦片战争的爆发的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2)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1842年8月【仅与英国签订】(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C)①.割地——割让香港岛②.赔款——白银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进出口货税,值百抽五。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整理(个人原创)综述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虎门销烟(A)清王朝逐渐衰落,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但统治者仍夜郎自大,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却异常迅速。
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殖民扩张。
19世纪40年代以前,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攫取暴利,扭转贸易逆差,英国以其所占领的印度为基地,怂恿不法商人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
美、俄等国也向中国输入鸦片。
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在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的支持和配合下,发动军民积极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1839年6月,林则徐将收缴的110多万公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一壮举,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南京条约》(B)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6月,清政府屈辱求和,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1.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2.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此后的百年间,在列强的威逼之下,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迭遭破坏,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从此,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关于上海高级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整理
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虎门销烟1领导人:林则徐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二《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2内容: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⑥片面最惠国待遇3影响: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变化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现代史三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1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2中国社会的变化:①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代表作:《四洲志》、《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
第2课第二次战争(1856-1860)一“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1时间:1856年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第六分册 知识点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第六分册知识点整理第五分册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原因(4条):1)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为它在远东地区的主要侵略目标。
2)“康乾盛世“过后,清王朝逐渐衰落。
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危机四伏;3)19世纪40年代以前,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攫取暴利,扭转贸易逆差,英国以其所占领的印度为基地,怂恿不法商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4)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将收缴的110多万公斤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鸦片战争进程(1840—1842):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清政府屈辱求和,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秉公议定则例“(协定关税)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影响:1)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2)思想文化上: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经世致用”的传统,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上海历史第五分册
第五分册中国史部分时间范围:1840年——1949年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基本思路:既是西方殖民者入侵,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也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背景:(从中英两国的国情分析) B(1)英国:19世纪30、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在全球范围殖民扩张。
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为它的侵略目标。
(2)中国:清王朝日趋衰落,但盲目自大,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原因: B(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发动。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如林则徐虎门销烟)思考:①英国为什么怂恿不法商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②清政府为派林则徐前往广东什么禁烟?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3、《南京条约》的内容B(1)割地:割让香港岛;(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4)协定关税(值百抽五的低税率)《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1)领事裁判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4、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影响 C(1)政治方面的变化:社会性质: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反封建→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民族民主革命(反侵略的民族革命和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2)经济方面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3)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盲目自大→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总结(上海教材)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5)附约: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3、《南京条约》的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历史任务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4、《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生庄(后改营旦)、汉旦、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舶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5、《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6、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后定都天京(南京)。
太平天国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7、洋务运动此时背景,内忧:民众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加深19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
8、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
9、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创办军事企业以自强(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2)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1873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3)创办洋务学堂(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4)筹建新式海军以巩固国防维护专制统治(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后又建立了北洋舰队)。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总结(上海教材),推荐文档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5)附约: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3、《南京条约》的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历史任务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4、《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生庄(后改营旦)、汉旦、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舶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5、《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6、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后定都天京(南京)。
太平天国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7、洋务运动此时背景,内忧:民众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加深19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
8、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
9、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创办军事企业以自强(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2)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1873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3)创办洋务学堂(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4)筹建新式海军以巩固国防维护专制统治(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后又建立了北洋舰队)。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1~26课知识点总结(修订版)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1~26课知识点总结(修订版)第六单元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变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政治形势——社会风俗的变化:(一)内容:涉及剪辫子、换衣服、改称谓、废除鞠躬、禁止缠足、倡导女权等内容。
第二次革命与国防运动:(一)第一次和第二次革命:1913年(1)触发:宋教仁案,善后贷款:结果:失败:运动保护国家:1915年:原因:袁世凯做了错事(表现:卖国,1915年5月9日,第21条亡国;1916:洪宪)2。
过程:蔡娥,云南国家保护运动3。
结果:大获全胜,袁世凯被迫废除了帝制3个军阀割据政权:1912-1917段(安徽人),冯(直线人),张(冯志):(一)1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19152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
是新文化运动的首席指挥官吗三个主要立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四个主要内容:早期:1917年以前:民主、科学思想革命:崇尚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文学革命:(一)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1917年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兴起: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传播马克思主义:(一)1主要人物:李大钊2主要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人民大众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第2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的成立(二)|五四运动时间:1991年5月4日,1919年2月简单的一段话:①口号:争取外来主权,惩罚国内小偷(曹儒林,鲁,)②中心:北京→上海③斗争的主要力量:学生→工人④斗争方式的转变:从阶级罢工到街头罢工→三次罢工(罢工,罢工,罢运)3年结果: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它革除了三个民族的盗贼,拒绝签署条约:(二)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一)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二)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
它表现出巨大的力量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思想和干部准备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③(一)- 1-1中国共产党成立概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行1会议的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轮上举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5)附约: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3、《南京条约》的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历史任务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4、《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生庄(后改营旦)、汉旦、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舶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5、《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6、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后定都天京(南京)。
太平天国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7、洋务运动此时背景,内忧:民众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加深19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
8、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
9、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创办军事企业以自强(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2)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1873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3)创办洋务学堂(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4)筹建新式海军以巩固国防维护专制统治(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后又建立了北洋舰队)。
10、洋务运动的影响进步性: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军事、外交、教育人才),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消王朝的统治,仅学习科技和工艺制造,不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目标,也注定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11、近代民族企业的起源采用机器进行生产,早期民族资产阶级陆续兴办起棉纺织、面粉、火柴、造纸、印刷、机器制造、航运、采矿等各类民族工业企业。
随着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出现,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
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至80年代已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维丝厂。
12、西学传播的主要渠道(1)新式学堂,培养人才;(2)翻译西书,出版发行:(3)归国人员,宣传介绍。
13、早期维新思想家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
14、甲午战争明治维新之后,随着国力的逐渐增强,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急剧膨胀,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
1894年,9月中旬,中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进行海战,北洋海军损失惨重。
10月,日军攻占大连、旅顺等地。
1895年初,日军攻取威海卫炮台,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5、《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的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款:赔款日本兵费白银2亿元:(4)通商: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5)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16、《马关条约》的影响对中国:(1)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造成巨大灾难,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2) 战后帝国主义侵华加剧,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对日本:使日本逐渐跻身于帝国主义强国之列。
对世界:改变了列强在远东的均势,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的争夺,也激化了列强的利益冲突。
17、《时务报》与《天演论》《时务报》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该报以“变法图强”为宗旨,猛烈批判顽固派的因循守旧,竭力鼓吹维新,深受人们的欢迎。
1897年,严复在提纸上发表译著《天演论》。
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18、维新变法运动1898年6月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派领导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息良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甲午战争打破了列强在东方的暂时均势,也改变了远东国际关系的原有格局。
战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竟相通过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等方式,加大对华资本输出,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
20、“门户开放”政策美国政府于1899年向各国提出有关中国“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所有既得利益,同时主张各国在华“机会均等”。
“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列强激烈单夺中国的产物,在扩大美国在坐利益的回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21、八国联军1900年,八国借口中国“内乱”(义和团运动),危及其在华利益,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很4.5亿两,分39年还清(2)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3)拆炮驻兵(4)惩处祸首,严禁国人反帝(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辛丑条约》是继《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3、清末新政1901年至1911年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
清末新政的评价: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清廷宣布的“预备仿行宪政”、以及1911年宣布组建的“皇族内阁”,有名无实且严重违背了宪政精神。
清政府借立宪之名欺骗国人、企图实现专制集权的目的完全暴露。
24、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一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25、同盟会的成立及意义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宣布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同盟会又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26、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这场起义发生在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
27、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1年12月,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3月,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8、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革的主要内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内容涉及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除拜、禁缠足和倡女权等方方面面。
29、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1912年,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为建立独裁统治,1913年,派人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
孙中山发起讨袁的“二次革命”。
但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又宣布复辟帝制。
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运动,全国响应。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在内外交困中死去。
护国运动取得胜利。
30、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陈独秀、李大创、胡适、鲁迅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寨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同时进行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1919年5月4日,学生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运动的主力由学生变成工人。
北洋政府迫于压力罢免了亲日派官员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的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3、中共“二大”的意义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二大”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4、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2)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新三民主义是合作的政治基础。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35、北伐战争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开始比伐,中国历史进入国民革金时期(又称“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但的反动统治。
36、“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1927年,蒋介石与汪精卫分别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37、东北易帜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38、改订新约1928年,国民政府就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等问题,同美、英、法等国进行谈判,重订新约。
新约规定,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取消领事裁判权,但后者没有实际执行。
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39、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40、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南昌起义后,毛泽东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后,向井冈山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