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协和中国人民公社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农协和中国人民公社的区别
日本农协作为日本规模最大、群众基础最广泛的经济合作组织,在日本的农业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人民公社也曾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一段不容忽视的印记。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日本农协和人民公社进行比较:
一、产生背景
日本农协出现于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是资本主义大生产者与小生产者之间矛盾的结果,也是在西方合作思想影响下产生的。
二战战败后,日本于1947年制定了《农业协同组合法》,1948-1949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
农协组织。
它是在日本历史进程中的多种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改革、整顿形成的。
对于人民公社,关于在我国农村建立“大社”的思想,早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中已初见萌芽。
1956年完成了高级合作化,1957年冬和1958春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又出现了联队、联社。
毛泽东考虑到当时以大搞兴修水利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需要,觉得需要办“大社”。
1958年8月底,毛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经过讨论,正式通过了《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这样,把建立人民公社的运动推向了高潮。
二、组织结构
日本于1947年11月颁布的《农业协同组合法》,是以英国的罗奇代尔原则为思想基础的。
现行的日本农协实行基层农协-都道府县联合会-全国联合会的三级体制。
基层农协是按市町村行政区域成立的。
信用事业的全国联合体为农林中央金库。
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
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生产队。
根据各地方不同的情况,人民公社的组织,可以是两级,即公社和生产队,也可以是三级,即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
人民公社的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
人民公社的各级权力机关,是公社社员代表大会、生产大队社员代表大会和生产队社员大会,人民公社的管理机关是各级管理委员会,人民公社的监察机关是各级监察委员会。
三、职能
日本农协在政府的倡导、扶持下成立,形成全国统一的组织体系,代表农民利益,贯彻政府意志,最大限度地为农民提供服务。
与其它国家的专业农机合作组织相比,日本农协承担着农业经营和生活指导、销售农产品、农资供应服务、信用和保险服务、提供设施设备服务以及医疗服务和老年人福利事业等多方面的任务。
各种涉农活动均离不开各级各类农协的参与,许多重要的农产品要依靠农协来加工、存储和运销,农户所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七成以上是通过农协得到的,农户所需农业资金的绝大部分也靠农协的信用事业来提供。
农协在日本农业与农村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民公社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社会主义的互助、互利的集体经济组
织,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国家要尽可能地从各方面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逐步进行农业技术改革,用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
四、影响
总体来说,日本农协通过组织联结农户,实现了小生产的联合,减轻了资本的剥削与压迫。
农协利用信用、购买、贩卖等业务,与农村的高利贷和商人进行对抗、竞争,从而减轻和排除了高利贷和奸商们给农民带来的灾难。
日本农协在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为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由于日本农协组织体系发达健全,政治势力过大,成为举足轻重的利益集团,经常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农业保护和支持,逐渐形成垄断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自由竞争和发展。
人民公社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但实际上是一平(平均主义)、二调(无偿调拨)。
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农村教育、医疗、公益事业与福利,大水利建设,乡镇企业,农业科技,农村商业和民兵组织与国防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公社制度极大地遏制了家庭的权利、观念和传统,而以抽象的集体利益取代了以家庭为表现方式的个人利益,农民所得并不直接与个人付出成正比,出现所谓“平均主义”的风气,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到严重打击,中国经济出现“内卷化”问题。
五、现状
日本农协现在仍然存在,说明其生命力之强大,作为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并且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使日本农业得以振兴。
但是,在后期阶段,随着日本经济稳定发展,合作经济与垄断资本经济处于僵持状态,对社会的进步作用也限于退缩不前的境地,有众多组合员从农协中退离,农协发展面临困境,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强化政策与管理,同时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增强对垄断资本的竞争能力。
1985年,我国除了极个别地方(如河北晋州周家庄)仍有人民公社的存在,中国社会中的人民公社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重新恢复了乡、民族乡人民政府。
这说明人民公社作为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被历史所淘汰。